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節一過,每個人又虛長了一歲。

    到了二月底,小偉波迎來了八周歲生日。

    二月二十六號這天,正好是星期天。

    早飯時,一家人陪著小偉波,都吃了一枚煮雞蛋。

    到了中午,田根寶照例要做一頓好吃的。可現在剛過了年,天氣又冷,沒人願意大老遠地跑去“趕巴紮”。可家裏的存貨都吃得差不多了,現在除了雞蛋和鹹鴨蛋,基本上不剩下什麽了。

    田根寶想了想,就把雞棚子裏的大公雞又宰了一隻。

    跟以往一樣,由於是自家一手養大的小雞,根本就下不去手,於是又請鄰居孫師傅幫著宰殺的。迴來時,跟偉民他們幾個說是從鄰居家換迴來的公雞,反正樣子都長得差不多,不仔細看也分辨不出來。

    黎元元早就發現田爸爸在“說謊”,可是卻沒人去點破他。

    因為大家都想吃雞肉,可這個肉要想吃得舒坦,心裏沒有任何糾結,還是活在善意的謊言裏比較好。

    有了食材,下一步就看田爸爸的廚藝了。

    隻見田爸爸,把褪好的大公雞洗幹淨後,先把脯子肉片了下來,準備打餛飩餡。剩下的剁成小塊,清燉熬湯,這樣就可以下一大鍋雞湯餛飩了。

    至於這個餡子,在缺少食材的大冷天裏,也玩出了新花樣。

    田爸爸打算做一個韭菜雞肉餡的小餛飩。

    去年,他跟著連隊裏的老職工學會了用柳條筐子栽種韭菜。按照這種土辦法,已經吃了一個冬天的新鮮韭菜了。

    現在,筐子裏的韭菜又齊刷刷地長高了。

    用小鐮刀割下來,擇一擇,洗幹淨後,切碎就可以調餡子了。

    說起種韭菜,其實也不難學,就是稍微麻煩了一點。

    首先,要準備一隻柳條筐子(最好是長方形的那種),在筐子的底部鋪上一塊塑料布防止漏水,然後在裏麵培土施肥,淋上水,撒上韭菜種子。在筐子的兩側,插上幾根彎彎的竹子,就像一道道彩虹蓬在上麵,然後在上麵罩上一層塑料布。

    早晚時分,把這隻柳條筐子擱在屋子裏。到了中午就搬出去,放在大太陽底下,曬著。由於溫度適宜,光照充足,韭菜種子就發芽了。

    到韭菜長到一紮多高的時候,嫩嫩的,綠綠的,就可以割下來吃了。

    韭菜,是非常出味道的。

    尤其是在打好的餛飩餡裏,拌上韭菜更是絕配。隻是拌餡子的時候要注意一點,韭菜很容易出水,不能見鹽,更不能用筷子使勁攪拌,那樣韭菜就鮮了。

    拌餛飩餡子,要先拌好肉餡,然後再放入韭菜。

    拌肉餡時,放入蔥薑碎沫、鹽、蝦粉、雞蛋,拌勻後,先放點熟油護住餡子,這樣鹽分就被“鎖住”了。等到開始包餛飩時,再拌上碎韭菜,這樣可以防止韭菜出水,味道也更鮮美。

    黎元元這邊聽著田爸爸的做飯經,那邊見田爸爸已經擀好了餛飩皮、備好了韭菜餡,準備開始包餛飩了。

    王媽媽也在一旁幫忙。

    她用平底鍋在小火上攤了幾張雞蛋皮子,薄薄的,呈金黃色。然後,用刀切成細絲,擱在盤子裏當配料。

    再用剪刀把窗台上擺著的那盤清水蒜苗,剪下來兩棵,洗了洗,切碎後,擱在碗裏,倒上醋和熟菜籽油,做了一大碗綠汪汪的調料,做蘸料用。

    另外,又備了一小碗辣椒油調料。

    待餛飩包好,下鍋後。就在桌子上擺好六隻大碗,在碗底分別放上蝦粉、鹹菜碎沫、煮好的海帶絲、紫菜、熟雞蛋皮子,當配料。

    白胖胖的餛飩煮熟後,在湯鍋裏飄了起來。

    臨出鍋前,田爸爸往鍋裏加了兩勺滾燙的雞湯,湯味立馬出來了。在盛餛飩時,先舀半勺高湯,一下衝開碗底的配料,再加入餛飩,這樣湯鮮味美,特別好吃。

    “來來來,餛飩下好了,都趁熱吃吧!吃的時候,注意吹一吹,別燙著嘴了!”田爸爸樂嗬嗬地說道。

    幾個小將早就圍著桌子坐好了。

    在桌子中間擺著一大碗餛飩蘸料,和一小碗辣椒油調料。吃餛飩時,可以往碗裏淋上一點辣椒油,也可以舀一勺子醋蒜苗,撒在上麵,綠汪汪的,特別有食欲。

    這就看個人喜好了。

    當然,如果怕燙嘴,也可以取一隻小碟子,倒上一點蘸料,蘸著吃。

    屋子裏熱氣騰騰的,玻璃窗上也哈著一層水蒸氣。

    一家六口,歡聲笑語,吃著這份特製的菜肉餛飩。

    黎元元一邊吃著,一邊想著。

    再過兩個月她也要過生日了。那時,她就是八歲的大娃娃了。

    春季開學後,學校裏一片繁忙。

    各種才藝班,又恢複了生機。

    腰鼓隊在大操場上“咚咚咚”地訓練起來了。黎元元又開始“鋸木頭”了,偉民哥哥他們也吹口琴的吹口琴,拉手風琴的拉手風琴。

    一切看著和去年沒什麽兩樣。

    就在這時,黎元元卻從鄧蕭哥哥那裏聽到了一個消息,夏老師要調走了。

    “夏老師要調走了?”黎元元對這位夏老師慕名已久,聽到他要走的消息,吃了一驚。

    “嗯,夏老師要迴滬上了……”鄧蕭舍不得夏老師走,可即便舍不得又能怎樣?

    夏老師的家裏以前是資本家,落實了政策之後,境況已大不相同。

    按照現有政策,像他這種情況的可以迴滬照顧父母。家裏得到消息後,就一直在為他跑調動的事情,直到最近才算有了眉目。

    夏老師要走了。

    雖然黎元元曾猜測過,這位夏老師的家裏很不一般,這樣的人早晚會離開這裏。可沒想到別離來得這麽快?

    到了四月中旬,在黎元元生日過後,學校裏就收到了夏老師的調令,也批準了他的調離申請。

    那時迴城,隻要對方單位接收,邊疆這邊是放人的。再說,夏老師的情況又很特殊,即便想不放也很難。

    夏老師臨走前,把家裏所有的英文小說,外加幾本英語輔導書都留給了鄧蕭。一再叮囑他要好好學習,將來考上大學後去滬上看他。

    鄧蕭點頭答應了。

    可夏老師的離開,還是影響到了他。

    一連好幾天,心裏都悶悶的。

    這種離別的惆悵,令他再次感到了孤獨。這種鬱悶無法排遣,隻有見到元元時,和她說說話,才覺得好受一點。

    而黎元元也察覺到了鄧蕭的情緒變化。

    她意識到,這不過是離別的開始。

    一九七八年,是充滿變革的一年。

    這一年,將會發生很多事情,也會迎來新的挑戰和機遇。而接下來的幾年裏,還會有更多的人選擇離開,會想法設法迴到昔日的家鄉。

    “五一”過後,鄧蕭收到了夏老師的一封信。

    在信裏,他告訴鄧蕭,迴到滬上後一切安好。現在已經分配了工作,進了一家倉庫當保管員,女兒已經入校讀書了,愛人和他在一個單位裏上班。

    趁著星期天來家裏玩,鄧蕭拿著那封信,給元元看了看。

    “唉……”黎元元讀

    完信,不禁歎了口氣。為了迴城,像夏老師這樣的人才隻能選擇改行,以後恐怕再也做不成老師了。

    可夏老師,是多喜歡當老師啊。

    那種教學方法,曾經極大地影響了鄧蕭和偉民,也激發了更多學生學習英語的熱情。可生活環境的改變,迫使他不得不麵臨著一種選擇。

    有得到,就會有失去。

    為了迴到城裏,將來還會有更多的人去選擇犧牲和改變。

    那樣,是不是會變得更加幸福?

    就很難說了。

    連隊裏的日子,依然照舊。

    可八小時外,知青們的心卻活躍了起來。

    收音機裏開始播放電影插曲,唱片機裏除了戲曲之外,也出現了流行歌曲。這個年代,藝術家們去錄音棚裏灌製唱片,是一件很時髦的事情,唱片的銷量也相當不錯。

    當滬上知青們迴了一趟老家之後,整個人都變得洋氣起來了。

    電熨鬥也隨之出現了。

    星期天,外套和褲子一定要先用熨鬥燙一燙,平整之後,才穿著出門。大人們身上所穿的衣服也鮮亮了許多,一改往日黑、灰、藍三種顏色,變得光鮮亮麗起來。

    黎元元心知,這隻是變化的開始。

    很快,雙卡錄音機就會在市麵上出現了吧?

    作者有話要說:小天使們的支持,作者君都看到了~

    麽麽噠~

    ---------

    捉蟲~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七十年代小田園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拾玖景觀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拾玖景觀並收藏七十年代小田園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