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於嬴曉反應,張玄也猜到了一些,畢竟作為同一處地方到來之人,心中想法大體不差,隻是所選擇的路不同而已。
怎麽說呢,張玄覺得嬴曉的為人本質應該是善良的,或者說前世之人心中大多是保留著善意的,隻是來到此處突然有了強大力量,又沒有經過太多心性磨練,德不匹位,總覺得自己多牛氣,什麽事情都應該順著自己的想法來。
但實際上,事情往往越想他變成什麽樣,他就要反著來。
就比如說,嬴曉應該是想著憑借自己一舉之力應該能改變世界,結果現在世界快改變他了。
對於秦王朝的戰力,張玄與羅浮真人又不是沒有評測過。
單打獨鬥秦為第一,沒有任何一個王朝能與之匹敵。但要說以一舉之力,強硬爭奪天下,當今之世,沒有任何一個王朝能做到,不然也不會持續千年時光都是維持五朝形勢,早就統一天下了。
天下之中,能人異士何其之多,猶如過江之卿,河中泥沙,數之不清,識之不完。秦雖有四聖,但其他幾朝聯合,數量何止四位,更何況還有其餘閑散之人,一直處心積慮尋找機會。
且俗話說得好,木秀於林,風必摧之,大秦王朝太強大,有時也不是什麽好事。尤其是這力量還不足以壓垮其他幾個王朝,那更加不是什麽幸事。惹人記恨不說,還會招惹不必要麻煩,讓人起了歹心。
這不現在五朝圍秦,不就是最好例子。
五個王朝共同出兵,具體人數張玄現在雖然不知道,但可以判定的一點就是,絕對要比秦之作戰人數多上好幾倍,因為這段時間以來,還是去看過其他戰場。秦人雖然作戰勇猛,可無奈對方之人是自己的好幾倍,在這種情況之下又如何能打得過。
不過據張玄所知,這嬴曉還是弄出了不少作物,至少對於增加修士力量來說,還是一些不錯選擇。隻要給其幾年時間,廣積糧,緩稱王,未必不能來個幸運大翻盤,從而一舉定墊萬世不拔之根基。
可惜,或許是節奏問題,張玄可是深知,自己前世那地方的人可不會有多少耐心,凡事都在追求高效率,像這種可能持續百年時間的事情想想都很難。
時間一分一秒過去,閣樓之中,一片沉默,張玄不想說些什麽,嬴曉是不知道該怎麽開口,青牛是不知道說些什麽。
最終,嬴曉還是忍不住了。
“清玄上仙,我..”
“你不必多說,我也管不了那麽多事,現在我自己的事情都還是忙得不可開交,說也沒用。”張玄見嬴曉發聲,當即打斷。
“上仙,我知道錯了,不知能否悔改!”
“改?你有錯嗎?我怎的不知。”張玄一臉疑問,看向嬴曉反問而道。
“上仙別開玩笑了,前些時日確實是我的錯,不該太過沉溺於自己的力量,以為封聖之後,便可以掌握一切,結果弄得現在這副模樣。”嬴曉苦笑,其後又言語到:“我也沒想到,就是簡單的一件事,最後會變得那麽複雜。這次前來,我也不期望能獲得原諒,隻是想代表秦王朝受苦民眾向上仙求取一個活命方法。”
說著,嬴曉想到這些時日來的種種,心中不由湧現一種疲憊感覺,戰爭真心太殘酷了。先前自己以為自己能做到泰山崩於前而麵不改色,但如今卻是心生愧疚,隻因為自己的一舉之私心,搞得數千萬人陪葬,數億之人流離失所。
雖然知道自己封聖,這場戰鬥不可避免。但要是拖上幾年,不說讓大秦全民修士,但至少修士數量能翻倍,或許情形可就大為不同了。
哪像現在,大秦二十六郡兩月時間便已失六郡,傷亡消失人數更是僅含光郡就多達三千多萬,四周更有近三億難民自秦朝邊緣往中心移動。
且六郡之地這些天來嬴曉去看過,就算日後收複,也無法再用了。五朝聯軍一路前來,堪比蝗蟲入境,一切含靈之事,有用之物皆入其囊中。就連大地靈脈都挖幹敲盡,不留分毫。
一路之慘狀,令嬴曉真心痛苦,他就想不通了,大家同樣是人族,為何事情做得如此絕情。當即行跪拜之禮,欲尋求一解決辦法,至少救治一下那些因自己一己之私而造成的悲劇。
張玄見到嬴曉如此表現,心中稍微滿意了點,倒不是他喜歡別人跪拜於他,他又不是廟中泥偶,而是嬴曉的心有點轉變了。
先前的嬴曉可以說是一個利己主義者,這也是很多人的心態,不足為奇,畢竟人不為己天誅地滅。但嬴曉不同,他實力強大,已經是封聖之人,肩上的擔子可要比其他人重得太多,如果還是一個利己主義者,不懂的仁義誠信,一味算計他人來為自己牟利,或者將其他人看做棋子,隻怕到了最後,終究是一場空。
畢竟超凡入聖之人心中如果沒有仁愛,又何談突破。當真天地給你這超脫世俗的力量是用來做擺設的嗎?對天地有利之事一件不做,還想著自己如何突破,如何晉升,哪有那麽美好的事。
現在的嬴曉或許是見過了太多死亡,心中善意慢慢被喚醒,開始會為他人思考,這是一件好事。
“看在你是為了救人的份上,活命方法我雖然不知,但如果你想要知道點什麽,我會盡量解答!”
“上仙,您認為此戰還有必要打下去嗎?”
略微思索一番
“打肯定是要打,畢竟秦已經損失嚴重,糧倉被毀,如果你們認輸,隻怕今後會民心大失,丟了氣節,那便永無出頭之日。”
“但再打下去,我怕我們的軍隊就得被消磨幹淨了?”嬴曉聽聞此言,忙詢問道。
“不會的,百戰才能養老兵,你們的軍隊我看過,戰鬥力方麵還是可以,但就是沒有上過人與人之間的戰場,故而有些生疏,多試幾次便好。就像千年前,秦之精銳曆來是在戰場之上拚出來的虎狼名號,如果一支軍隊沒了血性,那麽你覺得有沒有重要嘛?”說到此處,張玄看著桌上香茶,伸手沾取了一點,在檀木桌子上畫了起來。
“這便是你們秦之處境,在西南方與西北海域,有晉之僧兵圍困,東南二方遇到的是楚周二朝聯手;北海又遭遇齊夏之攻,可以說東南西北四方皆是敵人。不過你是否注意到一點,那便是現在基本上五朝攻勢已經放慢了下來。”
“好像是這麽迴事。”
“那就對了,一來再打下去,就要深入秦之內腹,到時候引得你們四個暴動,他們也不好受,畢竟人家也不是團結一心,現在也不是爭奪人皇之時,各自都打著自己的小九九。也就是打你們個措手不及,真要再打下去,可就不是那麽簡單了。
二來,他們的目的已經差不多快達到了。我問你,如果這次戰爭結束,你覺得秦多久能緩過勁來。”
嬴曉深思片刻。
“如果沒有其他方法,那麽首先就要麵對災民的糧食問題,不解決這個,怕是沒個百年很難緩過來,現在就算是拿出我培育的靈物,也還是於事無補。”
張玄接上說到:“的確,六個郡,接近四千萬的土地,還是靠近靈氣潮汐的寶地,沒了這片區域,隻怕生活愈加艱難。加上死傷那麽多,靈脈又被抽走,地下煞氣上湧,屍骨遇煞變兇,所產生的後遺症也是非常可怕,旱災、屍災、瘟災頻發,種植更是奢望。無奈之下你們隻能向其他王朝換取糧食,還是以靈物去換取凡物。長期以往,糧草命脈被其他王朝掌握,隻怕你們一有動靜,人家便能提前預知不說,隻怕自身實力也會大大降低。”
“對,對!就是這個問題。先前我也沒考慮那麽多,畢竟修士好像從來沒有擔心過食物危機,直到我這二月來隨大哥掌管糧草,方才知道此物之重要性,糧草一旦被敵人所掌控,那麽秦危矣!不僅王朝危亡,就連百姓也將不知餓死多少。”嬴曉聽張玄如此分析,真是瞬間說到心坎之中,不由出聲合道。
先前他雖然考慮過一點這些問題,但那是建立在秦之領地無損的情況下,如今六郡之地靈脈被抽,加上怨氣煞氣盤踞,當真是地獄級開局。要知道,修士雖然不擔心飽食問題,但每年秦之一地的靈穀總是不夠。畢竟靈穀這東西,修士是有多少就能消滅多少,故而不管是秦也好,其他幾朝也好,總是要秋收前後才會準備征戰。
尤其是征戰之時,糧草作為能快速安全補充能量的手段,需求量隻會更大,不會減少。
現在對於嬴曉來說,糧食不夠才是最大問題,尤其是蘊含靈氣的靈穀,那更是戰後恢複元氣必不可少的物資。
對於嬴曉打斷話語,張玄也便未介意,繼續說道:“而現在五朝之中,周夏實力最強,晉可以排除,他們後麵的人如果插手世俗,我們自會處理。剩下的便是齊楚兩朝,齊王朝靠東海,漁業相對發達,可提供不少海貨;楚朝位於中央地帶,可種植大量作物。這兩朝實力最弱,或許你可以嚐試著與這兩個合作一下,以達到連橫抗縱的目標。且有齊楚之地助力,對日後發展更為有利。”
在桌上畫了一條橫線,串聯秦、楚、齊三朝,基本整個神洲北部連著東部已然成為一體,隻是中間夾雜著一個魏國。不過這國度是秦王朝的人才輸出基地,一直是由秦王在後麵撐腰,故而隻要秦齊楚三朝聯手,那麽大局就定了。
“怎麽個合作法?”
“姻親”
“你是說讓我去娶齊王或者楚王之女?那我決不同意!”嬴曉本來還很感興趣,但一聽這話,立即反對。
“我說的又不是你,你激動個什麽,坐下!”張玄看著一下起身的嬴曉,頭腦一痛,好家夥,就算結親也是秦王或者下一任秦王人選去,還輪不到你呢!
“哦,那有沒有用呢?畢竟這就算是姻親關係也不是特別可靠吧!首先說好,我們是不外嫁王女的!”嬴曉尷尬坐下,急忙補充一句。畢竟在他看來,這姻親關係還真不可靠,前世有多少姻親不照樣為了那個位置殺得天昏地暗。
“這麽說吧,楚王那邊我不知怎麽評價,但齊王那邊可以嚐試,而且有很大可能性拉攏過來。”
“為何?”
一拍頭顱,張玄笑罵道:“虧你還是文聖,齊朝的頂尖戰力就隻有義聖董尋,他是文人,而如今文人當不了人皇,還得等上至少三萬年,他沒有那個時間去等。且齊王年紀雖然不大,但封聖已然無望,加上擔任人王時間夠久,早就該飛升了。隻是放心不下自己子嗣血脈,怕自己一走,就被那些人屠戮殆盡。如果這時候,你向他們表達善意,你猜會如何。
董尋必定會站在你們這邊,當年圍攻人皇夏桀,他也是在場的,如果不參與造出下一任人皇,上天無路,入地無門,連上蟠桃宴的資格都沒有,加上實力無法突破,壽命無法延續,隻有死路一條。而秦是目前最具備這個實力的,至於如何表現,這就要看你自己去琢磨了。
至於齊王,如果秦成就皇朝,而後麵繼任的秦皇體內有齊王血脈,你認為他會不同意嗎?畢竟日後在人界之時,有一個人皇家族作為背景,想必應該不會拒絕吧!”
嬴曉一聽這話,眼中瞬間一亮,是啊!自己之前怎麽就想著自己一家獨大,怎麽就沒想到此處。這天下如此之大,隱藏的大能無數,日後如果真的要統一成立皇朝,不可能隻靠他們四個撐腰吧,還是得尋一些盟友。
而齊好像就是一個不錯選擇,看來這個光榮而又艱巨的任務還是得由自己來完成。就是不知道那齊王之女長得好不好看,不過修士嘛,一般都不差便是。
至於糧食問題,自己好歹也是文聖,娶一個王女要點嫁妝是很合情合理的吧!想到此處,嬴曉不由往更深處想去。
一旁張玄見嬴曉走神,揉了揉太陽穴,看來這家夥心性還得再練練。
怎麽說呢,張玄覺得嬴曉的為人本質應該是善良的,或者說前世之人心中大多是保留著善意的,隻是來到此處突然有了強大力量,又沒有經過太多心性磨練,德不匹位,總覺得自己多牛氣,什麽事情都應該順著自己的想法來。
但實際上,事情往往越想他變成什麽樣,他就要反著來。
就比如說,嬴曉應該是想著憑借自己一舉之力應該能改變世界,結果現在世界快改變他了。
對於秦王朝的戰力,張玄與羅浮真人又不是沒有評測過。
單打獨鬥秦為第一,沒有任何一個王朝能與之匹敵。但要說以一舉之力,強硬爭奪天下,當今之世,沒有任何一個王朝能做到,不然也不會持續千年時光都是維持五朝形勢,早就統一天下了。
天下之中,能人異士何其之多,猶如過江之卿,河中泥沙,數之不清,識之不完。秦雖有四聖,但其他幾朝聯合,數量何止四位,更何況還有其餘閑散之人,一直處心積慮尋找機會。
且俗話說得好,木秀於林,風必摧之,大秦王朝太強大,有時也不是什麽好事。尤其是這力量還不足以壓垮其他幾個王朝,那更加不是什麽幸事。惹人記恨不說,還會招惹不必要麻煩,讓人起了歹心。
這不現在五朝圍秦,不就是最好例子。
五個王朝共同出兵,具體人數張玄現在雖然不知道,但可以判定的一點就是,絕對要比秦之作戰人數多上好幾倍,因為這段時間以來,還是去看過其他戰場。秦人雖然作戰勇猛,可無奈對方之人是自己的好幾倍,在這種情況之下又如何能打得過。
不過據張玄所知,這嬴曉還是弄出了不少作物,至少對於增加修士力量來說,還是一些不錯選擇。隻要給其幾年時間,廣積糧,緩稱王,未必不能來個幸運大翻盤,從而一舉定墊萬世不拔之根基。
可惜,或許是節奏問題,張玄可是深知,自己前世那地方的人可不會有多少耐心,凡事都在追求高效率,像這種可能持續百年時間的事情想想都很難。
時間一分一秒過去,閣樓之中,一片沉默,張玄不想說些什麽,嬴曉是不知道該怎麽開口,青牛是不知道說些什麽。
最終,嬴曉還是忍不住了。
“清玄上仙,我..”
“你不必多說,我也管不了那麽多事,現在我自己的事情都還是忙得不可開交,說也沒用。”張玄見嬴曉發聲,當即打斷。
“上仙,我知道錯了,不知能否悔改!”
“改?你有錯嗎?我怎的不知。”張玄一臉疑問,看向嬴曉反問而道。
“上仙別開玩笑了,前些時日確實是我的錯,不該太過沉溺於自己的力量,以為封聖之後,便可以掌握一切,結果弄得現在這副模樣。”嬴曉苦笑,其後又言語到:“我也沒想到,就是簡單的一件事,最後會變得那麽複雜。這次前來,我也不期望能獲得原諒,隻是想代表秦王朝受苦民眾向上仙求取一個活命方法。”
說著,嬴曉想到這些時日來的種種,心中不由湧現一種疲憊感覺,戰爭真心太殘酷了。先前自己以為自己能做到泰山崩於前而麵不改色,但如今卻是心生愧疚,隻因為自己的一舉之私心,搞得數千萬人陪葬,數億之人流離失所。
雖然知道自己封聖,這場戰鬥不可避免。但要是拖上幾年,不說讓大秦全民修士,但至少修士數量能翻倍,或許情形可就大為不同了。
哪像現在,大秦二十六郡兩月時間便已失六郡,傷亡消失人數更是僅含光郡就多達三千多萬,四周更有近三億難民自秦朝邊緣往中心移動。
且六郡之地這些天來嬴曉去看過,就算日後收複,也無法再用了。五朝聯軍一路前來,堪比蝗蟲入境,一切含靈之事,有用之物皆入其囊中。就連大地靈脈都挖幹敲盡,不留分毫。
一路之慘狀,令嬴曉真心痛苦,他就想不通了,大家同樣是人族,為何事情做得如此絕情。當即行跪拜之禮,欲尋求一解決辦法,至少救治一下那些因自己一己之私而造成的悲劇。
張玄見到嬴曉如此表現,心中稍微滿意了點,倒不是他喜歡別人跪拜於他,他又不是廟中泥偶,而是嬴曉的心有點轉變了。
先前的嬴曉可以說是一個利己主義者,這也是很多人的心態,不足為奇,畢竟人不為己天誅地滅。但嬴曉不同,他實力強大,已經是封聖之人,肩上的擔子可要比其他人重得太多,如果還是一個利己主義者,不懂的仁義誠信,一味算計他人來為自己牟利,或者將其他人看做棋子,隻怕到了最後,終究是一場空。
畢竟超凡入聖之人心中如果沒有仁愛,又何談突破。當真天地給你這超脫世俗的力量是用來做擺設的嗎?對天地有利之事一件不做,還想著自己如何突破,如何晉升,哪有那麽美好的事。
現在的嬴曉或許是見過了太多死亡,心中善意慢慢被喚醒,開始會為他人思考,這是一件好事。
“看在你是為了救人的份上,活命方法我雖然不知,但如果你想要知道點什麽,我會盡量解答!”
“上仙,您認為此戰還有必要打下去嗎?”
略微思索一番
“打肯定是要打,畢竟秦已經損失嚴重,糧倉被毀,如果你們認輸,隻怕今後會民心大失,丟了氣節,那便永無出頭之日。”
“但再打下去,我怕我們的軍隊就得被消磨幹淨了?”嬴曉聽聞此言,忙詢問道。
“不會的,百戰才能養老兵,你們的軍隊我看過,戰鬥力方麵還是可以,但就是沒有上過人與人之間的戰場,故而有些生疏,多試幾次便好。就像千年前,秦之精銳曆來是在戰場之上拚出來的虎狼名號,如果一支軍隊沒了血性,那麽你覺得有沒有重要嘛?”說到此處,張玄看著桌上香茶,伸手沾取了一點,在檀木桌子上畫了起來。
“這便是你們秦之處境,在西南方與西北海域,有晉之僧兵圍困,東南二方遇到的是楚周二朝聯手;北海又遭遇齊夏之攻,可以說東南西北四方皆是敵人。不過你是否注意到一點,那便是現在基本上五朝攻勢已經放慢了下來。”
“好像是這麽迴事。”
“那就對了,一來再打下去,就要深入秦之內腹,到時候引得你們四個暴動,他們也不好受,畢竟人家也不是團結一心,現在也不是爭奪人皇之時,各自都打著自己的小九九。也就是打你們個措手不及,真要再打下去,可就不是那麽簡單了。
二來,他們的目的已經差不多快達到了。我問你,如果這次戰爭結束,你覺得秦多久能緩過勁來。”
嬴曉深思片刻。
“如果沒有其他方法,那麽首先就要麵對災民的糧食問題,不解決這個,怕是沒個百年很難緩過來,現在就算是拿出我培育的靈物,也還是於事無補。”
張玄接上說到:“的確,六個郡,接近四千萬的土地,還是靠近靈氣潮汐的寶地,沒了這片區域,隻怕生活愈加艱難。加上死傷那麽多,靈脈又被抽走,地下煞氣上湧,屍骨遇煞變兇,所產生的後遺症也是非常可怕,旱災、屍災、瘟災頻發,種植更是奢望。無奈之下你們隻能向其他王朝換取糧食,還是以靈物去換取凡物。長期以往,糧草命脈被其他王朝掌握,隻怕你們一有動靜,人家便能提前預知不說,隻怕自身實力也會大大降低。”
“對,對!就是這個問題。先前我也沒考慮那麽多,畢竟修士好像從來沒有擔心過食物危機,直到我這二月來隨大哥掌管糧草,方才知道此物之重要性,糧草一旦被敵人所掌控,那麽秦危矣!不僅王朝危亡,就連百姓也將不知餓死多少。”嬴曉聽張玄如此分析,真是瞬間說到心坎之中,不由出聲合道。
先前他雖然考慮過一點這些問題,但那是建立在秦之領地無損的情況下,如今六郡之地靈脈被抽,加上怨氣煞氣盤踞,當真是地獄級開局。要知道,修士雖然不擔心飽食問題,但每年秦之一地的靈穀總是不夠。畢竟靈穀這東西,修士是有多少就能消滅多少,故而不管是秦也好,其他幾朝也好,總是要秋收前後才會準備征戰。
尤其是征戰之時,糧草作為能快速安全補充能量的手段,需求量隻會更大,不會減少。
現在對於嬴曉來說,糧食不夠才是最大問題,尤其是蘊含靈氣的靈穀,那更是戰後恢複元氣必不可少的物資。
對於嬴曉打斷話語,張玄也便未介意,繼續說道:“而現在五朝之中,周夏實力最強,晉可以排除,他們後麵的人如果插手世俗,我們自會處理。剩下的便是齊楚兩朝,齊王朝靠東海,漁業相對發達,可提供不少海貨;楚朝位於中央地帶,可種植大量作物。這兩朝實力最弱,或許你可以嚐試著與這兩個合作一下,以達到連橫抗縱的目標。且有齊楚之地助力,對日後發展更為有利。”
在桌上畫了一條橫線,串聯秦、楚、齊三朝,基本整個神洲北部連著東部已然成為一體,隻是中間夾雜著一個魏國。不過這國度是秦王朝的人才輸出基地,一直是由秦王在後麵撐腰,故而隻要秦齊楚三朝聯手,那麽大局就定了。
“怎麽個合作法?”
“姻親”
“你是說讓我去娶齊王或者楚王之女?那我決不同意!”嬴曉本來還很感興趣,但一聽這話,立即反對。
“我說的又不是你,你激動個什麽,坐下!”張玄看著一下起身的嬴曉,頭腦一痛,好家夥,就算結親也是秦王或者下一任秦王人選去,還輪不到你呢!
“哦,那有沒有用呢?畢竟這就算是姻親關係也不是特別可靠吧!首先說好,我們是不外嫁王女的!”嬴曉尷尬坐下,急忙補充一句。畢竟在他看來,這姻親關係還真不可靠,前世有多少姻親不照樣為了那個位置殺得天昏地暗。
“這麽說吧,楚王那邊我不知怎麽評價,但齊王那邊可以嚐試,而且有很大可能性拉攏過來。”
“為何?”
一拍頭顱,張玄笑罵道:“虧你還是文聖,齊朝的頂尖戰力就隻有義聖董尋,他是文人,而如今文人當不了人皇,還得等上至少三萬年,他沒有那個時間去等。且齊王年紀雖然不大,但封聖已然無望,加上擔任人王時間夠久,早就該飛升了。隻是放心不下自己子嗣血脈,怕自己一走,就被那些人屠戮殆盡。如果這時候,你向他們表達善意,你猜會如何。
董尋必定會站在你們這邊,當年圍攻人皇夏桀,他也是在場的,如果不參與造出下一任人皇,上天無路,入地無門,連上蟠桃宴的資格都沒有,加上實力無法突破,壽命無法延續,隻有死路一條。而秦是目前最具備這個實力的,至於如何表現,這就要看你自己去琢磨了。
至於齊王,如果秦成就皇朝,而後麵繼任的秦皇體內有齊王血脈,你認為他會不同意嗎?畢竟日後在人界之時,有一個人皇家族作為背景,想必應該不會拒絕吧!”
嬴曉一聽這話,眼中瞬間一亮,是啊!自己之前怎麽就想著自己一家獨大,怎麽就沒想到此處。這天下如此之大,隱藏的大能無數,日後如果真的要統一成立皇朝,不可能隻靠他們四個撐腰吧,還是得尋一些盟友。
而齊好像就是一個不錯選擇,看來這個光榮而又艱巨的任務還是得由自己來完成。就是不知道那齊王之女長得好不好看,不過修士嘛,一般都不差便是。
至於糧食問題,自己好歹也是文聖,娶一個王女要點嫁妝是很合情合理的吧!想到此處,嬴曉不由往更深處想去。
一旁張玄見嬴曉走神,揉了揉太陽穴,看來這家夥心性還得再練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