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多時,應天府知府陳奇瑜,巡撫汪喬年來了。


    還有南京軍政司司丞王永斌。


    南京軍政司司丞王永斌是洪承疇的部下,隸屬於東部軍區管轄。


    應天府衙門是行政體係裏的,和軍政分開。


    巡撫衙門則是朝廷派駐到地方監管人事、官員紀律等。


    眾人見到皇帝,立刻跪下,拜道:“臣等參見陛下,吾皇聖安。”


    “朕安,都起來吧。”


    “謝陛下。”


    眾人起身後,又說道:“陛下聖駕蒞臨,臣等未能遠迎,請陛下恕罪。”


    “不知者無罪。”


    見皇帝沒有怪罪的意思,眾人這才送了一口氣。


    這些個人,可都是新政在南直隸的骨幹啊。


    崇禎問道:“祭拜太祖的禮儀都準備得如何?”


    陳奇瑜說道:“迴稟陛下,已經按照朝廷規製準備好,是禮部親自給的統籌方案。”


    “親王們呢,還有誰沒來?”


    “都來了,除了被抓去北京的。”


    崇禎又問汪喬年,說道:“南直隸各州府的官員安排如何?”


    “迴稟陛下,名單都在這裏,任命標準是按照內閣給出來的,提審到了吏部。”


    崇禎接過來仔細看完,他說道:“南直隸是大明朝最富裕的地方了,朕將這個地方交給你們,你們可別讓朕失望。”


    陳奇瑜說道:“陛下放心,臣等一定盡心盡力。”


    “嗯,有什麽困難,隨時跟朕說,朕是絕對支持你們的。”


    “謝陛下。”


    “話說迴來了,朕支持你們,你們也得給朕交出讓朕滿意的答卷來。”


    “是是。”


    “汪喬年。”


    “臣在。”


    “替朕轉告那些親王,讓他們注意點自己的行為,不要給朕丟臉!”


    汪喬年一頭霧水,他不知道皇帝為什麽突然說出這種話,他說道:“陛下,臣愚鈍,是發生了什麽嗎?”


    “朕今日在春風閣喝酒聽曲子,惠王就在春風閣,以親王的身份,在那裏強迫民女!他惠王的私人愛好,朕不會管,也懶得管,但是,這種利用權貴欺壓百姓的事情,讓他們給朕收斂一點!否則不要怪朕翻臉不認人!”


    “是!臣會去如實轉告陛下的話。”


    “陳奇瑜。”


    “臣在。”


    “銀票推行如何?”


    “迴稟陛下,發行了三天,已經兌換出去10萬兩。”


    3天就已經兌換了10萬兩了!


    看來銀票加持稅收,讓民間對銀票的信心大增啊!


    主要還是順天府那邊經過了一輪試點。


    雖說大明朝還沒有出現信息化,但好歹順天府已經推行了兩年多,南北大運河商貿發達,商人多多少少都會將消息傳過來。


    有順天府的預熱,應天府自然順利了不少。


    陳奇瑜繼續說道:“陛下,這其中還是有一些問題,臣就鬥膽直言了。”


    “但說無妨,隻要是問題,都可以拋開了說,朕不會因言之罪的。”


    陛下,您不會因言之罪?


    您是在跟我們扯犢子呢!


    因言之罪的還少嗎!


    做下屬的,要是信了領導這句話,那真的就該去見鬼了。


    但這件事對於陳奇瑜來說,真的是一個大問題,牽扯到銀票新政推行的大問題。


    他不得不說,因為不說出來,接下來銀票推行不下去,他很快就要擔責任的。


    陳奇瑜說道:“陛下,臣去了解過了,民間一些商人,對銀票還是比較擔心的。”


    “擔心什麽?”


    “擔心朝廷隨意印發銀票,他們手中的錢就會貶值。”


    崇禎能理解陳奇瑜說的這個問題。


    這確實應該是一個問題,如果這不是一個問題,那就不正常。


    金融其實是國家經濟頂層戰略。


    中國的金融大佬鼻祖不是別人,正是那個率先對匈奴展開全麵反擊戰的男人。


    如果說秦始皇是統一華夏的第一個皇帝,那麽漢武帝就是帝國模板的奠定者。


    在漢武帝之前,皇帝們都在思考,我該怎麽做皇帝。


    漢武帝之後,皇帝們都知道,按照劉徹的那一套去做,不會有錯。


    劉徹怎麽做的?


    金融上擼羊毛,經濟上鹽鐵專賣,權力上設置內朝自己的小班地,加強皇權,地方上不斷削弱地方權力。


    並且,對商人進行嚴加管控。


    這些手段,全部出自漢武帝劉徹。


    國企這個概念,就是劉徹弄出來的。


    劉徹打匈奴,消耗了漢朝幾乎大半的財政,漢朝居然還沒有崩,這本身就是個奇跡。


    為啥?


    因為桑弘羊那貨擼民間羊毛,老百姓根本就不知道自己被擼羊毛了。


    這就是金融手段高超。


    同樣把金融玩到極致的還有割地賠款求和成肌肉記憶的趙宋。


    你可以說老趙家沒骨氣,不僅欺負孤兒寡母,還動不動給北邊交歲幣,並且還自費武功。


    但你絕對不能嘲笑老趙家的金融手段。


    告訴你,老朱家就是虧在不會玩金融。


    朱元璋開國之後,玩銀鈔,把銀鈔分分鍾玩死。


    朱元璋坐在那裏不停印銀鈔,然後用銀鈔發工資,一邊印,一邊說:你們都拿這些玩意兒去吧,反正你們別用它交稅,老子不收。


    這特麽是金融理念的基本常識錯誤。


    大明朝從朱元璋開始,其實並不富裕。


    這裏的不富裕不是指國家不富裕,而是指朝廷不富裕。


    朱元璋本人不太重視商稅,導致後麵的皇帝都不重視,再導致老朱家每一個皇帝都不會玩轉金融。


    到了朱棣後期,國庫其實一直缺錢,東挪西湊的。


    大明朝的稅製本身也奇葩,能活兩百多年,真的算是朱元璋在天保佑了,也和老朱家對地方管控逐漸放鬆有關。


    在朱家的統治下,各地放飛自我,大家當然不會與中央皇權有劇烈衝突。


    可是,現在張晨來了,要加強中央朝廷對地方的控製,矛盾就被激化了。


    金融矛盾也同樣如此。


    商人們一個個心裏都清楚得很。


    銀票這玩意兒,不是簡單的貨幣。


    它是一種權力。


    物價的定價權、貨幣的印發權,財產的價值決定權。


    它是一種權力,一種看不見、摸不著,但是可以頃刻間讓無數人傾家蕩產的權力。


    它的威力,比軍隊不會小。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我在大明割韭菜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唐曉非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唐曉非並收藏我在大明割韭菜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