而她既與沈令君無緣,迴京後必定會另覓親事。
一番話說得兩人都有些低落。
玉嬛跟沈令君交往過幾迴,知道他少年翩然,性情溫雅和氣——也不知那副良善麵孔是出自真心,還是跟沈柔華一樣暗藏毒刺。不過這婚事既然摻雜了利益權衡,沈家淫威之下,沈令君怕是難以抗拒,季文鴛強求無益。
她瞧著好友泛紅的眼圈,心疼極了,便陪著季文鴛循山路慢慢說話散心。
心底裏,關乎沈柔華的猜測也終於理出了明晰的線——
梁靖迴來前,眾人都將沈柔華當成梁家的準媳婦看待,而今驟然斷了親事,沈柔華豈能不恨?沈家關乎沈令君婚事的打算,沈柔華最是清楚,今日狀若無意地透露給季文鴛,便是摸透了她的性情,篤定文鴛會因心緒失落去尋清靜。
而後埋伏人手,指使秦春羅……
倘若不是梁章恰好經過,倘若不是梁靖走前安排了人暗中護著她,以秦春羅那不管不顧的恨意,今日或是文鴛遭災,或是她落入對方手裏,總歸要脫層皮,甚至傷及性命。
如此環環相扣的安排,各處人手埋伏得周全,豈會是一時起意?
玉嬛想著這重重打算,隻覺滿身都起了雞皮疙瘩。
沈柔華這人,從前還真是看錯了她!
兩人沿著山路慢行,天高雲淡,山勢起伏連綿,滿坡的綠樹轉了顏色,而山腳河水波光粼粼,遠處城郭巍峨,桑陌縱橫。天高地廣、山水疏朗,登臨高處時令人胸襟開闊,哪怕有再多鬱結難解的心思,也能暫且紓解。
從山頂迴來,沈夫人和馮氏都還在道觀外納涼等她們。
周遭亂鬧鬧的,卻在傳同一道消息——
秦春羅死了。
被人用勁弩透背射穿,倒在山坳半人高的茅草裏,被人瞧見時,早已氣絕。
……
意料之外的死訊,讓玉嬛初聞之下膽戰心驚。
秦驍雖因謀殺致傷而判了絞刑,還關在獄中待處決,秦春羅的伯父卻仍是魏州地界的富商巨賈,得知消息後當即將案情報到衙署,隨即封了山,細查兇手。
梁家重陽的賞花宴上,眾人七嘴八舌,都在議論此事。
節慶的熱鬧氛圍都被這命案所驚,不出意料的,許多人的目光都有意無意地投向玉嬛——先前秦驍刺殺謝鴻的事,幾乎鬧得人盡皆知,今日有人遠遠瞧見玉嬛和秦春羅單獨去僻靜處,消息傳開後便如瘟疫般迅速蔓延。
就連季文鴛都憂心忡忡,將那點少女心思拋在腦後,“你當真跟秦春羅單獨過去了?”
“是啊。”玉嬛頷首,秀眉微蹙,“不過那時她還沒事。”
“這可怎麽辦?這種事沾上就是麻煩,要不我跟爹爹……”
“不用。”玉嬛趕緊打斷她。
季文鴛的父親是魏州司法參軍的副手,尋常刑獄的事都須從他手底下走,季文鴛固然是好心,若被人察覺,反倒不妙。
玉嬛心中坦蕩,倒不心虛,就隻覺得麻煩。
——梁靖留給她的護衛藏得隱秘,她暫時不欲旁人知曉,且沈柔華參與此事不過是她的推測,秦春羅死後便沒法對證,若照實說出,隻會將自身卷進去,惹來是是非非,沒準正合沈柔華下懷。但她跟秦春羅素有舊怨,要解釋清楚那一來一迴,還需想個由頭。
玉嬛也沒了賞菊的心思,迴城的路上閉眼躺在馬車,琢磨對策。
馮氏本欲關懷,見她麵帶疲色,怕是被秦春羅的死嚇著了,也沒打攪。
進了城,還沒到府門前,果然衙署派了人過來,攔路行禮。
那人態度倒很和氣,朝謝鴻行了禮,說秦春羅的案子已有了眉目,因怕疏漏,想請玉嬛過去一趟,問幾樣事情。
玉嬛隨他過去,果然是問她當時為何跟秦春羅單獨去山坳,可曾看到異常。
因她是官家千金,加之嬌滴滴的沒能耐殺人犯事,問話的態度也頗溫和。
她按想好的由頭答了,沒受半點刁難,安然迴府。
過幾日,案子便有了交代——據查是秦家得罪了人,從前礙著秦驍的威勢不敢動手,如今秦驍入獄,便尋機刺殺報仇。那刺客將罪行供認得清楚,用的兵器手法都對得上,簽字畫押後,便結了案。
玉嬛托謝鴻打探到消息,靠窗細細琢磨,隻覺這事兒著實蹊蹺得很。
不過秦驍身在囹圄,秦夫人能耐有限,剩下個富商大伯,府裏妻妾成群兒女無數,如今正被秦驍連累得如履薄冰,哪會為小姑娘跟官府抬槓得罪人?見揪出兇手,便沒深究。
倒是有旁人惦記著此事——譬如沈柔華。
……
重陽過後沒幾天,是梁家二夫人薛氏的生辰,玉嬛跟馮氏過去道賀,席間不知是誰提起了秦春羅,沈柔華恰坐在玉嬛身側,神色戚然地道:“秦妹妹真是可憐,原本還說要一道做些菊花糕,誰知……唉,算來倒是謝姑娘能見她最後一麵。”
她說話時仍是端莊溫婉的姿態,神色間盡是遺憾,覷著玉嬛神色。
旁人也都聽說秦春羅曾跟玉嬛去山坳的事,雖說秦驍罪有應得,畢竟秦春羅是條鮮活的人命,叫人嘆息,目光瞥向玉嬛時,便不乏揣測曖昧。
</br>
一番話說得兩人都有些低落。
玉嬛跟沈令君交往過幾迴,知道他少年翩然,性情溫雅和氣——也不知那副良善麵孔是出自真心,還是跟沈柔華一樣暗藏毒刺。不過這婚事既然摻雜了利益權衡,沈家淫威之下,沈令君怕是難以抗拒,季文鴛強求無益。
她瞧著好友泛紅的眼圈,心疼極了,便陪著季文鴛循山路慢慢說話散心。
心底裏,關乎沈柔華的猜測也終於理出了明晰的線——
梁靖迴來前,眾人都將沈柔華當成梁家的準媳婦看待,而今驟然斷了親事,沈柔華豈能不恨?沈家關乎沈令君婚事的打算,沈柔華最是清楚,今日狀若無意地透露給季文鴛,便是摸透了她的性情,篤定文鴛會因心緒失落去尋清靜。
而後埋伏人手,指使秦春羅……
倘若不是梁章恰好經過,倘若不是梁靖走前安排了人暗中護著她,以秦春羅那不管不顧的恨意,今日或是文鴛遭災,或是她落入對方手裏,總歸要脫層皮,甚至傷及性命。
如此環環相扣的安排,各處人手埋伏得周全,豈會是一時起意?
玉嬛想著這重重打算,隻覺滿身都起了雞皮疙瘩。
沈柔華這人,從前還真是看錯了她!
兩人沿著山路慢行,天高雲淡,山勢起伏連綿,滿坡的綠樹轉了顏色,而山腳河水波光粼粼,遠處城郭巍峨,桑陌縱橫。天高地廣、山水疏朗,登臨高處時令人胸襟開闊,哪怕有再多鬱結難解的心思,也能暫且紓解。
從山頂迴來,沈夫人和馮氏都還在道觀外納涼等她們。
周遭亂鬧鬧的,卻在傳同一道消息——
秦春羅死了。
被人用勁弩透背射穿,倒在山坳半人高的茅草裏,被人瞧見時,早已氣絕。
……
意料之外的死訊,讓玉嬛初聞之下膽戰心驚。
秦驍雖因謀殺致傷而判了絞刑,還關在獄中待處決,秦春羅的伯父卻仍是魏州地界的富商巨賈,得知消息後當即將案情報到衙署,隨即封了山,細查兇手。
梁家重陽的賞花宴上,眾人七嘴八舌,都在議論此事。
節慶的熱鬧氛圍都被這命案所驚,不出意料的,許多人的目光都有意無意地投向玉嬛——先前秦驍刺殺謝鴻的事,幾乎鬧得人盡皆知,今日有人遠遠瞧見玉嬛和秦春羅單獨去僻靜處,消息傳開後便如瘟疫般迅速蔓延。
就連季文鴛都憂心忡忡,將那點少女心思拋在腦後,“你當真跟秦春羅單獨過去了?”
“是啊。”玉嬛頷首,秀眉微蹙,“不過那時她還沒事。”
“這可怎麽辦?這種事沾上就是麻煩,要不我跟爹爹……”
“不用。”玉嬛趕緊打斷她。
季文鴛的父親是魏州司法參軍的副手,尋常刑獄的事都須從他手底下走,季文鴛固然是好心,若被人察覺,反倒不妙。
玉嬛心中坦蕩,倒不心虛,就隻覺得麻煩。
——梁靖留給她的護衛藏得隱秘,她暫時不欲旁人知曉,且沈柔華參與此事不過是她的推測,秦春羅死後便沒法對證,若照實說出,隻會將自身卷進去,惹來是是非非,沒準正合沈柔華下懷。但她跟秦春羅素有舊怨,要解釋清楚那一來一迴,還需想個由頭。
玉嬛也沒了賞菊的心思,迴城的路上閉眼躺在馬車,琢磨對策。
馮氏本欲關懷,見她麵帶疲色,怕是被秦春羅的死嚇著了,也沒打攪。
進了城,還沒到府門前,果然衙署派了人過來,攔路行禮。
那人態度倒很和氣,朝謝鴻行了禮,說秦春羅的案子已有了眉目,因怕疏漏,想請玉嬛過去一趟,問幾樣事情。
玉嬛隨他過去,果然是問她當時為何跟秦春羅單獨去山坳,可曾看到異常。
因她是官家千金,加之嬌滴滴的沒能耐殺人犯事,問話的態度也頗溫和。
她按想好的由頭答了,沒受半點刁難,安然迴府。
過幾日,案子便有了交代——據查是秦家得罪了人,從前礙著秦驍的威勢不敢動手,如今秦驍入獄,便尋機刺殺報仇。那刺客將罪行供認得清楚,用的兵器手法都對得上,簽字畫押後,便結了案。
玉嬛托謝鴻打探到消息,靠窗細細琢磨,隻覺這事兒著實蹊蹺得很。
不過秦驍身在囹圄,秦夫人能耐有限,剩下個富商大伯,府裏妻妾成群兒女無數,如今正被秦驍連累得如履薄冰,哪會為小姑娘跟官府抬槓得罪人?見揪出兇手,便沒深究。
倒是有旁人惦記著此事——譬如沈柔華。
……
重陽過後沒幾天,是梁家二夫人薛氏的生辰,玉嬛跟馮氏過去道賀,席間不知是誰提起了秦春羅,沈柔華恰坐在玉嬛身側,神色戚然地道:“秦妹妹真是可憐,原本還說要一道做些菊花糕,誰知……唉,算來倒是謝姑娘能見她最後一麵。”
她說話時仍是端莊溫婉的姿態,神色間盡是遺憾,覷著玉嬛神色。
旁人也都聽說秦春羅曾跟玉嬛去山坳的事,雖說秦驍罪有應得,畢竟秦春羅是條鮮活的人命,叫人嘆息,目光瞥向玉嬛時,便不乏揣測曖昧。
</b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