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火中,那麵象征著張獻忠的旗幟,旗杆徐徐倒下了!
“大帥!!!”
李定國,孫可望等人,發現帥旗都被炸沒了之後,幾乎所有人都為之一愣。
主帥沒了,意味著,群龍無首,他們隻能各自為戰了。
撤,快撤!!
赤山島不大,他們無路可退,必須趕緊和李大山部脫離接觸後再從長計議。
同一時間,楊嗣昌大軍,分四路逼了過來,雷大嘴的船隊,開始朝著不同方向,抵了過去,做好了迎戰準備。
所有火炮均已上膛,銃槍對準了對方來襲的方向。
“閣老,唐瘋子這斯,真的反了,謀反了,他們一炮轟中了赤山島統帥大旗,他這是對朝廷、對皇上的蔑視,隻要您一聲令下,我等便直接剿滅了他。”左良玉認為,誅殺唐學誌的時機已到。
張獻忠死不死,跟他半毛錢的關係都沒有,唐學誌在襄陽沒給他麵子,今天,在嶽州,在這洞庭湖上,老子就要你的命。
你火炮犀利,沒錯。
但我們可是朝廷王師,老子還真的不相信,你敢造反。
就算,你真敢動手,從今往後,就該輪到你亡命天涯了。
劉良左、鄭崇儉等人,是真的一心要將唐學誌逼反。
隻有王家貞持不同聲音:“大帥,切不可動手啊,張獻忠已死,招降的契機已失,何況,殺死了張獻忠,湖廣其他賊軍,也將為之膽寒,要是,賊子還沒剿滅,咱們自己人先幹起來,那才讓賊子笑話呀。”
陳龍也站出說情。“是啊,大人,卑職,倒是覺得,剿滅了張獻忠,反而能鼓舞我大軍的士氣,用不了多久,湖廣其他賊軍,也將聞風而逃。”
楊嗣昌內心,氣得想罵娘。
自己出兵圍了唐學誌,也並非是真的要動手,隻不過是想逼迫他退兵而已。
沒想到,唐學誌非但不搭理他,更是無視他幾萬大軍,搞得他進退兩難。
現在,張獻忠死了,招安的也已無從談起,難不成,自己真的要和他兵戎相見不成。
答案,自然是否定的。
沉默了好一會兒才開口:“張獻忠已死,招安也就此作罷,唐學誌是否有罪,還需由朝廷定奪,沒有老夫的命令,各部不得擅自行動。”
“閣老,唐學誌手中,隻有三千人馬,而且都在島上,若是今天放了他,今後,想要再拿他,可就難了。”劉良佐還不死心。
“劉總兵,你倒是說的輕巧,想和唐學誌對壘,難道,你不清楚,張獻忠手上,有多少兵馬嗎?”
王家貞冷冷道:“六萬大軍,麵對唐學誌三千人馬,被打得潰不成軍,你憑什麽實力,想要誅殺他之後,全身而退,閣老,為了避免兩軍擦槍走火,造成不利的影響。下官建議暫時後撤十裏,脫離接觸。”
在王家貞和劉良佐爭執時,陳龍喊道:“閣老,您看,唐學誌大軍撤下來了。”
張獻忠大旗被炸後,唐學誌認為,已經沒有必要對島上的賊軍趕盡殺絕。
加上,熊文燦一直在身邊催促,唐學誌幹脆給他和楊嗣昌一個台階下。讓李大山等人將兵馬撤了迴來。
大軍撤迴,熊文燦趕緊用旗語聯絡楊嗣昌,告訴他,唐學誌願意撤軍的消息。
楊嗣昌本意,也並不是要對唐學誌動手。
何況,剛才陳龍的一番話,讓他恍然醒悟。
張獻忠六萬人馬尚且不是對手,難不成,自己這五萬大軍,真能困的住他?
而且,這麽大的事情,處理不當,讓唐學誌突圍而去,海峽島上,他還有數萬雄兵,戰力,肯定比今天,唐學誌手中的那點人,強了不止十倍。
到時候,不僅是湖廣亂成一團,東南邊海鬧起來,局勢比起遼東,甚至會更糟。
赤山島,李大山的兵馬,緩緩登船。
劉小刀迴到船上,將兵器往甲板狠狠一丟:“真不知道,老大是怎麽了,正殺得敵人丟盔卸甲,卻下令退兵了,要不然,李定國那廝,肯定逃不出咱們的手心。”
李大山搖搖頭:“行了,別抱怨了,難道,你沒發現,湖麵上,劉良佐他們已經擺開攻擊陣勢了嗎?再打下去,隻怕要自相殘殺了,估計,將軍也對此有所考慮吧。”
“娘的,楊老賊,真是不要臉,要不是咱們三番五次的救他,他還能活到現在,真要敢對咱動手,我劉小刀第一個砍下他的腦袋,開船,先去找老大問問清楚再說。”劉小刀緊皺著眉頭,看著東南方向的官軍,說不出的憋屈。
……
楊嗣昌大軍後撤十裏,事情卻不算完。
本已經敲定好的招安,被攪黃了,怎麽說,也得對朝廷有個交代。
於是,他派人給聯絡熊文燦,希望他能勸說唐學誌,到自己船上來解釋一番,大家也好打個商量,給朝廷做個交代。
劉良佐、鄭崇儉等人彈劾唐學誌的折子,可是已經遞上去了。
自己招安張獻忠詳細條文,也已經八百裏加急,呈送朱由檢了。
熊文燦收到消息後,立刻找到了唐學誌:“學誌,楊閣老那邊,也是有小人挑唆大軍已撤下了,你即刻隨我,前去,跟他解釋清楚,到時候,咱在朝廷和皇上麵前,也好有個說辭啊。”
唐學誌平淡的道:“軍門,我已經說過,殺張獻忠,唐學誌可不是為了私怨。”
“說句不好聽的話,湖廣之戰,若沒有我福建軍參與,襄陽,也許已經被張獻忠收入囊中,嶽州,若非我大軍及時趕到,鄭崇儉大軍,也撐不過一天了。”
“如今,為了一個賊,閣老竟然要和我兵戎相見,此舉,已是寒了我海軍將士的心呐,解釋,我想,已經沒那個必要了。”
“張獻忠死了也好,活著也罷,都和我唐學誌無關,置於朝廷那邊,覺得我有罪也好,沒罪也罷,我唐學誌,都已經不關心了,但是,誰要是想在我唐學誌身後捅刀子,動幹戈,海軍將軍,可不會答應。”
“不過,學誌最後還是要說一聲,招安之事,您和楊閣老謹慎為之。”
“大帥!!!”
李定國,孫可望等人,發現帥旗都被炸沒了之後,幾乎所有人都為之一愣。
主帥沒了,意味著,群龍無首,他們隻能各自為戰了。
撤,快撤!!
赤山島不大,他們無路可退,必須趕緊和李大山部脫離接觸後再從長計議。
同一時間,楊嗣昌大軍,分四路逼了過來,雷大嘴的船隊,開始朝著不同方向,抵了過去,做好了迎戰準備。
所有火炮均已上膛,銃槍對準了對方來襲的方向。
“閣老,唐瘋子這斯,真的反了,謀反了,他們一炮轟中了赤山島統帥大旗,他這是對朝廷、對皇上的蔑視,隻要您一聲令下,我等便直接剿滅了他。”左良玉認為,誅殺唐學誌的時機已到。
張獻忠死不死,跟他半毛錢的關係都沒有,唐學誌在襄陽沒給他麵子,今天,在嶽州,在這洞庭湖上,老子就要你的命。
你火炮犀利,沒錯。
但我們可是朝廷王師,老子還真的不相信,你敢造反。
就算,你真敢動手,從今往後,就該輪到你亡命天涯了。
劉良左、鄭崇儉等人,是真的一心要將唐學誌逼反。
隻有王家貞持不同聲音:“大帥,切不可動手啊,張獻忠已死,招降的契機已失,何況,殺死了張獻忠,湖廣其他賊軍,也將為之膽寒,要是,賊子還沒剿滅,咱們自己人先幹起來,那才讓賊子笑話呀。”
陳龍也站出說情。“是啊,大人,卑職,倒是覺得,剿滅了張獻忠,反而能鼓舞我大軍的士氣,用不了多久,湖廣其他賊軍,也將聞風而逃。”
楊嗣昌內心,氣得想罵娘。
自己出兵圍了唐學誌,也並非是真的要動手,隻不過是想逼迫他退兵而已。
沒想到,唐學誌非但不搭理他,更是無視他幾萬大軍,搞得他進退兩難。
現在,張獻忠死了,招安的也已無從談起,難不成,自己真的要和他兵戎相見不成。
答案,自然是否定的。
沉默了好一會兒才開口:“張獻忠已死,招安也就此作罷,唐學誌是否有罪,還需由朝廷定奪,沒有老夫的命令,各部不得擅自行動。”
“閣老,唐學誌手中,隻有三千人馬,而且都在島上,若是今天放了他,今後,想要再拿他,可就難了。”劉良佐還不死心。
“劉總兵,你倒是說的輕巧,想和唐學誌對壘,難道,你不清楚,張獻忠手上,有多少兵馬嗎?”
王家貞冷冷道:“六萬大軍,麵對唐學誌三千人馬,被打得潰不成軍,你憑什麽實力,想要誅殺他之後,全身而退,閣老,為了避免兩軍擦槍走火,造成不利的影響。下官建議暫時後撤十裏,脫離接觸。”
在王家貞和劉良佐爭執時,陳龍喊道:“閣老,您看,唐學誌大軍撤下來了。”
張獻忠大旗被炸後,唐學誌認為,已經沒有必要對島上的賊軍趕盡殺絕。
加上,熊文燦一直在身邊催促,唐學誌幹脆給他和楊嗣昌一個台階下。讓李大山等人將兵馬撤了迴來。
大軍撤迴,熊文燦趕緊用旗語聯絡楊嗣昌,告訴他,唐學誌願意撤軍的消息。
楊嗣昌本意,也並不是要對唐學誌動手。
何況,剛才陳龍的一番話,讓他恍然醒悟。
張獻忠六萬人馬尚且不是對手,難不成,自己這五萬大軍,真能困的住他?
而且,這麽大的事情,處理不當,讓唐學誌突圍而去,海峽島上,他還有數萬雄兵,戰力,肯定比今天,唐學誌手中的那點人,強了不止十倍。
到時候,不僅是湖廣亂成一團,東南邊海鬧起來,局勢比起遼東,甚至會更糟。
赤山島,李大山的兵馬,緩緩登船。
劉小刀迴到船上,將兵器往甲板狠狠一丟:“真不知道,老大是怎麽了,正殺得敵人丟盔卸甲,卻下令退兵了,要不然,李定國那廝,肯定逃不出咱們的手心。”
李大山搖搖頭:“行了,別抱怨了,難道,你沒發現,湖麵上,劉良佐他們已經擺開攻擊陣勢了嗎?再打下去,隻怕要自相殘殺了,估計,將軍也對此有所考慮吧。”
“娘的,楊老賊,真是不要臉,要不是咱們三番五次的救他,他還能活到現在,真要敢對咱動手,我劉小刀第一個砍下他的腦袋,開船,先去找老大問問清楚再說。”劉小刀緊皺著眉頭,看著東南方向的官軍,說不出的憋屈。
……
楊嗣昌大軍後撤十裏,事情卻不算完。
本已經敲定好的招安,被攪黃了,怎麽說,也得對朝廷有個交代。
於是,他派人給聯絡熊文燦,希望他能勸說唐學誌,到自己船上來解釋一番,大家也好打個商量,給朝廷做個交代。
劉良佐、鄭崇儉等人彈劾唐學誌的折子,可是已經遞上去了。
自己招安張獻忠詳細條文,也已經八百裏加急,呈送朱由檢了。
熊文燦收到消息後,立刻找到了唐學誌:“學誌,楊閣老那邊,也是有小人挑唆大軍已撤下了,你即刻隨我,前去,跟他解釋清楚,到時候,咱在朝廷和皇上麵前,也好有個說辭啊。”
唐學誌平淡的道:“軍門,我已經說過,殺張獻忠,唐學誌可不是為了私怨。”
“說句不好聽的話,湖廣之戰,若沒有我福建軍參與,襄陽,也許已經被張獻忠收入囊中,嶽州,若非我大軍及時趕到,鄭崇儉大軍,也撐不過一天了。”
“如今,為了一個賊,閣老竟然要和我兵戎相見,此舉,已是寒了我海軍將士的心呐,解釋,我想,已經沒那個必要了。”
“張獻忠死了也好,活著也罷,都和我唐學誌無關,置於朝廷那邊,覺得我有罪也好,沒罪也罷,我唐學誌,都已經不關心了,但是,誰要是想在我唐學誌身後捅刀子,動幹戈,海軍將軍,可不會答應。”
“不過,學誌最後還是要說一聲,招安之事,您和楊閣老謹慎為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