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個月後北山洛向北山定請辭,知道北山洛是要迴去大辦婚禮北山定也不好挽留,臨行前賞賜了許多金銀珠寶和綾羅綢緞,另外還賞賜了一百名仆人,當作段敏的嫁妝。


    石翊雖然沒北山洛那麽有錢有權,但也送了一些作兩人的新婚賀禮,弄得北山洛想不收都沒理由,一個是送給段敏她無權處理,一個是慶賀新婚。


    她也沒有拒絕的理由,果然都是好名義,不得不說三人都很了解對方,北國的經濟和實力雖然遠比不上平國,但以北山洛的性子是斷不會無功受祿的。


    而北山定和石翊正是知道這一點,就變著花樣的給她送錢又送人,那一百名仆人可不隻是仆人那麽簡單,全都是各自身懷一門技術的工匠,到了北國一定能推動北國更好更快發展。


    送君千裏終須一別,一路送到十裏亭終究還是要分別,看著北國使團漸行漸遠的身影,北山定和石翊都有些難過,古代交通並不便利,這一別又不知道什麽時候才能相見。


    “陛下這裏風大,我們迴去吧”如今已是秋冬之際,一直站在這風口浪尖上還真是有點冷,現在使團也沒了影子,石翊便上前進言道。


    “有緣自會再見,也罷,走吧”北山定說完總算不再看著空空如也的路口,轉身上了馬車,石翊緊隨其後,停滯許久的隊伍總算再次動了起來。


    又一個月以後,天氣開始冷起來,水佳玲的肚子也越來越大,而北山定也越來越緊張,明明不是第一次媽,可北山定卻莫名的覺得緊張,因為水佳玲的肚子比懷寶寶時要大很多。


    北山定很想時時刻刻都陪在水佳玲的身邊,可每日都有政事等待她去處理,寶寶平常也要上課,而北山明不知道從什麽時候起迷上了信道,不是呆在寧靜宮就是呆在長生殿。


    就連平日一餐一聚的老規矩也被她忘到了腦後,變成了一個月一餐一聚,還得看她心情好不好,北山定為此特意和她聊了幾次,但結果都沒結果。


    北山明到底是長輩,北山定不可能說不進就動手,為此沒少生悶氣,又不敢在水佳玲和寶寶麵前表露,後來還是讓水佳玲知道了,被水佳玲勸了幾次這才放下。


    其實北山明信道北山定並不反對,相反,一開始她還很開心,因為老人家有點事做總是好的,可時間越久北山明就越像吸毒上癮一樣,這才變成這樣。


    竟過水佳玲的勸說北山定也看開了,隻要她老人家不出家,在宮中隨便她怎麽弄都可以,如此這般,北山定心裏才總算好過許多。


    母親驟然離世,讓北山定很難過,也讓她很遺憾,因為這世的母親南宮靈待她不可謂不盡心,不可謂不好,而她卻沒在她膝下盡到半點孝道。


    如今北山明雖然人還在,可北山定知道她的心早已隨著母親的離開而離開,所以她才會選擇了信道選擇了自我救贖,讓她這個做女兒的隻能在一邊幹著急。


    好在北山明對寶寶還是很上心,隻要寶寶去找她,無論她在入定還是在看書都會停下,而她去看到的除了背影也隻剩背影而已。


    雖然寶寶現在不用天天上學思房,但她覺得現在比以前天天上學思房還忙,因為她要時不時的去照看母後,還要時不時的去陪皇爺爺說話。


    而課業也隨著老師的增多而增多,本來肉肉的小臉,現在都沒了肉感,北山定和水佳玲都是看在眼裏疼在心裏,幾次讓她隻要有空陪陪爺爺就好,可她卻依然會到鳳凰宮來。


    水佳玲雖然從來沒對寶寶說過她愛她,也從未明著親過寶寶,但隻要看著寶寶她就覺得很高興,也很欣慰,因為寶寶的優秀和聰慧是有目共睹的。


    這天寶寶不用去學思房,但還是一早就起了身,先到寧靜宮呆了一個早上,方才去鳳凰宮,還未進內殿就聽到了母後和姨母的說話聲,連忙加快了速度。


    宮中沒什麽親近之人陪水佳玲,北山定便把注意打到了宮外,曉月自然是第一個被想到的,好在曉月日常也沒什麽事便時常進宮陪水佳玲說說話。


    “孩兒給母後、姨母請安”入了內殿寶寶便作揖行禮道,正站著的曉月那舍得她多站,一邊拉著她的手讓她坐在凳子上,一邊念叨道“外麵這麽冷怎麽不多穿點”。


    “都已習武,那會如此嬌氣”水佳玲依舊淡然的臉上多了些許笑意,若是多接觸幾日,還會發現她已不像以前那樣惜字如金。


    人們常說人是會變的,水佳玲或許變了,但究其根本又或許沒變,變與不變,誰又說的清楚,想得明白,一百個人一百個貝多芬而已。


    寶寶早已習慣姨母的熱情,笑著迴道,“寶寶不冷,倒是姨母穿這麽少…說不定等會寶寶就能見到大伯了”,曉月聞言頓時紅了臉,對石翊的怨念又多了幾分。


    幾天前曉月出門的時候並不冷,可到宮中沒多久天空就下起了小雨,江南的天氣本就雨多,到了冬天一下雨更是冷得厲害,石翊擔心她受寒便急急忙忙出宮迴家裏拿了衣服進宮。


    好巧不巧石翊拿衣服給她的時候被寶寶撞見,寶寶本來就極聰慧,讓她擔心了好一陣子,幾天過去都沒什麽便也放下了,沒想到今天卻被突然提起,被弄了個措手不及。


    寶寶說的都是事實,她不能怪寶寶便隻能在心裏怨念石翊了,正在辦公的石翊突然一連打了兩個噴嚏,好不尷尬,好在邊上沒人,連忙喝了口茶。


    “沒大沒小,功課做好了?”雖然不知道事情具體經過,但水佳玲還是看出了些許端倪,當即威嚴起來,嚇得寶寶立馬低眉順眼端坐在一旁“還未做好”。


    “說到功課,我倒是想起一事來,如今已經過了一個半月,那侍讀應該也快到了吧”當初選侍讀之事可是鬧得整個京城沸沸揚揚,曉月自然也知道二三。


    選侍讀之事可以說是水佳玲一手操辦,自然比誰都上心,“就這幾天”,昨兒下麵傳來消息母女三人已經入了京城境內,想來就是這兩天的事。


    相比於水佳玲和曉月的高興,寶寶倒是一點也高興不起來,要說感覺也就有點點好奇而已,聽說那人和她同歲,也是個女孩,好像叫李繼宗來著,其他的她就不太清楚了。


    另一邊禦書房內北山定正在批閱奏折,越批心情越好,雖然現在已是冬季,但全國各個地區的秋收明顯卻才陸陸續續的呈上來。


    今年不但沒有任何戰亂,老天也很給麵子端的是風調雨順,全國各地都是五穀豐登,想來今年除夕百姓不但可以過個太平年,還可以過個豐足年,如此,甚好甚好。


    因為登基之初北山定下旨免稅,所以豐不豐收和她關係不大,但她卻很高興,俗話說國富民強,但她卻覺得應該是民富國強,隻有百姓富有了,國家才會正在強大而富有。


    兩天後,一輛樸素的馬車進入京城,隨行者寥寥無幾,被派來接忠義侯即太子侍讀的紅花差點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要不是身邊之人說就是這輛馬車,打死她都敢不信。


    好歹也是侯爵在身,就算沒有任何其他收入,光爵位俸祿也應該足夠請幾十個仆人,可可…馬車後跟著的侍衛和仆人加起來都不夠十個,不知道是真的窮還是陛下說的裝低調。


    管她真窮還是假窮紅花都得把人接待好,想到這連忙幾步上前走到馬車邊詢問道,“車內可是忠義侯一家”,車內身著侯服的小女孩聞言就要出去卻被一個中年婦女製止了。


    婦女安撫好小女孩方才掀開窗簾往外看,一眼便看到身著不凡的紅花,連忙迴道,“正是,我是李繼宗的娘,不知你是?”。


    李繼宗一家都沒進過京城,自然不知道紅花穿的就是宮中服侍,但好在李繼宗的娘,也就是那個婦女曾是大家閨秀,倒也沒失禮。


    “見過夫人,在下宮中總管紅花,奉陛下之命接你們入城”既然已經確定身份紅花也就放了心,窮不窮的可不是她該關心的。


    何況就算她們是真的窮,也不必她擔心,陛下早已為她們準備好府邸和仆人,隻要她們人來,哪怕什麽都不帶都可以,而她要做的就是把她們送到那裏而已。


    聽到紅花的介紹,李繼宗的娘也明白了對方的身份,連忙下車還禮,李繼宗則趁著母親下車爬到車窗處偷偷往外看,雖然隻是城門口,但來往商人旅客甚多,看得她目不轉睛。


    李繼宗一時看得入迷竟忘了母親還會上來,好在車內的奶奶一把把她抱到了懷裏,才沒有被母親發現,心裏暗暗發誓以後一定要玩遍整個京城。


    至於她母親則對北山定的恩德感恩戴德,派宮中總管迎接這種待遇可不是一般人能夠享有的,想來她們娘三還是沾了李常的光,否則何以如此。


    去到李府時,李繼宗的母親更加感動,因為府內一切皆已安排妥當,完全沒有她擔心的那種因為地價太貴連座小院都買不起的狀況出現,而且連仆人都安排了不少。


    其實李繼宗一家並不窮,而且和紅花想的一樣,光俸祿就夠她們花了,隻不過突然接到要來京城居住的聖旨,擔心京城的物價和地價太貴,而東洲的老屋又舍不得賣。


    便把大部分仆人都辭退了,還變賣了一些東西,得了幾百兩現銀方才簡裝上路,沒想到到了京城後,不但有人接,就連房子等等陛下都已安排妥當,母女三人自然感恩戴德。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美人心動(gl)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石堅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石堅並收藏美人心動(gl)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