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迴 官匪一家同古今
滴血驗親引發的案中案 作者:帶你走陽光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話說施耐庵【1】的白話小說《水滸傳》,圍繞“官逼民反”這一主旨,描寫了眾多不堪暴政欺壓的“好漢”揭杆而起,以宋江【2】為首領,聚義水泊梁山,直至接受朝廷招安覆沒而告終的故事。它將宋王朝視為“盜賊草寇”的義匪給予了充分的肯定,把上至皇臣,下至府縣的昏庸無能、橫行霸道,致使民不聊生的黑官給予了露骨的鞭笞。怎見得?
但見:前者是匪,除暴安良象似官;後者為官,橫行霸道卻是匪。官匪本一家,何故辨真假!
各位看官,這一則故事單道“官匪一家”的區處。俗語道:欲圖人則害己,不能遠謀必有近憂。仕官場如戰場,不是你死就是我活。
卻說劉知縣奉巡撫趙大人之命,設計明察暗訪青州府尹郭有德貪占國庫府銀,不惜重金為其姘頭購置府邸的證據。小神仙馬師爺將計就計,不僅查獲了沂水劉知縣窩藏“翡翠玉麒麟”的贓物,還勘驗了山東巡撫趙大人府存的唐“彩釉瓶”和宋“珍珠觀音”兩件贓物。
郭知府大喜。道:“先生運籌帷幄,決勝於千裏之外。三國時的諸葛孔明亦不過如此耳!不愧是‘小神仙’,佩服,佩服!”
“大人過獎了。”馬師爺異常冷靜。道:“無他,邪不壓正而已。不過。。。。。。”
“不過甚麽?”
“這次雖然抓到了趙巡撫和劉知縣窩髒的把柄,一時半會無暇對您下手,但是時過境遷,他們早晚會向大人您尋仇的。”
“依先生之見,如何是好?”
馬師爺喝了一小口茶,故伎重演又恨恨地吐了一大口。道:“劉知縣這根茶梗暫把它吹到一邊,先不耽誤大人您喝水;等您吃飽喝得了有功夫的時候,再把它挑出來扔到火爐裏化為灰燼豈不幹淨利索?!”
“嗯,中!”
郭知府說辦就辦。先申覆吏部把劉知縣“像吹茶梗一樣”貶為蒙陰縣主簿;再命捕頭王猛依舊帶領‘江洋大盜’二人負偵查之責,‘武林高手’二人負刺殺之責。劉主簿合當命不該絕,盡管他的住處被偵查得十分的準確,刺殺當晚他卻突發奇想換了住處。
看官不禁要問:“怎麽恁巧?”莫急,帶你走陽光備細道來。
卻說劉主簿來到蒙陰縣上任之後,歐陽知縣對他甚是敬重,意欲委托他做些人事同巡撫趙大人拉上關係。
歐陽知縣道:“有一事情請教劉大人,還望實話實說。”
劉主簿迴話道:“歐陽大人請講。”
“唐代的‘翡翠玉麒麟’價值連成,大人您窩此髒物按大明律死罪當斬,而郭知府對您的處置不是忒輕了些麽?”歐陽知縣點撥道。
劉主簿倒抽了一口涼氣,道:“莫不是因懼怕趙大人而明不殺卻要暗殺?!”
“這話可是劉大人您說的。”
至此以後,劉主簿十分的注意萬分的小心。白天不離縣衙,夜間的住處一覺一換,且又增加了護衛數十人晝夜防範。
捕頭王猛所帶的高手偵探得準,刺殺得實;沒有得手皆因劉主簿以桃代李提防有道。
捕頭王猛聞聽殺錯了人懊惱不已,隻好帶人且迴,稟報馬師爺從長計議不題。
當天夜半子時,劉主簿從書房裏出來夜起小解,適巧遇護衛巡邏。劉主簿道:“施護衛且到書房裏安寢,明日隨我去濟南走一朝,公事要緊不得有誤。”便去了內衙歇了。比及挨到醜牌時分,忽有家丁來報:“施護衛昨夜床榻之上遇刺身亡。”劉主簿嚇出了一身冷汗,大驚曰:“施護衛今夜代吾而死,不日吾命將休矣!”
第二天,劉主簿起個夜早,吩咐下人厚葬施護衛,自代了幾個護衛逕奔濟南城趙大人府邸而來。劉主簿見了巡撫趙大人如救星在世一般,撲通跪地聲淚具下,道:“大人,救下官一條賤命則個!”
趙大人屏退左右,道:“所為何事,起來說話。”
劉主簿便把自到蒙陰縣上任以來,白天不離府衙,夜間居無定所,家丁、護衛增至數十人嚴加防範。道:“施護衛睡我床榻不意而死,雖不知刺客來曆,但下官篤定是青州知府郭有德所為。躲過初一挨不過十五,萬望大人垂憐救小的一條性命!大人的大恩大德下官將沒齒不忘!”
“劉大人的難處本官可想而知。怎奈我等‘窩髒’一案受人以柄,一時半殺還奈他不得。假以時日再作道理不遲。”
“大人所言即是。隻是下官的性命朝不保夕,委實不敢坐等。如若調離青州府所屬州縣,小的亦可活命,否則必死無疑!”劉主簿言罷痛哭流涕,久跪不起。
趙大人低頭不語,沉吟半晌。道:“也罷。天可憐見你離開青州府轄地界,他一個小小的郭府尹奈你何?”
“可是,除了青州府空一同知、膠州空一通判外,其他州府並無官缺。”劉主簿疑惑道。
“這些不消你勞神。”趙大人不悅,本想再調侃幾句,但劉主簿的插話使趙大人無有了興致。道:“除了濟南府、青州府以外,其他四府盡著你挑選,何如?”
“不瞞大人,小的就想願意在濟南府謀個差事,伺候大人也好方便些。”
“糊塗!”趙大人大怒,道:“你還嫌給我添的亂子不勾大麽?!”
“是,是,小的糊塗,小的知錯!”劉主簿不跌聲的認錯,語無倫次道:“小的倒忘了‘避嫌’了。小的該死!”
“萊州離登州太近,不妥;東昌又甚是偏僻,不美。。。。。。”趙大人盤算道:“那麽,登州和兗州你選一去處任個‘同知’吧。”
“謝大人的活命、提拔之恩!大人似小的再生父母一般,日後必將厚報。”劉主簿再一次磕頭謝恩,道:“兗州是大人您的發祥之地,小的願意到那裏托避您的鴻福鴻陰!大人可著把您的心腹錢同知派往登州府,早晚把郭有德取而代之。可謂一舉兩得之妙策!”
“明日我親去京城吏部審核批準,旬內即可上任。”趙大人囑咐道:“明年秋天你可參加吏部‘會試’,若能及第進士便是你取代郭有德青州府尹之日。哈哈哈!”
按下劉主簿在省城濟南坐等吏部兗州同知審批官文不題。
卻說青州府後衙。郭府尹、馬師爺正在商議查髒慶功行賞諸事。
郭府尹詢問道:“先生有何主見?”
馬師爺迴話道:“主見不敢當,唯有一十二字送與大人。”
“哪一十二字?”
“隱慶功、豐賞銀、盡置編、急補虧。”
“有何見教?”
“慶功宴不宜大張旗鼓顯露世人而置大人於風口浪尖之境地,宜分把與三隊捕頭犒銀自撿區處小酌,此謂之隱慶功;三隊官差當中,唯有偵得沂水‘翡翠玉麒麟’下落的和盜得濟南‘彩釉瓶’、‘珍珠觀音’的三個人功勞最大,宜重賞紋銀百兩之數,此謂之豐賞銀;府衙招納的武術、魔術、盜術等二十四人,無論男女盡數納入刑捕編置,此謂之盡置編;府庫虧銀五萬兩之巨,為欣怡小姐購置府邸耗資其一半,恐終授人以柄,宜盡數補足虧空方可安心,此謂之急補虧。”
“嗯,言之有理。”郭府尹疑慮道:“隱慶功、豐賞銀就依先生見地,但盡置編似有不妥。你想,那兩個江洋大盜世人皆知,把他們錄為府衙捕快,豈不壞了官府的名聲?”
“大人有所不知。那兩個匪盜不似一般毛賊,專為劫富濟貧之事,百姓當中頗有口碑。世人仰其威名府衙用其才智,何患之有?”馬師爺接著道:“況且前朝可以招安宋江(2)梁山好漢,今朝為何不能收編江洋大盜?”
“嗯,容我斟酌之後再做道理。”郭府尹沉吟道:“急補虧有何良策?”
“‘翡翠玉麒麟’原是楊家之物,可以欣怡小姐之名典賣於富紳,銀兩補府庫;不足之額可以修繕孔子廟為因由,令商賈豪紳納貢,府庫虧空可解矣!”
“嗯,如此甚好!”郭府尹大喜。
正是:
匪做官差官亦匪,官匪一家不足奇。
談古論今天下事,無非世間一出戲。
【一】施耐庵(1296年-1372年),名子安,字耐庵,本名彥端,興化(江蘇興化縣)人,原籍蘇州。中國元末明初作家,與羅貫中和著《水滸傳》。
【二】宋江:(?~約1122年)北宋末農民起義首領。宣和元年(1119年),結三十六人聚眾起義,活躍於山東、河北。後南下攻淮陽,入楚州、海州界,中知州張叔夜伏,遂降(朝廷稱“招安”)。宋江降宋後參與鎮壓方臘起義。
但見:前者是匪,除暴安良象似官;後者為官,橫行霸道卻是匪。官匪本一家,何故辨真假!
各位看官,這一則故事單道“官匪一家”的區處。俗語道:欲圖人則害己,不能遠謀必有近憂。仕官場如戰場,不是你死就是我活。
卻說劉知縣奉巡撫趙大人之命,設計明察暗訪青州府尹郭有德貪占國庫府銀,不惜重金為其姘頭購置府邸的證據。小神仙馬師爺將計就計,不僅查獲了沂水劉知縣窩藏“翡翠玉麒麟”的贓物,還勘驗了山東巡撫趙大人府存的唐“彩釉瓶”和宋“珍珠觀音”兩件贓物。
郭知府大喜。道:“先生運籌帷幄,決勝於千裏之外。三國時的諸葛孔明亦不過如此耳!不愧是‘小神仙’,佩服,佩服!”
“大人過獎了。”馬師爺異常冷靜。道:“無他,邪不壓正而已。不過。。。。。。”
“不過甚麽?”
“這次雖然抓到了趙巡撫和劉知縣窩髒的把柄,一時半會無暇對您下手,但是時過境遷,他們早晚會向大人您尋仇的。”
“依先生之見,如何是好?”
馬師爺喝了一小口茶,故伎重演又恨恨地吐了一大口。道:“劉知縣這根茶梗暫把它吹到一邊,先不耽誤大人您喝水;等您吃飽喝得了有功夫的時候,再把它挑出來扔到火爐裏化為灰燼豈不幹淨利索?!”
“嗯,中!”
郭知府說辦就辦。先申覆吏部把劉知縣“像吹茶梗一樣”貶為蒙陰縣主簿;再命捕頭王猛依舊帶領‘江洋大盜’二人負偵查之責,‘武林高手’二人負刺殺之責。劉主簿合當命不該絕,盡管他的住處被偵查得十分的準確,刺殺當晚他卻突發奇想換了住處。
看官不禁要問:“怎麽恁巧?”莫急,帶你走陽光備細道來。
卻說劉主簿來到蒙陰縣上任之後,歐陽知縣對他甚是敬重,意欲委托他做些人事同巡撫趙大人拉上關係。
歐陽知縣道:“有一事情請教劉大人,還望實話實說。”
劉主簿迴話道:“歐陽大人請講。”
“唐代的‘翡翠玉麒麟’價值連成,大人您窩此髒物按大明律死罪當斬,而郭知府對您的處置不是忒輕了些麽?”歐陽知縣點撥道。
劉主簿倒抽了一口涼氣,道:“莫不是因懼怕趙大人而明不殺卻要暗殺?!”
“這話可是劉大人您說的。”
至此以後,劉主簿十分的注意萬分的小心。白天不離縣衙,夜間的住處一覺一換,且又增加了護衛數十人晝夜防範。
捕頭王猛所帶的高手偵探得準,刺殺得實;沒有得手皆因劉主簿以桃代李提防有道。
捕頭王猛聞聽殺錯了人懊惱不已,隻好帶人且迴,稟報馬師爺從長計議不題。
當天夜半子時,劉主簿從書房裏出來夜起小解,適巧遇護衛巡邏。劉主簿道:“施護衛且到書房裏安寢,明日隨我去濟南走一朝,公事要緊不得有誤。”便去了內衙歇了。比及挨到醜牌時分,忽有家丁來報:“施護衛昨夜床榻之上遇刺身亡。”劉主簿嚇出了一身冷汗,大驚曰:“施護衛今夜代吾而死,不日吾命將休矣!”
第二天,劉主簿起個夜早,吩咐下人厚葬施護衛,自代了幾個護衛逕奔濟南城趙大人府邸而來。劉主簿見了巡撫趙大人如救星在世一般,撲通跪地聲淚具下,道:“大人,救下官一條賤命則個!”
趙大人屏退左右,道:“所為何事,起來說話。”
劉主簿便把自到蒙陰縣上任以來,白天不離府衙,夜間居無定所,家丁、護衛增至數十人嚴加防範。道:“施護衛睡我床榻不意而死,雖不知刺客來曆,但下官篤定是青州知府郭有德所為。躲過初一挨不過十五,萬望大人垂憐救小的一條性命!大人的大恩大德下官將沒齒不忘!”
“劉大人的難處本官可想而知。怎奈我等‘窩髒’一案受人以柄,一時半殺還奈他不得。假以時日再作道理不遲。”
“大人所言即是。隻是下官的性命朝不保夕,委實不敢坐等。如若調離青州府所屬州縣,小的亦可活命,否則必死無疑!”劉主簿言罷痛哭流涕,久跪不起。
趙大人低頭不語,沉吟半晌。道:“也罷。天可憐見你離開青州府轄地界,他一個小小的郭府尹奈你何?”
“可是,除了青州府空一同知、膠州空一通判外,其他州府並無官缺。”劉主簿疑惑道。
“這些不消你勞神。”趙大人不悅,本想再調侃幾句,但劉主簿的插話使趙大人無有了興致。道:“除了濟南府、青州府以外,其他四府盡著你挑選,何如?”
“不瞞大人,小的就想願意在濟南府謀個差事,伺候大人也好方便些。”
“糊塗!”趙大人大怒,道:“你還嫌給我添的亂子不勾大麽?!”
“是,是,小的糊塗,小的知錯!”劉主簿不跌聲的認錯,語無倫次道:“小的倒忘了‘避嫌’了。小的該死!”
“萊州離登州太近,不妥;東昌又甚是偏僻,不美。。。。。。”趙大人盤算道:“那麽,登州和兗州你選一去處任個‘同知’吧。”
“謝大人的活命、提拔之恩!大人似小的再生父母一般,日後必將厚報。”劉主簿再一次磕頭謝恩,道:“兗州是大人您的發祥之地,小的願意到那裏托避您的鴻福鴻陰!大人可著把您的心腹錢同知派往登州府,早晚把郭有德取而代之。可謂一舉兩得之妙策!”
“明日我親去京城吏部審核批準,旬內即可上任。”趙大人囑咐道:“明年秋天你可參加吏部‘會試’,若能及第進士便是你取代郭有德青州府尹之日。哈哈哈!”
按下劉主簿在省城濟南坐等吏部兗州同知審批官文不題。
卻說青州府後衙。郭府尹、馬師爺正在商議查髒慶功行賞諸事。
郭府尹詢問道:“先生有何主見?”
馬師爺迴話道:“主見不敢當,唯有一十二字送與大人。”
“哪一十二字?”
“隱慶功、豐賞銀、盡置編、急補虧。”
“有何見教?”
“慶功宴不宜大張旗鼓顯露世人而置大人於風口浪尖之境地,宜分把與三隊捕頭犒銀自撿區處小酌,此謂之隱慶功;三隊官差當中,唯有偵得沂水‘翡翠玉麒麟’下落的和盜得濟南‘彩釉瓶’、‘珍珠觀音’的三個人功勞最大,宜重賞紋銀百兩之數,此謂之豐賞銀;府衙招納的武術、魔術、盜術等二十四人,無論男女盡數納入刑捕編置,此謂之盡置編;府庫虧銀五萬兩之巨,為欣怡小姐購置府邸耗資其一半,恐終授人以柄,宜盡數補足虧空方可安心,此謂之急補虧。”
“嗯,言之有理。”郭府尹疑慮道:“隱慶功、豐賞銀就依先生見地,但盡置編似有不妥。你想,那兩個江洋大盜世人皆知,把他們錄為府衙捕快,豈不壞了官府的名聲?”
“大人有所不知。那兩個匪盜不似一般毛賊,專為劫富濟貧之事,百姓當中頗有口碑。世人仰其威名府衙用其才智,何患之有?”馬師爺接著道:“況且前朝可以招安宋江(2)梁山好漢,今朝為何不能收編江洋大盜?”
“嗯,容我斟酌之後再做道理。”郭府尹沉吟道:“急補虧有何良策?”
“‘翡翠玉麒麟’原是楊家之物,可以欣怡小姐之名典賣於富紳,銀兩補府庫;不足之額可以修繕孔子廟為因由,令商賈豪紳納貢,府庫虧空可解矣!”
“嗯,如此甚好!”郭府尹大喜。
正是:
匪做官差官亦匪,官匪一家不足奇。
談古論今天下事,無非世間一出戲。
【一】施耐庵(1296年-1372年),名子安,字耐庵,本名彥端,興化(江蘇興化縣)人,原籍蘇州。中國元末明初作家,與羅貫中和著《水滸傳》。
【二】宋江:(?~約1122年)北宋末農民起義首領。宣和元年(1119年),結三十六人聚眾起義,活躍於山東、河北。後南下攻淮陽,入楚州、海州界,中知州張叔夜伏,遂降(朝廷稱“招安”)。宋江降宋後參與鎮壓方臘起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