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必這些菩薩也非常願意為朝廷出一份力,每一發打向海盜的炮彈,都是功德嘛。
佛像立在寺廟裏也沒有什麽用,銅佛像和泥塑佛像在本質上沒有什麽區別,都是佛像,估計菩薩也不會嫌棄這些!”
陳鬆說的雲淡風輕,嘴角微微上揚,一副勝券在握的樣子,“廣州府的工匠數量應該足夠吧,就算這些工匠不會鑄造火炮,可有我在,火炮就能製造出來。”
當初,京城的那些工匠們也沒有會鑄造新式火炮,現在不也都會了?
而且鑄造新式火炮,最關鍵的不是熟練的工匠,而是正確的方法。
陳鬆已經成功地鑄造出了火炮,有這個先例在,現在鑄造出火炮雖然比在京城困難,但也不會困難太多。
一聽這話,金武石興奮的不成樣子。
他快走兩步來到陳鬆身後,眼冒精光的看著陳鬆,“侯爺,這話可不能哄人啊。據說,這新式火炮和火銃都是朝廷的機密,要是隨便的鑄造出來,會不會……”
說到這裏,金武石又遲疑了很多。
陳鬆道:“我到時候會向陛下解釋這件事情,你不用擔心,隻要不落入敵人之手,就沒有什麽問題。”
金武石放下心來,搜索了一下自己的記憶,開口道:“廣州府中的寺廟比較多,有華能寺,禪仁寺……”
金武石說出了一連串的寺廟,“在這些寺廟當中,華能寺和禪仁寺最有錢,他家的佛像有七八個,都是用銅鑄造的!
這兩個寺廟存在的時間也久了,在廣州府的名氣很大,有很多的信徒。
如果貿然扒了他家的佛像,恐怕會惹出不少的亂子……”
金武石又恐懼,又興奮。
恐懼的是惹惱了那些和尚,興奮的是,馬上就有大炮可用了。
“能出什麽亂子?整個天下都是朝廷的,他家的佛像也是朝廷的,用他家的佛像來抵抗海盜,這不是天經地義的事情嘛?也算是他們的功德。”陳鬆沒有任何擔心,雲淡風輕。
可金武石還是一副擔心的模樣,他擔心的也不是沒有道理。
說起來,在某種程度上,寺廟的威懾力還是很大的。
老朱的出身也是和尚,所以在明朝初年,皇室和寺廟之間,總有著一股說不清道不明的關係。
金武石看不透這種關係,可下意識裏,認為兩者之間的關係非常的緊密。
如果扒了這兩家寺廟的佛像,肯定會惹惱這兩家的和尚。
要是他們向朝廷告上一狀,恐怕會惹出不少的亂子。
看向陳鬆,道:“侯爺,怎麽說呢,當今陛下的出生您也知道,這要是貿然扒了他家的佛像,恐怕……”
“怕什麽?出了什麽事全部由我擔著,你不用擔心!”陳鬆的聲音大了幾分。
“行了,你也別和我囉嗦了。帶著我去這兩座寺廟,我先去探探底,看看到底如何!”陳鬆說道。
金武石實在執拗不過,隻好同意了陳鬆。
這兩座寺廟都在廣州府的府城當中,所以陳鬆也就沒有坐馬車或者騎戰馬,而是選擇了步行。
走在廣州府城的街道上,四周全部都是衣衫襤褸的百姓。
和京城的百姓相比,這裏的百姓目光當中多了不少的呆滯。
也怨不得這些百姓,畢竟是窮山惡水之地。
盡管這裏的地理位置很優越,可在目前來看就是窮山惡水。
這兩座寺廟和知府衙門之間尚且有一段距離,去的第一個地方就是華能禪寺。
不得不說,這個華能寺的名聲確實很大,越往華能寺方向走,那邊的百姓數量就越多。
在距離華能寺不足一裏的時候,道路上甚至可能看到一些已經跪下來,趴在地上磕頭的百姓。
偶爾還能聽到百姓口中振振有詞的念叨什麽,無非就是一些保佑家庭平安幸福美滿之類的話語。
也是,如果隻是為了讓自己發財或者升官,又怎麽可能如此虔誠?
陳鬆也隻是淡淡的看了一眼,沒有做過多的阻攔。
和這些人講什麽道理,沒有什麽用。
不管什麽時候不管什麽地方,永遠都不要和這種人講道理。
華能寺確實氣派,在寺廟的對前方有著一個碩大的牌坊。
上麵書寫著華能寺三個大字。
知府衙門都沒有這種排場,陳鬆搖了搖頭,走了進去。
寺廟比不上京城的寺廟,可在廣州府這裏,也找不到比它還要華麗的宅院。
走進大門,穿過前院來,到了大雄寶殿的外麵。
大雄寶殿氣勢恢宏是整個寺廟最核心的位置,大雄寶殿的正外麵,擺放著一個巨大的銅鼎。
足有一人之高,銅鼎當中插著幾根巨香,嫋嫋青煙升騰而起,看上去頗具幾分禪意。
繞過銅鼎,來到了大雄寶殿的大門外,大雄寶殿的門口位置放著一個功德箱,一個年齡在四十歲左右的和尚跪坐在功德箱的旁邊,敲著木魚,唱著經文。
和尚身上的僧衣說不上華麗,可也沒有見到補丁。
幾個衣著襤褸的人從懷中取出幾枚銅板,扔進了功德箱中,隨後走進大雄寶殿。
和尚睜開眼睛,道了一聲阿彌陀佛,又接著唱經文。
和尚身上的完整的衣服和百姓身上那破爛的衣服形成了鮮明的對比,看著這個場麵,陳鬆隻是搖了搖頭。
陳鬆來到了功德箱的旁邊,從身上摸出十來個銅板,扔進了功德箱中。
叮叮當當的銅錢撞擊聲響起,數量不少應該有一大把。
這聲音讓正在唱著經文的和尚睜開了眼睛,看向陳鬆,手中的木魚也停了下來。
陳鬆身上的衣服盡管普通,可渾身上下透露著一股貴氣,身旁更有知府大人作陪,絕非普通人。
這些和尚又不是公職人員,根本不可能知道陳鬆會來廣州府,所以隻是靜靜的看著陳鬆,心裏不停地猜想著陳鬆的身份,猜想了大半天還是猜不出來。
陳鬆麵帶笑容,看著這個和尚,“你家主持可在否?”
“方外之人不被世俗之事勞累,自然是在的!”和尚說道。
這話說的雲淡風輕,陳鬆非常想問,那你知道海盜襲擊百姓的事情嗎?
心中非常不齒,還說什麽,不被世俗繁雜事勞累,這話怎麽能說的出口呢?
如果隻是尋常的人,這個和尚壓根就不會迴答這些問題。
以為陳鬆是一個非常具有佛心的人,所以就將陳鬆詢問的那些問題全部迴答。
“原來如此,那不知道你家主持在何處?”陳鬆問道。
和尚沒有再直接迴答,隻是說道:“有緣自會相見,若是無緣,走遍千山萬水也不會相逢!”
說完話又閉上了眼睛,開始敲打木魚。
盡管陳鬆有知府的作陪,可這個和尚依舊不給麵子。
而且這不給麵子是如此的天經地義,恐怕就算是說道朱元璋那裏去,這個和尚也能無理辯三分,有理不饒人。
木魚聲響起,聽在陳鬆的耳朵當中,隻是聒噪。
這話很明顯,就是要錢。
陳鬆心中冷笑幾分,手伸進了懷中,取出幾塊碎銀子。
掂量分量,足有兩三兩,隻多不少。
這和尚的眼睛瞬間就亮了,嘴角開始上揚,但在一瞬間又壓抑了下去。
“施主竟是如此具有佛心之人,善哉善哉!”和尚說著話,嘴角微微上揚出一個非常詭異的弧度。
那是想笑卻又不能笑,強忍著產生的詭異弧度。
拋出手中的碎銀子,叮叮當當的落在了功德箱中。
和尚的眉角揚起,陳鬆一出手,就是寺廟好幾天的收入。
廣州府的日子不好過,這些寺廟的日子也不好過,近年來,收到的香火錢也越來越少。
陳鬆的行為看到這個和尚的眼中,那是大主顧的存在。
“我佛慈悲,施主一看就是具有大智慧的人,非比尋常。”和尚各種誇讚的聲音響起,聽得陳鬆非常惡心。
在這個和尚的旁邊,還跪著一個小沙彌。
和尚衝著小沙彌一個眼色,這個沙彌急忙站起,往後麵走去。
陳鬆搖搖頭收迴目光,走進了大雄寶殿。
大雄寶殿的兩側,盤坐著一些和尚,這些和尚誦唱著經文。
梵音繞梁,聽起來倒是有幾分神聖的感覺。
剛剛進門,最顯眼的就是大雄寶殿最中央那個巨大的佛像。
陳鬆不懂佛法,更不懂佛家文化,至於這個佛像到底是誰,陳鬆一竅不通。
隻是知道這個佛像將近三米高,最寬處將近一米五。
根據佛像反射出來的光澤來看,大概率是銅製的。
佛像表麵並沒有鎏金,畢竟隻是廣州府的寺廟,能有如此巨大的佛像已經很不錯了,又哪裏來的錢鎏金呢?
看到這裏,陳鬆喜笑顏開。
佛像的前麵擺放著一張桌子,桌子上放著貢品以及香爐。
旁邊站著一個和尚,手中拿著香,剛才陳鬆在外麵的事情被他看在眼裏,他主動的走到陳鬆的麵前,將手中的香交給陳鬆。
看著陳鬆臉上的笑容,這個和尚以為陳鬆是真心禮佛的人。
殊不知陳鬆這哪裏是禮佛,這是在想,該用怎樣的方法才能更快更好的將這尊佛像融化。
從手中接過香,隨意的朝著佛像拜了拜,插進了香爐。
陳鬆的所有動作都非常的清楚以及不規範,根本看不出任何虔誠的意味。
可遞香的這個和尚卻連連誇讚,陳鬆是一個有慧根的人。
佛像立在寺廟裏也沒有什麽用,銅佛像和泥塑佛像在本質上沒有什麽區別,都是佛像,估計菩薩也不會嫌棄這些!”
陳鬆說的雲淡風輕,嘴角微微上揚,一副勝券在握的樣子,“廣州府的工匠數量應該足夠吧,就算這些工匠不會鑄造火炮,可有我在,火炮就能製造出來。”
當初,京城的那些工匠們也沒有會鑄造新式火炮,現在不也都會了?
而且鑄造新式火炮,最關鍵的不是熟練的工匠,而是正確的方法。
陳鬆已經成功地鑄造出了火炮,有這個先例在,現在鑄造出火炮雖然比在京城困難,但也不會困難太多。
一聽這話,金武石興奮的不成樣子。
他快走兩步來到陳鬆身後,眼冒精光的看著陳鬆,“侯爺,這話可不能哄人啊。據說,這新式火炮和火銃都是朝廷的機密,要是隨便的鑄造出來,會不會……”
說到這裏,金武石又遲疑了很多。
陳鬆道:“我到時候會向陛下解釋這件事情,你不用擔心,隻要不落入敵人之手,就沒有什麽問題。”
金武石放下心來,搜索了一下自己的記憶,開口道:“廣州府中的寺廟比較多,有華能寺,禪仁寺……”
金武石說出了一連串的寺廟,“在這些寺廟當中,華能寺和禪仁寺最有錢,他家的佛像有七八個,都是用銅鑄造的!
這兩個寺廟存在的時間也久了,在廣州府的名氣很大,有很多的信徒。
如果貿然扒了他家的佛像,恐怕會惹出不少的亂子……”
金武石又恐懼,又興奮。
恐懼的是惹惱了那些和尚,興奮的是,馬上就有大炮可用了。
“能出什麽亂子?整個天下都是朝廷的,他家的佛像也是朝廷的,用他家的佛像來抵抗海盜,這不是天經地義的事情嘛?也算是他們的功德。”陳鬆沒有任何擔心,雲淡風輕。
可金武石還是一副擔心的模樣,他擔心的也不是沒有道理。
說起來,在某種程度上,寺廟的威懾力還是很大的。
老朱的出身也是和尚,所以在明朝初年,皇室和寺廟之間,總有著一股說不清道不明的關係。
金武石看不透這種關係,可下意識裏,認為兩者之間的關係非常的緊密。
如果扒了這兩家寺廟的佛像,肯定會惹惱這兩家的和尚。
要是他們向朝廷告上一狀,恐怕會惹出不少的亂子。
看向陳鬆,道:“侯爺,怎麽說呢,當今陛下的出生您也知道,這要是貿然扒了他家的佛像,恐怕……”
“怕什麽?出了什麽事全部由我擔著,你不用擔心!”陳鬆的聲音大了幾分。
“行了,你也別和我囉嗦了。帶著我去這兩座寺廟,我先去探探底,看看到底如何!”陳鬆說道。
金武石實在執拗不過,隻好同意了陳鬆。
這兩座寺廟都在廣州府的府城當中,所以陳鬆也就沒有坐馬車或者騎戰馬,而是選擇了步行。
走在廣州府城的街道上,四周全部都是衣衫襤褸的百姓。
和京城的百姓相比,這裏的百姓目光當中多了不少的呆滯。
也怨不得這些百姓,畢竟是窮山惡水之地。
盡管這裏的地理位置很優越,可在目前來看就是窮山惡水。
這兩座寺廟和知府衙門之間尚且有一段距離,去的第一個地方就是華能禪寺。
不得不說,這個華能寺的名聲確實很大,越往華能寺方向走,那邊的百姓數量就越多。
在距離華能寺不足一裏的時候,道路上甚至可能看到一些已經跪下來,趴在地上磕頭的百姓。
偶爾還能聽到百姓口中振振有詞的念叨什麽,無非就是一些保佑家庭平安幸福美滿之類的話語。
也是,如果隻是為了讓自己發財或者升官,又怎麽可能如此虔誠?
陳鬆也隻是淡淡的看了一眼,沒有做過多的阻攔。
和這些人講什麽道理,沒有什麽用。
不管什麽時候不管什麽地方,永遠都不要和這種人講道理。
華能寺確實氣派,在寺廟的對前方有著一個碩大的牌坊。
上麵書寫著華能寺三個大字。
知府衙門都沒有這種排場,陳鬆搖了搖頭,走了進去。
寺廟比不上京城的寺廟,可在廣州府這裏,也找不到比它還要華麗的宅院。
走進大門,穿過前院來,到了大雄寶殿的外麵。
大雄寶殿氣勢恢宏是整個寺廟最核心的位置,大雄寶殿的正外麵,擺放著一個巨大的銅鼎。
足有一人之高,銅鼎當中插著幾根巨香,嫋嫋青煙升騰而起,看上去頗具幾分禪意。
繞過銅鼎,來到了大雄寶殿的大門外,大雄寶殿的門口位置放著一個功德箱,一個年齡在四十歲左右的和尚跪坐在功德箱的旁邊,敲著木魚,唱著經文。
和尚身上的僧衣說不上華麗,可也沒有見到補丁。
幾個衣著襤褸的人從懷中取出幾枚銅板,扔進了功德箱中,隨後走進大雄寶殿。
和尚睜開眼睛,道了一聲阿彌陀佛,又接著唱經文。
和尚身上的完整的衣服和百姓身上那破爛的衣服形成了鮮明的對比,看著這個場麵,陳鬆隻是搖了搖頭。
陳鬆來到了功德箱的旁邊,從身上摸出十來個銅板,扔進了功德箱中。
叮叮當當的銅錢撞擊聲響起,數量不少應該有一大把。
這聲音讓正在唱著經文的和尚睜開了眼睛,看向陳鬆,手中的木魚也停了下來。
陳鬆身上的衣服盡管普通,可渾身上下透露著一股貴氣,身旁更有知府大人作陪,絕非普通人。
這些和尚又不是公職人員,根本不可能知道陳鬆會來廣州府,所以隻是靜靜的看著陳鬆,心裏不停地猜想著陳鬆的身份,猜想了大半天還是猜不出來。
陳鬆麵帶笑容,看著這個和尚,“你家主持可在否?”
“方外之人不被世俗之事勞累,自然是在的!”和尚說道。
這話說的雲淡風輕,陳鬆非常想問,那你知道海盜襲擊百姓的事情嗎?
心中非常不齒,還說什麽,不被世俗繁雜事勞累,這話怎麽能說的出口呢?
如果隻是尋常的人,這個和尚壓根就不會迴答這些問題。
以為陳鬆是一個非常具有佛心的人,所以就將陳鬆詢問的那些問題全部迴答。
“原來如此,那不知道你家主持在何處?”陳鬆問道。
和尚沒有再直接迴答,隻是說道:“有緣自會相見,若是無緣,走遍千山萬水也不會相逢!”
說完話又閉上了眼睛,開始敲打木魚。
盡管陳鬆有知府的作陪,可這個和尚依舊不給麵子。
而且這不給麵子是如此的天經地義,恐怕就算是說道朱元璋那裏去,這個和尚也能無理辯三分,有理不饒人。
木魚聲響起,聽在陳鬆的耳朵當中,隻是聒噪。
這話很明顯,就是要錢。
陳鬆心中冷笑幾分,手伸進了懷中,取出幾塊碎銀子。
掂量分量,足有兩三兩,隻多不少。
這和尚的眼睛瞬間就亮了,嘴角開始上揚,但在一瞬間又壓抑了下去。
“施主竟是如此具有佛心之人,善哉善哉!”和尚說著話,嘴角微微上揚出一個非常詭異的弧度。
那是想笑卻又不能笑,強忍著產生的詭異弧度。
拋出手中的碎銀子,叮叮當當的落在了功德箱中。
和尚的眉角揚起,陳鬆一出手,就是寺廟好幾天的收入。
廣州府的日子不好過,這些寺廟的日子也不好過,近年來,收到的香火錢也越來越少。
陳鬆的行為看到這個和尚的眼中,那是大主顧的存在。
“我佛慈悲,施主一看就是具有大智慧的人,非比尋常。”和尚各種誇讚的聲音響起,聽得陳鬆非常惡心。
在這個和尚的旁邊,還跪著一個小沙彌。
和尚衝著小沙彌一個眼色,這個沙彌急忙站起,往後麵走去。
陳鬆搖搖頭收迴目光,走進了大雄寶殿。
大雄寶殿的兩側,盤坐著一些和尚,這些和尚誦唱著經文。
梵音繞梁,聽起來倒是有幾分神聖的感覺。
剛剛進門,最顯眼的就是大雄寶殿最中央那個巨大的佛像。
陳鬆不懂佛法,更不懂佛家文化,至於這個佛像到底是誰,陳鬆一竅不通。
隻是知道這個佛像將近三米高,最寬處將近一米五。
根據佛像反射出來的光澤來看,大概率是銅製的。
佛像表麵並沒有鎏金,畢竟隻是廣州府的寺廟,能有如此巨大的佛像已經很不錯了,又哪裏來的錢鎏金呢?
看到這裏,陳鬆喜笑顏開。
佛像的前麵擺放著一張桌子,桌子上放著貢品以及香爐。
旁邊站著一個和尚,手中拿著香,剛才陳鬆在外麵的事情被他看在眼裏,他主動的走到陳鬆的麵前,將手中的香交給陳鬆。
看著陳鬆臉上的笑容,這個和尚以為陳鬆是真心禮佛的人。
殊不知陳鬆這哪裏是禮佛,這是在想,該用怎樣的方法才能更快更好的將這尊佛像融化。
從手中接過香,隨意的朝著佛像拜了拜,插進了香爐。
陳鬆的所有動作都非常的清楚以及不規範,根本看不出任何虔誠的意味。
可遞香的這個和尚卻連連誇讚,陳鬆是一個有慧根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