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見。”


    一群不懂打仗的人又要來耍嘴皮子了。


    要麽就是來找存在感的,要麽就是來想辦法發戰爭財的。


    跟他們商議能有什麽好結果?


    “快去,就說朕偶感不適。”


    “是!”


    王承恩連忙出去,不過走到門口的時候,又突然被崇禎叫住。


    “等等。”


    “皇爺還有何吩咐?”


    “去將他們傳召進來吧。”


    “這……”


    “快去!”


    “是!”


    崇禎實在不想跟他們談論戰略,但話又說迴來了,還是要聽聽他們有什麽餿主意。


    萬一有人動機不純,自己也要提前知曉,提前知曉後,才能做下一步的預防。


    不多時,諸位部院大臣都來了,包括侍郎也都來了。


    “臣等參見陛下。”


    “都免禮吧。”


    “謝陛下。”


    “諸位有何事?”


    兵部尚書王洽道:“啟奏陛下,兵部左侍郎郭鞏被殺,臣等前來推舉兵部侍郎新人選。”


    “哦?都說說看。”


    王洽道:“臣以為,張鳳翼頗有操守,才能出眾。”


    崇禎一聽,表麵沒有任何表情波動,但實際上內心已經在暗罵了:扯犢子,張鳳翼那個鳥人,曆史上就是個全身是油的老油條!


    一邊的魏雲中也道:“陛下,臣也以為張鳳翼可擔此重任。”


    成基命也道:“臣也以為張鳳翼可擔此重任。”


    又有幾人出列道:“臣等也以為張鳳翼可以擔此重任。”


    崇禎一見這架勢,好家夥,看來這個張鳳翼問題很大啊!


    這些人都推張鳳翼為兵部侍郎,無風不起浪。


    背後到底什麽原因?


    還能什麽原因?


    兵部是幹什麽的?


    兵部有這樣一些權力。


    可啟奏調度軍隊,管理兵額、軍餉、軍械,調度軍糧等等,甚至兵部還會出人總督邊鎮。


    例如兵部右侍郎魏中雲便總理宣府和大同兩個軍事重鎮。


    之前的兵部侍郎加銜劉策,總理薊遼軍政。


    兵部尚書袁崇煥加銜,督師遼東。


    這就是大明朝的以文禦武的規則。


    兵部的權柄非常重。


    當然,油水就更重。


    所以,無風不起浪,這麽些人都推薦張鳳翼,大概率就是張鳳翼上台,好分錢!


    而實際上,崇禎既然宰了郭鞏,自然心中早就有人選了。


    誰?


    範景文!


    這個人是誰?


    似乎是個路人甲?


    當然不是!


    不但不是,而且是地方大員,且是右僉都禦史,河南巡撫。


    曆史上的己巳之變,有兩道亮麗的風景線,這裏的亮麗不是諷刺,是稱讚。


    哪兩道?


    一道是盧象升的一萬人馬,雖然都是臨時招募,卻軍紀嚴明。


    一道便是範景文的人馬,自己招募,軍費自己解決。


    為什麽說他們是兩道亮麗的風景線?


    因為其他勤王軍都在四處搶掠老百姓。


    沒錯,明末的相當一部分明軍和土匪沒有太大區別。


    但是,盧象升和範景文的人馬,秋毫不犯,軍紀嚴明。


    要做到軍紀嚴明,說起來容易,做起來難。


    為什麽呢?


    因為要以身作則,要約束自己。


    約束自己是大部分人一輩子都無法做到的一件事。


    能夠做到的人,大概率上比大多數人更成功。


    盧象升就是一個自律性極強的人,這一點他以嶽飛為偶像。


    而範景文也是這樣的一個人。


    他在大明朝可是頗有名氣的,可以與孫承宗、申用懋、熊廷弼齊名的人物。


    所以,兵部左侍郎的位置,崇禎早就留給他了。


    崇禎今日不想在兵部侍郎的人選上花太多時間去討論,要不然會議效率又低了,大家東一句西一句,最後抓不到重點。


    連開會都抓不到重點,還能指望執行的時候達成目標?


    看見還有人站出來,崇禎幹脆就打斷了:“此事改日再議,諸位若無其它事,便退下吧。”


    王洽連忙道:“陛下,臣等還有一事。”


    “何事?”


    “事關遼東戰局。”


    嘿,終於說重點了是吧,前麵的都是預熱,現在說到重點了。


    “遼東戰局?”


    王洽道:“眼下袁督師欲再築大淩河城,臣等以為,此舉不可行。”


    “為何?”


    “眼下已經是第三次築城,前兩次盡數被建奴毀壞,大淩河城徒增軍費,並無意義。”


    “去年遼東軍費是多少?”


    王洽道:“迴稟陛下,去年遼東軍費高達480萬兩。”


    “那前年呢?”


    “前年也是。”


    “崇禎元年呢?”


    “513萬兩。”


    “天啟年間?”


    “這……每年欲600萬兩。”


    “那你們來迴答朕,朕軍費是降了,還是漲了?”


    “降了。”


    “那此次築城,袁崇煥可以提加軍費?”


    “並無提及。”


    “既無提及,為何汝等多言?”


    魏中雲道:“臣等以為,既然築城無意義,徒增消耗,不可取。”


    “魏愛卿,朕倒是可以聽取你的建議,讓袁崇煥不要築城,但若不築城,遼東有任何差池,朕就讓你來擔全責,你可願意?”


    魏中雲嚇了一跳,連忙道:“臣……臣也不是遼東督師……”


    “既然你不是遼東督師,你怎能幹涉遼東軍政?”


    “臣也是為了遼東,為了陛下。”


    崇禎霍然站起,神色毅然平靜,可平靜的眼神中卻多了一絲鋒利:“知道什麽樣的人最無恥麽?”


    隻要不是瞎子,都知道皇帝發飆了。


    眾人心頭一凜,連忙跪在地上,隻感覺乾清宮內氣氛一下子凝固住了。


    “沒有責任,卻還總喜歡信口雌黃之人,是最無恥的!”


    “陛下息怒,臣等皆是為了陛下的江山!”


    “為了朕的江山,你總理宣大,就好好將宣大的軍政給朕整頓整頓!先定位清楚你的權責!”


    張晨的《反脆弱》一書中明確提到:在組織中,破壞力最大的往往是不需要承擔責任,卻能暢所欲言的人。


    實際上,這並不是張晨自己創的,而是後世一位國際知名社會學家的名言。


    團體中不需要承擔責任的人,就可以亂說,說一些完全不切實際的話來故意迎合領導的心意,讓領導作出錯誤的決策,將節奏帶偏。


    反正最終目標能不能達成不管他的事,他隻負責把話說漂亮,至於說的內容能否執行,他也不關心,因為不對結果負責。


    很顯然,王洽和魏中雲皆是如此。


    魏中雲連忙道:“臣罪該萬死!”


    不要以為他們真的隻是單純的反對築城,袁崇煥在朝中得罪了不少人,因為他上台後,砍了一百多萬兩軍費開支下來。


    不僅如此,關於遼東局麵,還牽扯到派別之爭。


    遼東現在的戰略,其實是孫承宗提出來的,袁崇煥是孫承宗的學生,他隻是執行者而已。


    而朝中就有不少人反對孫承宗的戰略。


    ps:今晚跟老婆商量了一下寫作的安排,討論要擠出更多的時間來碼字,好在她同意了。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我在大明割韭菜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唐曉非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唐曉非並收藏我在大明割韭菜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