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了近一個月的張萬春終於迴到了大陳寨,一迴來,這老黃牛馬上就直奔唐學誌的府邸。
看到老爹來了,秋雲也趕緊吩咐廚子準備午飯。
看著秋雲在丫鬟的攙扶下,竟然有些顯肚子了,張萬春知道,自己要當外公了,頓時笑的和不攏嘴。
在這大明時代,乃是男權的天下。
不管是王公貴族,還是大戶人家,或者是小門小戶,其實都講究個人丁興旺,開枝散葉。
哪怕是皇家也都講究個血緣紐帶。
現在秋雲終於懷上了唐學誌的骨肉,現在魚鷹的基業也不算小了,如果秋雲生的是個男孩,那將來這基業的繼承人,不是他外甥是誰?
待唐學誌迴來,讓他沒想到的是,他竟然成了大明朝的百戶官,這可讓張萬春嚇了一跳,在唐學誌出現以前,他就是個朝不保夕,以打魚為生的漁民。
秋雲也不過是一個野丫頭。
但是現在,他們不僅錦衣玉食,一家人在島上也是頗有聲望。
他認為這一切都是唐學誌所賜,而且唐學誌還是他救命恩人。
按照他這種小門戶人的想法,有這一切,已經是祖墳冒青煙了。
知足了。
現在唐學誌竟然塞給他一個大明百戶官身,這讓他心理如何承受的了。
“這,這是真的,百,百戶......”張萬春嚇的從座位上跳了起來。
沒錯,是跳了起來。
他一臉的不可置信望著唐學誌,這怎麽可能。
“是呀,夫君,你確定沒弄錯,這官服是給爹爹的嗎?”秋雲也滿臉的驚訝之色,完全不相信這是真的。
雖然前些日子唐學誌公布了兩個百戶的人選,這其中就有張萬春,但是既然是保密,魚鷹的成員自然不會泄露半分,這一切都是平日訓練的結果,這些成員迴到家中後,從來不會提起幫中的一些機密。
哪怕是家中婆娘等人問起,很快也會遭來他們的冷眼和責罵,久而久之,他們的親屬也知道了魚鷹的規矩,自然也不敢多問。
張三順雖然知道張萬春被封百戶的事情,心中倒是樂開了花,沒想到自己成了百戶的兒子,也想著有一天自己能蔭妻封子,但是迴到家中,哪怕是對他姐姐也沒有透露半句。
秋雲自然不知道這其中內情。
唐學誌看著秋雲一笑,隨後將那任命狀遞到張萬春手中,說:“這可是任命狀,還蓋有福建總兵府的大印,這可是由兵部簽發的,百戶大人,您就收好吧。”
張萬春用發抖的雙手,從唐學誌手中接過任命狀,看著那張紙上的打印,雖然他不認得那些字,卻頓時老淚橫飛,一下朝著大門口跪了下來:“這,這真是祖宗顯靈呀,我張家的祖墳上,也冒青煙了,我張萬春若是有朝一日,能衣錦還鄉,一定得重修祖墳呐。”
說罷,又對著大門外“砰砰砰”叩了三個響頭,抬起頭時,額頭上留下一道帶著血絲的紅色印記。
臥~槽,這糟老頭子。
真是愚昧,不是老子花了一千大洋,能換來這百戶官身?
不感謝老子,卻大喊祖墳冒青煙,看來這封建迷信害人不淺呀。
心中雖然是將張萬春罵了一遍,臉上卻是笑道:“嶽父大人,趕緊起來,讓下人們看到了不好,一百百戶算啥,隻不過花了一千兩銀子,快起來吧。”
“什麽,一千,一千兩?”張萬春頓時一下癱坐在地,一千兩銀子呀,這換成是他,連想都不敢想,而唐學誌卻說得如此輕鬆。
要知道,椒江漕運,數千人日夜忙碌,刨去幾千人的吃喝拉撒,人馬車船各種費用,一個月下來也不過一千多兩的盈利,哪怕是將整個華夏商幫的那些鋪子加起來,臉漕運一起,每個月也不過兩千多兩的利潤。
現在唐學誌竟然花一千兩給他買了個官身,這讓他感到這官身穿在身上,無比的沉重。
秋雲也是嘴巴張成了雞蛋大,半晌說不出話來,這一千兩銀子,要是放在一年前,可是魚鷹賬麵上的總額,魚鷹剛剛創立之初,賬麵上不過一百多兩銀子,還是大夥東拚西湊湊起來的。
從前他們一輩子也沒見過一百多兩銀子,或許一百兩,足夠他們家一輩子過上小康生活,現在唐學誌竟然化了一千兩給張萬春買了個官身,兩父女都是無比激動。
秋雲倒是想明白了,這可不是祖宗顯靈,這些可都是唐學誌賜予他們的。“爹,你看你,哪是什麽祖宗顯靈,這不都是學誌.......”
張萬春這才從地上站了起來,慫了秋雲一句:“丫頭家家的,知道什麽。”
隨後又轉身對唐學誌道:“嘿嘿嘿,學誌,這官身,花這麽多錢,值得嗎,要是在台州能買上百畝好地吧。”
“要是不值,那衣服還我,咱找人退錢去。”唐學誌卻是故意說到。
“啊,這怎麽可以,值值值,肯定值了,哈哈哈。”說罷,這老小子竟然高興的抱著那官服和任命狀跑了。
唐學誌看著張萬春那遠去的背影,微笑的搖了搖頭,拉著秋雲的小手,剛要轉身迴房。
“學誌。”
我尼瑪,這老東西什麽時候變得鬼鬼祟祟的了,差點沒將唐學誌嚇一跳。
唐學誌猛然迴頭,發現張萬春竟然又迴到了客廳。
“嘿嘿嘿,差點將重要的實情忘了。”隻見他有些反常的笑到。
想來這家夥今日也是有些興奮過度了,唐學誌沒有計較,這家夥從倭國迴來,竟然也沒有將事情給自己做個匯報就跑了。
張萬春恢複平靜後,便將去倭國之行給唐學誌說了一遍。
原來這次他們的船隊出大陳後,經東海進入了琉球國海域,在經琉球輾轉來到了九州,根據李國助留下的地址,最終找到了李國助。
九州雖然是倭國的地界,但是華商基礎非常好,隻需走在街麵上,幾乎都能碰到大明商人,不僅是商人,下層人士也非常多,據說有許多大明百姓聽說倭國有銀子,很多人都是搭乘黑船前往倭國。
這其中客死他鄉的自然是數不勝數了。
看到老爹來了,秋雲也趕緊吩咐廚子準備午飯。
看著秋雲在丫鬟的攙扶下,竟然有些顯肚子了,張萬春知道,自己要當外公了,頓時笑的和不攏嘴。
在這大明時代,乃是男權的天下。
不管是王公貴族,還是大戶人家,或者是小門小戶,其實都講究個人丁興旺,開枝散葉。
哪怕是皇家也都講究個血緣紐帶。
現在秋雲終於懷上了唐學誌的骨肉,現在魚鷹的基業也不算小了,如果秋雲生的是個男孩,那將來這基業的繼承人,不是他外甥是誰?
待唐學誌迴來,讓他沒想到的是,他竟然成了大明朝的百戶官,這可讓張萬春嚇了一跳,在唐學誌出現以前,他就是個朝不保夕,以打魚為生的漁民。
秋雲也不過是一個野丫頭。
但是現在,他們不僅錦衣玉食,一家人在島上也是頗有聲望。
他認為這一切都是唐學誌所賜,而且唐學誌還是他救命恩人。
按照他這種小門戶人的想法,有這一切,已經是祖墳冒青煙了。
知足了。
現在唐學誌竟然塞給他一個大明百戶官身,這讓他心理如何承受的了。
“這,這是真的,百,百戶......”張萬春嚇的從座位上跳了起來。
沒錯,是跳了起來。
他一臉的不可置信望著唐學誌,這怎麽可能。
“是呀,夫君,你確定沒弄錯,這官服是給爹爹的嗎?”秋雲也滿臉的驚訝之色,完全不相信這是真的。
雖然前些日子唐學誌公布了兩個百戶的人選,這其中就有張萬春,但是既然是保密,魚鷹的成員自然不會泄露半分,這一切都是平日訓練的結果,這些成員迴到家中後,從來不會提起幫中的一些機密。
哪怕是家中婆娘等人問起,很快也會遭來他們的冷眼和責罵,久而久之,他們的親屬也知道了魚鷹的規矩,自然也不敢多問。
張三順雖然知道張萬春被封百戶的事情,心中倒是樂開了花,沒想到自己成了百戶的兒子,也想著有一天自己能蔭妻封子,但是迴到家中,哪怕是對他姐姐也沒有透露半句。
秋雲自然不知道這其中內情。
唐學誌看著秋雲一笑,隨後將那任命狀遞到張萬春手中,說:“這可是任命狀,還蓋有福建總兵府的大印,這可是由兵部簽發的,百戶大人,您就收好吧。”
張萬春用發抖的雙手,從唐學誌手中接過任命狀,看著那張紙上的打印,雖然他不認得那些字,卻頓時老淚橫飛,一下朝著大門口跪了下來:“這,這真是祖宗顯靈呀,我張家的祖墳上,也冒青煙了,我張萬春若是有朝一日,能衣錦還鄉,一定得重修祖墳呐。”
說罷,又對著大門外“砰砰砰”叩了三個響頭,抬起頭時,額頭上留下一道帶著血絲的紅色印記。
臥~槽,這糟老頭子。
真是愚昧,不是老子花了一千大洋,能換來這百戶官身?
不感謝老子,卻大喊祖墳冒青煙,看來這封建迷信害人不淺呀。
心中雖然是將張萬春罵了一遍,臉上卻是笑道:“嶽父大人,趕緊起來,讓下人們看到了不好,一百百戶算啥,隻不過花了一千兩銀子,快起來吧。”
“什麽,一千,一千兩?”張萬春頓時一下癱坐在地,一千兩銀子呀,這換成是他,連想都不敢想,而唐學誌卻說得如此輕鬆。
要知道,椒江漕運,數千人日夜忙碌,刨去幾千人的吃喝拉撒,人馬車船各種費用,一個月下來也不過一千多兩的盈利,哪怕是將整個華夏商幫的那些鋪子加起來,臉漕運一起,每個月也不過兩千多兩的利潤。
現在唐學誌竟然花一千兩給他買了個官身,這讓他感到這官身穿在身上,無比的沉重。
秋雲也是嘴巴張成了雞蛋大,半晌說不出話來,這一千兩銀子,要是放在一年前,可是魚鷹賬麵上的總額,魚鷹剛剛創立之初,賬麵上不過一百多兩銀子,還是大夥東拚西湊湊起來的。
從前他們一輩子也沒見過一百多兩銀子,或許一百兩,足夠他們家一輩子過上小康生活,現在唐學誌竟然化了一千兩給張萬春買了個官身,兩父女都是無比激動。
秋雲倒是想明白了,這可不是祖宗顯靈,這些可都是唐學誌賜予他們的。“爹,你看你,哪是什麽祖宗顯靈,這不都是學誌.......”
張萬春這才從地上站了起來,慫了秋雲一句:“丫頭家家的,知道什麽。”
隨後又轉身對唐學誌道:“嘿嘿嘿,學誌,這官身,花這麽多錢,值得嗎,要是在台州能買上百畝好地吧。”
“要是不值,那衣服還我,咱找人退錢去。”唐學誌卻是故意說到。
“啊,這怎麽可以,值值值,肯定值了,哈哈哈。”說罷,這老小子竟然高興的抱著那官服和任命狀跑了。
唐學誌看著張萬春那遠去的背影,微笑的搖了搖頭,拉著秋雲的小手,剛要轉身迴房。
“學誌。”
我尼瑪,這老東西什麽時候變得鬼鬼祟祟的了,差點沒將唐學誌嚇一跳。
唐學誌猛然迴頭,發現張萬春竟然又迴到了客廳。
“嘿嘿嘿,差點將重要的實情忘了。”隻見他有些反常的笑到。
想來這家夥今日也是有些興奮過度了,唐學誌沒有計較,這家夥從倭國迴來,竟然也沒有將事情給自己做個匯報就跑了。
張萬春恢複平靜後,便將去倭國之行給唐學誌說了一遍。
原來這次他們的船隊出大陳後,經東海進入了琉球國海域,在經琉球輾轉來到了九州,根據李國助留下的地址,最終找到了李國助。
九州雖然是倭國的地界,但是華商基礎非常好,隻需走在街麵上,幾乎都能碰到大明商人,不僅是商人,下層人士也非常多,據說有許多大明百姓聽說倭國有銀子,很多人都是搭乘黑船前往倭國。
這其中客死他鄉的自然是數不勝數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