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胤植微微一驚,天子的欽差?


    羅德輝連忙躲藏起來,孔胤植帶著所有人去門口迎接聖旨。


    還真是宣他入京的。


    等接完聖旨,招待了欽差,欽差倒是離去得快。


    羅德輝從旁邊走出來,說道:“聖公,這真是千載難逢的機會。”


    十二月初十二日,孔胤植抵達了北京。


    下午的時候,曹化淳到了乾清宮。


    “皇爺,衍聖公到北京了,是上午十點到的,一共有78位官員去迎接了衍聖公,是到城外三十裏去迎接的。”


    崇禎正在計算第一代蒸汽機的原理,他頭也不抬說道:“知道了。”


    “皇爺,瑞王也到了。”


    “知道了。”


    曹化淳站了一會兒,又說道:“皇爺沒有其他事,奴婢先告退。”


    “下去吧。”


    北京城正在飄著小雪。


    到了下午三點,孔胤植入宮,到了乾清宮前,隨後被宣召進了乾清宮。


    “臣參見陛下,萬歲萬萬歲。”


    崇禎立刻走下去,雙手將孔胤植攙扶起來:“衍聖公不必多禮,你不同於其他大臣,你是聖人血脈。”


    “謝陛下。”


    表麵很尊敬,但其實孔胤植內心還是很有優越感的。


    他甚至比皇帝還有優越感。


    要說到家族傳統,這華夏,誰比得過孔家?


    沒聽說千年的王八,哦不,千年的世家,百年王朝麽?


    這話就最適合孔家。


    一直傳承。


    任由人間如何改朝換代,他孔家都是孔家,曆代皇帝都將孔家供奉起來。


    孔家那是最瞧不起朱家的,在孔家人看來,朱家就是個土暴發戶,朱元璋那個臭屁民一朝得勢而已。


    崇禎又說道:“愛卿是何時到的京師?”


    “臣上午巳時到的京師,整理一番,恭候聖上召見。”


    他不說十點鍾,而是說巳時,說明他對皇帝搞的那套新政計時法,是完全不同意的。


    “愛卿一路舟車,甚為辛苦啊。”崇禎表現得是非常地客氣。


    他又說道:“來人,賜座。”


    王承恩立刻讓人給孔胤植搬了一把椅子過來。


    孔胤植剛開始還假裝客套,表示自己身為臣子,敢來在君王麵前坐,但是架不住崇禎的熱情。


    最後,崇禎一隻手拉著孔胤植,讓他坐下來。


    “愛卿,朕若不是最近有煩心事,也不會在年關讓愛卿來北京來了。”


    “陛下有何煩心事,臣願意為陛下分憂。”


    崇禎猶豫了一會兒,說道:“唉,不說也罷。”


    孔胤植又說道:“陛下是為新政而煩憂嗎?”


    崇禎又猶豫了一會兒,說道:“算是吧。”


    “陛下,臣願意為陛下分憂,赴湯蹈火。”


    “唉……”崇禎又隻是長歎,而不說話。


    “陛下是在擔憂李自成一事嗎?”


    崇禎隻是看了他一眼,並沒有說話,那樣子讓孔胤植認為皇帝是默認了。


    他說道:“陛下,臣有一些話,不知當說不當說?”


    “你說吧,但說無妨。”


    “李自成起於微末,當初助陛下在陝西穩定了一些事態,但此一時彼一時,李自成畢竟並沒有通過科舉正道入仕。”


    孔胤植也不傻啊,這話說的還是很周全的,並沒有一上來就抨擊李自成。


    “既然沒有通過科舉正道入仕,難免行事魯莽,視禮法於無物,惹的天怒人怨。”


    見皇帝並沒有打斷自己,而是在安靜地聽,孔胤植覺得自己說的皇帝應該不反感。


    他繼續說道:“若是一人對李自成有意見,倒也好說,畢竟李自成是按察使,這按察使就是做得罪人的事情的,那些官員想要攻擊按察使,未必按察使有罪。”


    你看看,你看看,這貨把話說得夠漂亮吧。


    “若是有數人對李自成有意見,陛下也姑且聽之。”


    “若是有數十人聯名彈劾李自成,陛下則需要派人去查明情況。”


    “而若是有百人聯名彈劾,陛下則需要警惕了。”


    在孔胤植剛才張嘴說李自成的第一個字開始,皇帝就知道他要放什麽屁了。


    這種先揚後抑的話術,就是在告訴對方:我的評價很客觀,我說話站中立,他就是個垃圾!


    這種老陰陽人,文字高手,在後世的論壇上,一抓一大把。


    “那愛卿,你說此事如何是好?”


    一聽皇帝這麽說,孔胤植心中就更有數了。


    看來皇帝對李自成也是有很大的意見了啊!


    也對,這麽多官員聯名彈劾李自成,皇帝不對李自成有意見才怪!


    孔胤植說道:“陛下,臣覺得,此事隻是標,想要治本,還得從根源抓,正要正本清源,自然水到渠成。”


    “哦,朕願聞愛卿高論。”


    “這根,就在於選拔人才的時候,出了一點點小問題,不過這並不影響,隻要及時做出調整,就可以了,當然了,是有人誤導了陛下,不過臣在此不談此事,隻說正本清源。”


    “何為正本清源,如何正本清源?”


    崇禎一副乖巧學生的樣子,眨巴眨巴眼睛看著孔胤植。


    孔胤植說道:“臣聽聞,現在的一些新官,有一部分是從國立北京大學選拔的?”


    “是有這麽一迴事。”


    “陛下,臣覺得,問題就出現在這裏。”


    “哦?”


    “華夏自古遵循禮製,尊孔孟之聖學,以教化百姓,而如今,國立北京大學卻習雜學之術,置禮於不顧,則無法為民表先,自然不能信服眾人。”


    “臣以為,當先暫停國立北京大學,當然,也不是廢除,而是不能輕易在裏麵選拔官員。”


    “現在朝廷急需人才,你說在何處選人?”


    “民間有舉人,再不濟有秀才,也可以從國子監選,他們都是效忠於陛下的,習禮而育人,施以王化,則社稷安定。”


    崇禎點了點頭,似乎在思考著什麽,也沒有說什麽。


    “愛卿,你且先去歇息,朕要好好想想愛卿的話。”


    “那臣先告退。”


    孔胤植出了乾清宮後,覺得自己仿佛上天了。


    這事穩了,皇帝八九不離十要對國立北京大學動手,畢竟現在那麽多官員反對,現在這個局勢,李自成又摻和進來。


    許多官員認為朝廷選拔製度出了問題,可以說李自成一事,和新村鎮官選拔一事若有若無攪合在了一起。


    但是孔胤植並不知道,那個陰險、腹黑的皇帝,是在給他挖坑。


    如果溫體仁在場,必然當場就看穿皇帝那虛偽的一麵。


    為什麽?


    因為溫大人已經被皇帝表麵的和善坑過好幾迴了。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我在大明割韭菜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唐曉非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唐曉非並收藏我在大明割韭菜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