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秒記住【.】,為您提供精彩小說閱讀。
第九十章淮南皓月冷千山(二)
伍被說到這裏不由得轉頭望了一下須發皆白的劉安,心中暗歎,“可見,再這麽等下去,怕是永遠也等不到恰當的時機了。隻是皇帝這次微服出宮,卻給了我們一個好機會。”
劉安聽到這裏,臉上若有所思。
“假若,皇帝在宮外薨逝,而太子年紀尚幼,再加上,昭陽殿和椒房殿相爭,京城的水可就渾了。”伍被見劉安還未醒悟,便幹脆點破道。
“你是說,刺殺?”劉安眼中閃過一道精光,顯然是十分心動了。
“大王,這是最簡單,也是最直接的辦法。”伍被點頭道,“無論如何,一個還不能親政的小皇帝和一個不知世事的太後,要比現在的皇帝好對付得多了。”
劉安心中暗暗點頭,方欲開口,忽然又皺起了眉頭,擺了擺手,說道:“隻怕還是不妥。”
伍被在淮南王府待了這麽久,自然知道他所顧忌的是什麽事情,便輕聲說道:“大王,成大事者不拘小節。翁主那頭咱們暫且瞞著就是了。事成了之後,她既成了長公主,難道還能再說什麽嗎?機不可失啊。”
劉安猶豫不決地來迴踱了幾步,終於下定決心,說道:“好,來人,喚太子來。”
聽到劉安打算把這件事交給太子劉遷處理後,伍被眉頭深皺,心中暗暗歎息。如果說,劉安的兩個兒女裏,劉陵還算足智多謀的話,那麽劉遷就是個完全的紈絝了。若不是劉遷為了當日在長安被訓的事情,一直找雷被的麻煩,原本被劉陵收拾得服服帖帖的雷被也不會出走長安,導致他們淮南八公缺了一人。所以在伍被看來。將如此重要地事情,交給劉遷來負責,根本就是一場災難。可是,因著劉陵心中那一點私情,劉安又不可能將事情交給劉陵,所以劉遷也便成了無奈之下的唯一選擇。
新豐客棧
在年節將至的九月出行的人十分少,所以偌大的新豐客棧其實沒住幾個人,劉徹等人的到來給了那掌櫃一個意外之喜。所以在大把四銖錢的誘惑下,他痛快地空出了整個客棧。這幾日,劉徹倒也沒有閑著,他帶著陳嬌和劉葭幾乎將整個新豐城的裏裏外外都逛了個遍,他仿佛將試探賈氏地事情完全忘記了,像個工作之餘帶著妻女旅行的丈夫,將她們照顧得無微不至。陳嬌懷著忐忑不安的心情看著這一切,想不透劉徹此舉到底是什麽意思。倒是小劉葭是第一次在宮外經曆民間的過年,顯得十分興奮,又是蹦又是跳的,好奇得不得了。
洗漱完畢,從內室走到外間。看到劉葭正坐在劉徹的腿上,附在他耳邊說著悄悄話,悅耳的笑聲在空空的房中飄蕩。陳嬌整理了下自己地心情,走上前。問道:“你們父女又打算做什麽啊?”
“娘。”劉葭笑嘻嘻地看著陳嬌,說道,“我和爹說好了,我們今天到城外去玩。”
“城外?”陳嬌怔了怔。
“嗯!”劉葭點頭道,“城裏我們都玩過了。所以,今天我們去城外玩!”
陳嬌用詢問的眼神望向劉徹,隻見劉徹笑著聳了聳肩,說道:“我已經讓人開始收拾了。我們到城外遊玩。然後就去雍地。”
陳嬌不禁“咦”了一聲,她實在很詫異劉徹竟然打算就這麽離開。劉徹自然知道她驚訝的是什麽,便走到她身邊說道:“我們現在開始走,一路上可以好好看看風景,帶葭兒遊玩一番。到達雍地的時候,時間就差不多了。”
陳嬌心中忽然一動,忍不住開口問道:“你大費周章安排出遊,難道不是為了賈杜康?”
隻聽到此言一出。劉徹一貫平靜的臉色起了一絲絲地變化。輕微的尷尬自他臉上閃過,就聽他輕咳了一聲。說道:“時候也不早了,我們該出發了。”
見他這個反應,陳嬌反而肯定了自己的猜測。想來的確是,以劉徹地個性就算他想試探賈杜康,又哪裏需要親自微服出巡呢?派人去監視調查,再將人召到跟前一見也便是了。記得曆史上的那個卜式傾盡家財助邊,劉徹也不過派了個小吏詢問了一下。就算賈氏多了個四不像的鏢局,想必對他來說,也沒那麽重要,這些東西,隻要他一聲令下,就可以盡數毀去。隻可惜自己太短見,竟然沒有看出這一點。
不是為了賈杜康,難道是為了……
一路上,陳嬌一直想著這個問題,不知不覺一行人已經出了城。
城外自然是秋風蕭條,不過陳嬌卻驚訝地發現城外竟然還有另一班人在。劉徹早她一步發現了那些人中竟然還有一個熟人,那個曾經有過一麵之緣的盧大胖。在他的身邊還有另外三個男子,似乎正在相互告別。
盧大胖等人自然也發現了劉徹一行人,盧大胖歎了口氣,走上前,對劉徹行禮道:“劉公子,好久不見。”
“不必多禮。”劉徹笑著揮了揮手,說道,“盧公子這是?”
“在下是來為一位老友送行。”盧大胖說道。
“噢?”劉徹挑了挑眉,看了看幾人身後的糧車,說道,“盧公子不肯接我的買賣,但是你為這位老友送的,卻似乎是糧草啊?隻不知誰這麽有麵子呢?”若不是這邊地城門出去不是和淮南江都諸國的方向相反,劉徹怕是早沒這麽好的心情和他說話。
“公子說笑了。”盧大胖皮笑肉不笑地說道,“那些都是賑濟河南災民的糧,怎麽能和公子的比呢。”
“河南災民?”劉徹聽到這話,心頭一動,想起的確得到消息說,河南遭災之後,今年秋季顆粒無收。隻是,什麽時候這賑災的事情輪到平民頭上了。賈氏做這些事情,莫非所圖不匪……之前在賈氏門口的粥棚所見地情景又一次浮現在他地腦海中。
盧大胖也是個人精,立刻看出了劉徹的心思,忙說道:“其實我等也知道,這種事情哪裏輪得到我們這些平頭百姓呢。隻是我那朋友卻是個癡心人。”
“噢?”
“我那朋友祖上乃是孔子門生卜子夏,家學淵源,他生就一副慈悲心腸。所以,就算家無餘產,他還是希望能夠為鄉親做些事情。”盧大胖解釋道,他實在擔憂劉徹誤以為他們也有什麽圖謀,硬把他們拉到泥潭裏。
在劉徹和盧大胖交談地時候,陳嬌卻覺得自己的背脊有點發涼,因為對麵不遠處的賈杜康正驚訝地望著自己這個方向。那眼神,顯然已經認出自己了。她倒不擔憂賈杜康會點破他們之間的關係。當初早就有言在先,她不希望任何人知道她和他的關係。隻是,劉徹刻意拿淮南王之事來試探賈杜康,看到她之後,賈杜康要是改口答應了。那她苦心安排的賈氏這顆棋子怕是要給淮南王殉葬了。想到這個結果,陳嬌就覺得自己頭皮一陣發麻。
終於,賈杜康移步向劉徹走來,行禮道:“在下賈杜康。見過劉公子。”
劉徹上下打量了他一番,才開口說道:“賈先生不必多禮。”他倒沒有費事給自己編個假名,反正以他現在偽裝地身份,估計賈氏這班人也不敢多打聽。
那個自願買糧賑濟災民的卜式,這時也走過來和他們聊了聊,恰好賈氏在一邊的亭子裏擺了一桌酒席為卜式餞行,劉徹順便加入他們之中。
卜式是一位年過五十的老人,不過多年的放牧生涯使得他的身體十分健碩。陳嬌看著他和那賈杜康毫無芥蒂地坐在一起。讓她有一種李鬼見李逵的尷尬,雖然兩個當事人都沒有什麽反應。曆史上,這位卜老先生散盡過半家產,捐公助邊,後來以郎官身份入朝,最終官至禦史大夫、齊王太傅。如今卻因為陳嬌的指點,使得賈杜康做了這第一個向朝廷捐資靖邊地人。不知道這位卜式的將來又會變得怎麽樣。
酒酣耳熱之後,眾人談論的話題漸漸轉移到卜式分家產這件事情上。劉徹饒有興致地聽完之後。問道:“卜先生何須將全部的家產讓出呢?若是感覺令弟家貧。偶爾接濟便是了。”
“錢財本是身外物,若能以之換得兄弟情。倒也值得。”卜式搖了搖頭,“再說,大丈夫憑赤手空拳足以走遍天下,更何況,老夫還帶了這十八頭羊呢。”其說話時的神情絲毫沒有一點家無餘產地頹靡,反倒很是意氣風發。
陳嬌沒有想到以寬厚長者形象出現在史書上的卜式也有這樣的一麵,不由得歎道:“先生說的是。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去還複來。”
太白地這句詩本就是充滿豪情壯誌的,在場的五人又都是躊躇滿誌的時候,聽到這句詩都紛紛點頭,一副得遇知音的樣子。
卜式舉杯敬道:“夫人說得好。式敬夫人一杯。”一杯飲罷,卜式又說道:“其實我將家產讓與弟弟倒也沒什麽,最值得敬佩的人,倒是賈先生。”
“噢?”
“天子誅匈奴,乃是利天下之舉。身為臣民者,輸財死節在所不惜,以傾國之力滅匈奴。賈先生三年前先天下人為朝廷輸之而不求功名,實在值得我等效仿。”卜式說著,臉上是無限向往的神情。
“卜先生的想法倒很特別。”劉徹嘴角含笑,說道,“當今天下富室多匿財不出,甚至很多人都怨皇帝耗費太甚,期望朝廷能停止對匈奴地征伐呢。”
第九十章淮南皓月冷千山(二)
伍被說到這裏不由得轉頭望了一下須發皆白的劉安,心中暗歎,“可見,再這麽等下去,怕是永遠也等不到恰當的時機了。隻是皇帝這次微服出宮,卻給了我們一個好機會。”
劉安聽到這裏,臉上若有所思。
“假若,皇帝在宮外薨逝,而太子年紀尚幼,再加上,昭陽殿和椒房殿相爭,京城的水可就渾了。”伍被見劉安還未醒悟,便幹脆點破道。
“你是說,刺殺?”劉安眼中閃過一道精光,顯然是十分心動了。
“大王,這是最簡單,也是最直接的辦法。”伍被點頭道,“無論如何,一個還不能親政的小皇帝和一個不知世事的太後,要比現在的皇帝好對付得多了。”
劉安心中暗暗點頭,方欲開口,忽然又皺起了眉頭,擺了擺手,說道:“隻怕還是不妥。”
伍被在淮南王府待了這麽久,自然知道他所顧忌的是什麽事情,便輕聲說道:“大王,成大事者不拘小節。翁主那頭咱們暫且瞞著就是了。事成了之後,她既成了長公主,難道還能再說什麽嗎?機不可失啊。”
劉安猶豫不決地來迴踱了幾步,終於下定決心,說道:“好,來人,喚太子來。”
聽到劉安打算把這件事交給太子劉遷處理後,伍被眉頭深皺,心中暗暗歎息。如果說,劉安的兩個兒女裏,劉陵還算足智多謀的話,那麽劉遷就是個完全的紈絝了。若不是劉遷為了當日在長安被訓的事情,一直找雷被的麻煩,原本被劉陵收拾得服服帖帖的雷被也不會出走長安,導致他們淮南八公缺了一人。所以在伍被看來。將如此重要地事情,交給劉遷來負責,根本就是一場災難。可是,因著劉陵心中那一點私情,劉安又不可能將事情交給劉陵,所以劉遷也便成了無奈之下的唯一選擇。
新豐客棧
在年節將至的九月出行的人十分少,所以偌大的新豐客棧其實沒住幾個人,劉徹等人的到來給了那掌櫃一個意外之喜。所以在大把四銖錢的誘惑下,他痛快地空出了整個客棧。這幾日,劉徹倒也沒有閑著,他帶著陳嬌和劉葭幾乎將整個新豐城的裏裏外外都逛了個遍,他仿佛將試探賈氏地事情完全忘記了,像個工作之餘帶著妻女旅行的丈夫,將她們照顧得無微不至。陳嬌懷著忐忑不安的心情看著這一切,想不透劉徹此舉到底是什麽意思。倒是小劉葭是第一次在宮外經曆民間的過年,顯得十分興奮,又是蹦又是跳的,好奇得不得了。
洗漱完畢,從內室走到外間。看到劉葭正坐在劉徹的腿上,附在他耳邊說著悄悄話,悅耳的笑聲在空空的房中飄蕩。陳嬌整理了下自己地心情,走上前。問道:“你們父女又打算做什麽啊?”
“娘。”劉葭笑嘻嘻地看著陳嬌,說道,“我和爹說好了,我們今天到城外去玩。”
“城外?”陳嬌怔了怔。
“嗯!”劉葭點頭道,“城裏我們都玩過了。所以,今天我們去城外玩!”
陳嬌用詢問的眼神望向劉徹,隻見劉徹笑著聳了聳肩,說道:“我已經讓人開始收拾了。我們到城外遊玩。然後就去雍地。”
陳嬌不禁“咦”了一聲,她實在很詫異劉徹竟然打算就這麽離開。劉徹自然知道她驚訝的是什麽,便走到她身邊說道:“我們現在開始走,一路上可以好好看看風景,帶葭兒遊玩一番。到達雍地的時候,時間就差不多了。”
陳嬌心中忽然一動,忍不住開口問道:“你大費周章安排出遊,難道不是為了賈杜康?”
隻聽到此言一出。劉徹一貫平靜的臉色起了一絲絲地變化。輕微的尷尬自他臉上閃過,就聽他輕咳了一聲。說道:“時候也不早了,我們該出發了。”
見他這個反應,陳嬌反而肯定了自己的猜測。想來的確是,以劉徹地個性就算他想試探賈杜康,又哪裏需要親自微服出巡呢?派人去監視調查,再將人召到跟前一見也便是了。記得曆史上的那個卜式傾盡家財助邊,劉徹也不過派了個小吏詢問了一下。就算賈氏多了個四不像的鏢局,想必對他來說,也沒那麽重要,這些東西,隻要他一聲令下,就可以盡數毀去。隻可惜自己太短見,竟然沒有看出這一點。
不是為了賈杜康,難道是為了……
一路上,陳嬌一直想著這個問題,不知不覺一行人已經出了城。
城外自然是秋風蕭條,不過陳嬌卻驚訝地發現城外竟然還有另一班人在。劉徹早她一步發現了那些人中竟然還有一個熟人,那個曾經有過一麵之緣的盧大胖。在他的身邊還有另外三個男子,似乎正在相互告別。
盧大胖等人自然也發現了劉徹一行人,盧大胖歎了口氣,走上前,對劉徹行禮道:“劉公子,好久不見。”
“不必多禮。”劉徹笑著揮了揮手,說道,“盧公子這是?”
“在下是來為一位老友送行。”盧大胖說道。
“噢?”劉徹挑了挑眉,看了看幾人身後的糧車,說道,“盧公子不肯接我的買賣,但是你為這位老友送的,卻似乎是糧草啊?隻不知誰這麽有麵子呢?”若不是這邊地城門出去不是和淮南江都諸國的方向相反,劉徹怕是早沒這麽好的心情和他說話。
“公子說笑了。”盧大胖皮笑肉不笑地說道,“那些都是賑濟河南災民的糧,怎麽能和公子的比呢。”
“河南災民?”劉徹聽到這話,心頭一動,想起的確得到消息說,河南遭災之後,今年秋季顆粒無收。隻是,什麽時候這賑災的事情輪到平民頭上了。賈氏做這些事情,莫非所圖不匪……之前在賈氏門口的粥棚所見地情景又一次浮現在他地腦海中。
盧大胖也是個人精,立刻看出了劉徹的心思,忙說道:“其實我等也知道,這種事情哪裏輪得到我們這些平頭百姓呢。隻是我那朋友卻是個癡心人。”
“噢?”
“我那朋友祖上乃是孔子門生卜子夏,家學淵源,他生就一副慈悲心腸。所以,就算家無餘產,他還是希望能夠為鄉親做些事情。”盧大胖解釋道,他實在擔憂劉徹誤以為他們也有什麽圖謀,硬把他們拉到泥潭裏。
在劉徹和盧大胖交談地時候,陳嬌卻覺得自己的背脊有點發涼,因為對麵不遠處的賈杜康正驚訝地望著自己這個方向。那眼神,顯然已經認出自己了。她倒不擔憂賈杜康會點破他們之間的關係。當初早就有言在先,她不希望任何人知道她和他的關係。隻是,劉徹刻意拿淮南王之事來試探賈杜康,看到她之後,賈杜康要是改口答應了。那她苦心安排的賈氏這顆棋子怕是要給淮南王殉葬了。想到這個結果,陳嬌就覺得自己頭皮一陣發麻。
終於,賈杜康移步向劉徹走來,行禮道:“在下賈杜康。見過劉公子。”
劉徹上下打量了他一番,才開口說道:“賈先生不必多禮。”他倒沒有費事給自己編個假名,反正以他現在偽裝地身份,估計賈氏這班人也不敢多打聽。
那個自願買糧賑濟災民的卜式,這時也走過來和他們聊了聊,恰好賈氏在一邊的亭子裏擺了一桌酒席為卜式餞行,劉徹順便加入他們之中。
卜式是一位年過五十的老人,不過多年的放牧生涯使得他的身體十分健碩。陳嬌看著他和那賈杜康毫無芥蒂地坐在一起。讓她有一種李鬼見李逵的尷尬,雖然兩個當事人都沒有什麽反應。曆史上,這位卜老先生散盡過半家產,捐公助邊,後來以郎官身份入朝,最終官至禦史大夫、齊王太傅。如今卻因為陳嬌的指點,使得賈杜康做了這第一個向朝廷捐資靖邊地人。不知道這位卜式的將來又會變得怎麽樣。
酒酣耳熱之後,眾人談論的話題漸漸轉移到卜式分家產這件事情上。劉徹饒有興致地聽完之後。問道:“卜先生何須將全部的家產讓出呢?若是感覺令弟家貧。偶爾接濟便是了。”
“錢財本是身外物,若能以之換得兄弟情。倒也值得。”卜式搖了搖頭,“再說,大丈夫憑赤手空拳足以走遍天下,更何況,老夫還帶了這十八頭羊呢。”其說話時的神情絲毫沒有一點家無餘產地頹靡,反倒很是意氣風發。
陳嬌沒有想到以寬厚長者形象出現在史書上的卜式也有這樣的一麵,不由得歎道:“先生說的是。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去還複來。”
太白地這句詩本就是充滿豪情壯誌的,在場的五人又都是躊躇滿誌的時候,聽到這句詩都紛紛點頭,一副得遇知音的樣子。
卜式舉杯敬道:“夫人說得好。式敬夫人一杯。”一杯飲罷,卜式又說道:“其實我將家產讓與弟弟倒也沒什麽,最值得敬佩的人,倒是賈先生。”
“噢?”
“天子誅匈奴,乃是利天下之舉。身為臣民者,輸財死節在所不惜,以傾國之力滅匈奴。賈先生三年前先天下人為朝廷輸之而不求功名,實在值得我等效仿。”卜式說著,臉上是無限向往的神情。
“卜先生的想法倒很特別。”劉徹嘴角含笑,說道,“當今天下富室多匿財不出,甚至很多人都怨皇帝耗費太甚,期望朝廷能停止對匈奴地征伐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