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秒記住【.】,為您提供精彩小說閱讀。
萬眾矚目的第十一屆北京高校國際電影節終於開幕了。
跟去年的南美電影節和前年的意大利電影節相比,今年包括電影學院在內的各個高校參與的激情高漲。
整個海澱區學府路,到處都是鬼子來了的傳聞,電影學院學生們連去飯館吃飯,都常常會收到老板們請得送得一碟花生米,一碗雞蛋湯什麽的。沒什麽好說的,就是支持孩子們打鬼子,就好象當年踢亞洲杯,中國隊踢日本隊,一條街的酒水都免費一樣。
……
十月十五號這天,電影學院的地下停車場象開了一次車展。
為了確保客人們的停車場地,這天所有本校師生的車子都不能進入自己的停車場,自己去外麵找地方。
上午八點開始,各國參讚的座駕紛紛進入電影學院。
九點,各高校代表進入電影學院大放電影廳。
負責接待的是表演係和導演係大一的學生,孫茹偷偷去把依依帶了進來。徐曉君就是管放映廳鑰匙的,加上孫茹,帶幾個生人混進去看電影易如反掌。
易青和一幫學生會的同學站在放映廳門口接待客人,不管是誰來,一律塞給一張電影文化節流程安排表,和一份北大的《清韻電影》。
“……謝謝光臨,請支持我們。”易青習慣性的說著,把一份流程單和一份刊物遞了出去。
“易青……”
易青抬頭一看,卻楞住了。麵前站著的正是一身短打扮修長玲瓏的楊嫻兒。
自從那次以後,將近一個月的時間,易青都沒去找過她,在學校裏偶爾見麵也隻是打個招唿,不說話。
易青看著她無辜哀怨的眼神,有點心軟,剛想隨便攀扯幾句,楊嫻兒身後人影一閃,羅綱站在他麵前,從他點頭道:“易君,又見麵了。”
易青沒好氣的把兩份東西往楊嫻兒懷裏一摔,道:“二位請進吧。羅綱先生,今天可是你們的電影節,精神著點。”
楊嫻兒見他這副陰陽怪氣的樣子,忍不住要說點什麽,最終還是忍住了,狠狠的看了他一眼,拉著羅綱進了放映廳。
易青心裏不舒服極了,冷笑了一聲。
又過了一會,各國的參讚和夫人,在張匯君院長等人的陪同下,和北京市委領導,國家外交部的一些官員一同進入放映廳。
然後,是電影學院留學生樓裏的各國留學生,象過一個盛大的節日一樣,穿著各國特色的服裝。
一群日本留學生手裏拿著膏藥旗進去了。易青雖然反感,但是還得給他們發東西。有一兩個日本女生,大熱天居然穿了和服,也不怕焐出痱子。
易青讓過這群煩人的日本學生,平時講漢語的時候還不覺得,今天嘰裏呱啦在一起講日語,聽得膈應死了。
終於有幾個易青想看見的人來了。
遠遠的,北大電影社、學生會的代表三十幾人,清一色的搖著五星紅旗,列著整齊的隊伍向這邊走來了。
易青老遠就迎了上去,跟他們學生會代表握手,跟路威和阿鼠打招唿。
北大帶隊的學生會代表道:“都聽說了,路威都跟我們說了,我們今天就是特地聲援你們來的。”
易青由衷的道:“感謝感謝,你們今天真精神,不愧是北大!承情的很,承情的很,謝謝你們能來!沒有北大的學生,還叫高校活動嗎?”
北大的學生們笑著道:“五四以來,哪次愛國活動少得了我們北大,應該的!”
易青讓過一邊道:“各位兄弟,進場吧!”
……
羅綱和楊嫻兒坐在放映廳裏,電影學院自己學生的方陣安排在最後幾排,要把好位置留給客人。
早上的片子還有半個多小時開始,劇場裏的等還亮著。
兩人借著微弱的燈光,看著手裏的日程安排單子。
大部分電影節都是當天下午開始放重要的參展影片,在這之前,會有一部所謂的暖場片子,就象搖滾樂隊的演唱會之前會有其他樂隊暖場一樣。
本來電影學院安排的是《滿城盡帶黃金甲》這部片子,但是經不起易青他們一再要求,還是換上老片子《紅高粱》。
本來日本電影節放這種抗日影片怕影響不好,但是日本人既然以反戰為名帶來了《男子漢的大和》,那麽易青他們也堂而皇之的在單子上印上“反戰影片《紅高粱》”的字樣――這就是孫茹說的叫小日本吃個啞巴虧。
楊嫻兒擔憂的看著這份單子,對羅綱道:“易青那個蠻子,不知道要幹什麽,別出事才好。”
羅綱若有所思的看著屏幕,突然道:“看,開始了。”
……
影片開始了,明明是一部看了無數遍的老片子,中國學生們還是看得非常入神,好象是向鬼子們示威一樣,影片精彩處,時不時的爆發出熱烈的掌聲。
影片放到中段,劇情裏日本鬼子拉中國老百姓修公路,抓住了共產黨員劉羅漢,鬼子們在公路上吊起這個西北漢子,將他活活剝皮。
畫外音響起:“共產黨員劉羅漢……麵無懼色,罵不絕口,至死~~方休!”
好一個麵無懼色、罵不還口,至死方休,盡管很多人已經聽過多遍這句雄渾的畫外音,放映廳裏依然是滿場叫好喝彩聲。
當影片結尾處,江文等漢子抱著自製燃燒彈衝上去跟鬼子同歸於盡的時候,下麵一片唏噓。
低低的,學生們跟著背景音樂輕輕哼著那首澎湃的主題歌:九月九釀新酒。
沒人察覺到,劇場後麵門簾一挑,老院長謝非站在自己的學生方陣後麵。
明暗不定的銀屏反光在他滄桑的老臉上閃爍著,多少年了,學生們之間已經多少年沒有這種氣氛了。
感謝鬼子。沒有他們,怎麽能讓和平年代的中國年輕人如此萬眾一心。
……
下午,《男子漢的大和》終於在電影學院劇場放映了。
跟上午的熱烈氣氛相比,下午劇場裏鴉雀無聲。
不得不承認,經過十幾年的此消彼長,中日電影之間的差距又拉大了。
盡管日本人用了卑鄙的手段,但是他們自己的技術和藝術確實已經是當之無愧的亞洲老大,在世界上,也足以跟好萊塢叫板。
尤其是上午大家剛剛看完《紅高粱》,那是十幾年前的老片子,拋開民族精神和影片內涵不說,至少在技術上和藝術理念上,更加顯得落後了。
要在國際市場上踩住日本人,中國電影還有很長的路要走。
易青和依依、孫茹坐在一起,看著大銀幕,心情複雜。
論藝術認知,論水平,論理論,論研究成果,中國電影人半點都不會輸給日本人,也不會輸給任何國家。
但是,在其他方麵,我們確實輸了。
今天的中國,還有誰願意投這麽多的錢來拍一部民族愛國影片?日本人尚且歌頌他們的二戰“英雄”,為這些侵略者招魂,而我們中國人,隻會把狼牙山五壯士從孩子們的眼皮底下刪除。
就算拍成了一部好電影,能通過審查嗎?要過多少關卡?
中國又有多少影視公司,願意投入開發我們中國人自己的先進電影技術?
可憐的中國電影人,這條路太難了。
易青正在煩悶不已的時候,耳邊嗡嗡的聽見有人說日語,他禁不住向那個方向怒視而去。
一般的電影節看的都是樣片,也就是沒有字幕和翻譯的,日文片就講日文,中文片就講中文,連戛納都是如此。外國評審,尤其是專業評審看得隻是攝影、美術、音樂這些以及導演的視聽語匯而已。
所以這時候,易青前排左手邊一點的位置,羅綱正在低聲的為楊嫻兒做翻譯,複述一句日語台詞,再說幾句漢語翻譯。
易青毫不留情的低喝道:“你們倆能不能消停會兒?說日文過去跟日本人坐一起去!你當這裏是你們家呢!”
楊嫻兒愕然轉過頭來,這個學校裏這個跟她說話的人還真不多。
她負氣的盯著易青看了一會兒,一臉的委屈,眼眶裏淚水直打轉,終於在羅綱好勸歹勸之下,才慢慢的轉迴頭去了。
**
(ps:今天更新三章完畢。最近的節奏可能慢了點,但是所有的交代都是必要的,明天劇情出現大逆轉,有興趣的朋友可以猜猜看。
另外,我注意到很多讀者認為奧斯卡代表世界電影的最高獎最高成就,這是一個天大的誤會。奧斯卡是世界上辦得最好的商業電影節,奧斯卡獎是類型片和商業片最高成就的象征,但是它不是世界電影的一哥,至少目前還不是。世界電影藝術的最高獎項代表是戛納金棕櫚,法國是電影誕生地,戛納城裏一個普通居民都具備國際評審般的電影修養,戛納和巴黎才是世界電影的聖地。戛納電影節的曆史資曆、評審的嚴格、藝術水準之高都不是奧斯卡這種拿錢堆出來的電影節可以比擬的。人們議論奧斯卡從來都是關注明星的衣著,有多少著名的珠寶和名車什麽,與戛納相比,奧斯卡主要重視票房和商業效益。)
萬眾矚目的第十一屆北京高校國際電影節終於開幕了。
跟去年的南美電影節和前年的意大利電影節相比,今年包括電影學院在內的各個高校參與的激情高漲。
整個海澱區學府路,到處都是鬼子來了的傳聞,電影學院學生們連去飯館吃飯,都常常會收到老板們請得送得一碟花生米,一碗雞蛋湯什麽的。沒什麽好說的,就是支持孩子們打鬼子,就好象當年踢亞洲杯,中國隊踢日本隊,一條街的酒水都免費一樣。
……
十月十五號這天,電影學院的地下停車場象開了一次車展。
為了確保客人們的停車場地,這天所有本校師生的車子都不能進入自己的停車場,自己去外麵找地方。
上午八點開始,各國參讚的座駕紛紛進入電影學院。
九點,各高校代表進入電影學院大放電影廳。
負責接待的是表演係和導演係大一的學生,孫茹偷偷去把依依帶了進來。徐曉君就是管放映廳鑰匙的,加上孫茹,帶幾個生人混進去看電影易如反掌。
易青和一幫學生會的同學站在放映廳門口接待客人,不管是誰來,一律塞給一張電影文化節流程安排表,和一份北大的《清韻電影》。
“……謝謝光臨,請支持我們。”易青習慣性的說著,把一份流程單和一份刊物遞了出去。
“易青……”
易青抬頭一看,卻楞住了。麵前站著的正是一身短打扮修長玲瓏的楊嫻兒。
自從那次以後,將近一個月的時間,易青都沒去找過她,在學校裏偶爾見麵也隻是打個招唿,不說話。
易青看著她無辜哀怨的眼神,有點心軟,剛想隨便攀扯幾句,楊嫻兒身後人影一閃,羅綱站在他麵前,從他點頭道:“易君,又見麵了。”
易青沒好氣的把兩份東西往楊嫻兒懷裏一摔,道:“二位請進吧。羅綱先生,今天可是你們的電影節,精神著點。”
楊嫻兒見他這副陰陽怪氣的樣子,忍不住要說點什麽,最終還是忍住了,狠狠的看了他一眼,拉著羅綱進了放映廳。
易青心裏不舒服極了,冷笑了一聲。
又過了一會,各國的參讚和夫人,在張匯君院長等人的陪同下,和北京市委領導,國家外交部的一些官員一同進入放映廳。
然後,是電影學院留學生樓裏的各國留學生,象過一個盛大的節日一樣,穿著各國特色的服裝。
一群日本留學生手裏拿著膏藥旗進去了。易青雖然反感,但是還得給他們發東西。有一兩個日本女生,大熱天居然穿了和服,也不怕焐出痱子。
易青讓過這群煩人的日本學生,平時講漢語的時候還不覺得,今天嘰裏呱啦在一起講日語,聽得膈應死了。
終於有幾個易青想看見的人來了。
遠遠的,北大電影社、學生會的代表三十幾人,清一色的搖著五星紅旗,列著整齊的隊伍向這邊走來了。
易青老遠就迎了上去,跟他們學生會代表握手,跟路威和阿鼠打招唿。
北大帶隊的學生會代表道:“都聽說了,路威都跟我們說了,我們今天就是特地聲援你們來的。”
易青由衷的道:“感謝感謝,你們今天真精神,不愧是北大!承情的很,承情的很,謝謝你們能來!沒有北大的學生,還叫高校活動嗎?”
北大的學生們笑著道:“五四以來,哪次愛國活動少得了我們北大,應該的!”
易青讓過一邊道:“各位兄弟,進場吧!”
……
羅綱和楊嫻兒坐在放映廳裏,電影學院自己學生的方陣安排在最後幾排,要把好位置留給客人。
早上的片子還有半個多小時開始,劇場裏的等還亮著。
兩人借著微弱的燈光,看著手裏的日程安排單子。
大部分電影節都是當天下午開始放重要的參展影片,在這之前,會有一部所謂的暖場片子,就象搖滾樂隊的演唱會之前會有其他樂隊暖場一樣。
本來電影學院安排的是《滿城盡帶黃金甲》這部片子,但是經不起易青他們一再要求,還是換上老片子《紅高粱》。
本來日本電影節放這種抗日影片怕影響不好,但是日本人既然以反戰為名帶來了《男子漢的大和》,那麽易青他們也堂而皇之的在單子上印上“反戰影片《紅高粱》”的字樣――這就是孫茹說的叫小日本吃個啞巴虧。
楊嫻兒擔憂的看著這份單子,對羅綱道:“易青那個蠻子,不知道要幹什麽,別出事才好。”
羅綱若有所思的看著屏幕,突然道:“看,開始了。”
……
影片開始了,明明是一部看了無數遍的老片子,中國學生們還是看得非常入神,好象是向鬼子們示威一樣,影片精彩處,時不時的爆發出熱烈的掌聲。
影片放到中段,劇情裏日本鬼子拉中國老百姓修公路,抓住了共產黨員劉羅漢,鬼子們在公路上吊起這個西北漢子,將他活活剝皮。
畫外音響起:“共產黨員劉羅漢……麵無懼色,罵不絕口,至死~~方休!”
好一個麵無懼色、罵不還口,至死方休,盡管很多人已經聽過多遍這句雄渾的畫外音,放映廳裏依然是滿場叫好喝彩聲。
當影片結尾處,江文等漢子抱著自製燃燒彈衝上去跟鬼子同歸於盡的時候,下麵一片唏噓。
低低的,學生們跟著背景音樂輕輕哼著那首澎湃的主題歌:九月九釀新酒。
沒人察覺到,劇場後麵門簾一挑,老院長謝非站在自己的學生方陣後麵。
明暗不定的銀屏反光在他滄桑的老臉上閃爍著,多少年了,學生們之間已經多少年沒有這種氣氛了。
感謝鬼子。沒有他們,怎麽能讓和平年代的中國年輕人如此萬眾一心。
……
下午,《男子漢的大和》終於在電影學院劇場放映了。
跟上午的熱烈氣氛相比,下午劇場裏鴉雀無聲。
不得不承認,經過十幾年的此消彼長,中日電影之間的差距又拉大了。
盡管日本人用了卑鄙的手段,但是他們自己的技術和藝術確實已經是當之無愧的亞洲老大,在世界上,也足以跟好萊塢叫板。
尤其是上午大家剛剛看完《紅高粱》,那是十幾年前的老片子,拋開民族精神和影片內涵不說,至少在技術上和藝術理念上,更加顯得落後了。
要在國際市場上踩住日本人,中國電影還有很長的路要走。
易青和依依、孫茹坐在一起,看著大銀幕,心情複雜。
論藝術認知,論水平,論理論,論研究成果,中國電影人半點都不會輸給日本人,也不會輸給任何國家。
但是,在其他方麵,我們確實輸了。
今天的中國,還有誰願意投這麽多的錢來拍一部民族愛國影片?日本人尚且歌頌他們的二戰“英雄”,為這些侵略者招魂,而我們中國人,隻會把狼牙山五壯士從孩子們的眼皮底下刪除。
就算拍成了一部好電影,能通過審查嗎?要過多少關卡?
中國又有多少影視公司,願意投入開發我們中國人自己的先進電影技術?
可憐的中國電影人,這條路太難了。
易青正在煩悶不已的時候,耳邊嗡嗡的聽見有人說日語,他禁不住向那個方向怒視而去。
一般的電影節看的都是樣片,也就是沒有字幕和翻譯的,日文片就講日文,中文片就講中文,連戛納都是如此。外國評審,尤其是專業評審看得隻是攝影、美術、音樂這些以及導演的視聽語匯而已。
所以這時候,易青前排左手邊一點的位置,羅綱正在低聲的為楊嫻兒做翻譯,複述一句日語台詞,再說幾句漢語翻譯。
易青毫不留情的低喝道:“你們倆能不能消停會兒?說日文過去跟日本人坐一起去!你當這裏是你們家呢!”
楊嫻兒愕然轉過頭來,這個學校裏這個跟她說話的人還真不多。
她負氣的盯著易青看了一會兒,一臉的委屈,眼眶裏淚水直打轉,終於在羅綱好勸歹勸之下,才慢慢的轉迴頭去了。
**
(ps:今天更新三章完畢。最近的節奏可能慢了點,但是所有的交代都是必要的,明天劇情出現大逆轉,有興趣的朋友可以猜猜看。
另外,我注意到很多讀者認為奧斯卡代表世界電影的最高獎最高成就,這是一個天大的誤會。奧斯卡是世界上辦得最好的商業電影節,奧斯卡獎是類型片和商業片最高成就的象征,但是它不是世界電影的一哥,至少目前還不是。世界電影藝術的最高獎項代表是戛納金棕櫚,法國是電影誕生地,戛納城裏一個普通居民都具備國際評審般的電影修養,戛納和巴黎才是世界電影的聖地。戛納電影節的曆史資曆、評審的嚴格、藝術水準之高都不是奧斯卡這種拿錢堆出來的電影節可以比擬的。人們議論奧斯卡從來都是關注明星的衣著,有多少著名的珠寶和名車什麽,與戛納相比,奧斯卡主要重視票房和商業效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