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社的實力是很強的。


    在崇禎年間,複社下麵有三千多人,而且大多數是讀書人。


    這些人在地方上頗有名望。


    也不是說讀書人不行。


    太平的時候,國家肯定是需要讀書人來治理的。


    但問題就在於,明朝末年,讀書人的意識形態有大問題。


    準確的來說,是整個大環境的意識形態有大問題。


    例如後人吹噓的明朝不和親、不割地、不賠款這些。


    這些其實沒有什麽好吹噓的。


    可能很多人是反感韃清的無能,所以才吹。


    但吹得有點過頭了。


    國家政治層麵,不是一句不和親、不割地、不賠款,就能解釋的。


    中國古代的上層意識形態,到了明末,已經進入到一個僵硬的死局。


    漢唐這樣的強盛王朝都有和親。


    和親是政治手段,是為了讓國家更加平穩,贏取時間。


    所謂的骨氣,在政治層麵毫無意義,並且還會壞事。


    例如崇禎年間好幾次皇太極想議和,朝堂上的人卻礙於天朝麵子,或者說服自己讓自己表現得有骨氣,打死不承認大明朝不是建奴的對手。


    這種事情,換做漢唐,就乖乖承認現在不是對手了,好好議和吧,猥瑣發育吧。


    這種情緒化的意識形態對抗非朝堂獨有,民間的讀書人也非常常見。


    例如此時此刻,複社的這幫人都覺得自己鐵骨錚錚,敢於對抗暴政。


    實際上呢?


    他們連朝廷的新政都沒有去了解過,聽風就是雨。


    你要問他們為什麽當今朝廷是暴政,他們會告訴你,朝廷殺了這麽多人,難道不是暴政嗎?


    越是無能的人,越喜歡往道德高地上爬,因為他們腦子裏實在沒有什麽東西,唯有一句:我很善良啊,我是個好人!


    隻要說了這句話,他們仿佛所有賢者附體,瞬間充滿力量。


    當天夜裏,一群熱血的讀書人走上了街頭。


    諷刺的是,這件事複社的兩位老大還不知道。


    張溥和張采二人剛剛在鄭三俊府上談完,了解到了目前的情況。


    本來張溥是這麽跟這才說的:“局勢複雜,吾等暫且不要輕舉妄動,還待探明實情,方才我觀鄭大人說話之時,有難言之隱,怕是實情多有曲折。”


    張采也讚成他的話:“今日之事,吾等改日一起赴京請求麵聖。”


    等到他們到複社的時候,發現複社已經人山人海。


    不僅人山人海,許多人已經從裏麵出來,三五成群到了大街上。


    到大街上幹什麽?


    遊行!


    遊行?


    明朝有遊行?


    明朝還真有遊行。


    明朝的皇權的確加強了,但明朝中後期已經屬於小政府,小政府意味著對全國各地的地方管控是很弱的。


    這就造成了許多地方的權力真空。


    地方不受控,掌握了思想、金錢和權力的人就容易放飛自我。


    大明朝的讀書人已經習慣了不受管製。


    所以養成了許多自我為中心的習慣。


    你要說這是人文主義的覺醒也不對,畢竟大家還是信奉儒學聖道的,並且儒學已經儒教化。


    張溥一看,頓時臉色蒼白。


    這下壞了。


    他和張采連忙組織剩下的人。


    “諸位不要衝動,今日之事尚且有諸多疑點,諸位請聽吾一言。”


    “張兄,汝為複社之首,習聖人之道,今日朝堂鷹犬爪牙塗炭社稷,殘害忠良,汝莫不是視而不見聽而不聞?”


    “張兄,吾等敬重你正氣浩然,這朗朗乾坤,昭昭日月,正義必要是要得到伸張的,朝廷無道,吾等當推行聖道!”


    那個年輕人叫胡煥猷,他是南京國子監的監生。


    南京國子監是一個非常敏感的地方。


    崇禎元年二月,山陰監生胡煥猷彈劾黃立極、施鳳來、張瑞圖等,身居揆席,漫無主持。


    意思就是這個叫胡煥猷的山陰人,認為崇禎元年內閣不作為,得過且過。


    這就得罪了權勢。


    不過,不但沒有怎麽樣,反而在南京國子監威望大漲,多了很多粉絲。


    這下就戳中許多人的敏感點了。


    彈劾權貴,是可以漲聲望的。


    那現在,反抗朝廷暴政,也是可以漲聲望的。


    今晚誰的聲音大,以後誰的人氣就高咯?


    張溥一時間竟然無言以對,他腦子突然亂做一團。


    眾人見他不做聲,也沒有耐心繼續聽他說什麽,竟然跟著胡煥猷衝了出去,


    張溥和張采想阻止顯然已經來不及了。


    當天晚上,李岩等人剛剛酒過三巡,下麵的人來報:“大人,外麵有一些人自稱是國子監的監生,在街上大喊要鏟除朝廷奸臣,引起了民亂!”


    “什麽!”


    李岩霍然而起,洪承疇等人也站了起來。


    “壞了!”洪承疇和李岩他們太了解那些年輕讀書人了。


    洪承疇進士出身,李岩舉人出身。


    讀書人要是認定了一件事,腦子很難轉過彎來的,而且脾氣非常倔強。


    “洪軍門,當速速帶人出去勸退他們,若是此時鬧大,必然不可收拾,你我都無法向陛下交代。”


    洪承疇當然知道,他立刻開始召集人手,往街頭趕。


    李岩也跟著出去了。


    當他們出去後不久一看,更是心涼了一大截。


    大街上早已被那些讀書人堵滿了。


    一個晚上,那些讀書人仿佛都從地上冒出來了一樣。


    也對,這裏是南京城,最不缺的還真就是讀書人。


    那些個讀書人見到軍隊來了,不但不害怕,還更加囂張,更加激動。


    他們扯著嗓子,漲紅著臉大聲吼道:“鏟除奸臣,廢除暴政!”


    這樣的聲音,在大街上擴散開,秦淮河畔也到處都是。


    被軟禁起來的魏國公他們都聽到了。


    魏國公大笑道:“看來複社還是出麵了!”


    保國公也跟著大喜:“還是魏國公英明,知道他們能辦大事,早早的和他們接觸了。”


    誠意伯也有些激動,其他官員也眼睛亮起來。


    這事鬧得越大越好,鬧得越大,朝廷越不好處分。


    最後甚至會廢除掉新政,罷免孫承宗、周延儒等人。


    此時,洪承疇的人列隊街頭,火槍平舉。


    洪承疇說道:“汝等既為大明的讀書人,便要忠於朝廷,忠於陛下,為何在此滋事?”


    “朝廷無道,奸臣禍國,暴政害民,吾等既為聖人門徒,自不能眼睜睜看著社稷崩潰,黎民塗炭!”


    “朝廷無道,奸臣禍國!”


    突然,數道閃電照亮夜幕。


    隨後,竟然落下了傾盆大雨。


    但是眾人卻絲毫不退。


    洪承疇別無辦法,隻能守在這裏,擋住他們,不讓他們繼續往前。


    這一夜,南京城徹底亂了。


    而此時,曹文詔已經渡過長江。


    閃電映照在他的臉上,映出冰冷的棱角。


    曹變蛟趕過來說道:“曹帥,要下雨了。”


    “趕路!兩個時辰之後,必須到南京!”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我在大明割韭菜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唐曉非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唐曉非並收藏我在大明割韭菜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