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承宗、畢自嚴、李邦華、範景文等人也都跪下來。


    他們也說道:“請陛下降罪,是臣等失職。”


    有一種計謀叫做以退為進。


    你以為孫承宗他們真的在認錯?


    他們隻不過是借著韓爌把話挑到這個份上,逼著滿朝文武認錯。


    如果這個時候,你是朝堂上某個彈劾他們的官員,你一聽他們認罪了,然後屁顛屁顛跳起來說:陛下,您看他們認罪了,臣說的對吧。


    如果你真的這樣,肯定會死的很慘,絕對的。


    當然,這樣的人,在朝堂上大概率是不存在的。


    屁股決定腦袋,雖然大明朝的官員是沒有節操的,為了利益什麽狗屁混賬邏輯不同的話都能說出來。


    但這種弱智的行為,還是不會有的。


    畢竟官場是個篩子,這麽點腦子都沒有,是不可能進入到這裏來的。


    這下群臣都被搞得下不來台了。


    尤其是六部九卿的官員。


    堂堂部院大臣啊。


    皇帝坐在上麵不說話,他不說話不是無話可說,而是等著在場的諸位……認錯。


    猶豫了一會兒,吏部的人先出來跪著了:“是臣等失職。”


    吏部是六部實際之首,吏部的人一出來,接下來名義上的六部之首禮部就跳出來了。


    再接下來,各部尚書、侍郎,還有九卿都齊刷刷出來了。


    “是臣等失職,請陛下降罪。”


    一邊的國子監祭酒孔貞運也爬過來,說道:“陛下,國子監也監國之責,然則國朝綱紀敗壞,地方官僚貪汙腐敗,國子監亦有失職,請陛下降罪。”


    這孔貞運倒是聰明。


    國子監最近鬧得厲害,他卻非常識趣。


    國子監和翰林院都是非常特殊的衙門。


    在行政上,這倆基本上沒啥實權。


    可地位卻很高。


    國子監就是所謂的太學,直接隸屬於朝廷的官學。


    也可以理解為21世紀的清華北大。


    因為清華北大是直屬於中央管的。


    國子監祭酒和翰林院學士的品階都不高,但絕對都是皇帝的近臣。


    尤其是翰林院。


    明朝中後期有一個不成文的規定,所有入閣的大學士,必須從翰林院裏挑選。


    例如韓爌、錢龍錫、周延儒、孫承宗等人,以前都是翰林。


    現在都認錯了,國子監祭酒都認錯了,翰林院的人也扛不住了。


    咋滴?


    你現在還能把白的辯成黑的不成?


    翰林院的人也都認錯,表示是自己的失職。


    之前還群情激憤,要在朝堂上義正言辭拯救天下,現在都乖乖認錯了。


    認錯重不重要?


    認錯非常重要。


    這是在集體表態。


    這是讓集體打成一個共識。


    什麽共識?


    地方官員存在大量的貪汙、以權謀私、偷稅的現象。


    權力的高層達成一個共識後,以後清理人,新進來的人,才會被共識所影響,並且腦子裏深植入這個共識。


    好了,這還隻是第一個共識。


    這就是他張晨接著南直隸的事,倒逼這群大臣改革的第一個共識。


    既然都承認有問題了。


    是不是就完了?


    當然沒有。


    有問題要解決啊。


    接下來就是第二個共識。


    崇禎見人也跪得差不多了,說道:“有問題,是很正常的,也是合理的,沒有問題,才是不正常的,不合理的。”


    “朕剛登基之時,都在跟朕說,海內生平,天下安定,朝堂一片和氣。”


    剛登基?


    崇禎是天啟七年登基的,那時候張晨還沒有穿越過來,但是曆史他還是知道的。


    崇禎登基不久後,就對魏忠賢動手了,朝堂上的正人君子們感動得熱淚盈眶。


    他們彈冠相慶,上演一個又一個感人肺腑的場麵。


    但實際上政治投機分子們則借著那場風波大肆清除異己。


    到處都在歌頌皇帝的仁德,到處都在歌頌大明的千秋偉業。


    舞台中央的鮮花和掌聲,對年輕人來說,是致命的毒藥。


    “諸位都是大明朝的社稷良臣,都起來吧。”


    社稷良臣?


    你如果信了這狗皇帝的話,怕是活不過後麵三章了。


    這不過是場麵話罷了。


    眾大臣繃緊的心這才舒緩了下來,紛紛道:“臣等謝陛下。”


    現在誰還提黃錦?


    誰還提南直隸被砍死的讀書人?


    誰敢提,誰就是在罵在場所有人失責。


    皇帝都給大家台階下來了,你還跑出來再提,作死不是這麽作的。


    大家不提了,但是皇帝又有問題了。


    皇帝語氣也平和了下來,像看一群溫順的小羊一樣看著大家,說道:“既然諸位都認識到了問題的根本所在,那咱們就來討論討論,如何解決這些問題。”


    這才是最後的關鍵。


    提出了問題,得有解決問題的方案。


    不,問題的方案皇帝早就有了。


    現在是第二個共識。


    為什麽要逼著大家達成第二個共識?


    這就是權力的遊戲了。


    在場的諸位,哪一個手下麵沒有幾個在地方上撈錢撈得盆滿缽滿,年末跑來孝敬的狗腿子呢?


    既然如此,咱們就公開來商量商量,以後要是將各位的狗腿子逮出來了,怎麽辦吧?


    是把他剁了,還是把他和諸位一起剁了?


    皇帝這個問題一提出來,有的人就感覺後麵好像被捅一下,全身一緊。


    “韓爌,你來說說,如何解決眼前的問題?”


    韓爌深吸了一口氣,手心全是汗。


    “陛下,臣以為,各地稅務,已經從知府、知縣手裏剝離出來,由稅務部門管轄,這是良政。”


    你看,終於從他們嘴裏說出新政是良政了。


    “隻是,稅務部,稅務局,稅務司缺了一些能夠快速執行的人員。”


    “快速執行的人員?”


    韓爌覺得自己在這樣說下去,要成為各地地方官員的公敵了,朝堂上無數官員要有大的損失了。


    但是話到嘴邊了,而且皇帝步步為營,層層逼他說話。


    “臣的意思是,稅務部要配置兵丁,能夠動武的人,人不用多,但有動武的權力,確保稅能正常收上來。”


    從北直隸黃冊案來看,抗稅最主要的是地主鄉紳,他們通過隱瞞土地,賄賂官員來偷稅。


    如果是這樣,地方的稅務部官員可能無計可施。


    但如果給稅務部下麵的各個衙門配置武力,問題可以快速解決。


    好家夥,這不就是暴力催收嗎!


    皇帝心裏已經樂開了花:“諸位覺得如何?”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我在大明割韭菜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唐曉非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唐曉非並收藏我在大明割韭菜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