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遺愛所展現的態度,令犬上三田耜頗為不喜。


    借勢的道理犬上三田耜懂,大唐文人的態度他也知曉,房遺愛這樣的態度,勢必和文官產生矛盾,讓唐人幫自己出這口惡氣。


    落了倭國的麵子,那他也不要想好過。


    然而。


    最關鍵的是……


    此人似乎對倭國充滿敵意,對倭國這絕對是一大威脅!


    倭國大使不太能確定?


    但,若當真是這樣的話……此人決不能在朝為官,最好是除之而後快!


    最好是,大唐皇帝治他違逆之罪,將他直接罷官問罪,倭國大使一直在打量李二,卻不見李二有這個意思。


    更令他沒想到的是,房遺愛會選擇當麵剛。


    也低估了房遺愛的臉皮,真當場加了一條門規,“今早本官新加的!”


    他目光從人群中掃過,沉聲問道:“怎麽……爾等想插手我科學門之事?還是說,本官做什麽,不用向爾等匯報吧!”


    “不錯,本王可以作證,今早在入宮前,師父便定下了這條門規。”小胖子李泰站出來,強硬為房遺愛作證。


    李淳風也不甘示弱,走出班列,說:“臣亦能證明!”


    “老夫親耳聽到的,此事絕不會有假!”程咬金也站了出來,為房遺愛作證,他粗狂的嗓門辨識度很高。


    “還有老夫!”


    之後是尉遲恭、秦瓊等一眾武將,當時在場者無一例外,站了出來支持房遺愛。


    武將和文官在這方麵,想法不同,隻管操心阻止外敵入侵,至於朝廷的臉麵,不是小恩小惠能獲得的,那是打出來的。


    不服?


    那就打到你服為止!


    科學傳入敵國,反而算是資敵了。


    房遺愛等人這一波操作,差點讓倭國使團懷疑人生,今日現加的門規?


    這也太不要臉了!


    那前兩日他們去拜師時,房遺愛拒絕的理由是什麽……搪塞的借口嗎?


    關鍵是,他們說的是這麽堂而皇之,大義凜然,底氣十足。


    倭國使臣不敢在朝堂上大罵,文官中的一些“聖人”,頗為不喜房遺愛的行為,卻是指著他鼻子大罵。


    “豈有此理,這算什麽門規!”


    “你這是故意刁難,隻會令我朝蒙羞!”


    “天朝該有天朝的胸襟和氣度!汝身為朝廷命官,代表著我朝臉麵,豈可這般的心胸狹隘。”


    “此乃對學問的褻瀆!”


    儒家講究中庸之道,少有這般激進的做法,自然不接受他的做法,以致群起而攻之。


    “我看誰敢言大唐不是?定打到他服為止。”


    房遺愛眼睛一眯,寒光四射,從使團眾人身上掃過,


    倭國使團低下高傲的頭顱,無人敢與房遺愛對視,更不敢表露絲毫不敬,感覺房遺愛暗有所指……稍有不慎便會招來橫禍。


    不然,被視為在挑釁大唐,恐怕倭國有滅國之危。


    隻是他這話一出口,一群文官當場炸了,個個氣得臉紅脖子粗,指著房遺愛怒斥一句,“莽夫!莽夫一個!”


    “憑武力獲得的屈從,怎會得到真的屈服?我輩應當以教化感化天下,才能由心而外地屈服……”


    “書生誤國啊!”


    房遺愛痛心疾首,痛唿一聲,對方氣得手都是哆嗦的,指著他,張張嘴沒說出話來,隨之氣得兩眼一黑,直接撅了過去。


    但,他的話還沒有說完,“和平是用武力換來的,教化換不來和平!沒有大唐鐵騎在背後,誰會聽爾等講道理?”


    讀書人教化天下之心不假,畢竟是每個讀書人的畢生追求!


    但並非那麽大公無私……


    沒有強大的國力,所有一切皆是空談。


    難道他們真的不懂嗎?


    也不盡然!


    一來,這就涉及文武之爭,文官這麽做,至於有無削弱武將影響的意圖?誰又說得清楚呢。


    二來,教化蠻荒之地,把學問傳遍天地,乃是無上的功績,能名垂萬世的!


    他們從來沒有想過,對方會包藏禍心,覬覦中原大地。因為沒人不相信,一個彈丸小國能強過大唐,畢竟古代戰爭,都是靠人命堆出來的。


    由於時代的局限性,古人不知熱武器的厲害,一個按鈕能抵上千軍萬馬。


    房遺愛不給反駁的機會,指著倭國使團說:“不信,爾等問問他們,若不是大唐足夠的強大,他們會低頭來求學?”


    大殿內的文武百官,包括龍椅上的李世明,都下意識望向倭國使團,程咬金等一些武將,更是睜圓了一雙虎眼,殺氣騰騰的。


    一時間,倭國使團個個滿頭大汗,這個問題不可迴答的,怎麽說都是坑。


    但,又不能保持沉默,這要解釋不過去,倭國就完了。


    最終,還是大使犬上三田耜站了出來,拜倒在地上,倭國使團立馬跟著跪下,以表他們臣服的態度,“天可汗陛下明鑒呐,倭國對大唐忠心耿耿,日月可鑒,絕無半分非分之想。”


    磕在地上的倭國大使,當真是目眥盡裂,不曾想房遺愛反將一軍,將他們架到火上烤。


    李世民滿意地笑著,伸手虛扶一下,說:“犬上卿快快請起,朕相信你所言,從未懷疑過倭國。”


    如此,使團才鬆了一口氣,從地上站起來。


    文官們卻不肯罷休,仍與房遺愛針鋒相對,說:“新豐伯不要忘了,我大唐以禮立國,乃是禮儀之邦,怎可妄自揣測附屬國。”


    “不錯,我堂堂禮儀之邦,豈能靠蠻力立足天下。”


    “好戰必亡呐!”


    幾個人苦口婆心地說。然而,房遺愛有自己的認知,甚至超越他們上千年,當然不會被他們說服,“諸位卻忘了下半句,忘戰必危呀!”


    討論到這個地步,已然是偏離了主題,李世民終於站出來,“好了!汝等不要再爭了,倭國願意來唐學習,朝廷全力配合……”


    倭國使團心中一喜,不過沒等他們笑容綻放,聽李世民接著說:“但一切講究你情我願,否則也學不來真學問!科學門收徒與否,乃其門內事務,朝廷不便過多插手。”


    “退朝!”


    隨後,李二不等眾人反應,大手一揮,起身離去。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大唐駙馬房遺愛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饅頭配酒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饅頭配酒並收藏大唐駙馬房遺愛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