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實,大明朝的土地政策就是稅製出了大問題。


    通過調解稅製,管控佃租,再強力執行,許多問題都可以迎刃而解了。


    房東太多……啊呸!地主太多,主要就是窮人不配有田,有田連活都活不了,還不如把田賣了當農奴。


    隻是,利益集團太過強大了。


    這些都是劫富濟貧的政策,即便是皇帝要動這一塊,也絕對很難很難。


    就說加派這件事,砍了多少人的腦袋後,順天府才消停了?


    即便如此,依然還有人不斷奏疏說不能取消加派。


    一切都是“利益”二字在驅使著人們的行為。


    崇禎看著韓爌道:“為何不能執行?”


    “如此高的稅,恐怕會引起民間諸多人的反抗?”


    崇禎笑道:“這個稅高麽?”


    韓爌道:“臣也是實話實說,對於地主老爺們確實高了,必然會引發動亂。”


    “朕不是已經留了餘地給他們了麽?20畝以下的家庭,每畝還是按照原來的收,而且朕還廢除了人頭稅,也不加派了,都是仁政啊!”


    這樣說也是有道理的。


    大明朝的加派,名義上是對任何該交稅的人都加派。


    例如地主老爺們,也是屬於法定納稅人,雖然他們會用各種手段避稅,交上來的稅都隻是字麵上的東西,但在法定上也是享受了永不加派的恩惠的。


    所以,崇禎這話沒有毛病。


    韓爌繼續道:“陛下,臣並非反對此政策,隻是擔心若是引發矛盾,會有損陛下您的聖名。”


    崇禎大袖一揮道:“韓大人不必擔心,朕要的是新政的全麵落地!”


    開什麽玩笑!


    朕都砍了那麽多人了,你來跟朕談聖名?


    這玩意若是能拯救國家,朕倒是可以配合你們演一個仁德的聖君,可是這玩意沒任何實際用處。


    “陛下……”


    “各位不必再言,先去執行。”


    說完,崇禎起身便離去。


    留下內閣、六部大臣們麵麵相覷。


    韓爌和孫承宗走出了皇宮。


    韓爌道:“孫大人,您德高望重,陛下對您敬仰有加,要不您去勸勸?”


    孫承宗道:“韓大人,老夫現在主要是負責京衛軍的軍政,其他的事情,老夫無法摻和。”


    孫老頭是一個非常謹慎的人,曆史上的他就是這麽一個人。


    他是絕對不會隨意去幹涉行政方麵的事情的,除非腦子找抽。


    說完,孫承宗便作揖道:“先告辭。”


    “孫大人……”


    周延儒笑著走過來:“韓大人似乎有心思?”


    “周閣老。”


    “韓大人是在擔心陛下新政的事麽?”


    “實不相瞞,陛下這是要挑唆民間矛盾。”


    “天子年少心高氣盛,你我就不要瞎搗亂了,什麽政策,都得先落地去執行一段時間,好與壞到時候自然見分曉。”


    新政的正式文書正在起草中。


    下午的時候,崇禎就收到了錦衣衛的呈遞上來的東西。


    是禮部侍郎李騰芳的審問供書。


    這家夥前些天在朝堂上被打了一頓,降了三級,肯定還沒有完。


    兩天後就被錦衣衛請去昭獄探討人生了。


    錦衣衛都很“友善”,例如皮鞭那都是用最好的,抽起來全身有一種酥麻的感覺,真是欲仙欲死啊!


    可惜的是,才抽了三鞭子,我們的李大人就服了。


    他表示無福享受,願意與在場的各位大佬分享一下發財的秘籍,於是就把所有的事情都招了。


    不看不知道,一看還真是大吃了一驚。


    好家夥,李騰芳的家產居然有一百萬兩!


    這一次廠衛把手都搬軟了,自己也肥了一大筆。


    這還不是最重要的,最重要的是一份名單。


    這份名單牽扯到的官員……


    崇禎耐心數了一下,好家夥86名官員。


    從朝堂上的官員,例如刑部郎中張猛等人,到地方上的布政使大員、知府、知縣、通判等等,都在其中。


    包括真定府的知府餘樹全,也給李騰芳送了銀子。


    最遠的還牽扯到了東南一帶的名人,例如昆山的顧天梭。


    難怪拚了命反對加派,這是一條長長的產業鏈啊!


    “這名單還有誰看了?”崇禎問道。


    駱養性道:“是臣從李騰芳的書房裏搜出來的賬目記錄,除了臣,沒有其他人看。”


    “不要再讓其他人知道,如果知道了,朕就找你的麻煩!”


    “臣遵命!”


    為什麽不要泄露出去?


    難道不查貪官?


    當然不是!


    隻是還不是時候一下子揪出這麽多出來。


    為什麽不是時候?


    盧象升和孫傳庭都不在,萬一發生非常棘手的事情,需要動用軍隊,卻人手不夠充足,導致最後不得不妥協,這是有損自己這個皇帝的威嚴,不可取。


    這事不必著急,賬肯定都要算清楚的,一個也跑不了。


    三天之後,張猛、周文義等一批官員全部被人舉報貪汙受賄。


    全部被投入監獄之中。


    一時間,再也朝堂上,再也沒有一個人敢提加派的事了。


    七月八日大一早,崇禎到了武英殿。


    方正化正在武英殿。


    “皇爺,您之前說的大明快報,奴婢已經準備好了。”


    崇禎拿起這排版一看,不由得點了點頭:“門店也找好了?”


    “找好了。”


    “好,今早就開始賣,第一次的頭條就寫加派案。”


    “皇爺,加派案牽扯到朝廷重臣,涉及朝廷顏麵,寫上去會不會不太好?”


    “你不必擔心,朝廷要心懷正道,朕行的也是大道,沒有什麽見不得人的,就是要讓老百姓看看,朝廷對貪官汙吏的打擊態度!”


    “是!”


    太陽剛剛升起來,北京城像往常一樣熱鬧,街頭的早餐鋪生意興隆。


    今天的北京城街頭多了一樣東西。


    什麽東西?


    三個十來歲的少年郎,一人抱著一堆紙,正在大聲叫喊:“大明快報!天子廢除加派,12名官員牽扯貪汙加派餉銀被查處!大明快報!天子廢除加派!”


    “小子,這是什麽?”


    “這是大明日報,3文錢一份,要不要來一份?”


    “上麵寫的什麽,給我看看。”


    “要3文錢!”


    “看個東西還要錢,不要了。”


    崇禎坐在路邊的茶樓上,看得一清二楚。


    下麵不少人都圍到那些少年身邊,有人開始出3文錢購買了。


    不過有許多老百姓不識字,也就沒有購買。


    到了下午的時候,京城裏竟然也冒出了一個叫做“大明快報”的門店,門店裏竟然還有說書先生在說故事。


    隻不過這一次說的並不是故事,而是真事,就是大明快報上的事情。


    張晨的第一次輿論陣地戰就這樣拉開序幕了。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我在大明割韭菜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唐曉非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唐曉非並收藏我在大明割韭菜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