韓爌跪在地上,說道:“陛下,黃錦是江南的清流,若是僅憑一份奏疏,就抓了他,臣擔心引起江南仕子們的不滿,造成人心晃動,於天下不利。”


    “此事已定,不可再議。”


    “陛下,若是如此,後果不堪設想!”


    “韓閣老多慮了,你還是多想想如何治國安邦吧,司法之事,自然有司法衙門來處置。”


    “陛下……”


    “無需多言!”


    韓爌立刻住嘴,不敢再說下去。


    他又說道:“臣倒是還有一些事要奏,關於新政的。”


    “哦,你說說看。”


    “此次北直隸,皆因為黃冊重編而引發,黃冊田產積弊日深,臣也是讚同重編,但畢竟非一朝一夕,臣以為,事事當有輕重緩急。”


    “嗯,你說得有道理,事事的確有輕重緩急。”


    得到皇帝的認可,韓爌鼓起膽子繼續說道:“現在全國推行新的農稅法,已有不少人在反對,若是再加上黃冊重編,必然會引發更大規模的反抗,也給朝廷增加了管製的負擔。”


    “臣倒是覺得,可以先將黃冊重編放一放,先推行新的農稅法。”


    “放一放?”崇禎將書放在桌案上,笑道,“韓閣老,你知不知道當今天下隱瞞田地者多少?”


    “這……臣不知。”


    “枉費朕還對你一片期許,你連這些都不知道,就敢來朕這裏說暫緩。”


    當然,崇禎也不知道,鬼知道現在隱瞞田地的人有多少?


    這數據哪裏來?


    除非皇帝掐指會算。


    之所以這樣問韓爌,當然是在辯論上壓他一籌。


    他總不可能反問皇帝有多少吧?


    就算他問,皇帝隨口一答,他如何去證明?


    “朕去了一趟河南開封,公田被隨意買賣,地主家的田連成片,但知府衙門裏的黃冊卻記載僅有二十畝田。”


    “這天下到底還有多少是這般如此的?”


    “此事關乎到稅收,與新的農稅同體相連,怎能分開處置?”


    皇帝雖然語氣平穩,但卻蘊含著一股不怒自威的氣勢。


    韓爌心頭也是震撼不已,一個二十二歲的年輕人,舉手投足之間,都透露著一股積威。


    “建奴在遼東厲兵秣馬,對錦州、大淩河城虎視眈眈,軍費開支日漸龐大,草原各部心懷鬼胎,你身為內閣大臣,應該多想想如何開源,而不是跟朕來說如何一步步來。”


    “朕要是還有時間一步步來走,朕能殺那麽多人?”


    “再說了,朕要是退一步,他們就敢前進十步。”


    “陛下所思所想,如天空一樣寬廣,似大海一樣深邃,臣遠不及陛下萬分之一。”韓爌將額頭貼在手背上,心裏又是驚疑起來。


    他隻當皇帝是年少魯莽,卻不曾想皇帝其實心裏都有數。


    “朕正好有一事打算讓你去辦。”


    “請陛下明示。”


    “昨日太祖給朕托夢,說山西大同有不少煤礦,讓朕去挖一挖,朕打算設立一個大明煤礦總司,讓你來管。”


    韓爌一時間沒有反應過來,剛才還在聊改製的事情,怎麽突然說起煤礦來了?


    “冬日煤礦總是不夠用,朕還想著給邊關將士供應煤炭,此事非同小可,朕才想著讓你去辦。”


    “陛下,此事恐怕要征用大量民力,臣擔心勞民傷財。”


    崇禎打手一揮,頗為豪氣地說道:“朕既不勞民,也不傷財,朝廷給所有民夫俸祿,不準強征徭役!”


    “這……朝廷哪裏有這麽多錢,這怕是……”


    “此事你不必擔心,你盡管迴去給朕一個總規劃。”


    “臣領旨。”韓爌也的確不再多說,大不了迴去給皇帝擬定一個詳細的計劃,最好是給一個高額的總預算,皇帝看完後估計就不願意做了。


    “下去吧。”


    “臣告退。”


    韓爌走了,崇禎卻思考起來。


    給民夫錢這種事,當然是好事。


    可是這種事可不是真的像皇帝這樣張嘴就來的。


    凡是涉及到錢,必然牽扯到貪汙。


    更何況是給底層老百姓錢。


    那些當官的拿底層老百姓當人嗎?


    當然不當人!


    既然不當人看,他們會將朝廷撥發下來的俸祿真的給那些老百姓嗎?


    當然不會!


    就算是賑災這種要死人的事,他們都敢吞,更何況俸祿。


    但不能因為有貪官,就不敢發布新的政策,成立新的衙門了吧?


    手裏有刀,就盡管去做吧!


    為什麽要挖煤炭?


    首先,當然是滿足軍隊。


    大明朝的邊患主要還是集中在北方。


    而北方的冬天漫長且寒冷,尤其是遼東。


    許多士兵手腳都凍壞了。


    不僅如此,冬天喝熱水也是問題。


    事實上,喝熱水這件事,在中國曆史上,直到新中國建立後,當朝為了提高人民身體素質,才開始大力普及。


    如何普及?


    挖煤!


    在之前,大多數底層百姓都是喝生水。


    古代又沒有過濾器,人長期喝生水就容易生病。


    什麽?砍柴?


    異想天開了。


    柴火用來煮飯,柴火是奢侈品!


    自從中國人開始喝涼白開後,平均壽命明顯增加。


    以目前崇禎的生產力,要大力開采滿足全民肯定沒辦法,但至少要保證軍隊的供給。


    崇禎五年,大明朝依然麵臨著很嚴重的邊境危機,這也是沒有辦法的一件事,該去做的不能少。


    等處置完這件事後,下午,崇禎到了昭獄。


    他親自見了顧秉謙。


    顧秉謙已經很老了,85歲了,能從南直隸活著到北京已經很不錯了。


    他瑟瑟發抖地跪在地上:“老臣參見陛下。”


    崇禎卻不理會他,而是看著錦衣衛呈遞上來的口供。


    沉默了一會兒,崇禎才說道:“是南直隸的田不夠多麽?”


    顧秉謙說道:“陛下,誰會嫌棄田多呢?”


    是啊,田是這個時代的生產資料。


    誰會嫌棄生產資料多呢?


    都是錢啊!


    “沒有其他人參與進來了?”


    “沒有了。”


    “朕不信你顧家能拿出這麽多錢出來在河南省買田,說,還有誰,說出來,朕留你顧家人的性命。”


    “陛下此話當真。”


    “君無戲言!”


    顧秉謙開始說,錦衣衛開始記。


    晚飯之前,崇禎拿著這份名單,迴到了紫禁城。


    就在他迴到紫禁城的時候,南直隸卻發生了一件大事。


    這件事和李岩有關。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我在大明割韭菜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唐曉非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唐曉非並收藏我在大明割韭菜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