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是我們的紡織機械生產部的其中一個車間,全部的零件,都在我們縣裏完成製作。大家看到的這一個,是我們的總裝車間……”
“這是工廠的廁所,洗手間,那邊是澡堂。大家可別以為是我們為了給大家看,特意提前打掃的,這就是廠裏的衛生標準,我們有專門的衛生管理人員,巡查組過來看到衛生不達標,廠務會議的時候,報給我們廠長,那衛生管理崗的相關領導幹部就得來這掃廁所了。
剛開始實行的時候,事情可多了,甚至還打起來幾迴。不過後來廠裏都處理。用我們廠長的話說,那就是殺一儆百,規矩定了就要立住。”
“這是我們廠裏的影院,能容納五百人,每個廠都有一個。基本滿足了職工的觀影需要。如果有特別好看的電影,廠裏會在晚上的時候,在外麵放大幕布,集體觀看。”
“我們裝了大喇叭,每天早中晚都會放歌曲,覆蓋了我們的各處生產工廠,放的都是近來受歡迎的歌。
我們廠還擴大了縣裏的戲院,一千個座位。一三五晚上演徽劇,二四六晚上演黃梅戲,五毛錢一張票,誰都可以去看,廠裏給演員補貼。如果人民群眾有需要,我們也會安排其他的戲。前天就是請的京戲班子。”
“這是紡織牛仔布的……”
廠裏的接待人員,帶著大學生考察團到處行走,看著廠內的各種情況。
最讓大學生以及教職工們印象深刻的,除了一排排轟鳴的機器,幾百上千人一起協同勞作的場麵,便是晉陵的衛生。
近乎變態的公共衛生管理,表現出來的是,衛生間的幹淨甚至有香味,廠內食堂這種油汙濃重的地方,甚至是窗明幾淨,案板光亮。生產車間之內,也最大限度的控製著衛生環境,哪怕是機械製造,各種的難以處理的汙跡,也都是最大限度的變成了淺色的痕跡。
縣城裏的情況也是一樣,那邊揚塵,邊上就有人呲水。縣裏也有不少已經退休,沒事可做的老頭老太太組成的環衛組,每天清掃著大街,保持著衛生安全。
至於最嚴格的衛生巾的生產,那就不用說了,嚴苛到要命的程度。
不過一樣讓大家印象深刻的,是職工們的熱情與幹勁,雖然有怨言,但也是踏實的執行著廠內的各種標準。
他們問了接待的人員,為什麽要製定如此嚴苛的衛生製度。得到的迴答是,廠裏的人多,一旦發生公共衛生事件,以現有的醫療條件,是沒有辦法解決的,危害太大,所以防微杜漸,直接從源頭掐斷。
於是人們也了解到了王廠長的一番苦心,感覺到了王廠長的思想全麵……
“環衛還有錢嗎?”
看著在大街陰涼處,穿著綠色半袖的大爺大媽聚堆休息,有的閑聊,有的打牌,有的下棋,宋運輝如此問道。
“肯定有啊,活怎麽能白幹呢。”王言笑道,“他們退休基本上都是一個月不到二十塊,縣裏給補五塊,廠裏出錢管三餐,跟政府裏的人一起吃。一個月多賺了錢,又解決了飯,活還不累,還有人一起玩,多好啊。”
“退休的人不少吧?能安排的過來嗎?”
“那不是還有孩子要照顧呢?老的退休照顧小的,就這麽個輪迴。咱們廠裏條件好,職工們都想著多生孩子,再加上計劃生育的事兒,廠裏的婦女不少都挺著肚子。”
“頂風上啊?縣裏能讓?”宋運萍追問。
“肯定不讓。”王言搖了搖頭,“不抓人,不強製墮胎,但是得交罰款,罰的不少。二胎二百,三胎五百。職工們寧可借錢交罰款,也要生孩子。大家都有共識了,最少得生倆。”
說起這些,他也是不禁笑起來。
這事兒其實問題挺嚴重的,不過徐縣長是個有剛的,能頂得住壓力,不願意搞得那麽惡劣。王言也表態支持了,說晉陵是全國的優等生,但也要允許有那麽兩科的成績差一些,晉陵養的起孩子。
如此縣裏也就統一了意見,市裏罵就罵了,愛咋咋地。隻要縣裏的人交罰款,那就準生,那就上戶口。
當然也有交不起罰款,但就要生的,還很多。公社的人下去要錢,直接掏刀子。但是錢不收不行,為此,縣裏直接給這些人放貸款。並且明確表示,必須按時還錢,如果連續逾期不還,以後全家人都不能進紡織廠。
這是很重大的威脅了。
畢竟隔上個十天半月,各個村裏就有人進城進廠,大家出去修路蓋房,那全都是廠裏給錢的。進廠的好處那就不用多說了,誰也不敢不把這個當迴事兒。
所以總體而言,有一些矛盾,但都成功的化解、消化了,基本上維持著全縣的和諧安定以及欣欣向榮……
宋運萍點了點頭,又問道:“那咱們廠裏照顧的過來嗎?”
“問題不大,生孩子主要還是父母用工資福利養著嘛,廠裏的開支主要在於給職工提供這個福利的成本,比如最近開始研究尿布,研究奶粉,還有建學校,提供教育環境,要充分考慮到我們下一代的情況。
等到這一代的孩子長大成人,將近二十年的時間,我想我們廠裏那時候肯定也是有能力養活這些人的。”
王言擺了擺手,“這說的太遠了,咱們是來看改革新活力的。看看這條街,從這一直到那頭,八百多米的距離,擺了一千多個攤子。有市裏過來的,還有省裏來的,咱們縣裏也有人在這擺,賣的東西也是五花八門,什麽都有。看那邊了麽,那就是賣電子表的。”
“不要票?”宋運輝問道。
“目前咱們縣裏要票的東西隻有兩種,糧食和油。咱們縣裏本身的產能足夠,原料采購的也比較充足,受限製的地方並不多。”
“這是之前北京來人考察以後的好處吧?”
王言含笑點頭:“還是有點兒智慧的,咱們縣裏是全國先進,能是白先進的嗎?各種原材料的采購,都是很順利的,尤其咱們本身給錢也痛快,從來現貨現結,別人也願意供應。”
這條街真的很熱鬧,哪怕上午已經熱了起來,在這邊逛街的人流也有許多。有的是城裏的職工,有的是進城辦事的農民,有放了暑假無所事事的倒黴孩子,更有警察立於陰涼處,目光在人群中掃視。一方麵威懾,一方麵發現危險,及時解決。
縣裏的治安問題,一直是頭等大事,沒事兒就要來一波大清掃……
三人隨著人群行走,不時的就有人問好。
“廠長好。”
“廠長,這是你媳婦啊?真漂亮。”
……
整個晉陵縣不敢保證,但是在縣城裏,王副廠長幾乎在世聖人一般,深得民心。
“跟你出來真累。”宋運輝忍不住的吐槽。
宋運萍批評道:“小輝,這是人民的信任。”
“哎,還得是我媳婦啊,這思想覺悟。”王言哈哈笑,“小舅咂,你還得學習提高啊。”
宋運輝翻了個白眼,轉移了話題:“這條街確實安排的很好,正所謂堵不如疏,這樣集中管理確實方便許多。縣裏既賺了錢,又降低了管理難度,人民群眾還多了一個消遣的地方。
不過也有一點不好,既然提供了地方,比如更幹脆一些,給他們開放一些店麵,這樣刮風下雨的時候也能有地方經營。”
“改革不是一蹴而就的,這條街也才剛實行了三個月。要更進一步的放開,還要有一個過程才是。”王言笑嗬嗬的迴答著小舅子的疑問。
“既然這麽說,肯定是有想法了吧?”宋運萍笑著問了一句。
“愛妻知我啊。”王言對她挑了挑眉,隨即說道,“縣裏要蓋一個大的市場,讓這些人到那邊去賣。至於小輝剛才說的店鋪的問題,這附近的一些店麵也要放開限製,允許租用。進一步的活躍咱們晉陵的市場。”
“還是人太少了,姐夫。”
“又不可能總是一直這些人,我們目前還沒有解決完縣裏的問題。等解決完了以後,肯定是要吸納外來人口,壯大咱們縣裏的。昨天我不是說了麽,五年以內,縣裏要徹底脫貧。按照目前的發展速度來看,可能都用不到五年,好日子離咱們晉陵不遠,跑幾步就趕上了。”
“你想的真好。”宋運輝搖了搖頭,還是有幾分不敢相信的。那畢竟是二十多萬人口,而且還在生呢,光是發福利,就能給廠裏的財政拖垮。
“做最壞的準備,向最好處出發。道阻且長,行則將至嗎。”王言笑道,“不要那麽沮喪,教員有詩雲,世上無難事,隻要肯登攀。我們就跟著最高指示行動,早晚能實現社會主義。”
“你的覺悟太高了,姐夫,我很難想像,你那樣的成長經曆,竟然能長成今天這個樣子。”
“媳婦,他罵我。”
“小輝!”宋運萍瞪眼看著親弟弟。
宋運輝無語凝噎,隻是長出了一口氣,快步離開,遠離這倆人……
三人又走了一會兒,突然的,有人驚喜的招唿道:“小輝哥!哎,小萍姐!”
順著聲音看過去,隻見街邊一個攤位的攤主正蹦跳著招手。
“楊巡?”宋運輝叫出了那人的名字,徑直走了過去。
“這是小輝在山背村插隊的時候,婦女主任家的大兒子,他們一家都特別照顧小輝。”宋運萍給王言說了一下情況,隨即就拉著王言一起走了過去。
“小輝哥,小萍姐。”楊巡又笑著招唿了一遍,目光落在王言身上,他哎呦一聲,“您是王廠長吧?之前您跟小萍姐結婚,我們家離的遠,這……”
“是我沒讓小輝告訴你們家,你說你們家的情況也不好,都靠你媽一個人操持,不讓你們隨禮你們肯定不聽,索性就沒說。不能給你們添麻煩啊。”
宋運萍解釋了一句,隨即轉移了話題,“你怎麽跑這來擺攤了?賣的什麽啊?”
“皮筋兒。”楊巡笑道,“還是要感謝王廠長,和咱們縣的徐縣長,聽說是你們頂著市裏劃了這一條街,給我們這些小商販一條活路。”
“說的好像國家要逼死小商販一樣。那以前沒改革的時候,也沒有人出來賣東西。現在改革了,不讓賣,就要逼死人了?”
王言好笑的搖頭,卻也沒有在意這楊巡的覺悟低,轉而問道,“看你這樣,應該得十七八了吧?我聽小萍說,你母親是婦女主任,家裏孩子又多,進廠的名額肯定早都應該分到你頭上的吧?”
“王廠長,我……”
“你跟小輝親近,都是熟人,別那麽客氣,隨著小輝叫姐夫就行。”
“哎,姐夫。”楊巡咧著嘴笑,盡管還很年輕,但他也知道這一聲姐夫之後的東西。
他接著說道,“我爸走的早,這些年我媽一個人帶著我們兄妹四個,沒少受同村人的接濟。去紡織廠工作,村裏人都是搶著去的。我們家不容易,別人家也不容易,那人家求到了我們家,讓我晚一些時間再進廠裏,拒絕的話我們家怎麽說的出口啊。
不過也好,現在國家改革了。我倒騰點兒東西賣,總也能多賺一些錢,貼補我們的家用。這幾年縣裏發展的快,村裏走了不少人,都進廠了,我們分的糧食也多了不少,日子總是比之前更好過了,現在這樣也挺好的。”
“姐夫……”宋運輝看著好姐夫。
挨著王言的宋運萍也悄悄的扯著王言的衣角。
王言笑了笑,隨即打開一直拿著的包,取出了本,弄著鋼筆刷刷刷的寫了一些字。隨即將紙撕下來遞給了楊巡。
“拿著這張紙,到紡織廠原廠址,去找人事部,他們就會安排你進廠了。到時候想幹什麽工作,你直接跟他們說,能安排的肯定不會拒絕你。當然,想做領導是不可能的,目前廠裏還沒有這個先例,不管是哪個廠,你都得從最基層幹起。”
“謝謝姐夫,小萍姐,小輝哥,謝謝你們,我一會兒就迴家跟我媽說這個好消息,她肯定高興。姐夫,你放心,進廠以後我一定好好幹,保證不給你丟人。”
“多勞多得,能者上庸者下,幹到什麽程度,看的還是你自己,可不是給我幹的活。”王言擺了擺手,“這次也算是認識了,以後有事兒解決不了,來找我就行。能幫忙的肯定不能看著。”
“是,謝謝姐夫。”
“別那麽客氣。”
“楊主任怎麽樣?身體挺好的吧?”
“還是那樣。小輝哥,你變化可是挺大的,剛才我都沒敢認。”
宋家姐弟倆在這同楊巡聊了起來,倒也沒什麽特別的,無外乎互相關注一下這兩年的近況之類的,聊了十多分鍾就散了夥。
楊巡將攤子上的皮筋等東西都低價處理給了一條街上賣同類產品的競爭對手,而後同王言三人千恩萬謝的告了別,趕緊迴家去告訴家裏人這個好消息了。
看著楊巡走遠的身影,宋運輝搖了搖頭:“楊巡有點兒變了。”
“對你姐夫太熱情了?”宋運萍很好的領會了親弟弟的意思。
“有點兒吧,我也不是說這樣不好,我尊重他,可這樣還是讓我感覺不太舒服。”
王言說道:“就是太稚嫩了,以後就好了。”
“官僚思想!”
王言搖頭一笑,沒有在意:“等你工作以後再來跟我說這些,走了走了,前邊有個賣臭豆腐的,做的特別香,帶你們姐倆嚐嚐去。
於是三人繼續溜達起來,感受著這座的小縣城煥發的新活力……
大學生考察團一共在晉陵縣呆了十天,每天晚上王言都要跟大家一起開個大會,給他們解答一些疑問,涉及到的東西,相對來說都是很深入的,甚至也有許多的意識形態方麵的交流。
這當然是難以避免的,當今正是思潮激變之時,公知都這麽出來的……
在這十天,大學生們看過了工廠的各種情況,也同廠內的職工詢問了一些具體的事情,還一起去到了鄉村之中,實際的看一看現在晉陵農村的生活怎麽樣。甚至為了避免廠裏演戲的事情,還臨時提出了去附近的其他村子,而沒有隨著安排的行程走。
結果當然是讓他們失望的,但失望的同時確實也對晉陵的工作表示了高度認可。農村是真的在改變,肉眼可見的富裕起來,精神麵貌也更好了很多,並且村子裏的自行車也有不少,哪個村裏都得有十多輛自行車。
他們之中,相當一部分人都是知道農村情況的,不是農村人,也去農村插過隊。晉陵這裏,真的可稱富庶了。很多人,由衷的佩服王言的能力。
畢竟人們都知道,晉陵能有今日,王言居功至偉……
記者當然也更詳細的記錄下了其間種種,隻等迴去拍版刊印了。
於是在一個雨天,王言親自送別了此一次來訪的四百餘人的隊伍,連天氣也和景送別……
送走了大學生們,以王言為首的紡織廠的高層領導,去到了縣裏開會……
日常感謝打賞、投月票、推薦票以及默默看書的好哥哥們的大力支持!
“這是工廠的廁所,洗手間,那邊是澡堂。大家可別以為是我們為了給大家看,特意提前打掃的,這就是廠裏的衛生標準,我們有專門的衛生管理人員,巡查組過來看到衛生不達標,廠務會議的時候,報給我們廠長,那衛生管理崗的相關領導幹部就得來這掃廁所了。
剛開始實行的時候,事情可多了,甚至還打起來幾迴。不過後來廠裏都處理。用我們廠長的話說,那就是殺一儆百,規矩定了就要立住。”
“這是我們廠裏的影院,能容納五百人,每個廠都有一個。基本滿足了職工的觀影需要。如果有特別好看的電影,廠裏會在晚上的時候,在外麵放大幕布,集體觀看。”
“我們裝了大喇叭,每天早中晚都會放歌曲,覆蓋了我們的各處生產工廠,放的都是近來受歡迎的歌。
我們廠還擴大了縣裏的戲院,一千個座位。一三五晚上演徽劇,二四六晚上演黃梅戲,五毛錢一張票,誰都可以去看,廠裏給演員補貼。如果人民群眾有需要,我們也會安排其他的戲。前天就是請的京戲班子。”
“這是紡織牛仔布的……”
廠裏的接待人員,帶著大學生考察團到處行走,看著廠內的各種情況。
最讓大學生以及教職工們印象深刻的,除了一排排轟鳴的機器,幾百上千人一起協同勞作的場麵,便是晉陵的衛生。
近乎變態的公共衛生管理,表現出來的是,衛生間的幹淨甚至有香味,廠內食堂這種油汙濃重的地方,甚至是窗明幾淨,案板光亮。生產車間之內,也最大限度的控製著衛生環境,哪怕是機械製造,各種的難以處理的汙跡,也都是最大限度的變成了淺色的痕跡。
縣城裏的情況也是一樣,那邊揚塵,邊上就有人呲水。縣裏也有不少已經退休,沒事可做的老頭老太太組成的環衛組,每天清掃著大街,保持著衛生安全。
至於最嚴格的衛生巾的生產,那就不用說了,嚴苛到要命的程度。
不過一樣讓大家印象深刻的,是職工們的熱情與幹勁,雖然有怨言,但也是踏實的執行著廠內的各種標準。
他們問了接待的人員,為什麽要製定如此嚴苛的衛生製度。得到的迴答是,廠裏的人多,一旦發生公共衛生事件,以現有的醫療條件,是沒有辦法解決的,危害太大,所以防微杜漸,直接從源頭掐斷。
於是人們也了解到了王廠長的一番苦心,感覺到了王廠長的思想全麵……
“環衛還有錢嗎?”
看著在大街陰涼處,穿著綠色半袖的大爺大媽聚堆休息,有的閑聊,有的打牌,有的下棋,宋運輝如此問道。
“肯定有啊,活怎麽能白幹呢。”王言笑道,“他們退休基本上都是一個月不到二十塊,縣裏給補五塊,廠裏出錢管三餐,跟政府裏的人一起吃。一個月多賺了錢,又解決了飯,活還不累,還有人一起玩,多好啊。”
“退休的人不少吧?能安排的過來嗎?”
“那不是還有孩子要照顧呢?老的退休照顧小的,就這麽個輪迴。咱們廠裏條件好,職工們都想著多生孩子,再加上計劃生育的事兒,廠裏的婦女不少都挺著肚子。”
“頂風上啊?縣裏能讓?”宋運萍追問。
“肯定不讓。”王言搖了搖頭,“不抓人,不強製墮胎,但是得交罰款,罰的不少。二胎二百,三胎五百。職工們寧可借錢交罰款,也要生孩子。大家都有共識了,最少得生倆。”
說起這些,他也是不禁笑起來。
這事兒其實問題挺嚴重的,不過徐縣長是個有剛的,能頂得住壓力,不願意搞得那麽惡劣。王言也表態支持了,說晉陵是全國的優等生,但也要允許有那麽兩科的成績差一些,晉陵養的起孩子。
如此縣裏也就統一了意見,市裏罵就罵了,愛咋咋地。隻要縣裏的人交罰款,那就準生,那就上戶口。
當然也有交不起罰款,但就要生的,還很多。公社的人下去要錢,直接掏刀子。但是錢不收不行,為此,縣裏直接給這些人放貸款。並且明確表示,必須按時還錢,如果連續逾期不還,以後全家人都不能進紡織廠。
這是很重大的威脅了。
畢竟隔上個十天半月,各個村裏就有人進城進廠,大家出去修路蓋房,那全都是廠裏給錢的。進廠的好處那就不用多說了,誰也不敢不把這個當迴事兒。
所以總體而言,有一些矛盾,但都成功的化解、消化了,基本上維持著全縣的和諧安定以及欣欣向榮……
宋運萍點了點頭,又問道:“那咱們廠裏照顧的過來嗎?”
“問題不大,生孩子主要還是父母用工資福利養著嘛,廠裏的開支主要在於給職工提供這個福利的成本,比如最近開始研究尿布,研究奶粉,還有建學校,提供教育環境,要充分考慮到我們下一代的情況。
等到這一代的孩子長大成人,將近二十年的時間,我想我們廠裏那時候肯定也是有能力養活這些人的。”
王言擺了擺手,“這說的太遠了,咱們是來看改革新活力的。看看這條街,從這一直到那頭,八百多米的距離,擺了一千多個攤子。有市裏過來的,還有省裏來的,咱們縣裏也有人在這擺,賣的東西也是五花八門,什麽都有。看那邊了麽,那就是賣電子表的。”
“不要票?”宋運輝問道。
“目前咱們縣裏要票的東西隻有兩種,糧食和油。咱們縣裏本身的產能足夠,原料采購的也比較充足,受限製的地方並不多。”
“這是之前北京來人考察以後的好處吧?”
王言含笑點頭:“還是有點兒智慧的,咱們縣裏是全國先進,能是白先進的嗎?各種原材料的采購,都是很順利的,尤其咱們本身給錢也痛快,從來現貨現結,別人也願意供應。”
這條街真的很熱鬧,哪怕上午已經熱了起來,在這邊逛街的人流也有許多。有的是城裏的職工,有的是進城辦事的農民,有放了暑假無所事事的倒黴孩子,更有警察立於陰涼處,目光在人群中掃視。一方麵威懾,一方麵發現危險,及時解決。
縣裏的治安問題,一直是頭等大事,沒事兒就要來一波大清掃……
三人隨著人群行走,不時的就有人問好。
“廠長好。”
“廠長,這是你媳婦啊?真漂亮。”
……
整個晉陵縣不敢保證,但是在縣城裏,王副廠長幾乎在世聖人一般,深得民心。
“跟你出來真累。”宋運輝忍不住的吐槽。
宋運萍批評道:“小輝,這是人民的信任。”
“哎,還得是我媳婦啊,這思想覺悟。”王言哈哈笑,“小舅咂,你還得學習提高啊。”
宋運輝翻了個白眼,轉移了話題:“這條街確實安排的很好,正所謂堵不如疏,這樣集中管理確實方便許多。縣裏既賺了錢,又降低了管理難度,人民群眾還多了一個消遣的地方。
不過也有一點不好,既然提供了地方,比如更幹脆一些,給他們開放一些店麵,這樣刮風下雨的時候也能有地方經營。”
“改革不是一蹴而就的,這條街也才剛實行了三個月。要更進一步的放開,還要有一個過程才是。”王言笑嗬嗬的迴答著小舅子的疑問。
“既然這麽說,肯定是有想法了吧?”宋運萍笑著問了一句。
“愛妻知我啊。”王言對她挑了挑眉,隨即說道,“縣裏要蓋一個大的市場,讓這些人到那邊去賣。至於小輝剛才說的店鋪的問題,這附近的一些店麵也要放開限製,允許租用。進一步的活躍咱們晉陵的市場。”
“還是人太少了,姐夫。”
“又不可能總是一直這些人,我們目前還沒有解決完縣裏的問題。等解決完了以後,肯定是要吸納外來人口,壯大咱們縣裏的。昨天我不是說了麽,五年以內,縣裏要徹底脫貧。按照目前的發展速度來看,可能都用不到五年,好日子離咱們晉陵不遠,跑幾步就趕上了。”
“你想的真好。”宋運輝搖了搖頭,還是有幾分不敢相信的。那畢竟是二十多萬人口,而且還在生呢,光是發福利,就能給廠裏的財政拖垮。
“做最壞的準備,向最好處出發。道阻且長,行則將至嗎。”王言笑道,“不要那麽沮喪,教員有詩雲,世上無難事,隻要肯登攀。我們就跟著最高指示行動,早晚能實現社會主義。”
“你的覺悟太高了,姐夫,我很難想像,你那樣的成長經曆,竟然能長成今天這個樣子。”
“媳婦,他罵我。”
“小輝!”宋運萍瞪眼看著親弟弟。
宋運輝無語凝噎,隻是長出了一口氣,快步離開,遠離這倆人……
三人又走了一會兒,突然的,有人驚喜的招唿道:“小輝哥!哎,小萍姐!”
順著聲音看過去,隻見街邊一個攤位的攤主正蹦跳著招手。
“楊巡?”宋運輝叫出了那人的名字,徑直走了過去。
“這是小輝在山背村插隊的時候,婦女主任家的大兒子,他們一家都特別照顧小輝。”宋運萍給王言說了一下情況,隨即就拉著王言一起走了過去。
“小輝哥,小萍姐。”楊巡又笑著招唿了一遍,目光落在王言身上,他哎呦一聲,“您是王廠長吧?之前您跟小萍姐結婚,我們家離的遠,這……”
“是我沒讓小輝告訴你們家,你說你們家的情況也不好,都靠你媽一個人操持,不讓你們隨禮你們肯定不聽,索性就沒說。不能給你們添麻煩啊。”
宋運萍解釋了一句,隨即轉移了話題,“你怎麽跑這來擺攤了?賣的什麽啊?”
“皮筋兒。”楊巡笑道,“還是要感謝王廠長,和咱們縣的徐縣長,聽說是你們頂著市裏劃了這一條街,給我們這些小商販一條活路。”
“說的好像國家要逼死小商販一樣。那以前沒改革的時候,也沒有人出來賣東西。現在改革了,不讓賣,就要逼死人了?”
王言好笑的搖頭,卻也沒有在意這楊巡的覺悟低,轉而問道,“看你這樣,應該得十七八了吧?我聽小萍說,你母親是婦女主任,家裏孩子又多,進廠的名額肯定早都應該分到你頭上的吧?”
“王廠長,我……”
“你跟小輝親近,都是熟人,別那麽客氣,隨著小輝叫姐夫就行。”
“哎,姐夫。”楊巡咧著嘴笑,盡管還很年輕,但他也知道這一聲姐夫之後的東西。
他接著說道,“我爸走的早,這些年我媽一個人帶著我們兄妹四個,沒少受同村人的接濟。去紡織廠工作,村裏人都是搶著去的。我們家不容易,別人家也不容易,那人家求到了我們家,讓我晚一些時間再進廠裏,拒絕的話我們家怎麽說的出口啊。
不過也好,現在國家改革了。我倒騰點兒東西賣,總也能多賺一些錢,貼補我們的家用。這幾年縣裏發展的快,村裏走了不少人,都進廠了,我們分的糧食也多了不少,日子總是比之前更好過了,現在這樣也挺好的。”
“姐夫……”宋運輝看著好姐夫。
挨著王言的宋運萍也悄悄的扯著王言的衣角。
王言笑了笑,隨即打開一直拿著的包,取出了本,弄著鋼筆刷刷刷的寫了一些字。隨即將紙撕下來遞給了楊巡。
“拿著這張紙,到紡織廠原廠址,去找人事部,他們就會安排你進廠了。到時候想幹什麽工作,你直接跟他們說,能安排的肯定不會拒絕你。當然,想做領導是不可能的,目前廠裏還沒有這個先例,不管是哪個廠,你都得從最基層幹起。”
“謝謝姐夫,小萍姐,小輝哥,謝謝你們,我一會兒就迴家跟我媽說這個好消息,她肯定高興。姐夫,你放心,進廠以後我一定好好幹,保證不給你丟人。”
“多勞多得,能者上庸者下,幹到什麽程度,看的還是你自己,可不是給我幹的活。”王言擺了擺手,“這次也算是認識了,以後有事兒解決不了,來找我就行。能幫忙的肯定不能看著。”
“是,謝謝姐夫。”
“別那麽客氣。”
“楊主任怎麽樣?身體挺好的吧?”
“還是那樣。小輝哥,你變化可是挺大的,剛才我都沒敢認。”
宋家姐弟倆在這同楊巡聊了起來,倒也沒什麽特別的,無外乎互相關注一下這兩年的近況之類的,聊了十多分鍾就散了夥。
楊巡將攤子上的皮筋等東西都低價處理給了一條街上賣同類產品的競爭對手,而後同王言三人千恩萬謝的告了別,趕緊迴家去告訴家裏人這個好消息了。
看著楊巡走遠的身影,宋運輝搖了搖頭:“楊巡有點兒變了。”
“對你姐夫太熱情了?”宋運萍很好的領會了親弟弟的意思。
“有點兒吧,我也不是說這樣不好,我尊重他,可這樣還是讓我感覺不太舒服。”
王言說道:“就是太稚嫩了,以後就好了。”
“官僚思想!”
王言搖頭一笑,沒有在意:“等你工作以後再來跟我說這些,走了走了,前邊有個賣臭豆腐的,做的特別香,帶你們姐倆嚐嚐去。
於是三人繼續溜達起來,感受著這座的小縣城煥發的新活力……
大學生考察團一共在晉陵縣呆了十天,每天晚上王言都要跟大家一起開個大會,給他們解答一些疑問,涉及到的東西,相對來說都是很深入的,甚至也有許多的意識形態方麵的交流。
這當然是難以避免的,當今正是思潮激變之時,公知都這麽出來的……
在這十天,大學生們看過了工廠的各種情況,也同廠內的職工詢問了一些具體的事情,還一起去到了鄉村之中,實際的看一看現在晉陵農村的生活怎麽樣。甚至為了避免廠裏演戲的事情,還臨時提出了去附近的其他村子,而沒有隨著安排的行程走。
結果當然是讓他們失望的,但失望的同時確實也對晉陵的工作表示了高度認可。農村是真的在改變,肉眼可見的富裕起來,精神麵貌也更好了很多,並且村子裏的自行車也有不少,哪個村裏都得有十多輛自行車。
他們之中,相當一部分人都是知道農村情況的,不是農村人,也去農村插過隊。晉陵這裏,真的可稱富庶了。很多人,由衷的佩服王言的能力。
畢竟人們都知道,晉陵能有今日,王言居功至偉……
記者當然也更詳細的記錄下了其間種種,隻等迴去拍版刊印了。
於是在一個雨天,王言親自送別了此一次來訪的四百餘人的隊伍,連天氣也和景送別……
送走了大學生們,以王言為首的紡織廠的高層領導,去到了縣裏開會……
日常感謝打賞、投月票、推薦票以及默默看書的好哥哥們的大力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