崇禎坐在山海關也不是什麽都沒有做,至少派出了不少探子。


    這些探子在收集廣寧、錦州的真實情況。


    為什麽要這麽做?


    戰局千變萬化,若是前方戰況出現千鈞一發之際,無人能統一做調度了該怎麽辦?


    到萬不得已的時候,就必須由皇帝發出指令。


    當然,這是萬不得已的時候,這是給自己留的一個後手,一般情況下,他是不會幹預前線作戰的。


    七月二十八日清晨,大淩河城城頭的明軍士兵正在巡邏。


    一個士兵突然道:“快看那邊。”


    眾人不約而同望過去,一條黑色的長線橫陳在遠處清晨的薄霧中,剛開始還很模糊,漸漸開始清晰起來。


    很快,朝陽從東方的天際噴薄而出,將平原上的薄霧驅散。


    那條黑色的線正在向這邊靠近,輪廓越來越清晰。


    當陽光鋪向大地的時候,鎧甲和刀劍映照得冷光流動。


    “敵軍來了!”


    “建奴來了!”


    剛好祖大壽在城樓下巡檢,聽到有人在喊,立刻上了城頭。


    他一上城頭,就看到密密麻麻的建奴大軍,如同蝗蟲吞噬大地一樣,各種各樣的旗幟,覆蓋了一大塊平原。


    再過片刻,就傳來了鐵蹄的聲音,而且越來越清晰,越來越密集。


    就像無數鐵錘在捶打著地麵。


    皇太極的三萬精銳終於來了。


    何可綱連忙跑到督師府:“督師,皇太極來了。”


    “傳令下去,全軍嚴陣以待,各個城樓火炮手就位!”


    “是!”


    城垛還有多處沒有修建起來,而且甕城也還沒有修。


    目前的大淩河城,隻是剛將四麵的城牆圍了起來,連護城河都還沒有來得及挖完善。


    至於關寧軍出城野戰,也不是不可以,畢竟己巳之變中,廣渠門之戰,關寧軍擊敗了八旗。


    這說明野戰還是能戰的。


    但是,打仗不是賭博。


    而且大淩河之戰對於袁崇煥來說至關重要,不容有任何閃失,所以采取高築牆、打呆仗的戰術,自然是最穩妥的。


    當然,也不是完全打呆仗。


    在袁崇煥看來,這一次的戰役,最終還是要采取野戰決勝負的。


    皇太極進兵神速,以義州作為糧食補給點。


    義州在哪裏?


    大淩河城北麵百裏,它距離錦州城也隻有百裏地。


    這種距離,運糧隊伍三天就可以運一次糧食。


    也就是說,皇太極可以不用擔心後勤。


    建奴這幾年在義州一帶屯了不少田,雖然偶爾被袁崇煥派人破壞,不過無傷大雅。


    即便義州的糧食不夠,東麵百裏還有廣寧城,廣寧城是大城,糧食足夠。


    在袁崇煥看來,此戰之關鍵,便在於切斷皇太極的糧道。


    一旦皇太極與義州、廣寧失去聯係,軍心必然受損,屆時就是最好的野戰時機。


    切斷皇太極的糧道有兩種辦法:


    一、派機動性強的騎兵在義州南邊專門突襲建奴糧草。


    二、直接派兵北上,攻打義州。


    皇太極總兵力有五萬,五萬人一天要消耗十萬斤糧食,一個月就是150萬斤,他絕對沒有隨軍攜帶這麽多糧食。


    很快,皇太極便到了大淩河城下。


    到城下的皇太極並沒有立刻動手,因為皇太極以前吃過虧。


    吃過什麽虧?


    廣寧和寧錦之戰中強攻城樓都吃過虧。


    所以,這一次,他並沒有強攻,而是圍城。


    怎麽圍城?


    在城牆外麵築造三米多高的牆,將明軍圍困在裏麵。


    傍晚的時候,何可綱前去匯報,將皇太極目前的狀況匯報給袁崇煥。


    袁崇煥霍然站起,大吃了一驚。


    他並不是為皇太極想出這樣的辦法而感到震驚,而是被皇帝震驚到了。


    因為皇帝之前就給他寫過信,告訴過他,皇太極可能采取的戰術,其中就有築牆圍城、圍點打援這一條。


    真的被陛下猜中了!


    八月一日,也就是皇太極兵臨城下的第三天,皇太極開始築牆的消息也傳到了錦州。


    吳襄和宋偉都接到消息。


    八月二日一大早,盧象升就被部下叫醒。


    “盧帥。”


    外麵隱約傳來人員吵雜的聲音,盧象升好奇道:“外麵怎麽了?”


    “聽聞皇太極圍困大淩河城,在大淩河城外築牆,吳襄和宋偉正在點兵前去支援。”


    “築牆圍困大淩河城?”盧象升微微一怔,心中不由得震撼,真是與陛下信中所言一致!


    這個時候去支援大淩河城?


    袁崇煥不是給他二人下過命令,暫且不要動身的麽?


    盧象升穿好衣服,走了出去,看見外麵果然有一隊隊關寧軍正在集結,他們集結的速度還是很快的。


    看得出,袁崇煥在整頓遼東軍紀上是下了功夫的。


    但是另外一邊從宣府和薊鎮過來的邊軍,在行動力上明顯就差了許多。


    有的人嘴裏還在嘟噥:“建奴這麽快就來了,能不能不打!”


    還有人在打哈欠:“一大早吵醒人的美夢。”


    “嘿嘿,你做什麽美夢,是不是又夢見村頭的寡婦了!”


    “老子長這麽大還沒有碰過女人……”


    關寧軍的軍官也不管薊鎮和宣府的邊軍,隻是象征性吼幾句,反正他們的死活跟自己無關。


    大明邊軍派係是涇渭分明的。


    難怪陛下要撤換調劉策,薊鎮邊軍這樣子,如何打仗?


    不過盧象升也知道,邊軍之所以這個樣子,和軍餉貪汙有很大的關係。


    士兵們都是人,每個月都拿不到錢,誰願意賣命?


    盧象升到了總兵府衙門,下麵的人通報後,盧象升才被人引進去。


    “吳帥。”


    “是盧帥,請坐。”


    吳襄變現得很客氣,但實際上雙方的理念不合,矛盾已經很尖銳了。


    “吳帥,我記得袁軍門(軍門是對總督或者督師的尊稱)說過,暫且按兵不動,待時機奇襲建奴糧草,或者直接攻打義州,斷建奴糧道。”


    “軍情瞬息萬變,袁督師事先安排的也不一定全對,現在建奴圍困大淩河城,若是我們再不出兵,恐怕城中士氣受損。現在錦州有8萬大軍,何懼建奴。”


    他笑了笑,道:“當然,若是盧帥害怕,可以不去,本帥帶著4萬人馬前去支援即可!”


    盧象升也不生氣,他說道:“袁督師之命,豈能隨意更改,建奴剛剛抵達,士氣正旺,吳帥何不先觀察些時日?”


    “盧帥你沒有在遼東待過,你不懂,咱們遼東軍從來都是和建奴打硬仗!”


    吳襄明顯有些不耐煩了。


    盧象升站起來,也不再多說什麽,作揖道:“告辭。”


    盧象升迴到自己的屋子裏,軍情有變,他也要做調整了。


    當然,他不是跟著吳襄去做支援。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我在大明割韭菜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唐曉非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唐曉非並收藏我在大明割韭菜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