彈劾的官員主要是陝西的官員。


    有來自陝西承宣布政使司的官員,還有來自西安府的官員。


    甚至連參政官都參與進來了。


    彈劾的共同點是:李自成殺人!


    其用詞頗為犀利,指責李自成胡作非為,草菅人命。


    讀完後,儼然覺得李自成就是個無惡不作的大惡人啊!


    崇禎頓時來了神。


    好啊!好!


    他要的就是這個效果!


    李自成是惡人?


    如果李自成都算惡人,那陝西的官員就沒有一個好東西了!


    縱觀曆史,李自成出身卑微,性格堅韌。


    造反那也是被迫,造反的時候,信任自己的兄弟,結果被兄弟戴綠帽子。


    後來多次被打得潰不成軍,還能再東山再起。


    並且對明朝投降過去的將領,一律優待,禮賢下士,尊重士兵。


    李闖王的軍隊,軍紀嚴明,作風端正。


    這種事,是一個惡人能完成的?


    李自成性格剛直,和官僚們不同,他做事無非不會拐彎,不會送禮,不會奉承。


    更不會覺得大家都是自己人,罰酒三杯算了。


    他這個按察使,這兩年在陝西必然是得罪了不少人的。


    崇禎突然意識到一個問題,可以將李自成提拔到北京,讓他來負責反貪總府衙門。


    李岩倒是更適合吏治,放在南京有點可惜。


    現在他正是需要新政人才的時候。


    果然,第二日,崇禎突然收到多封彈劾李自成的奏疏。


    這一次倒不僅僅是陝西的官員寫的,還有京官,以及陝西道監察禦史。


    彈劾的罪名都是李自成在陝西殺人。


    具體是這麽一迴事兒。


    西安府長安縣有一個叫吳誌春的舉人,據說被李自成查出來賄賂長安縣的知縣,之前一直不交稅,而且名下有千畝良田。


    查出來後,這個吳誌春說李自成栽贓嫁禍他,為了自證清白,於是在家裏上吊自殺了。


    這事發生之後,陝西的官員集體憤怒了,指責李自成害死了一位大善人。


    為什麽說是大善人呢?


    據陝西的官員們說,這位吳誌春在陝西的災情中,捐了不少糧食。


    這些捐款在長安縣的縣衙門都是有記載的。


    崇禎:朕要是相信了你們編的故事,朕就活該去掛歪脖子樹!


    有錢人啊,有錢有權後,就喜歡當善人。


    實際上,這善人背後到底是個什麽德行,心裏沒點逼數麽?


    崇禎道是耐著性子把這些奏疏都看了一遍。


    看完後,他決定先冷處理這件事。


    因為既然這件事有鬧大的嫌疑,李自成肯定不會坐以待斃。


    果然,一天後,崇禎就收到了來自李自成的奏疏。


    裏麵就把事情經過全部寫的一清二楚。


    裏麵著重強調了李自成帶人搜查了吳誌春的家,找到了大量的證據。


    甚至還發現了賄賂的名單。


    好家夥,看來這些人賄賂官員都喜歡收藏名單啊。


    也是,有錢人家,每花出去一筆錢,那都是要記賬的。


    沒有記賬的習慣,如何做到家大業大?


    既然李自成手裏都有證據了,那這事簡單啊。


    宣李自成進京。


    崇禎立刻發了一道詔命,讓李自成火速進京。


    此詔命一出,京城裏就有不少人興奮起來了。


    李自成進京,他還能有活路?


    既然召李自成進京,幹脆將李岩也召迴來。


    說辦就辦,又給李岩發了一份。


    到下午的時候,突然又多了一些彈劾李自成的奏疏。


    崇禎又翻閱了一下,咦?居然有山東的官員?


    這山東的官員和陝西八竿子打不著,跑來彈劾李自成搞毛線啊!


    吳誌春死在八月份,估計事情在西安府冷處理了一段時間,那段時間發生了什麽,崇禎不得而知。


    有可能是名單上的人找李自成私下談過,但估計是談不攏。


    李小哥擺明了態度:我要弄死在座的各位。


    於是這事拖到十一月才送到北京來。


    而此時此刻收到山東的奏疏,這特麽的就不正常了!


    嘿,你別說,還有山西的奏疏。


    這不正常!


    崇禎先將這些奏疏壓下來,留中處理。


    他將駱養性傳召到乾清宮來,說道:“孔府那邊有什麽動靜?”


    “迴稟陛下,今日早上剛送過來的情報,說是前一段時間,有一名叫王長喜的商人,出入孔府頗為頻繁,一共進了二十次,這王長喜是陝西長安縣人。”


    “長安縣人,你們確定?”


    “確定,我們派人假裝商人去找他聊過。”


    “他到孔府做什麽?”


    “說是談生意。”


    衍聖公還做生意?


    這不是扯淡嗎!


    “他去了多久了?”


    “我們是九月發現他的,一直在密切跟蹤。”


    “此人現在還在曲阜嗎?”


    “還在。”


    “去把此人抓迴來,扔到昭獄裏。”


    “是!”


    “便宜行事,不要被人發現了。”


    “臣明白。”


    這就有意思了!


    崇禎敏銳察覺到,有人想要搞事情了。


    恰好李自成被彈劾,事情發生在長安縣,恰好長安縣的商人跑到孔府,恰好各地官員攻擊李自成。


    朕正好要找孔府的算算賬,你們自己就跳起來了。


    怎麽?


    要慫恿官員,對李自成開刀,給朕一個下馬威?


    此事讓駱養性先去抓人,其他倒也不急,待李自成進京,詳細了解更多,再做打算。


    孔府的人翻不起浪花來的。


    傍晚的時候,崇禎見了一下宋應星,宋應星呈遞了一份奏表,主要是今年順天府糧食的統計。


    從這份奏表來看,順天府的糧食的確增產了一些。


    尤其是紅薯種下去,讓糧食總量增加了許多。


    宋應星規劃的糞便處理方案,現在又是村官選拔重點要學習的教材。


    “宋愛卿,朕覺得,影響農業的,還有水利工程,此乃重中之重。”


    “你可以去北京大學見見徐霞客,與他擬定一份水利工程運籌,咱們年底的時候,好好討論討論。”


    宋應星說道:“陛下聖明,臣也觀察過,北方降雨比南方少,北方的河流覆蓋也不多,若是要興修水利,則需要調動大量人力物力。”


    “現在鋼鐵產量不少都用在軍工上,這件事需要徐大人那邊與臣商討一下。”


    “嗯,你說的對,你將這些事一並記錄下來,等朕處理完手裏的事,朕與你們幾個好好商議商議此事。”


    “是。”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我在大明割韭菜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唐曉非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唐曉非並收藏我在大明割韭菜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