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奴家也要和大家一起行動,為霜兒妹妹,報仇。”大奶牛不知道什麽時候,已經換成了一身戎裝。
鷹九一襲黑衣,側身而立,小手一晃,雙刀在手:“將軍,鷹九請求一起行動。”
前些天,她都改口叫唐大哥了,這次,卻反而稱唿唐學誌為將軍。
左霜霜的死,給唐學誌留下了無法挽迴的遺憾,宋元亮夫婦,更是為了掩護張嫣和唐詩穎而死。
如今,小慧雲還在藤野一郎手上,唐學誌說什麽也要將救出來。
很快,他就確立了營救計劃。
決定,由李大山率領一千兵馬,從藤野大營北部登陸。
拂曉之前,發起對藤野一郎大營的強攻。
劉鵬義戰敗後,黑衣軍剩下的五百多人,全部給藤野一郎控製,加上他們從應天帶來的兩百倭兵,現在藤野手上,還掌握著近八百人。
其中,還裝備著一百多支火銃。
然而,就在唐學誌調兵遣將時,佐良玉帶著上萬精銳,連夜抵達嶽州城內。
楊嗣昌、熊文燦等人,則在劉良佐的座船上,接見了張獻忠派來的使者,徐以顯。
徐以顯不僅直接向楊嗣昌表達了張獻忠願意接受招安的意願,還呈上了張獻忠給楊嗣昌的親筆信。
張獻忠在信中表示,隻要朝廷能接受他的條件,赤山島上六萬大軍,可全部聽命於朝廷。
楊嗣昌拿著這封信時,也幾乎是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
他很清楚,張獻忠作為湖廣農民軍的杠把子,他的投降對湖廣,乃至於全國的義軍,都有著舉足輕重的影響力。
雙方很快達成共識,並且親自給張獻忠迴了一封信,為了表示誠意,他還派宋一鶴連夜跟隨徐以顯前往赤山島,麵見張獻忠。
朝廷對於湖廣農民軍遞出的橄欖枝,並不是第一次。
隻不過那個時候,張獻忠的實力,如日中天,大有席卷天下之勢,怎會和朝廷議和。
楊嗣昌派人前去議和時,連張獻忠的麵都見不到。
後來,他們幹脆將招安的事情放棄了。
讓楊嗣昌等人,沒想到的是,昨天,嶽州城危機四伏,今天,張獻忠就派人過來準備招安了。
搞定了張獻忠,其他什麽老迴迴,羅汝才等人,也就掀不起什麽浪來了。
用不了多久,湖廣可平。
楊嗣昌、熊文燦、劉良佐等人,此刻,仿佛看到了勝利的曙光。
特別是熊文燦,當初被朝廷派去福建時,就是利用“招安”唐學誌,減除了東南海盜,平定邊海的。
他很自信的認為,東南的成功經驗,完全可以在湖廣複製一次。
熊文燦高興的道:“閣老,咱應該早點將招安之事,告知學誌,不然,萬一明天大軍一旦進攻,恐難收拾”
楊嗣昌笑道:“是啊,湖廣之戰,打了這麽久了,將士們早就盼著結束戰爭了,隻要張獻忠歸附,湖廣農民軍就失去了主心骨,想必,學誌也會很高興的,要不咱現在就去,將這個好消息告訴他。”
“是啊!”
熊文燦笑容滿麵,連忙點頭:“那咱們即刻動身。”
兩人換乘小船,來到了唐學誌的座船上。
此時,已過子時,攻打藤野大營的兵馬,已經出發了。
雪莉,鷹九都和李大山出發了,唐學誌坐在指揮室內,沒有半點睡意。
得知楊嗣昌和熊文燦來了,他有些錯愕之餘,也趕緊將他們迎了進來。
熊文燦首先開口:“學誌,這次,某和閣老連夜過來,是有一個好消息要告訴你。”
“是啊!”
楊嗣昌也道:“此前,你不是一直說張獻忠不可靠嗎,你猜怎麽著,晚上,他派人送來消息說是要接受朝廷的招安了,某和文燦是想來告訴你,攻打赤山島的計劃,先緩一緩。”
“隻要咱招安了張獻忠,湖廣其他的匪軍便會群龍無首,到時候,咱們便可逐個擊破,平定湖廣,指日可待了。”
唐學誌麵色平淡:“閣老,你們是說,張獻忠準備降了?”
楊嗣昌上前道:“沒錯,某和文燦剛剛接到張獻忠送來的請降書,他願意率領赤山島六萬大軍,歸附朝廷。”
“湖廣之戰,打到這個份上,無論是朝廷和百姓,都期盼著能早點結束戰爭,這可是百姓之福啊,學誌,你應該能理解朝廷的一片苦心吧。”
唐學誌微微搖頭:“閣老,張獻忠是不是還說,想將穀城,作為他的駐地?”
楊嗣昌心神一愣,吃驚道:“學誌,你,你怎麽知道?”
那封信,隻有他和熊文燦看過,而且,信上的具體內容,就連劉良左都不知道。
一旁的熊文燦也有些瞠目結舌,感覺有些不可思議。
唐學誌沉聲道:“張獻忠在竹溪、房縣等地,根基頗深,穀城又是他曾經的老巢,換成任何人,也會選擇這幾個地方,不過,我要說的是,招安,隻不過是張獻忠的緩兵之計。”
“今天上午,史可法、張國維大軍,攻陷南縣,張賊囤積在城中糧草,大部落入我們手裏,艦隊被摧毀,赤山島無險可守,突圍無望,這才是他決定招安的主要因素,可,一旦讓他跑了出去,等同於放虎歸山。”
“卑職以為,咱們應該,乘著這個絕佳的機會,攻上島去,殺他個片甲不留。”
熊文燦沒想到,唐學誌不僅沒有因為張獻忠要投降的消息而感到高興,反而要求一舉將之消滅。“學誌,張獻忠對你的傷害,某和閣老都很清楚,不過,某也知道你從來都不是一個意氣用事之人,也希望你能理解朝廷的一片苦心啊!”
“大明,耗不起了!!”
最後一句話,意味深長!
楊嗣昌也看著唐學誌,點點頭,希望他能真正體會到朝廷的難處。
唐學誌簡直無語,差點都想告訴他們曆史真相了:“閣老,軍門,難道,你們以為學誌主張攻打赤山島,隻是為了泄私憤嗎?”
“張獻忠反複無常,這一次,不能置他於死地,今後,將會有千千萬萬的人,給他陪葬。”
曆史上,楊嗣昌因張獻忠再度反叛,被朱由檢拋棄,鬱鬱而終。
熊文燦更是因為此事掉了腦袋。
鷹九一襲黑衣,側身而立,小手一晃,雙刀在手:“將軍,鷹九請求一起行動。”
前些天,她都改口叫唐大哥了,這次,卻反而稱唿唐學誌為將軍。
左霜霜的死,給唐學誌留下了無法挽迴的遺憾,宋元亮夫婦,更是為了掩護張嫣和唐詩穎而死。
如今,小慧雲還在藤野一郎手上,唐學誌說什麽也要將救出來。
很快,他就確立了營救計劃。
決定,由李大山率領一千兵馬,從藤野大營北部登陸。
拂曉之前,發起對藤野一郎大營的強攻。
劉鵬義戰敗後,黑衣軍剩下的五百多人,全部給藤野一郎控製,加上他們從應天帶來的兩百倭兵,現在藤野手上,還掌握著近八百人。
其中,還裝備著一百多支火銃。
然而,就在唐學誌調兵遣將時,佐良玉帶著上萬精銳,連夜抵達嶽州城內。
楊嗣昌、熊文燦等人,則在劉良佐的座船上,接見了張獻忠派來的使者,徐以顯。
徐以顯不僅直接向楊嗣昌表達了張獻忠願意接受招安的意願,還呈上了張獻忠給楊嗣昌的親筆信。
張獻忠在信中表示,隻要朝廷能接受他的條件,赤山島上六萬大軍,可全部聽命於朝廷。
楊嗣昌拿著這封信時,也幾乎是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
他很清楚,張獻忠作為湖廣農民軍的杠把子,他的投降對湖廣,乃至於全國的義軍,都有著舉足輕重的影響力。
雙方很快達成共識,並且親自給張獻忠迴了一封信,為了表示誠意,他還派宋一鶴連夜跟隨徐以顯前往赤山島,麵見張獻忠。
朝廷對於湖廣農民軍遞出的橄欖枝,並不是第一次。
隻不過那個時候,張獻忠的實力,如日中天,大有席卷天下之勢,怎會和朝廷議和。
楊嗣昌派人前去議和時,連張獻忠的麵都見不到。
後來,他們幹脆將招安的事情放棄了。
讓楊嗣昌等人,沒想到的是,昨天,嶽州城危機四伏,今天,張獻忠就派人過來準備招安了。
搞定了張獻忠,其他什麽老迴迴,羅汝才等人,也就掀不起什麽浪來了。
用不了多久,湖廣可平。
楊嗣昌、熊文燦、劉良佐等人,此刻,仿佛看到了勝利的曙光。
特別是熊文燦,當初被朝廷派去福建時,就是利用“招安”唐學誌,減除了東南海盜,平定邊海的。
他很自信的認為,東南的成功經驗,完全可以在湖廣複製一次。
熊文燦高興的道:“閣老,咱應該早點將招安之事,告知學誌,不然,萬一明天大軍一旦進攻,恐難收拾”
楊嗣昌笑道:“是啊,湖廣之戰,打了這麽久了,將士們早就盼著結束戰爭了,隻要張獻忠歸附,湖廣農民軍就失去了主心骨,想必,學誌也會很高興的,要不咱現在就去,將這個好消息告訴他。”
“是啊!”
熊文燦笑容滿麵,連忙點頭:“那咱們即刻動身。”
兩人換乘小船,來到了唐學誌的座船上。
此時,已過子時,攻打藤野大營的兵馬,已經出發了。
雪莉,鷹九都和李大山出發了,唐學誌坐在指揮室內,沒有半點睡意。
得知楊嗣昌和熊文燦來了,他有些錯愕之餘,也趕緊將他們迎了進來。
熊文燦首先開口:“學誌,這次,某和閣老連夜過來,是有一個好消息要告訴你。”
“是啊!”
楊嗣昌也道:“此前,你不是一直說張獻忠不可靠嗎,你猜怎麽著,晚上,他派人送來消息說是要接受朝廷的招安了,某和文燦是想來告訴你,攻打赤山島的計劃,先緩一緩。”
“隻要咱招安了張獻忠,湖廣其他的匪軍便會群龍無首,到時候,咱們便可逐個擊破,平定湖廣,指日可待了。”
唐學誌麵色平淡:“閣老,你們是說,張獻忠準備降了?”
楊嗣昌上前道:“沒錯,某和文燦剛剛接到張獻忠送來的請降書,他願意率領赤山島六萬大軍,歸附朝廷。”
“湖廣之戰,打到這個份上,無論是朝廷和百姓,都期盼著能早點結束戰爭,這可是百姓之福啊,學誌,你應該能理解朝廷的一片苦心吧。”
唐學誌微微搖頭:“閣老,張獻忠是不是還說,想將穀城,作為他的駐地?”
楊嗣昌心神一愣,吃驚道:“學誌,你,你怎麽知道?”
那封信,隻有他和熊文燦看過,而且,信上的具體內容,就連劉良左都不知道。
一旁的熊文燦也有些瞠目結舌,感覺有些不可思議。
唐學誌沉聲道:“張獻忠在竹溪、房縣等地,根基頗深,穀城又是他曾經的老巢,換成任何人,也會選擇這幾個地方,不過,我要說的是,招安,隻不過是張獻忠的緩兵之計。”
“今天上午,史可法、張國維大軍,攻陷南縣,張賊囤積在城中糧草,大部落入我們手裏,艦隊被摧毀,赤山島無險可守,突圍無望,這才是他決定招安的主要因素,可,一旦讓他跑了出去,等同於放虎歸山。”
“卑職以為,咱們應該,乘著這個絕佳的機會,攻上島去,殺他個片甲不留。”
熊文燦沒想到,唐學誌不僅沒有因為張獻忠要投降的消息而感到高興,反而要求一舉將之消滅。“學誌,張獻忠對你的傷害,某和閣老都很清楚,不過,某也知道你從來都不是一個意氣用事之人,也希望你能理解朝廷的一片苦心啊!”
“大明,耗不起了!!”
最後一句話,意味深長!
楊嗣昌也看著唐學誌,點點頭,希望他能真正體會到朝廷的難處。
唐學誌簡直無語,差點都想告訴他們曆史真相了:“閣老,軍門,難道,你們以為學誌主張攻打赤山島,隻是為了泄私憤嗎?”
“張獻忠反複無常,這一次,不能置他於死地,今後,將會有千千萬萬的人,給他陪葬。”
曆史上,楊嗣昌因張獻忠再度反叛,被朱由檢拋棄,鬱鬱而終。
熊文燦更是因為此事掉了腦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