處於爆炸中央是種什麽感覺,張玄現在知道了,真是一言難盡。
人是傷不到,但是衣服保不住了。
本來如果還能動用仙力的話,那到也沒事,一層仙力護體,這核武休想傷到自己的一絲衣角。
但現在調不動體內能量,衣服本就是普通材質所製,又不是什麽靈材寶絲,能抗住就怪了,自然光榮的被火焰吞噬。
反正張玄覺得這東西對於自己來說,傷害性不大,侮辱性極強。
為了保持自己的良好形象,衣服不見這種畫麵自然不能被人看到不,張玄也不管三七二十一,身形發生改變,直接化作人首蛇身。手中閃過規則波紋,時光倒流。
凡是被這東風波及到的地方,時間開始往迴走。
所以嬴曉見到的天花和金蓮倒退實際是張玄搞的鬼。
待到天花與金蓮消失,張玄身上的衣服又迴到了身上,不過現在事情還沒有結束,張玄得讓時間再次撥迴正常。
於是嬴曉又看到消失的天花與金蓮再次出現,不僅如此,空中又發生了一次爆炸,隻是這迴嬴曉隱約間感知到有先天神出現。
抬頭一看,一隻巨大的巴掌冒著火從天而降。
不對,嬴曉當即反應過來,那哪裏是什麽巴掌,分明是五座結合在一起形如手掌的大山。
雖然不知道發生了什麽,但嬴曉知道逃就對了,先天神,就沒一個是好對付的,至於為何會有先天神出現在這羅浮,那就不是自己該考慮的了。以筆劃了一道,打開乾坤縫隙鑽了進去。
張玄覺得自己從來不是什麽大度之人,加上現在他的狀態在玉佩加持之下,不小心監測到了一點東西。因為大秦出新聖,幾大王朝要聯手抗秦,知道自己得幫一把。右手青蛇張嘴發聲,吐出音波直接幹擾了周圍乾坤縫隙。
而嬴曉雖然是封聖了,但畢竟不通空間法則,也沒有與其他人交流過這種情況,遇到乾坤縫隙發生變化,直接瞬間遠遁。
這一下可就犯了大忌。
要知道乾坤縫隙乃是天地空間規則的具象化,在這裏麵就相當於高速公路,都接到維修命令了還要硬闖,自然引起了天地反噬,無邊空間亂流追著嬴曉跑。
天地之中,再也沒有比空間跑得更快的了,所以嬴曉下場可想而知,直接被卷入了空間亂流之中。
背後的劍匣一顫,張玄反手一拍,劍吟聲傳出,飛出一柄神劍往乾坤縫隙之中而去。
神劍正是轆轤劍,代表空間之力。
空間亂流可不是開玩笑的,是天地中為數不多能對聖境造成傷害的手段之一,就算是換做張玄,遇到空間亂流,都要遭一番罪。更別說嬴曉這個誰也打不過的文聖。
在空間亂流之中,嬴曉身上出現無數被空間利刃割開的傷口,但在其體內規則的影響下又很快恢複。此時嬴曉不由感歎自己命大,要是換做未突破前的自己,估計現在早已經死無全屍。不過隨著空間亂流越發龐大,嬴曉覺得自己怕是也撐不住多久。
這時一道流光飛來,空間亂流停歇。
看著眼前的流光化作神劍,嬴曉欣喜異常。沒想到關鍵時刻還是這劍救了自己。看了一眼劍身,又不是自己之前的那把劍,因為自己那把劍上麵可沒有轆轤二字。
還未等嬴曉有何反應,乾坤縫隙大開。
隻見外麵景象已經不在是嶺南,而是到了周秦相交的地界。
鬆穀之中,張玄取出一枚銅鏡,看著出現在大周飛州領地與大秦東陽地界交接處的嬴曉。
以蛇尾持鏡,左手持淨水盂,上麵的五嶽真形圖開始放出五色毫光,隨著右手柳枝一甩。五嶽真形攝來無數沙石化作巨山自鏡中鑽入。
東陽地界,嬴曉見來到此地,心知自己已經來到了大秦與大周交接之地,暫時放下了神劍之事。不由感歎,成聖真好,頃刻工夫自己就跨過數萬裏之遙,來到了大秦邊界。
就是今天的陽光不怎麽好,黑丫丫的一片,抬頭往上一看,一座千丈大山自天而降,瞬間壓在了嬴曉肩頭之上。
嬴曉而今不過新聖,又是文人,力氣自然比不上那武聖,加上山峰也非普通山峰,被這麽一壓,當即從空中壓到了地麵之上。
當山落下之時,各朝人王皆有所感,大秦的新聖被鎮壓,難道是有人忍不住出手了?
接下來,一道持劍人首蛇身虛影出現,在東陽與飛州之地劃了一個圈,正好將大山與兩地分隔開來。
這下齊、楚兩朝人王皆是安心了,看著手中寫到一半的國策,隨手就化作灰燼。有祖輩出手,不需要自己等人操心了,看來天命不在秦,人皇之位秦怕是爭不到了。
人首蛇身者,又能動用人道規則,那必定是人族上古先賢。
說到這,就要講述一下人族。
人族有兩大神係,一個是以炎帝為首的神族,其中包含了蚩尤、祝融、共工、刑天等諸多大神;另外則是以黃帝為首的神族,顓頊、帝嚳、帝堯、帝舜皆是其族人。
而天下王朝之中夏、周、齊、楚、晉實際都與黃帝神係走得近,唯獨秦朝與炎帝一係走得近。當然了,真按照血脈來劃分的話,都是一樣的沒有什麽區別,祭祀之時都要祭祀三皇五帝,各位人族上古先賢。
但人界之中,還是會有勢力在天下之中布局,比如楚王朝,後麵就是顓頊帝,而大周又與帝嚳聯係較深。
所以秦在其他幾朝之中,雖然名義上實力最為強大,但不管是天子,還是其他人王都有點看不上秦,常稱唿其為蠻夷之朝,隻知道蠻武,不曉得禮儀。
但是這也隻是說說,眼紅而已,嘴皮子功夫當不得真。
如今大秦新聖被上古先賢封印鎮壓,自然就有人不在擔心秦朝一家獨大。
而且說句實話,天下六個王朝,就目前而言,誰都有想爭奪人皇之心。
但就眼前實力來說,大秦是當之無愧的老大哥,除非自己實力足夠,不然還真不想那麽早對上,否則鷸蚌相爭,漁翁得利的事情向來不少,至少齊王和楚王是這麽想的。
如果大秦新聖未被封印,那這兩朝絕對是寢食難安,特別是大楚王朝。
成立至今十年不到,又與大周打了幾年的戰。底蘊早就虧空,可經不起戰爭折騰,尤其是對方還是以虎狼之師聞名的大秦。
一旦開戰,不管是諸朝聯合抗秦也好,還是秦開始征伐天下,大楚必定是第一目標。
按照常理來說,楚王應該積極聯合眾人抗秦才對,可以大楚如今的國力,絕對會成為炮灰。
沒有人想當炮灰,至少現在的楚王不想當炮灰,不想成為別人手上的一柄刀。成全了別人,犧牲了自己。
同理的,作為天下排名第五的齊朝,齊王也是這樣想的。
就算現在開打,他們齊朝也占不到一絲好處,反而還容易將老本虧進去。
齊王,楚王不想打,不代表著其他幾個王不想打,但張玄的目標就是這個。
戰爭是一定會打起來的,但怎麽打,多少人打,這才是關鍵的。
大秦現有三武半文(嬴曉算是半個),如果其他五朝聯合,軍隊暫且不提,應該能出五位聖級(人族內戰,一般來說仙佛不得參與其中,所以晉朝後麵就算有佛陀,夏朝有散仙,也不能算。不然真算起來,白眉真人還在蜀山,人家一個頂三四個是沒有半點問題。蜀山與秦的關係可比大周與龍離的關係要好太多)
但這五位之中,真心想動手的估計隻有周朝的姬無忌和周九淵、夏朝的夏王夏少禹。至於義聖,最多是觀戰;楚王直接不想打。
而姬無忌年紀太大,有心無力,但也不能小覷,兔子逼急了還咬人,人家逼急了帶走幾位不成問題。
所以暫時封印住嬴曉是沒問題的,有他在,五朝必定圍秦,因為四尊聖者,配合百萬雄兵,威脅太大。
沒他在,齊、楚不會出手,就算動手也是出工不出力,這兩位實力在王朝之中可是最低,如果現在就展開人皇之爭,對他們可不太利。
即使他們知道這是一個陰謀,但人家也會裝做不知,你是永遠叫不醒一個想要裝睡之人。
雖然現在很大程度上,秦王可能坐不上人皇之位,可張玄還是想保留秦朝的有生力量。
透過六鼻鏡輔助,人道之力加持,可是能看出不少問題的。
天下六朝之中,晉朝位於神洲西部,奉行金德;秦朝位於北部,水德;齊朝位於東部,乃是木德;周朝坐鎮中央與南部的夏朝倶為火德。至於新生的楚,同樣是火德。
朝運之中,周朝的火已是餘燼,正所謂五行相生,餘燼之中暗藏土灰;
秦朝的水,乃是洪水,已經初步具備席卷天下之力。
這兩朝機會是最大的,而其他四個就不用說了。
晉朝機會是直接沒有,自佛修淩駕於晉朝的那一天起,就已經喪失了機會,先天上就失敗了。
齊朝文氣太重,將來的可是一條征伐路,是要真刀真槍的幹,可不是耍耍嘴皮子就行。
夏朝就是木中之火,雖有根源,但終究隻是曇花,即使能有綻放之機,也不過轉瞬便消。
楚朝剛立不到十年,腳根子都不穩,路都還不會走,如果給了幾百年或許還有機會。
人皇就算出現,也隻會在周秦之間,也就是水火之爭。秦乃大水,周乃餘燼,但卻有生土之機,兩者誰輸誰贏還不知道。
按照炎帝之意,張玄知道自己有十八年時間準備。
十八年後就要去尋劍,那時是要帶上嬴曉和青牛,畢竟這兩貨也曾經握過劍。
但這絲毫不影響先將嬴曉關上個十年八年的。好家夥,一出世就在自己麵前放快遞,當真是不知道天高地厚,得好好打磨打磨心性,不然就算被炎帝責備,張玄也不準備帶上嬴曉。他可不想在自己去尋劍之時,一個大伊萬在自己的海船之上爆炸。
感知到六鼻鏡有動靜,張玄往鏡中看去。
隻見千丈高的山峰開始慢慢往上被舉起,原本投射過去的封印也在鬆動。
千丈山峰之下,一道九百九十九丈的身影浮現,正是嬴曉。
張玄見狀,對著六鼻鏡一個冷哼,取下一片柳葉,玄光閃過,一張黃符出現在手中,往鏡中貼去。
東陽地界
嬴曉施展法相天地之神通,直接將千丈大山扛起,抖了抖肩膀,換了個角度。
還以為有多難,不就一座山嘛,差點就把自己嚇到了,一時間忘記了自己已經封聖。這山就是再大十倍,自己都駝得動。
一張黃符出現,正好貼在最高的山峰之上。
這座山是由五嶽真形圖演化,匯合在一起就是一隻手掌模樣。不過張玄是有點生氣的,所以山形就是一個國際友好手勢,最中間的山峰一枝獨秀。
黃符貼在中峰之上,山形雖然未變,但重量卻徑直增加百倍,突如其來的力量一下就將嬴曉雙腿壓入土中。
見此情形,嬴曉咬牙,體型猛增,他就不信了,自己好歹也是封聖的人物,天下少有的大能,還能被一座山難到。
見此情形,張玄嘴角一笑,掐咒念決,施展搬山之法,連續搬來數座萬丈高山的力道加持於山峰之上的黃符。
最終,嬴曉還是敗於體力不支,直接被壓在山峰之下。
此時,剛好天空之中蘑菇雲散去,張玄也落在地麵之上。
青牛見張玄模樣,當即啞口無言,這形態他見過,當年青帝就是如此模樣,人首蛇身,是為道也。
難怪他總覺得有點不對勁,明明當初見麵之時,張玄就是個小小結丹修士,隻知道耕田種地,不過幾十年後情況就變了,修行速度快到自己不敢想象。原來人家是先天神聖,不知道又是哪位大能來體驗生活了。
這種情況作為開天後不久就誕生的生靈,青牛可是見過不少了。
特別是人族的那幾個老不死的,一眼看上去就很好欺負,身上根本沒有什麽靈氣和法則波動,完完全全和凡人一樣。
可一旦近身,人家能打得妖懷疑妖生。
三皇五帝也就忍了,畢竟人家確實是做了不少有利天地的大事,萬族對他們都是敬仰和欽佩的。
但後麵出現了一個禹王,那才是真正的坑死妖不償命。
當初召開塗山大會之時,禹王就是以一個凡人的姿態在主席位之上,開始劃分九洲利益。那時的景象,青牛到現在都還記得。
禹王隻是如老好人一樣問了誰同意,誰反對。
而一個凡人在眾多大能麵前如此猖狂,自然有不滿。
然後禹王一邊哼著山歌,一邊用耒耜(上古之時的一種形似鐵鍬的農具)將一眾反對者全埋在土中。整整兩千年,一直到人家迴去了,這些大能才逃出生天。
不過當時的禹王顯示的是武聖修為,直到後麵修長城之時,才又見識到了什麽叫殘暴,那些叱吒風雲多年的妖神,在人家手中和雞仔沒區別,一斧一個還不帶喘氣的。
而當時的禹王平常時間是個幹農活都要歇氣之人,根本看不出人家是什麽大能。
雖然張玄還沒到這個境界,但是青牛覺得不遠了。
因為張玄先前是跳著過來的,不是飛,說明人家已經開始返璞歸真了。
所以青牛覺得現在自己表現得好一點了,說不一定人家還真是某某大佬來體驗生活,不然修為絕對不會提升那麽快。
要知道,當年他拒絕了泰山府君的邀請,就已經很後悔了,當然現在也不算太差。不過上蒼又給了自己一個機會,那肯定是要好好把握。
說不一定就能博取個神來當當,如果能做到像食鐵獸前輩那樣就更好了。
雖是名義上的坐騎,但其實人家出行時,是抱著蚩尤大腿的,一邊一隻。吃的是各種神鐵奇珍,住得是各地仙府妙所,什麽事情都不用做,就算是發呆,也能收獲一大批禮物。更關鍵的是安全有保障啊,蚩尤大神啊!連黃帝都差點就幹不過的存在。
故此,青牛看了一眼落下的張玄,忙湊過去。
“上仙,你請上坐。”
“你是在為難我吧!老牛,我這是蛇尾,你叫我怎麽坐,再說”張玄說到此處,一把將青牛抱在一旁。
“你的體型太小了,別擋著,兩個小家夥也快出世了!待會我還要去看一下被壓在山下的那小子,那時你再駝我一程。”
青牛也看了看兩者身形對比,確實。
張玄此時的身高不加地上的蛇尾是三丈多,也就是十二米之高。而青牛自己才一丈多高,差距不小。雖然身形大小不能決定實力大小,但大能的身形就沒有小的。心中越發受到打擊,以前還能看到這小子的頭頂,現在變成了人家可以看到自己的頭頂,自己說句話還得仰頭說。
當真是世風日下啊!
不過當見到太極蓮池中清眼上的石塊動了,青牛一下拋開這些想法,仔細盯著石塊看去。這可是新生命的誕生,比起那些所謂身高之爭重要多了。
當然了,如果無視青牛現在五丈的身形那就更好了。
人是傷不到,但是衣服保不住了。
本來如果還能動用仙力的話,那到也沒事,一層仙力護體,這核武休想傷到自己的一絲衣角。
但現在調不動體內能量,衣服本就是普通材質所製,又不是什麽靈材寶絲,能抗住就怪了,自然光榮的被火焰吞噬。
反正張玄覺得這東西對於自己來說,傷害性不大,侮辱性極強。
為了保持自己的良好形象,衣服不見這種畫麵自然不能被人看到不,張玄也不管三七二十一,身形發生改變,直接化作人首蛇身。手中閃過規則波紋,時光倒流。
凡是被這東風波及到的地方,時間開始往迴走。
所以嬴曉見到的天花和金蓮倒退實際是張玄搞的鬼。
待到天花與金蓮消失,張玄身上的衣服又迴到了身上,不過現在事情還沒有結束,張玄得讓時間再次撥迴正常。
於是嬴曉又看到消失的天花與金蓮再次出現,不僅如此,空中又發生了一次爆炸,隻是這迴嬴曉隱約間感知到有先天神出現。
抬頭一看,一隻巨大的巴掌冒著火從天而降。
不對,嬴曉當即反應過來,那哪裏是什麽巴掌,分明是五座結合在一起形如手掌的大山。
雖然不知道發生了什麽,但嬴曉知道逃就對了,先天神,就沒一個是好對付的,至於為何會有先天神出現在這羅浮,那就不是自己該考慮的了。以筆劃了一道,打開乾坤縫隙鑽了進去。
張玄覺得自己從來不是什麽大度之人,加上現在他的狀態在玉佩加持之下,不小心監測到了一點東西。因為大秦出新聖,幾大王朝要聯手抗秦,知道自己得幫一把。右手青蛇張嘴發聲,吐出音波直接幹擾了周圍乾坤縫隙。
而嬴曉雖然是封聖了,但畢竟不通空間法則,也沒有與其他人交流過這種情況,遇到乾坤縫隙發生變化,直接瞬間遠遁。
這一下可就犯了大忌。
要知道乾坤縫隙乃是天地空間規則的具象化,在這裏麵就相當於高速公路,都接到維修命令了還要硬闖,自然引起了天地反噬,無邊空間亂流追著嬴曉跑。
天地之中,再也沒有比空間跑得更快的了,所以嬴曉下場可想而知,直接被卷入了空間亂流之中。
背後的劍匣一顫,張玄反手一拍,劍吟聲傳出,飛出一柄神劍往乾坤縫隙之中而去。
神劍正是轆轤劍,代表空間之力。
空間亂流可不是開玩笑的,是天地中為數不多能對聖境造成傷害的手段之一,就算是換做張玄,遇到空間亂流,都要遭一番罪。更別說嬴曉這個誰也打不過的文聖。
在空間亂流之中,嬴曉身上出現無數被空間利刃割開的傷口,但在其體內規則的影響下又很快恢複。此時嬴曉不由感歎自己命大,要是換做未突破前的自己,估計現在早已經死無全屍。不過隨著空間亂流越發龐大,嬴曉覺得自己怕是也撐不住多久。
這時一道流光飛來,空間亂流停歇。
看著眼前的流光化作神劍,嬴曉欣喜異常。沒想到關鍵時刻還是這劍救了自己。看了一眼劍身,又不是自己之前的那把劍,因為自己那把劍上麵可沒有轆轤二字。
還未等嬴曉有何反應,乾坤縫隙大開。
隻見外麵景象已經不在是嶺南,而是到了周秦相交的地界。
鬆穀之中,張玄取出一枚銅鏡,看著出現在大周飛州領地與大秦東陽地界交接處的嬴曉。
以蛇尾持鏡,左手持淨水盂,上麵的五嶽真形圖開始放出五色毫光,隨著右手柳枝一甩。五嶽真形攝來無數沙石化作巨山自鏡中鑽入。
東陽地界,嬴曉見來到此地,心知自己已經來到了大秦與大周交接之地,暫時放下了神劍之事。不由感歎,成聖真好,頃刻工夫自己就跨過數萬裏之遙,來到了大秦邊界。
就是今天的陽光不怎麽好,黑丫丫的一片,抬頭往上一看,一座千丈大山自天而降,瞬間壓在了嬴曉肩頭之上。
嬴曉而今不過新聖,又是文人,力氣自然比不上那武聖,加上山峰也非普通山峰,被這麽一壓,當即從空中壓到了地麵之上。
當山落下之時,各朝人王皆有所感,大秦的新聖被鎮壓,難道是有人忍不住出手了?
接下來,一道持劍人首蛇身虛影出現,在東陽與飛州之地劃了一個圈,正好將大山與兩地分隔開來。
這下齊、楚兩朝人王皆是安心了,看著手中寫到一半的國策,隨手就化作灰燼。有祖輩出手,不需要自己等人操心了,看來天命不在秦,人皇之位秦怕是爭不到了。
人首蛇身者,又能動用人道規則,那必定是人族上古先賢。
說到這,就要講述一下人族。
人族有兩大神係,一個是以炎帝為首的神族,其中包含了蚩尤、祝融、共工、刑天等諸多大神;另外則是以黃帝為首的神族,顓頊、帝嚳、帝堯、帝舜皆是其族人。
而天下王朝之中夏、周、齊、楚、晉實際都與黃帝神係走得近,唯獨秦朝與炎帝一係走得近。當然了,真按照血脈來劃分的話,都是一樣的沒有什麽區別,祭祀之時都要祭祀三皇五帝,各位人族上古先賢。
但人界之中,還是會有勢力在天下之中布局,比如楚王朝,後麵就是顓頊帝,而大周又與帝嚳聯係較深。
所以秦在其他幾朝之中,雖然名義上實力最為強大,但不管是天子,還是其他人王都有點看不上秦,常稱唿其為蠻夷之朝,隻知道蠻武,不曉得禮儀。
但是這也隻是說說,眼紅而已,嘴皮子功夫當不得真。
如今大秦新聖被上古先賢封印鎮壓,自然就有人不在擔心秦朝一家獨大。
而且說句實話,天下六個王朝,就目前而言,誰都有想爭奪人皇之心。
但就眼前實力來說,大秦是當之無愧的老大哥,除非自己實力足夠,不然還真不想那麽早對上,否則鷸蚌相爭,漁翁得利的事情向來不少,至少齊王和楚王是這麽想的。
如果大秦新聖未被封印,那這兩朝絕對是寢食難安,特別是大楚王朝。
成立至今十年不到,又與大周打了幾年的戰。底蘊早就虧空,可經不起戰爭折騰,尤其是對方還是以虎狼之師聞名的大秦。
一旦開戰,不管是諸朝聯合抗秦也好,還是秦開始征伐天下,大楚必定是第一目標。
按照常理來說,楚王應該積極聯合眾人抗秦才對,可以大楚如今的國力,絕對會成為炮灰。
沒有人想當炮灰,至少現在的楚王不想當炮灰,不想成為別人手上的一柄刀。成全了別人,犧牲了自己。
同理的,作為天下排名第五的齊朝,齊王也是這樣想的。
就算現在開打,他們齊朝也占不到一絲好處,反而還容易將老本虧進去。
齊王,楚王不想打,不代表著其他幾個王不想打,但張玄的目標就是這個。
戰爭是一定會打起來的,但怎麽打,多少人打,這才是關鍵的。
大秦現有三武半文(嬴曉算是半個),如果其他五朝聯合,軍隊暫且不提,應該能出五位聖級(人族內戰,一般來說仙佛不得參與其中,所以晉朝後麵就算有佛陀,夏朝有散仙,也不能算。不然真算起來,白眉真人還在蜀山,人家一個頂三四個是沒有半點問題。蜀山與秦的關係可比大周與龍離的關係要好太多)
但這五位之中,真心想動手的估計隻有周朝的姬無忌和周九淵、夏朝的夏王夏少禹。至於義聖,最多是觀戰;楚王直接不想打。
而姬無忌年紀太大,有心無力,但也不能小覷,兔子逼急了還咬人,人家逼急了帶走幾位不成問題。
所以暫時封印住嬴曉是沒問題的,有他在,五朝必定圍秦,因為四尊聖者,配合百萬雄兵,威脅太大。
沒他在,齊、楚不會出手,就算動手也是出工不出力,這兩位實力在王朝之中可是最低,如果現在就展開人皇之爭,對他們可不太利。
即使他們知道這是一個陰謀,但人家也會裝做不知,你是永遠叫不醒一個想要裝睡之人。
雖然現在很大程度上,秦王可能坐不上人皇之位,可張玄還是想保留秦朝的有生力量。
透過六鼻鏡輔助,人道之力加持,可是能看出不少問題的。
天下六朝之中,晉朝位於神洲西部,奉行金德;秦朝位於北部,水德;齊朝位於東部,乃是木德;周朝坐鎮中央與南部的夏朝倶為火德。至於新生的楚,同樣是火德。
朝運之中,周朝的火已是餘燼,正所謂五行相生,餘燼之中暗藏土灰;
秦朝的水,乃是洪水,已經初步具備席卷天下之力。
這兩朝機會是最大的,而其他四個就不用說了。
晉朝機會是直接沒有,自佛修淩駕於晉朝的那一天起,就已經喪失了機會,先天上就失敗了。
齊朝文氣太重,將來的可是一條征伐路,是要真刀真槍的幹,可不是耍耍嘴皮子就行。
夏朝就是木中之火,雖有根源,但終究隻是曇花,即使能有綻放之機,也不過轉瞬便消。
楚朝剛立不到十年,腳根子都不穩,路都還不會走,如果給了幾百年或許還有機會。
人皇就算出現,也隻會在周秦之間,也就是水火之爭。秦乃大水,周乃餘燼,但卻有生土之機,兩者誰輸誰贏還不知道。
按照炎帝之意,張玄知道自己有十八年時間準備。
十八年後就要去尋劍,那時是要帶上嬴曉和青牛,畢竟這兩貨也曾經握過劍。
但這絲毫不影響先將嬴曉關上個十年八年的。好家夥,一出世就在自己麵前放快遞,當真是不知道天高地厚,得好好打磨打磨心性,不然就算被炎帝責備,張玄也不準備帶上嬴曉。他可不想在自己去尋劍之時,一個大伊萬在自己的海船之上爆炸。
感知到六鼻鏡有動靜,張玄往鏡中看去。
隻見千丈高的山峰開始慢慢往上被舉起,原本投射過去的封印也在鬆動。
千丈山峰之下,一道九百九十九丈的身影浮現,正是嬴曉。
張玄見狀,對著六鼻鏡一個冷哼,取下一片柳葉,玄光閃過,一張黃符出現在手中,往鏡中貼去。
東陽地界
嬴曉施展法相天地之神通,直接將千丈大山扛起,抖了抖肩膀,換了個角度。
還以為有多難,不就一座山嘛,差點就把自己嚇到了,一時間忘記了自己已經封聖。這山就是再大十倍,自己都駝得動。
一張黃符出現,正好貼在最高的山峰之上。
這座山是由五嶽真形圖演化,匯合在一起就是一隻手掌模樣。不過張玄是有點生氣的,所以山形就是一個國際友好手勢,最中間的山峰一枝獨秀。
黃符貼在中峰之上,山形雖然未變,但重量卻徑直增加百倍,突如其來的力量一下就將嬴曉雙腿壓入土中。
見此情形,嬴曉咬牙,體型猛增,他就不信了,自己好歹也是封聖的人物,天下少有的大能,還能被一座山難到。
見此情形,張玄嘴角一笑,掐咒念決,施展搬山之法,連續搬來數座萬丈高山的力道加持於山峰之上的黃符。
最終,嬴曉還是敗於體力不支,直接被壓在山峰之下。
此時,剛好天空之中蘑菇雲散去,張玄也落在地麵之上。
青牛見張玄模樣,當即啞口無言,這形態他見過,當年青帝就是如此模樣,人首蛇身,是為道也。
難怪他總覺得有點不對勁,明明當初見麵之時,張玄就是個小小結丹修士,隻知道耕田種地,不過幾十年後情況就變了,修行速度快到自己不敢想象。原來人家是先天神聖,不知道又是哪位大能來體驗生活了。
這種情況作為開天後不久就誕生的生靈,青牛可是見過不少了。
特別是人族的那幾個老不死的,一眼看上去就很好欺負,身上根本沒有什麽靈氣和法則波動,完完全全和凡人一樣。
可一旦近身,人家能打得妖懷疑妖生。
三皇五帝也就忍了,畢竟人家確實是做了不少有利天地的大事,萬族對他們都是敬仰和欽佩的。
但後麵出現了一個禹王,那才是真正的坑死妖不償命。
當初召開塗山大會之時,禹王就是以一個凡人的姿態在主席位之上,開始劃分九洲利益。那時的景象,青牛到現在都還記得。
禹王隻是如老好人一樣問了誰同意,誰反對。
而一個凡人在眾多大能麵前如此猖狂,自然有不滿。
然後禹王一邊哼著山歌,一邊用耒耜(上古之時的一種形似鐵鍬的農具)將一眾反對者全埋在土中。整整兩千年,一直到人家迴去了,這些大能才逃出生天。
不過當時的禹王顯示的是武聖修為,直到後麵修長城之時,才又見識到了什麽叫殘暴,那些叱吒風雲多年的妖神,在人家手中和雞仔沒區別,一斧一個還不帶喘氣的。
而當時的禹王平常時間是個幹農活都要歇氣之人,根本看不出人家是什麽大能。
雖然張玄還沒到這個境界,但是青牛覺得不遠了。
因為張玄先前是跳著過來的,不是飛,說明人家已經開始返璞歸真了。
所以青牛覺得現在自己表現得好一點了,說不一定人家還真是某某大佬來體驗生活,不然修為絕對不會提升那麽快。
要知道,當年他拒絕了泰山府君的邀請,就已經很後悔了,當然現在也不算太差。不過上蒼又給了自己一個機會,那肯定是要好好把握。
說不一定就能博取個神來當當,如果能做到像食鐵獸前輩那樣就更好了。
雖是名義上的坐騎,但其實人家出行時,是抱著蚩尤大腿的,一邊一隻。吃的是各種神鐵奇珍,住得是各地仙府妙所,什麽事情都不用做,就算是發呆,也能收獲一大批禮物。更關鍵的是安全有保障啊,蚩尤大神啊!連黃帝都差點就幹不過的存在。
故此,青牛看了一眼落下的張玄,忙湊過去。
“上仙,你請上坐。”
“你是在為難我吧!老牛,我這是蛇尾,你叫我怎麽坐,再說”張玄說到此處,一把將青牛抱在一旁。
“你的體型太小了,別擋著,兩個小家夥也快出世了!待會我還要去看一下被壓在山下的那小子,那時你再駝我一程。”
青牛也看了看兩者身形對比,確實。
張玄此時的身高不加地上的蛇尾是三丈多,也就是十二米之高。而青牛自己才一丈多高,差距不小。雖然身形大小不能決定實力大小,但大能的身形就沒有小的。心中越發受到打擊,以前還能看到這小子的頭頂,現在變成了人家可以看到自己的頭頂,自己說句話還得仰頭說。
當真是世風日下啊!
不過當見到太極蓮池中清眼上的石塊動了,青牛一下拋開這些想法,仔細盯著石塊看去。這可是新生命的誕生,比起那些所謂身高之爭重要多了。
當然了,如果無視青牛現在五丈的身形那就更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