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家莊,今天一片喜慶之中。


    自然不會是因為房遺愛迴來了,知道他離開的人並不多。


    一來農戶們都在工地上忙活,沒有注意到他,二來自從進入夏天後,往常他宅在家裏好幾天不出門,亦是常有之事,不會有人覺得奇怪。


    農戶興奮的原因。


    因為曆時兩個月,學堂終於修建好了。長輩們期待著,早點將孩子送入學堂,改變孩子未來的命運。


    以前見到讀書人高高在上,他們心中氣不過,會罵“窮酸書生”。


    但是,在內心深處還是羨慕的,有點……吃不到葡萄說葡萄酸的味道。


    學堂門口。


    龍飛鳳舞幾個大字“華夏第一小學”,乃是李綱先生題的字。


    占據整座山頂,一條灰色的水泥路,從山底直通學堂。學堂,紅磚綠瓦的,透著火熱的朝氣,風格和後世農村的小學差不多。


    如今莊上也開始修水泥路。


    房遺愛的打算是,將水泥路通到每家每戶,最後和官道水泥路相連。倘若官路還沒有修好,他也計劃自己掏錢,將水泥路通到長安去。


    咱有錢。


    當然,動官道的話,還需李世民點頭,這種免費的好事,想來老李不會拒絕。


    想致富先修路!


    這句至理名言,房遺愛不會忘記的,雖說房家莊憑借製冰和蚊香,比其他村莊富裕不少,其實還是受交通限製的。


    莊上工程並未停……


    應李綱的要求,中學也開始動工了。


    也不知他們怎想的,似乎是喜歡上山頭了,中學選在了小學後麵,一座高一點大一點的山頭。


    或是大家覺得學問,就該高高在上的。


    隔壁村,對這學堂早有耳聞,學堂就建在山頂,一眼便能望見無需隱瞞,莊上百姓還巴不得,到處炫耀呢。


    不知多少人,羨慕房家莊的百姓!


    “為啥咱就沒這好命,遇不上一個,房二少爺這種的好主家。”


    “是呀,要是房相的封地,在咱村這邊多好啊。”


    百姓們從遠處經過,遠遠的,便能看見山頂紅色的圍牆,一個個露出羨慕的表情。這個時代,讀書人很值錢,隻要你讀過幾天書,總不會再幹這苦力。


    他們也想讓自己孩子讀書,但沒這個條件啊!


    一來書本太貴買不起,二來請不到先生,就算咬牙沒了書,他們也都兩眼一抹黑,沒人教也不管用呀。


    所以說,能識字的,還有有點家底的人家。要不……就是孩子肯下死功夫,否則根本學不到的。


    但自小懂事的孩子,能有幾個?


    就說莊上這幫小孩兒,沒有一個讀書的,至於他們沒有讀書概念,等到懂得讀書用處,已是成年人了,擔負起家庭的重擔,哪兒還有機會啊。


    學堂的事務,房遺愛能放手就放手,完全是個甩手掌櫃。


    山長、監院等職務,由李綱、顏思魯三位擔任,他隻做一個教書匠。


    學堂的老師不缺的,有李綱三位老先生在,無數讀書人向往之,一邊教書有錢拿,一邊還能請教三位先生。


    但,有一點他逃不了……


    房遺愛提議開數學課,李綱也不曾阻攔。


    但按他的想法,數學和儒學課時相同,這就出現一個問題,當今天下儒生很多,算學人才緊缺,而合格做數學老師的,就他和李泰能擔任。


    隻靠他們兩個人,是完全不夠的。


    所以,房遺愛將主意打在國子監身上。


    唯一有數學基礎的,便是國子監算學科,準備去請幾位學生,交給李泰培訓一下,教一年級數學,想來應該問題不大。


    李泰早就開始行動,去接觸國子監監生,或是參明算科不第的人。


    國子監作為大唐最高學府,與啟蒙的小學沒有衝突,本來由李泰出麵,和幾個算學監生已經談好了。


    到房家莊任教,能夠接觸更高深的數學。他們可聽說了,房遺愛算學水平很好,越王因此才拜入他門下。


    況且還有薪水可以拿,算學招收的,都是社會地位不高的弟子,對他們來說是個很大的誘惑。


    但,國子監得知此事之後,立馬給拒絕了,監生說是不肯耽誤學業,可連科舉不第之人,也不允許。


    說是,要房遺愛親自來談。


    他知道來者不善,這怕是個鴻門宴,但他還是帶著李泰去了。


    國子監。


    算學博士王孝通,親自相迎,恭維道:“房縣子,久仰縣子大名,今日終於得見。”


    “王博士之名,我也是如雷貫耳,《緝古算經》我也拜讀過,其方程之解法,令我受益匪淺啊。”


    “縣子看過下官的書?”


    房遺愛沒想到,王孝通這麽激動,依舊點點頭,這不是虛言,這本書是中國古代,有關三次方程最早的記載。


    二人寒暄一通,往算學科而去。


    說實話,算學在國子監地位不高,太學、四門各有學生數百人,算科隻有三十多人。


    亦或者說,當今天下算學都不受重視,明算科科舉及第之人,隻能得到很低的官職,再如國子博士正五品上,算學博士隻有最低的從九品下。


    不過,今日之事,早已經傳出去了。


    此時算學科外人頭攢動,其他四科的博士、助教、學生,也來圍觀。


    算學科頭一次這麽風光。


    雖說,古代重經史輕理工,算科從不受重視,但這個時候,算科代表的是國子監,頗有幾分同仇敵愾的味道。


    “早就聽聞,房縣子在算學一道,頗有幾分建樹,今日冒昧請你前來,便是為了討教一下。”王孝通拱手說道。


    院中,已經擺好筆墨紙硯。


    房遺愛算是看明白了,這便是學術之爭,國子監乃大唐最高學府,即使不受重視的算科,也有著它的驕傲,聽聞李泰因算學拜入他門下,自然要較量一下。


    “不若讓青雀代勞如何,給年輕人一點機會,剛好考量一下他的學業。”


    他今天帶李泰來,意思很簡單,誰要想和我過招,先勝過我徒弟再說,當然話不能這麽說,畢竟他是來請人的。


    小胖子倒是躍躍欲試,自己便站了出來,有一種閉關苦練之後,來虐菜鳥的架勢。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大唐駙馬房遺愛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饅頭配酒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饅頭配酒並收藏大唐駙馬房遺愛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