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著東鄉大將冷著臉站起來,現場此刻氣氛緊張,鴉雀無聲,此刻主持人也是趕緊過來,生怕出了什麽亂子,穩住場麵問道:
“現在讓我們先休息一下……”
信號一切,軍事博覽會組織人員都趕緊下去安撫情緒激動的人。
“這隻是一個軍事小說論辯環節,請不要激動。”
“請各位保持冷靜,你們都是軍人,要遵守規矩。”
“請不要在隨意站起來了。”
現在在處理各方情緒的時候,挑起事端的蘇懷,也被工作人員帶到後麵,以免他又激怒曰本軍官,人家萬一失控衝上來動手,蘇懷順道到休息室裏去喝口水,整理一下發型。
會展的更衣室非常寬,衣櫃一排排的,蘇懷在最裏麵的一排,正喝水休息呢,就聽到有“哐當哐當”的軍靴腳步聲響起。
這時候有人來,莫非是那些曰本軍官忍不住,要來教訓自己了?
蘇懷抬頭看了看角落的攝像頭,心想他們應該不會這麽蠢吧?
卻聽到腳步聲在他前麵一排衣櫃停下來了,然後就傳來了一個陌生聲音。
“我們已經查清楚了,這幾天高雲與華夏陸軍參謀部的參謀們,都跟蘇懷在一起,我可以肯定是高雲給蘇懷寫的論辯稿子。”
另外一個低沉的聲音響起,竟然是鬆井大佐的。
“這麽看來,華夏團委是有心把蘇懷塑造成文壇宗師這樣的角色,所以想把所有光環與榮譽都加諸於他身上。”
“恐怕他們就是這麽打算的。
華夏這些年經濟發展迅速,但是文化產業沒跟上來,他們太需要一個代表人物拉動他們的各項文化產業了。
這個蘇懷最近風頭正勁,加上他又聲稱有什麽華夏民間資料,在任何文化行業有所作為都不奇怪。
不過隻怕華夏掌握了再多資料,也是有限的,總有一天蘇懷那些資料會枯竭,他們隻能發動各個文化領域的頂尖團隊,來支撐他這個聖人形象。
這次的軍事論辯應該隻是一個開始吧。
鬆井大佐,等下讓東鄉大將,別糾纏在《三國演義》上,把話題帶到實戰上,他應該就背不了準備好的稿子了。”
“等下東鄉大將可以發言嗎?”
“可以,我已經跟主辦方溝通好了,如果他們不讓東鄉大將發言,我就不能保證我的軍官學生們能冷靜不鬧事。”
“嗯,那就好。”
蘇懷聽著兩人腳步聲遠離,頓時覺得這事很奇怪,這兩人怎麽正好就在這裏交談這麽機密的話讓他聽見呢?
某非我也有網文男主角運道,好萊塢大片中的天選之子的幸運體質?正好偷聽到?
不……這當然不可能……就算事情這麽巧,鬆江大佐身為軍人不可能如此大意,在更衣室裏談這種機密話題。
隻有一個可能。
那就是曰本人故意說給他聽的。
這幫曰本人的目的是在警告他,告訴他,曰本方麵已經盯上他了,知道他是個吉祥物而已,隻是靠後麵的團隊……會揭穿他……
不……或許他們並不知道,隻是在詐我呢?
當然,知道不知道都一樣。
曰本人故意亮出底牌,隻有一個目的——影響自己的情緒,使得自己緊張,以便讓東鄉大將出馬時能占據上風。
蘇懷心裏暗自點頭,這個曰本二杆子看似衝動,但是做事確實非常縝密。
如果沒猜錯的話,剛才鬆井大佐故意鼓動那些鬼子軍官們鬧事,就是看到情況不對了。
剛才如果讓自己把三十六計講完,任何人都看得出來,這麽軍事論辯他們曰本方輸定了,所以那群曰本軍官蓄意佯怒打斷自己論辯,是為了給爭取時間,商量好對策之後,讓東鄉大將出馬,把話題帶入到華曰戰爭上去。
否則,以曰本軍人的紀律性,怎麽也不可能突然被自己幾句話集體激怒了。
這幫曰本人確實比朝鮮人難纏多了……
蘇懷心裏不由暗想。
如果自己真的是靠高雲他們稿子裝裝樣子,此刻聽到他們這番話,隻怕嚇得腿都要軟了吧。
可惜……你們誤會了一件事情,雖然華夏團委確實想把我蘇懷當吉祥物,但是我這吉祥物可是喜歡自力更生的,聊別的戰略我不行,聊抗日戰爭,這可是我強項。
咱可是從幾歲起看抗日劇長大啊。
果然,蘇懷迴到台上時,現場導播重新把節目接入直播信號,主持人就無奈介紹道:
“東鄉大將作為著名的二戰將領,對二戰實際情況最有發言權,不如請您點評一下蘇先生說的《三國演義》謀略中,是否可以用在當年華曰戰爭中?”
鬆井大佐頂不住了,終於就把現場曰軍最高將領請出來了。
隻看坐在第一排的東鄉大將,接過話筒緩緩站了起來,這位曰本僅存的二戰名將,飽經風霜的臉上看不出任何表情,隻是望向蘇懷道:
“蘇先生談的那些小說謀略,十分精彩,很有戲劇性……”
主持人道:“您的意思是,不同意《三國演義》中的謀略?覺得這些並不高明?”
東鄉大將點頭道:“以小說情節而言,能杜撰出這樣精彩的情節真是令人佩服的,但是實戰是完全不同的。”
“那您能說說,剛才借刀殺人的計謀,你覺得在現實二戰中不能運用嗎?”華夏的主持人無奈接著問道,節奏完全被東鄉大將帶著走了。
東鄉大將嚴肅道:“當然,蘇先生剛才說的隻是文人戲言罷了,離用於實戰還差得很遠吧,真實的戰爭要比《三國演義》中描述複雜得多。
而且他根本不了解二戰時期,華曰戰爭的實際情況吧?那時候曰本國是遠遠強於華夏的,根本不需要什麽所謂的‘借刀殺人’。”
這下子,鏡頭都對準了蘇懷,蘇懷剛才與鬆井大佐的論辯中似乎占據了一點點上風。
可東鄉大將一出場質疑他,那情況就截然不同的。
東鄉大將畢竟是二戰時存留的一代名將,他當然有資格質疑蘇懷說的根本無法用於“實戰”中。(未完待續。)
“現在讓我們先休息一下……”
信號一切,軍事博覽會組織人員都趕緊下去安撫情緒激動的人。
“這隻是一個軍事小說論辯環節,請不要激動。”
“請各位保持冷靜,你們都是軍人,要遵守規矩。”
“請不要在隨意站起來了。”
現在在處理各方情緒的時候,挑起事端的蘇懷,也被工作人員帶到後麵,以免他又激怒曰本軍官,人家萬一失控衝上來動手,蘇懷順道到休息室裏去喝口水,整理一下發型。
會展的更衣室非常寬,衣櫃一排排的,蘇懷在最裏麵的一排,正喝水休息呢,就聽到有“哐當哐當”的軍靴腳步聲響起。
這時候有人來,莫非是那些曰本軍官忍不住,要來教訓自己了?
蘇懷抬頭看了看角落的攝像頭,心想他們應該不會這麽蠢吧?
卻聽到腳步聲在他前麵一排衣櫃停下來了,然後就傳來了一個陌生聲音。
“我們已經查清楚了,這幾天高雲與華夏陸軍參謀部的參謀們,都跟蘇懷在一起,我可以肯定是高雲給蘇懷寫的論辯稿子。”
另外一個低沉的聲音響起,竟然是鬆井大佐的。
“這麽看來,華夏團委是有心把蘇懷塑造成文壇宗師這樣的角色,所以想把所有光環與榮譽都加諸於他身上。”
“恐怕他們就是這麽打算的。
華夏這些年經濟發展迅速,但是文化產業沒跟上來,他們太需要一個代表人物拉動他們的各項文化產業了。
這個蘇懷最近風頭正勁,加上他又聲稱有什麽華夏民間資料,在任何文化行業有所作為都不奇怪。
不過隻怕華夏掌握了再多資料,也是有限的,總有一天蘇懷那些資料會枯竭,他們隻能發動各個文化領域的頂尖團隊,來支撐他這個聖人形象。
這次的軍事論辯應該隻是一個開始吧。
鬆井大佐,等下讓東鄉大將,別糾纏在《三國演義》上,把話題帶到實戰上,他應該就背不了準備好的稿子了。”
“等下東鄉大將可以發言嗎?”
“可以,我已經跟主辦方溝通好了,如果他們不讓東鄉大將發言,我就不能保證我的軍官學生們能冷靜不鬧事。”
“嗯,那就好。”
蘇懷聽著兩人腳步聲遠離,頓時覺得這事很奇怪,這兩人怎麽正好就在這裏交談這麽機密的話讓他聽見呢?
某非我也有網文男主角運道,好萊塢大片中的天選之子的幸運體質?正好偷聽到?
不……這當然不可能……就算事情這麽巧,鬆江大佐身為軍人不可能如此大意,在更衣室裏談這種機密話題。
隻有一個可能。
那就是曰本人故意說給他聽的。
這幫曰本人的目的是在警告他,告訴他,曰本方麵已經盯上他了,知道他是個吉祥物而已,隻是靠後麵的團隊……會揭穿他……
不……或許他們並不知道,隻是在詐我呢?
當然,知道不知道都一樣。
曰本人故意亮出底牌,隻有一個目的——影響自己的情緒,使得自己緊張,以便讓東鄉大將出馬時能占據上風。
蘇懷心裏暗自點頭,這個曰本二杆子看似衝動,但是做事確實非常縝密。
如果沒猜錯的話,剛才鬆井大佐故意鼓動那些鬼子軍官們鬧事,就是看到情況不對了。
剛才如果讓自己把三十六計講完,任何人都看得出來,這麽軍事論辯他們曰本方輸定了,所以那群曰本軍官蓄意佯怒打斷自己論辯,是為了給爭取時間,商量好對策之後,讓東鄉大將出馬,把話題帶入到華曰戰爭上去。
否則,以曰本軍人的紀律性,怎麽也不可能突然被自己幾句話集體激怒了。
這幫曰本人確實比朝鮮人難纏多了……
蘇懷心裏不由暗想。
如果自己真的是靠高雲他們稿子裝裝樣子,此刻聽到他們這番話,隻怕嚇得腿都要軟了吧。
可惜……你們誤會了一件事情,雖然華夏團委確實想把我蘇懷當吉祥物,但是我這吉祥物可是喜歡自力更生的,聊別的戰略我不行,聊抗日戰爭,這可是我強項。
咱可是從幾歲起看抗日劇長大啊。
果然,蘇懷迴到台上時,現場導播重新把節目接入直播信號,主持人就無奈介紹道:
“東鄉大將作為著名的二戰將領,對二戰實際情況最有發言權,不如請您點評一下蘇先生說的《三國演義》謀略中,是否可以用在當年華曰戰爭中?”
鬆井大佐頂不住了,終於就把現場曰軍最高將領請出來了。
隻看坐在第一排的東鄉大將,接過話筒緩緩站了起來,這位曰本僅存的二戰名將,飽經風霜的臉上看不出任何表情,隻是望向蘇懷道:
“蘇先生談的那些小說謀略,十分精彩,很有戲劇性……”
主持人道:“您的意思是,不同意《三國演義》中的謀略?覺得這些並不高明?”
東鄉大將點頭道:“以小說情節而言,能杜撰出這樣精彩的情節真是令人佩服的,但是實戰是完全不同的。”
“那您能說說,剛才借刀殺人的計謀,你覺得在現實二戰中不能運用嗎?”華夏的主持人無奈接著問道,節奏完全被東鄉大將帶著走了。
東鄉大將嚴肅道:“當然,蘇先生剛才說的隻是文人戲言罷了,離用於實戰還差得很遠吧,真實的戰爭要比《三國演義》中描述複雜得多。
而且他根本不了解二戰時期,華曰戰爭的實際情況吧?那時候曰本國是遠遠強於華夏的,根本不需要什麽所謂的‘借刀殺人’。”
這下子,鏡頭都對準了蘇懷,蘇懷剛才與鬆井大佐的論辯中似乎占據了一點點上風。
可東鄉大將一出場質疑他,那情況就截然不同的。
東鄉大將畢竟是二戰時存留的一代名將,他當然有資格質疑蘇懷說的根本無法用於“實戰”中。(未完待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