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爾袞自然不甘心就這麽敗走,多爾袞多麽自負的人,這一年的多爾袞才19歲,卻位列八貝勒之列,是金國的核心人物之一,也是皇太極最信任的人之一。


    曆史上的多爾袞,心思縝密、處事沉穩而且還深謀遠慮,可以說是皇太極死後奠定韃清入關的第一人。


    就說阿濟格,是多爾袞同母親兄弟,比多爾袞大整整七歲,在多爾袞麵前得自稱奴才。


    多爾袞沉思片刻,增加探子的數量,速速去摸清楚到底來了多少明軍。


    如果是一萬以內,完全可以幹他一仗,將那些明狗先屠殺一遍。


    第二天,探子就迴來了。


    探子們:貝勒爺,明軍人數超過一萬。


    多爾袞:撤!快撤!


    孫傳庭和洪承疇並沒有追到多爾袞,因為咱們的多大爺已經化神為一隻兔子了,在草原上狂飆。


    狂飆不是去找敵人,而是逃!


    多爾袞打仗絕對猛,但撤兵絕對果斷。


    帶來了5000人,最後迴去隻剩下1000人,挨罵肯定是避免不了的。


    他理由都想好了,奴才是有錯,大汗你罰奴才吧,但是吧,這次是阿濟格和嶽托擅自行動才導致這場打敗。


    正好最近皇太極罷了代善的權,將責任推到嶽托身上(嶽托是代善的兒子),也好給皇太極一個給代善加罪的理由,這樣皇太極也爽。


    大家都爽,才是真的爽。


    至於喀喇沁部,先放著,不急,一城一池的得失不足為慮,成大事者該看全局。


    於是,多爾袞就厚著臉皮迴去了。


    多爾袞不是深謀遠慮麽?


    難道他不知道喀喇沁蒙古的重要性?


    他當然知道!


    那為什麽多爾袞還如此心安理得的迴去?


    因為實在沒兵了啊,巧婦難為無米之炊。


    而且自負心在作祟,對於建奴來說,明軍真的和一坨狗屎沒有太大的區別。


    即便這次贏了,多爾袞也覺得對方是憑運氣,也就是說,多爾袞覺得喀喇沁部隻是暫時壓在明朝手中,等將遼東的大淩河城解決了,迴頭再慢慢收拾蒙古,完全沒有問題。


    如此綜合一盤算,也就不再留念了。


    但他並不知道,局勢的發展,可能不會像以前那麽順利了。


    在草原上轉悠了5天,多方的探子都送迴來了足夠多的消息,建奴已經北撤了。


    為了防止建奴耍詐,孫傳庭和洪承疇還是萬分的小心。


    不過,還是很快就各自寫了軍報,送迴北京。


    六月初一,孫傳庭和洪承疇抵達元上都城。


    也就是在同一天,身在紫禁城的張晨,也收到了兩人的軍報。


    最先收到軍報的是樞密院的孫承宗,孫老爺子當時打開一看,心中大喜。


    他急忙入宮陛見,當時皇帝正在禦花園給他的銀杏樹澆水。


    “陛下!臣參見陛下!”


    “免禮。”


    “陛下,前方軍報!”


    崇禎神色平靜,王承恩打開,念完,皇帝的神色依然平靜,但隱藏在長袍下的手在發抖。


    皇帝的語氣和他的神色一樣平靜,頭也不抬,繼續澆著水:“朕知道了,孫愛卿,樞密院要統計好所有戰死者,不可有半點差池。”


    “是!”


    孫承宗心裏也不免感到皇帝深不可測,這樣的捷報,皇帝卻平靜如水一般。


    “盧象升到哪裏了?”


    “昨日剛來的最新情報,已經出了山海關。”


    “袁崇煥那邊有傳來消息嗎?”


    “遼東軍的軍報是送給兵部,經內閣在查閱。”


    崇禎想了想,突然道:“清江督造船廠呢,朕給出來的最新提議,能不能造?”


    “這件事臣問了工部,徐大人說可以,正在籌劃完整的圖紙。”


    “車臣汗的馬匹準備如何?”


    “有消息傳來,車臣汗願意賣給我們5000匹馬,隻是漠北與宣府相隔甚遠,屆時還需要派出人手去接應。”


    “好,事情交給你,朕放心。”


    “多謝陛下。”


    問了這些,皇帝便沒有再多問。


    孫承宗道:“臣先行告退。”


    “下去吧。”


    等孫承宗走了,皇帝才道:“最近京師裏都是如何議論朕出兵宣府的?”


    王承恩道:“官員們都不太讚同。”


    “如何個不讚同法,都說了些什麽?”


    “主要還是把孫大人給罵慘了,還有不少人去堵孫大人的家門。”


    “沒說朕什麽?”


    “皇爺是天子,他們哪敢說皇爺。”


    崇禎笑了笑道:“不老實。”


    他放下水壺,道:“都說說看,朕倒是想知道通過這件事,百官的看法和態度。”


    王承恩猶豫了一下,道:“百官說皇爺您……說您還是太年少,容易衝動,此次調兵必敗無疑。”


    “必敗無疑?”張晨走過去,一把拿起桌上的天子劍,要放腰間,往乾清宮走去。


    “皇爺息怒,皇爺息怒。”


    “朕沒有生氣,朕還不至於為這點小事生氣。”張晨的確沒有生氣,他高興還來不及。


    這種打臉的事,他就喜歡看。


    這一次孫傳庭和洪承疇太爭氣!


    新軍的軍威算是打出了一點來了。


    國家與國家之間的戰爭,牽扯麵太廣,是急不得的。


    如果說去年剿匪的勝利是給新軍建立了一點點信心,那麽這一次在草原上的勝利,則是給新軍來了一針強心劑。


    相信通過這一次與建奴實際的對戰,新軍必然有突破性的成長。


    新軍越強,皇帝的底氣就越足。


    等迴了乾清宮,崇禎來到地圖前,他盯著地圖看起來,尤其是宣府以北的元上都城。


    萬丹偉征現在控製了元上都城,親明派上台,意味著這裏多出了一道防線。


    接下來,就是該鞏固這道防線的時候了,因為皇太極之後肯定還會派大軍來草原的。


    如何鞏固?


    當然是賣給喀喇沁部足夠的糧食。


    蒙古人隻要糧食足夠,打仗還是很能打的。


    大明局部雖然有糧食短缺,但整體的糧食肯定是夠的。


    至於糧食從哪裏來,接下來就該進一步動刀子了。


    已經是六月,北方準備開始收夏稅。


    這必然又是一場腥風血雨,正好趁著新軍立威這個機會!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我在大明割韭菜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唐曉非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唐曉非並收藏我在大明割韭菜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