凡是都有兩麵性。


    大同鎮這一次遭到了重創,但也徹底撕開了掩飾邊軍腐敗的那張皮。


    撕開後,爛得流膿。


    其實大明朝的上上下下,到處都是問題。


    這是一個全身都是病的巨人。


    軍政的腐敗,也不過是官僚體係癱瘓的一個縮影。


    大同鎮死了很多人嗎?


    的確死了很多人,甚至餓死了很多人!


    但真實的明末,地方上因為戰亂、饑餓,死的比現在更多,用人間地獄來形容也不為過。


    這些是21世紀的人永遠無法體會的。


    畢竟,有些人連上個班也要感慨人生不容易的。


    話說迴來了,大同鎮的事情,現在是不是要注意影響,最好大事化小,悄咪咪地把糧食運糧,悄咪咪地把城池修好?


    當然不是!


    從政治的層麵來說,這件事給了崇禎一個充足的理由。


    他可以借助這個機會,施加壓力,逼迫所有人對軍政的腐敗進行最嚴厲的調查。


    軍政的腐敗,其實就是官僚的腐敗。


    崇禎元年大同鎮被破了十幾座城堡,大同城被攻破,朝廷撥了一筆錢,那些錢都是誰拿了?


    張宗衡、劉同全背後的人都有哪些?


    魏中雲現在是不是還活著?


    兵部已經並入樞密院,現在兵部還有部分人是前幾年大同城撥錢的時候在職的,他們有沒有參與進來?


    當時的兵部在調動運輸銀子的時候,地方上的官員有沒有貪汙?


    大同鎮現在還有多少官員活著,他們都在什麽地方?


    這些全部都可以放開手了去查。


    不著急,一個個查。


    反正朕有的是時間萬萬查!


    把他們查得狗急跳牆了大不了逼他們造反,再殺一批!


    劉同全這種參將級別已經非常高了,他還關在監獄裏,就從他入手。


    軍政的事情就讓軍督府的人介入進來查,給軍督府在軍政中豎立威信,威懾軍隊,形成固有的製度。


    另外,等在草原打一波完後,轉身攜勝利的威勢,鎮壓國內親王的反叛後,朝廷的財政壓力也就減少了很多,就完全可以對軍政進行大刀闊斧。


    那個時候,皇帝手中掌握了大義,誰還敢反對呢?


    除非造反!


    一旦新軍的軍威打出來後,誰敢造反就滅誰滿門!


    這一套走下來,皇帝的威勢將會達到全所未有的高度。


    再將在順天府實驗的各個新政開始在各省強力推行,誰再敢反對就殺他全家!


    那個誰,李岩不是在組建新學麽?


    國力北京大學裏也有一批學生到卒業的時候了,都拉出來去地方推行新政。


    論手段,他張晨這裏還有太多太多沒有開始施展。


    不急,老鐵們排好隊,韭菜一茬茬割!


    接下來,皇帝坐鎮大同鎮親自監督災情,大同鎮的民心也開始安定下來。


    一時間,皇帝在民間的聲望,暴漲起來。


    到目前為止,皇帝在陝西、山西、大同鎮(大同屬於獨立軍區)、北直隸、河南省的聲望已經爆棚。


    老百姓嘛,餓的時候喊餓,吃飽了就開始八卦,尤其是殺高官的八卦,大同鎮總督張宗衡被淩遲的消息很快就傳開了。


    而且在三月二十六日,就傳到了北京。


    一聽說張宗衡被剮了三千刀,那些安排調糧的官員一個個忽然之間就變得非常“勤快”起來,各個正義感爆棚,爭先恐後地幹活,恨不得把拉糧食的騾子換下來自己上。


    當然,北京城除了這件事,還有其他幾件事也吵得熱熱鬧鬧。


    一、皇帝突然出現在大同鎮,這件事本身就驚呆了朝堂的大臣們。


    說話的去南海子打獵,怎麽突然打獵就打獵到了大同鎮?


    大同鎮可是邊關啊!


    當年英宗就是在那一帶被俘虜的!


    您這不是作死嗎!


    二、張誌安那批陝西的官員,被抓到了北京城,現在李自成組織三法司在審問所有犯事的官員。


    這倒不是大家爭論的重點。


    關於陝西官員的候補問題,才是大家爭得麵紅耳赤的。


    畢竟牽扯到派係,誰都想安插自己的人。


    吏部的門檻都差點被踏破。


    三、親王造反的問題,已知現在蜀王算是被摁下去了,大家本來以為可以消停了,可是楚王又反了。


    而且眼看其他各地親王也都有蠢蠢欲動的架勢。


    一時間,朝堂上也是人心惶惶。


    而偏偏這個時候皇帝居然跑到邊關,這要是出了三長兩短,親王們還不爭先恐後到北京來?


    總之,現在北京的局麵,那是暗流湧動。


    甚至有人偷偷開始給親王們寫信,表示現在是絕佳時期啊!


    外患虎視眈眈,內憂又隨時可能爆發。


    要不是崇禎二年年底的己巳之變,張晨赦免了一大批官員,同時又提拔了一批自己的人,現在耿如杞能心甘情願老老實實幹活?


    若不是把孫老頭放在中樞,能壓得住局麵?


    若不是在朝堂上分出了改革派和保守派,把王永光逼到改革派,吏部能在這個時候撐起大局?


    如此看來,這些年所做的事情,都還是大有作用的。


    整個大局還在一步步往前推進。


    這個時候,崇禎哪裏都不去,他不斷給北京寫信,給太原寫信,意思就是朕在這裏等著你們的糧食到來,朕要親眼看見,朕還給你們計時間了,望諸君知曉哦!


    三月二十七日,在將卜失兔的殘餘兵力殺了一遍,把所有屍體全部火化後,曹文詔就領著大軍,一路出了長城。


    這事擱在以前,誰敢想啊!


    大明朝上一次主動從大同鎮出擊征討蒙古,那是武宗的時候?


    反正,國內已經有許多人做好皇帝在大同鎮兵敗的準備了。


    例如現在有些親王都已經知道皇帝在大同鎮了。


    當然是等著皇帝被俘虜,或者兵敗狼狽歸來。


    隻要皇帝兵敗狼狽歸來,改革的反對派就會借勢反撲。


    在曹文詔出長城的同一天,卜失兔帶著五十幾名殘餘兵力,從一個偏僻的地方,也混出了長城。


    大同鎮現在許多地方算是空虛的,基本上還沒有來得及重新安排人。


    卜失兔出長城後,瘋狂地朝歸化城趕。


    到三月二十八日中午,卜失兔先曹文詔到了歸化城。


    等進了歸化城,卜失兔立刻下令開始召集一批新的士兵。


    與此同時,開始給多爾袞寫信,讓人八百裏加急送出去。


    到了三月二十九日上午,卜失兔自己出城,開始在各個牧場親自招募士兵。


    許多牧民被強行要求立刻加入軍隊,如果不願意的就地處死。


    卜失兔心中的怒火還在燃燒,他要盡快再次組建一支隊伍,然後聯合多爾袞,上線對明朝作戰,把明朝徹底打服,要求明朝給自己賠款,並且給一大批物資!


    就在他鬥誌昂揚的時候,曹文詔帶領著兩萬大軍抵達了歸化城。


    明軍一到土默特部的地盤,就像狼群進了羊圈一樣。


    曹文詔:目之所及的韃子,全殺了!


    殺到他們能歌善舞為止!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我在大明割韭菜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唐曉非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唐曉非並收藏我在大明割韭菜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