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世民沉著臉走到床邊,摟住長孫皇後,向太醫問道:“長樂情況如何?”
“二郎!”在李世民麵前,長孫皇後流露出柔弱的一麵,靠在李世民懷裏,淚水如開了閘一般。
李世民摟住長孫,揉揉她的肩頭以示安慰,等著太醫的診斷。
太醫慌忙低下頭來,盯著自己的腳尖,目光不敢亂瞥,他行禮道:“迴稟陛下,公主的傷已無大礙,隻是,今日受了不少驚嚇,得好好休養才行。”
聽了太醫的話,李世民才算鬆了一口氣,“朕知道了,下去領賞吧!”
太醫躬身退出去。
李世民看著女兒憔悴臉龐,嘴角幹裂,之前吹彈可破的臉蛋,失去了光彩。
頸間勒痕更是觸目驚心,他心疼不已,當即殺氣騰騰地怒喝:“都怪房遺愛,若非他,豈會有這檔子事……朕非宰了他不可!”
床榻上,長樂透著死灰的眼睛,終於恢複了幾分靈動,露出一絲焦急之色。
轉頭看向李世民,她虛弱地開口,說:“父皇!求你不要殺新豐伯,這不怪他,他也非故意為之……”
她似乎覺得不太妥當,似乎太不矜持了,聲音戛然而止,稍許沉默後,才滿是慚愧地說:“都是女兒不好,讓父皇母後擔心了……”
長樂越說越激動,終於止不住哭了起來。
說實話,她對房遺愛狠不起來,但從小接受的教養告訴她,應該恨房遺愛的,他毀了自己的清白。
所以,這些天以來,她心中一直備受煎熬。
她把自己看成一個不檢點的女子,失了清白,卻還會念起那個人,她心中愈發地自責。
長樂情緒本就不穩,太醫也特意交代過,她需要靜養,哪裏能夠激動,李世民立馬答應道:“好!父皇答應你!”
“你安心休養,切不可胡思亂想,其他事讓父皇來處理。”李世民摸摸她的腦袋,柔聲說道。
李世民身為帝王,自然很懂拿捏人心,轉眼他又板起臉來,認真地講:“你要有個三長兩短,朕必讓房遺愛陪葬!”
“嗯,兒臣答應父皇,一定會好好的。”
長樂微微點頭,連忙保證,看到空蕩蕩的寢宮,又小心翼翼地求情,“還有……求父皇,不要責罰寢宮女官。”
“好!父皇答應你……你休要瞎操心了,快些歇息吧。”李世民拍了下長樂的額頭,說。
精神一直處在疲倦狀態,今日又在鬼門關走了一遭,早已是疲憊不堪,方才一頓大哭之後,情緒得到發泄,又得到了李世民的保證,精神放鬆下來,轉眼昏昏沉沉的睡去。
等女兒熟睡之後,李世民夫婦走出寢宮,但並沒有離開,仍然有些不放心。李世民說了一句沒頭沒尾的話,“長樂是不是……”
女兒終於斷了尋短見的心,長孫皇後情緒也有所好轉,看了丈夫一眼,說:“二郎放心,長樂是個懂事的孩子。”
“高陽這般,長樂也這般……這個房遺愛!當真害人不淺呐!”李世民冷著一張臉,咬牙切齒地說。
……
房家莊。
“阿嚏!”
房遺愛莫名其妙打個噴嚏,揉揉鼻子,無聊地想:“誰在背後說我?”
隻是,他還沒想出個所以然來,門外傳來急促的腳步聲,李泰叫嚷著衝進來,“房遺愛我要殺了你!”
話音一落,小胖子一個箭步,衝到炕邊,欺身而上,揮起肉嘟嘟的拳頭,朝房遺愛砸了下來。
房遺愛嚇了一跳,雖說他的傷還沒好,身手終究還是在的,千鈞一發之際,往旁邊一挪,避開了小胖子的肉拳,接著一聲斷喝:“逆徒!你想欺師滅祖不成!”
往日裏師父的威信,也不是白擺的,小胖子脖子一縮,第二拳終究沒有落下。
這時候,蘇珊等人也聽到動靜,趕進屋來,擋在他們二人中間,蘇珊寒著臉問:“青雀你要做什麽?”
一鼓作氣,再而衰,三而竭。
徒弟打師父,在古代,可是欺師滅祖的行為。李泰也就憑著一腔怒氣,這下子氣泄了,頹廢地坐在炕上,自顧自地說:“長樂妹妹尋短見了。”
“啊!”
房遺愛這邊四人,驚得下巴險些掉地上,他很快迴過神來,連忙問:“她怎麽樣了?沒事吧?”
這麽善良一個小姑娘,因為自己而死,他會自責一輩子。
“所幸發現得及時,如今已無大礙了。”
“萬幸!萬幸!”
房遺愛懸著的心終於落下,慶幸地嘀咕著。隨後他仍不免陷入自責,要不是自己的話,長樂就不會想不開,這一次真的做錯了。
“即便如此,長樂怕父皇怪罪於你,還在為你求情呢。”李泰氣哼哼地說,看向房遺愛的眼神極為不善。
此言一出,蘇珊三女齊齊望向他。
房遺愛聞言,表情一下變得古怪起來,“唉!”無奈歎息一聲,麵露慚愧之色,“我如何當得起啊……”
他低頭看下雙手,恨不得給剁了!
……
翌日。
朝會如期進行。
不過,房遺愛因為受傷,今日並沒有參見。
這並不妨礙,韋家對房遺愛出手,朝會剛一開始,韋氏聯絡的一眾官員,齊齊走出班列,驟然發難。
“陛下,臣聽聞新豐縣伯房遺愛,褻瀆長樂公主,此乃十惡不赦之罪,請陛下誅殺此獠,以正朝綱!”
“請陛下嚴懲此獠!”
“嘩啦!”近幾十名官員,走出班列,齊聲向李世民請求。
龍椅上,李世民麵無表情,眼中卻陰沉得可怕,這些人看似是好意,在為長樂討迴公道,但他們全然不曾想,治了房遺愛的罪,長樂該怎麽辦?
那樣可就等於,他承認了有這件事。
雖然大唐公主之中,名聲狼藉的有不少,可自己閨女還沒嫁人呢,李世民豈讓別人壞她的名聲。
況且,長樂和那些人不同,昨日就想不開尋了短見,真要承認了這件事,恐怕無顏苟活於世了,他可不想失去寶貝女兒。
更何況,他可是下了封口令的,卻有人當成耳旁風,擺明了挑釁他的權威,李二如何能夠容忍。
“二郎!”在李世民麵前,長孫皇後流露出柔弱的一麵,靠在李世民懷裏,淚水如開了閘一般。
李世民摟住長孫,揉揉她的肩頭以示安慰,等著太醫的診斷。
太醫慌忙低下頭來,盯著自己的腳尖,目光不敢亂瞥,他行禮道:“迴稟陛下,公主的傷已無大礙,隻是,今日受了不少驚嚇,得好好休養才行。”
聽了太醫的話,李世民才算鬆了一口氣,“朕知道了,下去領賞吧!”
太醫躬身退出去。
李世民看著女兒憔悴臉龐,嘴角幹裂,之前吹彈可破的臉蛋,失去了光彩。
頸間勒痕更是觸目驚心,他心疼不已,當即殺氣騰騰地怒喝:“都怪房遺愛,若非他,豈會有這檔子事……朕非宰了他不可!”
床榻上,長樂透著死灰的眼睛,終於恢複了幾分靈動,露出一絲焦急之色。
轉頭看向李世民,她虛弱地開口,說:“父皇!求你不要殺新豐伯,這不怪他,他也非故意為之……”
她似乎覺得不太妥當,似乎太不矜持了,聲音戛然而止,稍許沉默後,才滿是慚愧地說:“都是女兒不好,讓父皇母後擔心了……”
長樂越說越激動,終於止不住哭了起來。
說實話,她對房遺愛狠不起來,但從小接受的教養告訴她,應該恨房遺愛的,他毀了自己的清白。
所以,這些天以來,她心中一直備受煎熬。
她把自己看成一個不檢點的女子,失了清白,卻還會念起那個人,她心中愈發地自責。
長樂情緒本就不穩,太醫也特意交代過,她需要靜養,哪裏能夠激動,李世民立馬答應道:“好!父皇答應你!”
“你安心休養,切不可胡思亂想,其他事讓父皇來處理。”李世民摸摸她的腦袋,柔聲說道。
李世民身為帝王,自然很懂拿捏人心,轉眼他又板起臉來,認真地講:“你要有個三長兩短,朕必讓房遺愛陪葬!”
“嗯,兒臣答應父皇,一定會好好的。”
長樂微微點頭,連忙保證,看到空蕩蕩的寢宮,又小心翼翼地求情,“還有……求父皇,不要責罰寢宮女官。”
“好!父皇答應你……你休要瞎操心了,快些歇息吧。”李世民拍了下長樂的額頭,說。
精神一直處在疲倦狀態,今日又在鬼門關走了一遭,早已是疲憊不堪,方才一頓大哭之後,情緒得到發泄,又得到了李世民的保證,精神放鬆下來,轉眼昏昏沉沉的睡去。
等女兒熟睡之後,李世民夫婦走出寢宮,但並沒有離開,仍然有些不放心。李世民說了一句沒頭沒尾的話,“長樂是不是……”
女兒終於斷了尋短見的心,長孫皇後情緒也有所好轉,看了丈夫一眼,說:“二郎放心,長樂是個懂事的孩子。”
“高陽這般,長樂也這般……這個房遺愛!當真害人不淺呐!”李世民冷著一張臉,咬牙切齒地說。
……
房家莊。
“阿嚏!”
房遺愛莫名其妙打個噴嚏,揉揉鼻子,無聊地想:“誰在背後說我?”
隻是,他還沒想出個所以然來,門外傳來急促的腳步聲,李泰叫嚷著衝進來,“房遺愛我要殺了你!”
話音一落,小胖子一個箭步,衝到炕邊,欺身而上,揮起肉嘟嘟的拳頭,朝房遺愛砸了下來。
房遺愛嚇了一跳,雖說他的傷還沒好,身手終究還是在的,千鈞一發之際,往旁邊一挪,避開了小胖子的肉拳,接著一聲斷喝:“逆徒!你想欺師滅祖不成!”
往日裏師父的威信,也不是白擺的,小胖子脖子一縮,第二拳終究沒有落下。
這時候,蘇珊等人也聽到動靜,趕進屋來,擋在他們二人中間,蘇珊寒著臉問:“青雀你要做什麽?”
一鼓作氣,再而衰,三而竭。
徒弟打師父,在古代,可是欺師滅祖的行為。李泰也就憑著一腔怒氣,這下子氣泄了,頹廢地坐在炕上,自顧自地說:“長樂妹妹尋短見了。”
“啊!”
房遺愛這邊四人,驚得下巴險些掉地上,他很快迴過神來,連忙問:“她怎麽樣了?沒事吧?”
這麽善良一個小姑娘,因為自己而死,他會自責一輩子。
“所幸發現得及時,如今已無大礙了。”
“萬幸!萬幸!”
房遺愛懸著的心終於落下,慶幸地嘀咕著。隨後他仍不免陷入自責,要不是自己的話,長樂就不會想不開,這一次真的做錯了。
“即便如此,長樂怕父皇怪罪於你,還在為你求情呢。”李泰氣哼哼地說,看向房遺愛的眼神極為不善。
此言一出,蘇珊三女齊齊望向他。
房遺愛聞言,表情一下變得古怪起來,“唉!”無奈歎息一聲,麵露慚愧之色,“我如何當得起啊……”
他低頭看下雙手,恨不得給剁了!
……
翌日。
朝會如期進行。
不過,房遺愛因為受傷,今日並沒有參見。
這並不妨礙,韋家對房遺愛出手,朝會剛一開始,韋氏聯絡的一眾官員,齊齊走出班列,驟然發難。
“陛下,臣聽聞新豐縣伯房遺愛,褻瀆長樂公主,此乃十惡不赦之罪,請陛下誅殺此獠,以正朝綱!”
“請陛下嚴懲此獠!”
“嘩啦!”近幾十名官員,走出班列,齊聲向李世民請求。
龍椅上,李世民麵無表情,眼中卻陰沉得可怕,這些人看似是好意,在為長樂討迴公道,但他們全然不曾想,治了房遺愛的罪,長樂該怎麽辦?
那樣可就等於,他承認了有這件事。
雖然大唐公主之中,名聲狼藉的有不少,可自己閨女還沒嫁人呢,李世民豈讓別人壞她的名聲。
況且,長樂和那些人不同,昨日就想不開尋了短見,真要承認了這件事,恐怕無顏苟活於世了,他可不想失去寶貝女兒。
更何況,他可是下了封口令的,卻有人當成耳旁風,擺明了挑釁他的權威,李二如何能夠容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