既然韓爌都看見皇帝如此憤怒了,也就知道皇帝肯定不會善罷甘休了。


    韓爌心裏道:對嘛,這才是咱們的好皇帝嘛,陛下,您可是讀聖賢書的。


    崇禎道:“韓愛卿,你有什麽好的建議?”


    “陛下給百姓發新年的壓歲錢,是彰顯了天子的仁德,也是救濟百姓於水火之中,那些內侍連這種錢都敢貪,說明道德敗壞,這種人怎麽能留在宮裏呢?臣以為當全部沒收家產,驅逐出宮。”


    崇禎點了點頭,似乎蠻讚成韓爌這話。


    “你說得有道理。”


    韓爌一聽頓時心裏喜了,這可是一個很好的撈錢的機會啊!


    韓爌連忙道:“陛下,臣願意督辦此事。”


    “韓愛卿政務繁忙,就不勞煩你了。”


    “陛下……臣願意為陛下分憂……”


    崇禎大袖一揮,道:“韓愛卿,朕乏了。”


    “臣……臣告退。”


    韓爌有些不甘心地出去了。


    內侍的處理可是一塊肥差啊!


    那些小太監平時撈的錢可不少,而且人數眾多。


    開什麽玩笑,這塊肥肉朕怎麽可能給你韓爌拿去,你們東林黨也太過分了,連宮裏的內侍的錢都要跟朕搶?


    “王承恩,你去把高起潛給朕找來,立刻!”


    崇禎興奮起來了,又是一筆錢要入賬,今年開年的好兆頭。


    不過還是希望徐光啟那邊能快一點,畢竟隻靠抄家拿錢,總有一天也會抄完的。


    這不是可持續發展戰略,現在至少要布局國企,就從小的日用品開始,把廠子先搞起來,把後端的產業鏈先拉起來。


    整一個初級的商業模型,這才是最開始階段的核心。


    過了沒多久,高起潛就從宮外一路進宮,到了乾清宮。


    “奴婢給皇爺問安。”


    崇禎放下筆,將那些告狀的奏疏一份份扔下去,扔到高起潛的麵前,淡淡道:“自己先看看。”


    高起潛怎麽可能不知道有人在告他的狀,他和司禮監那邊的關係還是不錯的。


    不過他還是假裝認真看完了,然後假裝顫顫驚驚把頭埋起來,其實心裏一點也不害怕。


    因為他非常了解皇帝,這位少年天子缺乏安全感,對一切都充滿了懷疑,隻要表現出絕對的忠誠,再找一個他願意相信的理由,這件事自己就可以脫身出來了。


    “皇爺饒命,奴婢知罪,是奴婢監管不嚴,是奴婢大意了,奴婢絕對是忠於皇爺的!”


    “嘴裏說著忠於朕,暗地裏卻聯合他們拿朕的錢?”崇禎的聲音雖然聽起來很平淡,但這種平淡中卻有一種冷漠,聽得高起潛頭皮發麻。


    皇帝怎麽感覺像是變了一個人似的?


    來不及思考,他連忙磕頭道:“皇爺饒命,奴婢該死!奴婢該死!”


    “你確實該死。”


    高起潛一瞬間如同墜入冰窖,全身冷汗直冒起來。


    崇禎不說話了,這個時候高起潛更加感覺一股巨大的壓力從上麵壓來。


    “就在剛才,大學士韓爌,要朕嚴查此事,還說要朕先殺了你,給大臣們一個交代。”


    高起潛嚇得頭皮發麻,這次的顫抖不是裝的了,而是真的在顫抖。


    “朕是仁慈的,你跟著朕也有些年了,朕對你們都是有感情的。”


    感情個屁!


    張晨這種穿越過來的人,周圍全身陌生人,而且還知道十幾年之後自己就會掛歪脖子樹,再說了這皇宮裏哪裏來的感情?


    談感情?


    不就是騙人的那一套麽?


    什麽不要臉的話他說不出口的?


    你以為當時皇太極要兵臨城下,他真的願意親自去迎接滿桂他們,去迎接關寧軍?


    管理是需要很大的演技的,管理者本身是不會說出來的,但是下屬們是容易被迷惑的。


    尤其是你在緊張和害怕的時候,是最容易被別人的溫和所欺騙的。


    “朕這一次不殺你,但你得給朕一個交代,給滿朝文武一個交代,要不然朕無法給他們一個交代。”


    交代個錘子交代!


    你崇禎就是想讓高起潛去給你敢齷齪事,還找個借口說要給滿朝文武一個交代,說得好像是被他們逼迫的一樣。


    高起潛猶豫了一下道:“奴婢以為,凡是拿了錢的內侍,都需要嚴懲,罰款,並且驅逐出宮。”


    崇禎假裝想了一下,道:“就按照你說的去辦吧。”


    高起潛心中這才舒了一口氣,他連忙爬起來,但發現竟然連爬起來的力氣都快沒有了,差點摔了一跤。


    剛才受驚嚇過度,高起潛現在臉色還是白的。


    “皇爺聖明,奴婢這就去辦。”


    高起潛會將這事辦得得罪許多小太監,但高起潛一定會跟那些小太監說這是朝中大臣們的意思,也不能怪他,更不能怪咱們的皇爺。


    不過小太監們肯定依然還是有怨言的,畢竟罰款了。


    而且讓高起潛去做這件事,過程肯定會刁鑽,必然會加倍的罰。


    這個時候皇帝就可以出來做好人了:朕知道各位為難,要不去給朕種田吧。


    先去皇家莊園種田,宋應星應該也快來了。


    等徐光啟的場子建好了,再調度一批人去廠子裏幹活。


    為什麽小太監們是比較合適的人選呢?


    這些人都不是什麽正常人,娶老婆肯定是娶不了了,出了宮,沒有錢很難活,讓他們去皇家莊園和廠子裏,是最穩定的。


    等這件事安排下去的時候,張家口那邊已經傳來了消息。


    都控製住了,正在將八個人押迴京師的路上。


    這件事慢慢的,也在朝堂上傳開了。


    大家都開始議論起來。


    後世的人可能會覺得這八個人在明末扮演了很重要的角色,他們給滿清提供了巨量的物資。


    但是,在這個時代,朝堂上的人還真的不會正眼看他們一眼,因為朝堂上的官員們壓根兒不知道,也可能沒聽說過他們,更不知道他們跟建奴交易了哪些。


    所以,這件事暫時隻是議論,沒有引起多大規模的轟動。


    直到三法司會審,人們才意識到問題的嚴重性。


    因為所有三法司會審的事情,都是刑部,或者大理寺一個部門無法確認的,才讓大家都參與進來。


    一般都是大案。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我在大明割韭菜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唐曉非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唐曉非並收藏我在大明割韭菜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