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僅僅有喀喇沁的消息,還有建奴的消息。


    據說阿魯科爾沁部長達賚i)楚琥爾、四子部落台吉伊爾紮布墨爾根台吉、阿魯伊蘇特部台吉齊桑達爾罕、噶爾瑪伊勒登等各率所部先後歸順了皇太極。


    就在上個月。


    皇太極將他們暗執在了西拉木倫河北岸放牧。


    這前前後後,皇太極的實力又增加了,少說也有幾萬戰鬥力加入進來。


    原本皇太極上位,其實並沒有什麽威信。


    但去年己巳之變後,疲了大明,肥了建奴。


    皇太極正式坐穩了位置,一時間,他本人在國內聲望達到巔峰。


    這兩年,他應該會開始剪除阿敏、代善他們,再過兩年就會建立六部,進一步集權,隨後稱帝。


    而蒙古各部會相繼歸附,大明北邊的防線將會相繼瓦解。


    此後的四次入關,關寧錦防線將如同虛設。


    這是曆史的發展走向。


    但目前為止,張晨除了暫時穩定住國內的造反,還沒有改變任何曆史走向。


    至少大明、朝鮮、蒙古、建奴,這四方的大致走向,都還沒能改變。


    讓朕想想,崇禎四年,發生了什麽大事?


    哦,皇太極西征蒙古,主要還是對付林丹汗。


    不過,在來年的七月到十一月,皇太極都在遼東打關寧錦防線。


    也就是曆史上著名的大淩河之戰!


    大淩河在哪裏?


    在錦州的東麵幾十裏。


    錦州在哪裏?


    錦州在遼西走廊的最東邊,出了錦州,就出了遼西走廊,從此大明在遼東的戰略縱深就會徹底伸展開。


    大淩河城是孫承宗和袁崇煥的戰略必爭之地。


    其原因是因為王化貞丟失了錦州東北邊的廣寧城。


    廣寧城作為大明在遼西最重要的軍事重鎮,東控遼東,西攝蒙古。


    一朝丟失,戰略崩盤。


    袁崇煥提出,欲複遼東,先築大淩河城。


    一旦大淩河城築城,明軍將再次占據戰略主動地位。


    這絕非虛言。


    曆史上,皇太極在崇禎四年,打了半年,終於組織了大淩河城的築造。


    為什麽他要拚命阻止明軍在那裏築城?


    就是因為皇太極也知道,真的讓袁崇煥把城築起來了,遼東的局麵將會發生大變。


    和喀喇沁等漠南蒙古各部的聯係,也可能被牽製住。


    索性的是,正史上,袁崇煥死了。


    而袁崇煥一直秉承的守城戰術,在崇禎四年,並未被祖大壽貫徹下去。


    明軍還是和建奴打了野戰,結果就是崩潰,大潰敗!


    為什麽不能野戰?


    原因很簡單也很現實?明軍各部都有矛盾?相互無法統一配合,這種軍隊怎麽打野戰?


    為此?孫承宗問罪辭官?遼東局勢空前惡化。


    所以,不要野戰!


    不要浪!


    曾國藩當初就是打呆仗?去哪裏了都是先築牆,把自己先圍起來。


    不要嘲笑這種戰術?這是很牛逼的一種戰術。


    合格的統帥?都是謀全局。


    張晨現在也要謀全局。


    就算再殺十幾批官僚,把地主們全部幹死,把宗室全部埋了,也要拿錢出來去遼東和皇太極玩持久戰。


    必須持久戰!


    抗日時期?那麽窮的紅軍都打持久戰了?大明真的打不起麽?


    隻是正史中皇帝不敢動利益集團而已。


    那麽問題來了。


    喀喇沁現在出現了變故,蒙古又有那麽多人投降皇太極。


    怎麽辦?


    先做能做的事,投降的漠北蒙古,崇禎現在影響不了。


    但是,喀喇沁?可以在裏麵做做文章。


    喀喇沁是漠南蒙古最東邊的一支,隻要喀喇沁一日不全部歸附皇太極?皇太極的戰線就燒不到歸化城,林丹汗就多一點時間做準備。


    草原的整個戰略緩衝就來得及。


    李世民當年是怎麽做的來著?


    分化、扶持。


    那現在具體怎麽實操呢?


    認知得有?但隻有認知,不知道怎麽實操?其實就是紙上談兵了。


    實操的方式張晨當然也知道。


    為了以免夜長夢多?或者發生什麽例外?例如萬丹偉征突然被謀殺了之類的,不如索性將矛盾升級,讓束不的和萬丹偉征直接幹起來。


    如何讓矛盾升級呢?


    當然是刺激建奴!


    為什麽刺激建奴會讓喀喇沁部的矛盾升級?


    原因很簡單。


    因為皇太極也在加快勸說束不的投降。


    如果刺激建奴,建奴就會對束不的進行說服,讓束不的武裝掃除內部一切反對聲音。


    矛盾不就升級了?


    那如何刺激建奴呢?


    當然是以皇帝的名義,對喀喇沁部進行表彰和獎賞。


    別忘了,喀喇沁部名義上是大明的臣子,束不的是朵顏衛指揮使。


    如果現在大明皇帝又是表揚,又是獎賞,你是皇太極,你知道了會怎麽辦?


    所以,要完成一件事情,不能直接來。


    得變相的去做。


    而且表彰和獎賞,還會進一部分拉攏喀喇沁內部一些想要親大明的勢力,這對萬丹偉征有利。


    崇禎立刻讓人開始擬旨,表示來年還會再加大糧食的支援以及香水等商品的供給。


    寫完後,就讓人一路送出關,抵達元上都城。


    大年三十,大一早,崇禎就自己蹲在乾清宮外的角落裏,在那裏烤紅薯。


    這東西比皇宮裏的山珍海味要香啊!


    他一邊烤著,一邊聽湯若望在那裏介紹一座鍾和一支懷表。


    還有一支望遠鏡。


    這些他當然都知道,並且還是他讓湯若望找來的。


    但是湯若望介紹著,他也耐心地聽著,等湯若望介紹完後,崇禎道:“這些都是非常具有實際用處的,湯愛卿,朕需要你將製造這些的所有材質全部列出來,將這些都並入到大明製造局裏。”


    “陛下,以目前朝廷的銅鐵,如果要大量製造,恐怕很難。”


    “這個你完全不必擔心,朕會解決的,你隻管去做便是。”


    開玩笑!


    我大明朝的冶鐵兩,目前還是全球第一的吧!


    隻不過大多數用於武器,更多的則是在民間。


    “臣遵旨!”


    湯若望走之後,曹於汴就來了。


    “陛下。”


    “三法司會審進展如何?”


    “郭鞏全部認了。”


    崇禎用小木枝在那裏撥弄著柴火,漫不經心道:“既然認了就殺了,抄家,傳首九邊。”


    他似乎不像是在說殺一個人,而是在說捏死一隻螞蟻。


    人殺多了,心態自然就慢慢發生變化了。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我在大明割韭菜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唐曉非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唐曉非並收藏我在大明割韭菜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