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秒記住【.】,為您提供精彩小說閱讀。
第九十八章遲遲鍾鼓初長夜(二)
“事到如今,希也不瞞張大人了。陛下這次說是去雍地祭天,其實是帶昭陽殿的陳娘娘及廣玉公主出宮遊玩了。”
“那……刺殺?”
“希得到的消息是,陛下在半月前忽然從雍地移駕甘泉宮了。結合這次伍被所說,隻怕……”李希說道。
張湯感覺自己的心涼了半截,他雙手負背,來迴踱著步,他看了看十分鎮定的李希,頓了下來,說道:“李大人,你覺得我等該如何處理此事?”
李希正等著他問這句話,立刻說道:“張大人,若我等將此事上報於衛皇後,你以為如何?”
張湯聽到這話,微微皺起了眉頭,雖然隻是一瞬間但是李希卻已抓住。他心中暗暗一笑,知道這一次自己是賭對了。張湯雖然人稱酷吏,可是他既不愛美色也不愛錢,為人正直生活清貧,這個男人惟一舍不下的,就是權位,而他所有的權力都是劉徹賜予的。
“張大人,我們明人麵前不說暗話,這一次的事情,希以為不適合告知衛皇後娘娘。”李希說道,“我等並非權貴出身,素日又與衛氏並無往來,若太子君臨天下,你我皆可開始準備告老還鄉的折子了。”
張湯眼中閃過一道光,笑道:“李大人所說太過了。陛下遇沒遇刺還是兩說,便是陛下遇刺了,休養一陣也會好的。”
“張大人在說笑嗎?陛下的性命在遇刺後若還存八分,我等告知衛皇後之後,怕是連五分的機會也沒有。”李希走近張湯,低聲說道,“椒房殿對陛下、對昭陽殿的怨氣已非一日了,張大人這麽精明的人,不會不知道這對衛氏來說是個大好機會吧?”
張湯當然知道。他這麽懂得揣摩的人,當然知道劉徹心裏在想什麽,衛子夫在劉徹心中地地位是絕對不能和陳嬌比的,這一點,在衛子夫最得寵的時候他就已經發現了,隻是……
“李大人,假如陛下真的……那,我等的隱瞞可就將未來的太後和天子大大得罪了。”張湯沉吟道。其實這句話是默默承認了李希的推斷,一旦劉徹生死不明,衛氏對劉徹來說絕對是一個巨大的威脅。
“是啊……可是,我等尚未到不惑之齡便要隱居鄉野,難道張大人甘心嗎?”李希問道,“若幼年天子繼位,太後臨朝,朝廷是絕對不需要我們這些人地。因為他們必須安撫諸侯王。”
張湯的政治主張和李希及桑弘羊多有相似之處。削藩、鏟除豪強、改革幣製、鹽鐵官營……張湯和李希一樣在劉徹手下,正是要開始大展宏圖的時候,這個時候,他是絕對不會甘心就這麽退下的。這就是李希今天選擇來尋他的原因,因為他相信。張湯對權位的渴求,會讓他選擇這個賭注。
長安,平陽侯府。
“你是說,今天有一個從淮南來的人去北闕求見李希大人。但是卻被他扭送到了廷尉府?”劉婧站起身,在堂內來迴走著。
“是的,長公主。”報信地是宮內的一個宦官,他畢恭畢敬地說道。
“本宮知道了。”劉婧說道,“你且退下吧。”
“娘,怎麽了?”曹襄待那人退下之後,便立刻問道。
“不知道……”劉婧為自己斟了杯茶,低頭喝了幾口。說道,“隻是最近,我總是心神不寧,好像有什麽大事要發生似的。”
“大事?”曹襄不是很能明白。
“是啊。已經許多年沒有這種感覺了。這一次,是為什麽呢……”劉婧沒有理會兒子的困惑,隻沉浸在自己的思索中。上一次有這種感覺,是在父皇駕崩地時候,那種整個京城腥風血雨的感覺。為什麽會在這個時候複現呢?
“娘?”曹襄撓了撓頭。大大吐了口氣,說道。“要沒什麽事情,孩兒可出去了。今天可是紀稹離京的日子。”
“等一下,”聽到紀稹這兩個字,劉婧猛然睜開眼睛,“紀稹、淮南、陳家、衛家……”
曹襄見到她這個樣子不由得有些擔憂,便低下身子,安慰道:“娘,你怎麽了?別想太多了,咱大漢風調雨順,國泰民安的,除非皇舅他現在駕崩,不然哪裏能有什麽大事啊。”
曹襄地無心之語令劉婧的身子一抖,像是被兒子撥開了障目一葉似的,“……襄兒,你皇舅去雍地多久了?什麽時候移駕甘泉宮的?”
沒有等到兒子的迴答,劉婧撥開他,向外走去,“不行,我要入宮。來人啊,給本宮準備車馬。”
這時,一個婢女從外間跑了進來,說道:“長公主,外麵有一人自稱是淮南王孫,有要事求見公主。”
“淮南王孫?”劉婧微微一愣,問道,“他叫什麽名字?”劉姓諸侯大多多子多孫,劉婧若不是對淮南這兩個字感興趣,對於這樣的人,她一定問也不問就讓人趕出去。
“他說他叫劉建,前些年隨陵翁主來過我們府上的。”婢女答道。
“劉建?”劉婧也想起了前些年劉陵來時一直在她身邊跟前跟後的那個機靈少年,便說道,“叫他進來。”
……
郎官公署。
“李兄,你確定這麽做,真地好嗎?”桑弘羊皺眉問道。
李希停下手中整理公文的動作,說道:“弘羊,你是知道我的。我向椒房殿隱瞞這件事情,不是為了別的,隻是因為,我認為陛下才是那個最能達成我心願的人。錦繡江山,才剛剛在我們麵前展開,李希隻是不想在還沒來得及落下一點筆墨的時候就離開。”
“所以李兄選擇了最兇險但是迴報也最大的方法嗎?”桑弘羊問道。
“是的。”李希含笑點頭,“李希不想再等待。如果太子登基,即使他是和陛下一樣地有為之主,啟用我們最少也得是十年之後。但是擁有衛青地衛家和擁有竇嬰的竇家卻是完全不同地,太子將來親政,能否扳倒這樣一個衛家還是兩說吧。你我的壽命或許可以等到那一天,但是,像公孫先生那樣,因為年老力衰而不得不居家修養,你會甘心嗎?更何況,二十年三十年後,也許大漢早不複今日氣象了。”
“所以,李兄可以這麽放心地將一切告訴弘羊,因為你知道,我會做出和你一樣的選擇?”桑弘羊反問道。
李希含笑不答,他的確有這樣的自信,任何一個有才華的人,在被棄置了十年之後,好不容易有了再展身手的希望,那他就不會輕易放棄的。更何況,桑弘羊本就是個野心勃勃的人。
“李兄。”桑弘羊緩緩站起身,問道,“你和陳家關係如何?”
李希心中一驚,但是麵上卻不動聲色,問道:“弘羊這是什麽意思?”
“李兄,你我入仕這麽久,從來不曾和後宮有過聯係,因為我們知道陛下最厭惡後宮幹政。”桑弘羊轉過頭,看向李希,“不過,弘羊倒是忘記了李兄曾經奉皇命數次為那位陳娘娘授課。”
“李兄,你我都心知肚明,為什麽陛下受傷倒下之後,衛氏會變成威脅。那是因為過去五年以來,陛下專寵廢後陳氏才會如此。如果不是陳氏令衛家的地位不穩,擁有大將軍和太子的衛家其實根本不用著急。”桑弘羊抬眉問道,“今日,如果弘羊選擇幫助李兄隱瞞此事,那麽就不複從前的逍遙自在了,卷入兩殿之爭已是必然之事。所以,弘羊想知道,陳皇後何德何能,能夠讓李兄選擇她?”
“你我即將合作,李兄不覺得應該坦誠相對嗎?”
李希沒想到這個自己看著長大的少年眼光竟然是如此銳利,頓時倒真的有些愣了。過了一會兒,他低眉笑了笑,抬眼斜望了他一眼,說道:“弘羊,你想得太多了。你覺得我有什麽機會和那位陳皇後接觸嗎?以我的性格又怎麽會因為那幾次的接觸而將自己的身家性命相托呢?你所知道的李希,會那麽魯莽,將性命交托給一個在深宮困守的柔弱女子嗎?”
“李希隻是選擇了自己認為最合適的道路罷了。希選擇的人,不是椒房殿,不是昭陽殿,隻是陛下而已,或者說,隻是那個可以施展我們才華的明君。”李希說道。
桑弘羊聽完這些話,直直地盯著李希看了許久,方才露齒一笑,說道:“既然李兄這麽說,那麽弘羊就姑且信之。現如今最重要的事情,就是陛下的傷情到底如何?李兄代理丞相事,向來是抽不出身的,小弟代你一行,去一趟甘泉宮,如何?”
“希正有此意。”李希點了點頭。
“李兄,事不宜遲,弘羊這就出發。不過,要提醒你一句,大將軍畢竟是大將軍,你現在雖然有詔書在手,等同監國,但是如果皇後、太子、大將軍同時發難也是頂不住的。郎中令李廣父子,還請好好安撫。”桑弘羊淡淡說道。
“希望,弘羊從甘泉宮歸來時,一切都好。”
第九十八章遲遲鍾鼓初長夜(二)
“事到如今,希也不瞞張大人了。陛下這次說是去雍地祭天,其實是帶昭陽殿的陳娘娘及廣玉公主出宮遊玩了。”
“那……刺殺?”
“希得到的消息是,陛下在半月前忽然從雍地移駕甘泉宮了。結合這次伍被所說,隻怕……”李希說道。
張湯感覺自己的心涼了半截,他雙手負背,來迴踱著步,他看了看十分鎮定的李希,頓了下來,說道:“李大人,你覺得我等該如何處理此事?”
李希正等著他問這句話,立刻說道:“張大人,若我等將此事上報於衛皇後,你以為如何?”
張湯聽到這話,微微皺起了眉頭,雖然隻是一瞬間但是李希卻已抓住。他心中暗暗一笑,知道這一次自己是賭對了。張湯雖然人稱酷吏,可是他既不愛美色也不愛錢,為人正直生活清貧,這個男人惟一舍不下的,就是權位,而他所有的權力都是劉徹賜予的。
“張大人,我們明人麵前不說暗話,這一次的事情,希以為不適合告知衛皇後娘娘。”李希說道,“我等並非權貴出身,素日又與衛氏並無往來,若太子君臨天下,你我皆可開始準備告老還鄉的折子了。”
張湯眼中閃過一道光,笑道:“李大人所說太過了。陛下遇沒遇刺還是兩說,便是陛下遇刺了,休養一陣也會好的。”
“張大人在說笑嗎?陛下的性命在遇刺後若還存八分,我等告知衛皇後之後,怕是連五分的機會也沒有。”李希走近張湯,低聲說道,“椒房殿對陛下、對昭陽殿的怨氣已非一日了,張大人這麽精明的人,不會不知道這對衛氏來說是個大好機會吧?”
張湯當然知道。他這麽懂得揣摩的人,當然知道劉徹心裏在想什麽,衛子夫在劉徹心中地地位是絕對不能和陳嬌比的,這一點,在衛子夫最得寵的時候他就已經發現了,隻是……
“李大人,假如陛下真的……那,我等的隱瞞可就將未來的太後和天子大大得罪了。”張湯沉吟道。其實這句話是默默承認了李希的推斷,一旦劉徹生死不明,衛氏對劉徹來說絕對是一個巨大的威脅。
“是啊……可是,我等尚未到不惑之齡便要隱居鄉野,難道張大人甘心嗎?”李希問道,“若幼年天子繼位,太後臨朝,朝廷是絕對不需要我們這些人地。因為他們必須安撫諸侯王。”
張湯的政治主張和李希及桑弘羊多有相似之處。削藩、鏟除豪強、改革幣製、鹽鐵官營……張湯和李希一樣在劉徹手下,正是要開始大展宏圖的時候,這個時候,他是絕對不會甘心就這麽退下的。這就是李希今天選擇來尋他的原因,因為他相信。張湯對權位的渴求,會讓他選擇這個賭注。
長安,平陽侯府。
“你是說,今天有一個從淮南來的人去北闕求見李希大人。但是卻被他扭送到了廷尉府?”劉婧站起身,在堂內來迴走著。
“是的,長公主。”報信地是宮內的一個宦官,他畢恭畢敬地說道。
“本宮知道了。”劉婧說道,“你且退下吧。”
“娘,怎麽了?”曹襄待那人退下之後,便立刻問道。
“不知道……”劉婧為自己斟了杯茶,低頭喝了幾口。說道,“隻是最近,我總是心神不寧,好像有什麽大事要發生似的。”
“大事?”曹襄不是很能明白。
“是啊。已經許多年沒有這種感覺了。這一次,是為什麽呢……”劉婧沒有理會兒子的困惑,隻沉浸在自己的思索中。上一次有這種感覺,是在父皇駕崩地時候,那種整個京城腥風血雨的感覺。為什麽會在這個時候複現呢?
“娘?”曹襄撓了撓頭。大大吐了口氣,說道。“要沒什麽事情,孩兒可出去了。今天可是紀稹離京的日子。”
“等一下,”聽到紀稹這兩個字,劉婧猛然睜開眼睛,“紀稹、淮南、陳家、衛家……”
曹襄見到她這個樣子不由得有些擔憂,便低下身子,安慰道:“娘,你怎麽了?別想太多了,咱大漢風調雨順,國泰民安的,除非皇舅他現在駕崩,不然哪裏能有什麽大事啊。”
曹襄地無心之語令劉婧的身子一抖,像是被兒子撥開了障目一葉似的,“……襄兒,你皇舅去雍地多久了?什麽時候移駕甘泉宮的?”
沒有等到兒子的迴答,劉婧撥開他,向外走去,“不行,我要入宮。來人啊,給本宮準備車馬。”
這時,一個婢女從外間跑了進來,說道:“長公主,外麵有一人自稱是淮南王孫,有要事求見公主。”
“淮南王孫?”劉婧微微一愣,問道,“他叫什麽名字?”劉姓諸侯大多多子多孫,劉婧若不是對淮南這兩個字感興趣,對於這樣的人,她一定問也不問就讓人趕出去。
“他說他叫劉建,前些年隨陵翁主來過我們府上的。”婢女答道。
“劉建?”劉婧也想起了前些年劉陵來時一直在她身邊跟前跟後的那個機靈少年,便說道,“叫他進來。”
……
郎官公署。
“李兄,你確定這麽做,真地好嗎?”桑弘羊皺眉問道。
李希停下手中整理公文的動作,說道:“弘羊,你是知道我的。我向椒房殿隱瞞這件事情,不是為了別的,隻是因為,我認為陛下才是那個最能達成我心願的人。錦繡江山,才剛剛在我們麵前展開,李希隻是不想在還沒來得及落下一點筆墨的時候就離開。”
“所以李兄選擇了最兇險但是迴報也最大的方法嗎?”桑弘羊問道。
“是的。”李希含笑點頭,“李希不想再等待。如果太子登基,即使他是和陛下一樣地有為之主,啟用我們最少也得是十年之後。但是擁有衛青地衛家和擁有竇嬰的竇家卻是完全不同地,太子將來親政,能否扳倒這樣一個衛家還是兩說吧。你我的壽命或許可以等到那一天,但是,像公孫先生那樣,因為年老力衰而不得不居家修養,你會甘心嗎?更何況,二十年三十年後,也許大漢早不複今日氣象了。”
“所以,李兄可以這麽放心地將一切告訴弘羊,因為你知道,我會做出和你一樣的選擇?”桑弘羊反問道。
李希含笑不答,他的確有這樣的自信,任何一個有才華的人,在被棄置了十年之後,好不容易有了再展身手的希望,那他就不會輕易放棄的。更何況,桑弘羊本就是個野心勃勃的人。
“李兄。”桑弘羊緩緩站起身,問道,“你和陳家關係如何?”
李希心中一驚,但是麵上卻不動聲色,問道:“弘羊這是什麽意思?”
“李兄,你我入仕這麽久,從來不曾和後宮有過聯係,因為我們知道陛下最厭惡後宮幹政。”桑弘羊轉過頭,看向李希,“不過,弘羊倒是忘記了李兄曾經奉皇命數次為那位陳娘娘授課。”
“李兄,你我都心知肚明,為什麽陛下受傷倒下之後,衛氏會變成威脅。那是因為過去五年以來,陛下專寵廢後陳氏才會如此。如果不是陳氏令衛家的地位不穩,擁有大將軍和太子的衛家其實根本不用著急。”桑弘羊抬眉問道,“今日,如果弘羊選擇幫助李兄隱瞞此事,那麽就不複從前的逍遙自在了,卷入兩殿之爭已是必然之事。所以,弘羊想知道,陳皇後何德何能,能夠讓李兄選擇她?”
“你我即將合作,李兄不覺得應該坦誠相對嗎?”
李希沒想到這個自己看著長大的少年眼光竟然是如此銳利,頓時倒真的有些愣了。過了一會兒,他低眉笑了笑,抬眼斜望了他一眼,說道:“弘羊,你想得太多了。你覺得我有什麽機會和那位陳皇後接觸嗎?以我的性格又怎麽會因為那幾次的接觸而將自己的身家性命相托呢?你所知道的李希,會那麽魯莽,將性命交托給一個在深宮困守的柔弱女子嗎?”
“李希隻是選擇了自己認為最合適的道路罷了。希選擇的人,不是椒房殿,不是昭陽殿,隻是陛下而已,或者說,隻是那個可以施展我們才華的明君。”李希說道。
桑弘羊聽完這些話,直直地盯著李希看了許久,方才露齒一笑,說道:“既然李兄這麽說,那麽弘羊就姑且信之。現如今最重要的事情,就是陛下的傷情到底如何?李兄代理丞相事,向來是抽不出身的,小弟代你一行,去一趟甘泉宮,如何?”
“希正有此意。”李希點了點頭。
“李兄,事不宜遲,弘羊這就出發。不過,要提醒你一句,大將軍畢竟是大將軍,你現在雖然有詔書在手,等同監國,但是如果皇後、太子、大將軍同時發難也是頂不住的。郎中令李廣父子,還請好好安撫。”桑弘羊淡淡說道。
“希望,弘羊從甘泉宮歸來時,一切都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