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像黎元元所預料的那樣,拍照這事一旦開了個好頭,後麵自然會有人來請。
三天後,營部也召開了全營勞模表彰大會。
每個連隊都有五名勞模和領導幹部參加。為了營造出一種熱烈氣氛,營部的宣傳幹事提前聯絡了學校,讓一二級的小學生們協助,搞一個夾道歡迎儀式。
這天一大早,各班級便集合了隊伍。
在輔導員張老師和班主任的帶領下,列隊來了營部門口。讓小學生們站在門前那條公路的兩側,手持花環,向前來開會的勞模們歡唿致敬。
“突突突!”
一陣響動,勞模們所乘坐的拖拉機遠遠地出現了。張老師就手持著大喇叭,熱情地動員起來。
“同學們,都準備好了嗎?”
“準—備—好了!”
“好,那就再練習一遍,各就各位,預備——起!”張老師一揮手,同學們就高舉著花環,喊著口號,又練習了一遍。
當勞模們下了車,胸前帶著大紅花,沿著公路緩緩走過來時,張老師高舉著大喇叭,帶頭唿喊著,同學們也跟著喊了起來。
“歡迎—歡迎,熱烈—歡迎!”(有節奏地喊口號)
“向叔叔阿姨們學習,向叔叔阿姨們致敬!”
黎元元和田偉波、姚龍港、鄧虹也在其中。
她像其他同學那樣,兩手舉著一支紅色花環,隨著節奏晃動著。
這種花環,是用幾根柳條枝子扭在一起,編成一個圓環,上麵再纏上一圈圈彩紙,綴滿了五彩花穗,毛絨絨的,看著格外喜慶。
這種場麵,她以前在電視上也見過。
那時鮮花很少,大多用彩色皺紙剪成穗穗紮成花環,來迎賓歡送。這種花環不但喜慶,還能多次重複使用,也是七十年代的特色之一
歡迎儀式是熱烈的,勞模們是激動的。
黎元元注意到,張小霞的爸爸和江慧勤的爸爸都是勞模。
心想,這是選勞模呢?還是選幹部呢?難怪田爸爸和王媽媽心裏會犯嘀咕。估計同樣犯嘀咕的,還有連隊裏的其他職工吧?
勞模們神采奕奕地走過夾道,歡迎儀式就結束了。
散場後,黎元元心裏卻不大舒坦。
她意識到,在不知不覺中,社會風氣已悄然發生了改變。
而這種變化,將會愈演愈烈。
一代人的理想和精神追求,將會被物質追求所替代。而現在,不過是剛剛開始而已,到了明年年底,將會發生更大改變。
這天放學迴家後,黎元元見田爸爸又紮進了暗房裏。
聽王媽媽講,今天營部也派人來請田爸爸去給勞模們拍合影留念了,這會兒正在加班加點,忙著衝洗照片呢。
黎元元在高興的同時,又有點擔心起來。
自從小隔間做了暗房之後,她晚上大多睡在外間的沙發上。因為即便朝外麵通風放氣,裏間仍然有一點味道。
她悄悄翻閱過照相入門手冊,裏麵也提到洗印照片時,要戴上口罩和膠皮手套,洗好的照片要用鑷子夾著,不能下手等等。
田爸爸操作時,也是按照流程來的,應該不會有什麽問題。
可經常呆在封閉的環境中,到底不好。
記得以前也讀過相關報道,說衝洗照片時,所產生的廢水對人體有害。
像什麽廢棄的顯影液和定影液,還有廢膠片、廢相紙什麽的,都屬於感光廢棄物,都含有一定的汙染因子。尤其是裏麵含有高濃度的“總銀”,可能會引發癌症或導致畸形,對人體的危害極大。(注1)
如果接觸得少,倒沒什麽。
可接觸得多了,難免會造成什麽影響。
原來考慮著,等到春天“業務”一多,就引導田爸爸把“暗房”搬到外麵去。可沒想到,現在就有業務了。她想,得把“暗房”單獨設在一個通風條件良好的地方,廢水和殘渣也得埋在荒地裏。
晚飯過後,黎元元坐在沙發上,狀似無意地和田爸爸談了談。
她知道,現在對重汙染之外的“輕微汙染”還沒什麽概念,也沒有這方麵的防範意識。可即便如此,她也得提醒田爸爸一下。
這種提醒,會不會暴露自己?
暫時也顧不上那麽多了。
田根寶對元元的側麵“引導”,很快就明白了。
這個有氣味的藥液,對身體不好。
對這個他早有防備,入門手冊裏也有提到。
至於通風良好的環境,專用器材什麽的,他也嚴格遵守了。每次衝洗完照片,都要開窗戶通風換氣,搞得小屋裏冷冰冰的,小元元隻好睡在外間的沙發上。
他也想過,等到天暖和
了,在小棚子裏單獨設一間“暗房”。可聽小元元這麽一說,這個“暗房”還不能和做飯的地方連在一起,廢水廢渣也得埋起來。
那就把小棚子中間與廚房相通的那道小門堵住,在外牆東側,另開一道小門,兩側的窗戶也開大一點,這樣通風條件就改善了,也與吃的東西隔離開了。
黎元元聽了田爸爸的想法,才放下心來。
田爸爸就是聰明,一點就透。
可惜當年讀書時,沒趕上好時候,也沒能繼續讀高中。如果放在後世,考上大學一定妥妥的。
小元元的提醒,讓田根寶又想出了一個“備用辦法”。或者,他隻負責拍照,這個洗印工作可以交給場部照相館來完成。
現在不是講究團體價格嗎?
他想辦法去拿個團體價,賺個差價總可以吧?再說,滬上郵寄過來的相紙和藥水也用了一大半,想購買還得再拜托家裏,這來來迴迴的郵費也不便宜。而場部那邊的材料,應該是從城裏批量購買的,估計價格很低。
不過,這麽一來就要多費點事,還得往場部多跑跑腿。
田根寶思來想去,覺得這個辦法也可以試試看。等抽空,去照相館裏打聽一下團體價格是多少?算算成本,利潤就核算出來了。
王慧珍蹬著縫紉機,聽著父女二人有一搭沒一搭地說著一些“奇怪”的話。
這些她聽不大懂。
可元元卻懂,還有老田也深以為然,就連偉民也在一旁聚精會神地聽著。對家裏這個聰明絕頂的小女兒,她既感到欣慰,又有點擔心。
老話說得好,小孩子太聰明了,怕會影響到身體發育。
可看元元胃口一向很好,飯量和幾個哥哥不相上下,個子也一個勁地直往上躥。這一年多來,很少生病,除了掉牙晚了點,和其他孩子也沒什麽兩樣。
看來,是她想多了。
可瞅瞅這倆人,一副神神叨叨的樣子,還是覺得有點奇怪。
二月九號這天,學校裏舉行了期末考試。
小學一年級一天考兩門。
下午考完算術後,黃老師通知明天布置寒假作業,就給學生們放了學。
黎元元背著書包和田偉波、姚龍港一起往連隊走去。一路上,心裏想著終於要放假了,她的寫作計劃又要開始了。
假期裏,她打算再搞兩部作品出來。
《山城少年探案記》已經基本上完成了,鄧蕭哥哥說一放假,就過來謄寫稿件,想趕在春節前投稿。如果順利的話,三、四月份就能知道結果了。
那篇《老馬與大兵》已經投到《少年文藝》編輯部了。可一個多月了,還沒收到迴信,搞得她心裏七上八下的。
還有兩個小故事,投到了《故事會》,也未見任何動靜。看來上次那篇《小私心》的成功,純屬偶然。
自己的寫作天分,不會是曇花一現吧?
黎元元感覺自己的心態不對。
這樣急功近利,怎麽能寫好故事?再說,田爸爸的相機已經買迴來了,不用這麽著急好不好?她按捺下來,想調整一下狀態。
還有跳級的事情,她原來打算像小班長那樣,寒假一開學就申請跳級。
可寫作計劃一開始,她倒想在一年級多呆一段時間。一是課程少作業少,玩的時間多。二是隱蔽,不會引起外人注意。
再說,寒假過後,春季挖渠清淤大會戰就要開始了,還有夏季的拔稻草也緊隨其後。她還想看看小班長,是怎麽逃避勞動的?
與那人比起來,她身體再好也揮不動鐵鍁啊。
二月十號下午,學校裏正式放假了。
一群小學生,就像脫籠的小鳥,背著書包衝出了學校。
小學生們一放假,家長們卻開始操起心來。好在學校裏還在搞課外小組,和學習成績好的孩子呆在一起,也能相互監督著寫寒假作業。
在分小組時,黃老師很靈活,考慮到連隊裏各家情況不同,就讓學生們自由組合。
田園、田偉波和姚龍港在一個小組。
他們這個小組,不想要太多人摻和,於是就他們三個。元元把小組長讓給了小偉波和小龍港,讓他倆一替一周,輪流當組長。
小龍港頓時高興起來。
長這麽大,還沒當過小組長呢。這一下,撈個組長當當也蠻不錯的。而小偉波也是如此,這一迴是不是可以管管元元妹妹了?省得他看起來不像個小哥哥。
偉民因為上三年級了,算是大孩子了,課外學習小組自由參加。
而偉軍那邊,見弟弟妹妹也要寫作業,就和小組裏商量了一下,把固定學習地點改成了輪換製,以免小孩子們在家裏亂碰頭。
學校放假的第三天,正趕上星期天。
黎元元起了個大早,準備先練練大字,再寫寫“作文”。下午,再和小偉波、小龍港一起寫寫作業。
吃了早飯,她紮下攤子。
坐在桌前,屏息靜氣地描著大字。才描了幾個,就聽到門外傳來了黃老師的聲音:“田園同學,在家嗎?”
哦呦,黃老師來了。
這是來家訪的?還是來送期末通知單的?不會是來告狀的吧?黎元元趕緊停下筆,熱情地把黃老師讓了進來。
黃老師果然是來家訪的。
她坐在沙發上,把兩張“雙百”成績單遞給了王慧珍,講了講田園和田偉波同學在學校裏的表現,誇了倆人幾句,就告辭離開了。
王慧珍本想留黃老師吃個飯再走,可黃老師說今天要跑好幾個連隊,就不麻煩了。元元和偉波站在一旁,鬆了口氣。
心說,他們才不想和老師同桌吃飯呢。
即便黃老師再好,也不想和老師呆在一起。
而黎元元也暗自慶幸。
這一迴考了雙百,上課經常跑神這個事,老師也沒提一句?
不會是忘了吧?
下午,鄧蕭哥哥也來家裏報到了。
聽到元元的擔心,笑得不行。
老師對學習好的同學一向偏愛有加,這個無論什麽時候都不會改變。
上課跑神,是在思考問題好吧?
作者有話要說:昨晚卡文了~~
----
注1:衝洗照相廢水等相關知識,源自百科知識。
----
捉蟲
三天後,營部也召開了全營勞模表彰大會。
每個連隊都有五名勞模和領導幹部參加。為了營造出一種熱烈氣氛,營部的宣傳幹事提前聯絡了學校,讓一二級的小學生們協助,搞一個夾道歡迎儀式。
這天一大早,各班級便集合了隊伍。
在輔導員張老師和班主任的帶領下,列隊來了營部門口。讓小學生們站在門前那條公路的兩側,手持花環,向前來開會的勞模們歡唿致敬。
“突突突!”
一陣響動,勞模們所乘坐的拖拉機遠遠地出現了。張老師就手持著大喇叭,熱情地動員起來。
“同學們,都準備好了嗎?”
“準—備—好了!”
“好,那就再練習一遍,各就各位,預備——起!”張老師一揮手,同學們就高舉著花環,喊著口號,又練習了一遍。
當勞模們下了車,胸前帶著大紅花,沿著公路緩緩走過來時,張老師高舉著大喇叭,帶頭唿喊著,同學們也跟著喊了起來。
“歡迎—歡迎,熱烈—歡迎!”(有節奏地喊口號)
“向叔叔阿姨們學習,向叔叔阿姨們致敬!”
黎元元和田偉波、姚龍港、鄧虹也在其中。
她像其他同學那樣,兩手舉著一支紅色花環,隨著節奏晃動著。
這種花環,是用幾根柳條枝子扭在一起,編成一個圓環,上麵再纏上一圈圈彩紙,綴滿了五彩花穗,毛絨絨的,看著格外喜慶。
這種場麵,她以前在電視上也見過。
那時鮮花很少,大多用彩色皺紙剪成穗穗紮成花環,來迎賓歡送。這種花環不但喜慶,還能多次重複使用,也是七十年代的特色之一
歡迎儀式是熱烈的,勞模們是激動的。
黎元元注意到,張小霞的爸爸和江慧勤的爸爸都是勞模。
心想,這是選勞模呢?還是選幹部呢?難怪田爸爸和王媽媽心裏會犯嘀咕。估計同樣犯嘀咕的,還有連隊裏的其他職工吧?
勞模們神采奕奕地走過夾道,歡迎儀式就結束了。
散場後,黎元元心裏卻不大舒坦。
她意識到,在不知不覺中,社會風氣已悄然發生了改變。
而這種變化,將會愈演愈烈。
一代人的理想和精神追求,將會被物質追求所替代。而現在,不過是剛剛開始而已,到了明年年底,將會發生更大改變。
這天放學迴家後,黎元元見田爸爸又紮進了暗房裏。
聽王媽媽講,今天營部也派人來請田爸爸去給勞模們拍合影留念了,這會兒正在加班加點,忙著衝洗照片呢。
黎元元在高興的同時,又有點擔心起來。
自從小隔間做了暗房之後,她晚上大多睡在外間的沙發上。因為即便朝外麵通風放氣,裏間仍然有一點味道。
她悄悄翻閱過照相入門手冊,裏麵也提到洗印照片時,要戴上口罩和膠皮手套,洗好的照片要用鑷子夾著,不能下手等等。
田爸爸操作時,也是按照流程來的,應該不會有什麽問題。
可經常呆在封閉的環境中,到底不好。
記得以前也讀過相關報道,說衝洗照片時,所產生的廢水對人體有害。
像什麽廢棄的顯影液和定影液,還有廢膠片、廢相紙什麽的,都屬於感光廢棄物,都含有一定的汙染因子。尤其是裏麵含有高濃度的“總銀”,可能會引發癌症或導致畸形,對人體的危害極大。(注1)
如果接觸得少,倒沒什麽。
可接觸得多了,難免會造成什麽影響。
原來考慮著,等到春天“業務”一多,就引導田爸爸把“暗房”搬到外麵去。可沒想到,現在就有業務了。她想,得把“暗房”單獨設在一個通風條件良好的地方,廢水和殘渣也得埋在荒地裏。
晚飯過後,黎元元坐在沙發上,狀似無意地和田爸爸談了談。
她知道,現在對重汙染之外的“輕微汙染”還沒什麽概念,也沒有這方麵的防範意識。可即便如此,她也得提醒田爸爸一下。
這種提醒,會不會暴露自己?
暫時也顧不上那麽多了。
田根寶對元元的側麵“引導”,很快就明白了。
這個有氣味的藥液,對身體不好。
對這個他早有防備,入門手冊裏也有提到。
至於通風良好的環境,專用器材什麽的,他也嚴格遵守了。每次衝洗完照片,都要開窗戶通風換氣,搞得小屋裏冷冰冰的,小元元隻好睡在外間的沙發上。
他也想過,等到天暖和
了,在小棚子裏單獨設一間“暗房”。可聽小元元這麽一說,這個“暗房”還不能和做飯的地方連在一起,廢水廢渣也得埋起來。
那就把小棚子中間與廚房相通的那道小門堵住,在外牆東側,另開一道小門,兩側的窗戶也開大一點,這樣通風條件就改善了,也與吃的東西隔離開了。
黎元元聽了田爸爸的想法,才放下心來。
田爸爸就是聰明,一點就透。
可惜當年讀書時,沒趕上好時候,也沒能繼續讀高中。如果放在後世,考上大學一定妥妥的。
小元元的提醒,讓田根寶又想出了一個“備用辦法”。或者,他隻負責拍照,這個洗印工作可以交給場部照相館來完成。
現在不是講究團體價格嗎?
他想辦法去拿個團體價,賺個差價總可以吧?再說,滬上郵寄過來的相紙和藥水也用了一大半,想購買還得再拜托家裏,這來來迴迴的郵費也不便宜。而場部那邊的材料,應該是從城裏批量購買的,估計價格很低。
不過,這麽一來就要多費點事,還得往場部多跑跑腿。
田根寶思來想去,覺得這個辦法也可以試試看。等抽空,去照相館裏打聽一下團體價格是多少?算算成本,利潤就核算出來了。
王慧珍蹬著縫紉機,聽著父女二人有一搭沒一搭地說著一些“奇怪”的話。
這些她聽不大懂。
可元元卻懂,還有老田也深以為然,就連偉民也在一旁聚精會神地聽著。對家裏這個聰明絕頂的小女兒,她既感到欣慰,又有點擔心。
老話說得好,小孩子太聰明了,怕會影響到身體發育。
可看元元胃口一向很好,飯量和幾個哥哥不相上下,個子也一個勁地直往上躥。這一年多來,很少生病,除了掉牙晚了點,和其他孩子也沒什麽兩樣。
看來,是她想多了。
可瞅瞅這倆人,一副神神叨叨的樣子,還是覺得有點奇怪。
二月九號這天,學校裏舉行了期末考試。
小學一年級一天考兩門。
下午考完算術後,黃老師通知明天布置寒假作業,就給學生們放了學。
黎元元背著書包和田偉波、姚龍港一起往連隊走去。一路上,心裏想著終於要放假了,她的寫作計劃又要開始了。
假期裏,她打算再搞兩部作品出來。
《山城少年探案記》已經基本上完成了,鄧蕭哥哥說一放假,就過來謄寫稿件,想趕在春節前投稿。如果順利的話,三、四月份就能知道結果了。
那篇《老馬與大兵》已經投到《少年文藝》編輯部了。可一個多月了,還沒收到迴信,搞得她心裏七上八下的。
還有兩個小故事,投到了《故事會》,也未見任何動靜。看來上次那篇《小私心》的成功,純屬偶然。
自己的寫作天分,不會是曇花一現吧?
黎元元感覺自己的心態不對。
這樣急功近利,怎麽能寫好故事?再說,田爸爸的相機已經買迴來了,不用這麽著急好不好?她按捺下來,想調整一下狀態。
還有跳級的事情,她原來打算像小班長那樣,寒假一開學就申請跳級。
可寫作計劃一開始,她倒想在一年級多呆一段時間。一是課程少作業少,玩的時間多。二是隱蔽,不會引起外人注意。
再說,寒假過後,春季挖渠清淤大會戰就要開始了,還有夏季的拔稻草也緊隨其後。她還想看看小班長,是怎麽逃避勞動的?
與那人比起來,她身體再好也揮不動鐵鍁啊。
二月十號下午,學校裏正式放假了。
一群小學生,就像脫籠的小鳥,背著書包衝出了學校。
小學生們一放假,家長們卻開始操起心來。好在學校裏還在搞課外小組,和學習成績好的孩子呆在一起,也能相互監督著寫寒假作業。
在分小組時,黃老師很靈活,考慮到連隊裏各家情況不同,就讓學生們自由組合。
田園、田偉波和姚龍港在一個小組。
他們這個小組,不想要太多人摻和,於是就他們三個。元元把小組長讓給了小偉波和小龍港,讓他倆一替一周,輪流當組長。
小龍港頓時高興起來。
長這麽大,還沒當過小組長呢。這一下,撈個組長當當也蠻不錯的。而小偉波也是如此,這一迴是不是可以管管元元妹妹了?省得他看起來不像個小哥哥。
偉民因為上三年級了,算是大孩子了,課外學習小組自由參加。
而偉軍那邊,見弟弟妹妹也要寫作業,就和小組裏商量了一下,把固定學習地點改成了輪換製,以免小孩子們在家裏亂碰頭。
學校放假的第三天,正趕上星期天。
黎元元起了個大早,準備先練練大字,再寫寫“作文”。下午,再和小偉波、小龍港一起寫寫作業。
吃了早飯,她紮下攤子。
坐在桌前,屏息靜氣地描著大字。才描了幾個,就聽到門外傳來了黃老師的聲音:“田園同學,在家嗎?”
哦呦,黃老師來了。
這是來家訪的?還是來送期末通知單的?不會是來告狀的吧?黎元元趕緊停下筆,熱情地把黃老師讓了進來。
黃老師果然是來家訪的。
她坐在沙發上,把兩張“雙百”成績單遞給了王慧珍,講了講田園和田偉波同學在學校裏的表現,誇了倆人幾句,就告辭離開了。
王慧珍本想留黃老師吃個飯再走,可黃老師說今天要跑好幾個連隊,就不麻煩了。元元和偉波站在一旁,鬆了口氣。
心說,他們才不想和老師同桌吃飯呢。
即便黃老師再好,也不想和老師呆在一起。
而黎元元也暗自慶幸。
這一迴考了雙百,上課經常跑神這個事,老師也沒提一句?
不會是忘了吧?
下午,鄧蕭哥哥也來家裏報到了。
聽到元元的擔心,笑得不行。
老師對學習好的同學一向偏愛有加,這個無論什麽時候都不會改變。
上課跑神,是在思考問題好吧?
作者有話要說:昨晚卡文了~~
----
注1:衝洗照相廢水等相關知識,源自百科知識。
----
捉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