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眼看著就要開春,帶來的這些紅薯和土豆不得有任何閃失。


    這樣吧,這事就交給你,由你親自操辦。事關江山社稷,不管交給誰,俺都不放心。


    成立一個紅薯土豆種植局,讓陳鬆的舅舅當大使,全權負責土豆和紅薯的種植之事。”


    ……


    就在陳鬆忙著精簡教材的時候,朱元璋派人過來,讓陳鬆和趙鐵繩過去一趟。


    陳鬆沒有耽擱,帶著舅舅趙鐵繩就往皇宮走。


    一路上,趙鐵繩的心撲通撲通的跳個不停,臉色潮紅,心情緊張以及惶恐。


    當了這麽多年的普通老百姓,前半輩子見過最大的官就是裏長,自從陳鬆進京之後,趙鐵繩見到的官越來越大,現在竟然要見皇帝,這讓老實巴交的趙鐵繩即興奮又擔心。


    “那啥,你覺得我穿這身去沒事吧?”趙鐵繩指著自己身上的衣服,問道。


    陳鬆說道:“沒事,肯定沒事。陛下讓我帶著您過去一趟,估計和紅薯土豆有關。


    鬆江府市舶司的事情沒有結束,估計陛下應該讓你種植土豆和紅薯。”


    “呀,我是會種,可我不認識幾個字,要是出了問題,那該怎麽辦啊?”趙鐵繩一臉擔憂。


    “哈哈!”陳鬆哈哈大笑道:“舅舅就放寬心吧,有我在呢!”


    陳鬆的笑聲讓趙鐵繩微微放鬆一些,不再那麽害怕。


    兩人來到廣敬門之外,走進廣敬門,一條狹長的青石板路出現在眼前。


    陳鬆帶著趙鐵繩走在這條青石板路上。


    這條路叫做千步廊,處在廣敬門和承天門之間。


    因為大約一千步的距離,所以被稱為千步廊,千步廊左右就是各部衙門。


    正是辦公之時,千步廊上時而能看到進出的官員。


    這些官員以文官為主,他們大都認識陳鬆。


    在看到陳鬆時,這些官員或麵露不屑、或一臉譏諷。


    等陳鬆走後,這些官員便匯聚起來,看著陳鬆離開的背影,嘰嘰喳喳,戳著陳鬆的脊梁骨。


    這些官員,陳鬆都不帶正眼瞧的,等市舶司之事結束之後,陳鬆會讓這些官員知道什麽叫做兩千年來儒家最大的危機。


    來到承天門外,陳鬆和趙鐵繩被早已等候多時的大漢將軍帶了進去。


    一路上,趙鐵繩不敢抬頭四處觀瞧,戰戰兢兢的埋頭走路。


    來到禦書房,陳鬆躬身行禮。


    趙鐵繩低著頭,就要往地上跪去。


    坐在上位的朱元璋笑嗬嗬的擺擺手,衝著趙鐵繩道:“起來吧,不用如此!”


    趙鐵繩畢竟是普通農民,雖然朱元璋都這樣說了,他還是忍不住往地上跪去。


    陳鬆連忙扶住趙鐵繩,讓他站直身子。


    趙鐵繩低著頭,因為緊張大口的唿吸。


    “俺打算在應天府城外開辟一處莊園,專門用來種植土豆和紅薯,你舅舅有種植的經驗,俺打算將這事交給你舅舅,你看如何啊?”


    朱元璋指著趙鐵繩,看著陳鬆,開口說道。


    目前,對於朱元璋來說,最重要的事情就是土豆和紅薯。


    某種程度上來說,紅薯和土豆比市舶司衙門還要重要。


    這事對於陳鬆來說,倒是一件好事。


    朱元璋盡管吝嗇,可也會給趙鐵繩安排一個官職。


    這樣的話,那趙鐵繩一時半會就不用迴老家了,也就不用在乎朱樉了。


    唯一需要注意的就是那些文官,可是陳鬆相信,這種事情,那些文官也不敢太過分,要是紅薯和土豆出了什麽事情,朱元璋可是會殺人的。


    今天讓趙鐵繩跟著陳鬆一起來,足以表明了朱元璋的態度。


    朝中官員,能於禦書房中麵見朱元璋,可沒有幾個啊。


    陳鬆迴道:“聽憑陛下安排!”


    “俺打算設置土豆紅薯種植局,由太子親自負責,至於你舅舅,就擔任種植局大使吧。”朱元璋說道。


    陳鬆衝著朱元璋拱拱手,說道:“舅舅初次麵見陛下,失禮之處還請陛下勿怪,臣替舅舅謝過陛下。”


    “無妨無妨,隻要能將土豆和紅薯推廣下去,俺謝謝你們兩個都行。”朱元璋毫不在意的說道。


    ……


    迴去的路上,趙鐵繩的雙腿依舊顫抖個不停。


    趙鐵繩拍著自己的大腿,一臉的緊張,“唉呀,怪不得說皇帝是真龍天子呢,我見了皇帝,腿就一直哆嗦,心裏害怕的不得了。”


    這個時代的普通老百姓對於皇權有一種天生的敬畏感,對尋常官員都害怕,更別說是皇帝了。


    “舅舅,這下你也當官了。雖然陛下沒說種植局大使是幾品官,但根據朝廷的規製來看,應該是九品左右。


    看上去不入流,可頂頭上司就是太子。常言道:宰相門前七品官。這個種植局大使,怎麽著也應該在七品左右。”陳鬆說道。


    “呀!”趙鐵繩驚叫一聲,道:“這麽高?我竟然還能當這麽大的官?


    沒想到啊沒想到,我這一輩子字不認識幾個,竟然還能當官,真是祖墳冒青煙了。”


    “舅舅,話不能這樣說,好日子還在以後呢。”陳鬆笑道。


    迴到家裏,陳鬆開始收拾東西,明天就要出身去鬆江府了,該收拾的東西都要收拾。


    陳鬆在書房中收拾著以前編寫的那些教材,陳鬆將需要完善的取出來,準備帶走。


    翻著翻著,陳鬆翻出了一本很早之前編寫的一本書。


    “《本草綱目》,這本書還沒有編寫完,還差一些,這次帶到鬆江府去,趁著閑工夫,將其弄完再說。”陳鬆將尚未完工的《本草綱目》放在桌子上,整理好。


    陳鬆出身中醫世家,從小就接觸這些東西。


    不敢說將《本草綱目》背的倒背如流,但也能將其默寫下來。


    《本草綱目》對中醫來說,有著裏程碑的意義,陳鬆不可能將這種書落下。


    “先生,太子殿下來了!”


    李三娃來到書房門口,對著正在收拾東西的陳鬆喊了一聲。


    陳鬆放下手中的活,走出了書房。


    來到前廳,朱標早已經坐在了上位。


    “不用見禮了,又不是正式場合,隨意一些!”


    見陳鬆準備行禮,朱標擺擺手,指了指旁邊的椅子,示意陳鬆坐下。


    坐定之後,朱標率先開口道:“常青啊,四弟那邊的事情多謝你了。


    如果沒有你的話,弟妹肯定要出事,四弟也會出事,你救了四弟一家。”


    朱標一臉誠意,說著還站了起來,朝著陳鬆拱手行禮。


    朱標的身上沒有朱元璋那麽多的霸道,更多的是隨和以及仁厚。他能做出這樣的事,也很正常。


    “不敢當不敢當!”陳鬆急忙站起,迴了一禮,“這都是臣應該做的事情,殿下不必如此不必如此。”


    朱標坐了下來,說道:“今天來呢,主要是兩件事。


    第一件事就是紅薯和土豆的事,這事現在由我管理,我就想著,怎麽樣才能種好土豆和紅薯。


    這種東西我以前從來沒有見過,要是其他糧食,我還略知一二,可是紅薯和土豆,我就有些抓瞎了。”


    “殿下,此事不必擔心。臣的舅舅雖然不認識幾個字,但卻是種地的好手。


    紅薯和土豆肯定能種植成功,臣的舅舅,臣放心。到時候臣再寫一份種植的冊子,再加上臣的舅舅,一定可以將紅薯和土豆種植成功。”陳鬆信心滿滿。


    “有你這句話,我就放心了。”朱標一臉輕鬆的說道。


    “第二件事就是你作為英兒老師的事情。”朱標清了清嗓子,說道:“這件事情你不要有什麽心理壓力,就當教授尋常學生就行。


    朝中那些風言風語你也不用擔心,要是有人對你不敬,你過來找我。”


    朱標這是害怕陳鬆受不了太大的壓力,所以給陳鬆吃一顆定心丸。


    朱標小瞧陳鬆了,陳鬆怕誰都不可能怕這些文官。


    洪武朝的文官就是一茬又一茬的韭菜,被朱元璋一茬又一茬的收割。


    害怕這樣的文官,簡直可笑。


    “殿下不用擔心,臣一定會做好分內之事。”陳鬆沒有一丁點的緊張。


    看陳鬆這個樣子,朱標微微搖搖頭,暗道:“還是太年輕,還是太年輕啊。”


    朱標脾氣柔和,對文官比他老子好上不少,可是這並不代表朱標不知道那些文官鬧騰起來是什麽樣。


    “行了,今天來你這就是這兩件事情。明天你就要去鬆江府了,今天要收拾東西,我就不打擾你了。”


    說罷,朱標站了起來,帶著隨從走了出去。


    將朱標送走之後,陳鬆接著收拾東西。


    還沒等陳鬆收拾多少,又有人來了。


    這次來的人,出乎陳鬆意料。


    一個身形健碩的漢子站在前廳中央,背對著門口,看著牆壁上掛著的一張字畫。


    陳鬆從外麵走進來,衝著背影說道:“不知永昌侯大駕,未能遠迎,還請見諒!”


    站在前廳中央的人正是永昌侯藍玉,他已經被朱元璋封為左副將軍,跟隨傅友德攻打西南。


    陳鬆沒有想到,大軍馬上就要出發了,怎麽這個時候跑到自己這裏來了。


    藍玉轉過身子,走到陳鬆麵前,臉上掛著淡淡的笑容,“剛才太子殿下來找你了?”


    “是啊,剛走沒多久。”陳鬆迴道。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洪武年間小神醫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數沙人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數沙人並收藏洪武年間小神醫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