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地之間有靈氣,乃是清濁之氣相互調和而來,清氣在於天,濁氣藏於地,天地之氣便為靈煞之氣,清重則為靈,濁重則為煞。


    修行所吸收的就是這靈煞之氣,意為天地之力加於吾身,人族修士重靈不重煞,故取清之輕,文武修士修行速度遠超其他種族;非人族修士重煞而輕靈,而蘊濁之重,修行雖慢,但益壽延年,體魄強大。


    以人族武者和妖族修士為例,同境界情況下人族武者肉身強度是比不上妖族,但恢複力強大,隻要先天以後魂與身合,斷肢重生,肺腑重聚輕而易舉。且人族充滿創造力,借助甲胄神兵,故才能淩駕於同境妖修之上。


    不過萬事萬物都有代價,那便是大多的靈氣有毒,像文武之修原本壽命與仙佛無異,但實際壽命卻遠遠低於其他修士。


    當然了這毒性不是靈氣自帶,靈氣本身是沒害的,但在凡塵之間時間久了,靈氣便沾染上了一些其他特性,比如貪嗔癡、怨恨愛、汙邪煞、晦穢冥等等一係列東西,尤其是在人道匯集的地方,靈氣越毒。


    故修行者都是各自采用不同手段來淨化靈氣。


    修仙者結出金丹本體,以肉身擋靈毒,後多居高山仙島,遠離凡塵俗世,以免肉身中毒太深,引發災劫;


    妖修淬肉體,防禦靈毒,多居深山密林,地穴暗洞,集煞而修;


    文修鑄風骨以抵抗靈毒,當風骨被汙,基本上文心也就走向歪路。而隱居清幽之地方可靜心養性;


    佛修鑄金身,以信仰來抵抗靈毒,用香火來淨化靈氣;


    武修通過鍛體凝罡,溶解削弱毒性,但缺點就是容易動怒;


    魔修則是來者不拒,多多益善。


    就連修士都要提防靈氣之毒,更何況凡人。


    微弱靈氣還好,可強身健體,延年益壽、比如那些種植的五穀之物,朝廷隻征收第一批,就是因為其中含有微弱靈氣,凡人長食,壽達百年。


    說到這裏,便要說一下靈根。


    靈根依靠靈煞之氣存活,與樹妖花妖不同,靈根雖有靈性,但想要生出神智或者化形都極難(青牛,便是靈根,化形之時就是超脫之時,可惜沒能超脫,降而為妖),而樹妖之類隻需百年即可生靈,千年假身,三千遊走。


    靈根最大的好處就是它能吸收靈煞之氣來孕育純淨之實,這也就是為何所有修士都喜歡靈根的原因。畢竟服用一些靈果,就能快速修煉,還能獲得種種神奇能力。增長壽命、力氣、禦火禦水之能等。


    同時靈根對於靈煞之氣的需求也大,不過相比自己去吸收靈氣,有靈果誰會傻到放棄。


    至於洞天和各宗門駐地,情況就要好一些。


    洞天之中,靈氣較為純淨,六氣時常環繞,隻要不是一次性大規模的吸納靈氣,那就沒事,比如十幾位天仙同時在洞天中修煉,肯定遭不住。


    所以種植靈根靈穀一點問題都沒有,畢竟它們一年加起來吸收的靈氣,還不如真人修煉一個周天的量。


    而宗門之內的靈田皆是搭配幾種不同性質的靈根來種植。有的靈根在吸納靈氣之時會釋放煞氣,而有的則是吸納煞氣而釋放靈氣,相互搭配之下成就共生關係,此外還有法陣輔助,所以才能產出大量靈物。


    不止宗門會如此做,王朝也會,好多地方的靈根都是交給農人打理。這些農人就算是妖族也不會輕易傷害,統統都是能捉就捉迴去,幫忙種植靈根。


    當然了,一些上了品級的靈根就不會如此了,能自行調整靈煞之氣的量,在其下修煉效果也遠超其他,但是這種靈根的數量不多。至少凡人是接觸不到,就算接觸到了,在較為純淨的靈氣灌溉下,幾天就成小修士了。


    而這種靈根的基礎都是在幾百年上千年以上,比如嶺北城的藤龍樹,六千年奇珍;赤霄宗的千年紅桃,皆是壓箱底的寶物。


    羅浮洞天也有奇珍,天樞峰的仙奈靈根、天璿峰的青竹靈根、天璣峰的仙桃靈根、玉衡峰的七星玉鬆(七星龍鱗鬆,青牛本體,兩萬年的奇珍)、開陽懸浮峰上的火梧桐和玄巽竹等。


    基本上這類靈根大多有主人,所需要的靈氣量或者煞氣量頗大,一般的門派供養不起。凡人還沒靠近就化為灰了,實在是這些靈煞之氣太厲害,就是小修士都不一定敢靠近。比如火梧桐,時常燃燒著離火,凡人根本不敢靠近,不到百丈就要被烤熟了。


    而爛桃山為何不適合開墾靈田,便是因為兩點。


    其一,靈氣不足,種植幾百畝就已經是極限,否則靈氣一少,煞氣激增,原本在千年萬年後能成就一座名山的,結果就因為這點煞氣廢了,不亞於殺雞取卵。


    其二便是靈穀吸收靈氣的原因,凡人去耕種靈穀,根本承受不住如此多的靈氣在身體內匯聚,是會短命的。


    對凡人來說,靈氣少則為藥,多則為毒。


    在未入修士之前,凡人壽命達到兩甲子,也就是一百二十年,正常情況下能活一百多歲不奇怪,但大量的勞力,饑荒、傷痛等等因素影響,壽命自然大大降低。


    修士也一樣,以武者來說,受傷太嚴重,是會損耗生命本源,原本能活五百年的,到最後三百多歲就死亡的也不是沒有。


    爛桃山地勢不算險要,但能開墾靈田的地方都在山腳的平原處,靈氣少而煞氣多,配合流水瀑布,故而多生水瘴,好在有森林庇護,水瘴不得外出。


    但水脈確是過到平原處,種植糧食,水土最為重要,故而在爛桃山多耕地。可惜現如今才第三會開頭,靈氣才起,不到靈氣潮汐到來之時,山脈潛藏,靈機隱蔽。


    羅浮真人不會允許其他宗門子弟在此處開墾萬畝靈田。畢竟羅浮洞天已經建立在這,今後一劫都是在此地,不可能讓人破壞此地的風水。


    大橘在吸收山神神格,盡快融入山神之職,隨著時間推移,山神玉印越來越小,到最後融入體內。


    張玄見狀點了點頭,然後示意青牛將橘貓放迴原地,讓他去接著玩。


    現在張玄是滿意了,但宴席之上就有人心中不滿了,可人在屋簷下不得不低頭。現在是羅浮做主,自己又能如何,隻能裝做一副如無其事的模樣。


    但十幾萬畝的靈田,價值可不小了。


    要知道大周的一個宗門在全盛之時,靈田也不過一萬畝,過了萬畝,哪怕是一畝地,那稅收就得上翻兩倍。


    目的就是為了限製宗門內的修士數量,盡量做到不超三千數,不然一旦超過這個數量,那當地朝廷勢力就壓製不住宗門勢力,一個不小心就化作了當地宗門的傀儡。


    永遠別指望著一個江湖宗門勢力會對百姓有多好,都是為了利益。朝廷也不是沒有貪官酷吏,但是江湖的惡人更多。至少酷吏殺人還要講究證據,哪怕證據存疑。可江湖中人他跟你講毛線的證據。


    宗門之中,文武仙佛都有著自己的靈田,但是能自己去栽種的沒有幾個。除了仙修門派照顧靈藥會讓弟子去幫忙,其他的都是雇傭、租借、奴役凡人來幫忙。


    而凡人栽種靈穀,短時間還好,長時間耕種,隻有兩個下場。要麽短命,要麽成為修士。


    最為常種的靈穀為清禾稻,祝禾、多色稻(二色到五色)、丹木、五穀樹等。


    視靈氣含量而定,靈氣越濃鬱,靈穀生長越快,正常情況下清禾稻與丹木為搭配,一個吸收靈氣、一個吸收煞氣。


    一畝地前三年沒有任何收入,到第四年,才能開始收穀,到第五年,才能結束,總共可收四次穀物,共計五石靈穀。至於丹木果,那是十年一熟。


    一個宗門萬畝靈田,每年也就是在一萬石靈穀物,拋除上繳大周的,隻剩下七千石。看似夠用很久了,但是靈穀對於武者來說意義非凡。


    一石靈穀約有百斤,那些一二流武者一日能食用半斤清禾稻;到了先天,初期開始一日一斤,後麵一日能吃三斤。


    就算宗門內部再省吃緊用,也是根本不夠。


    隻能盡量吃那些有點靈氣含量的穀物,但隻能填飽肚子而很難幫忙修煉肉身。


    沒法,武修宗門隻能還經營著其他行業,比如鏢師、酒樓、飯店、打獵、打鐵、開礦、鑄兵等等一係列。再用換來的靈物和金銀去跟仙修門派或者朝廷交換靈穀。


    不然整個宗門人數就得降低到千數之下,畢竟連吃飯都吃不飽,誰來跟你混宗門。


    而將靈穀換作其他的靈物也不是不行,但是對於武者來說,能幫助自己快速修煉還沒副作用的就是靈穀。就算是妖獸肉,也要處理一番才能食用,不然長時間吃妖獸肉,人是會發瘋的。誰叫裏麵含有的煞氣已經根深蒂固,到不是武者不能用煞氣,能用,但是量肯定是有限製的。


    現在到好了,眼看沒有大周王朝壓製了,結果又來了個羅浮。眼看著十幾萬畝靈田被一隻畜牲拿去,心中的不滿自然難以隱藏。


    哪怕自己已經有了幾萬畝的靈田之地還未耕種,但這東西肯定是越多越好。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太玄飛仙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到道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到道並收藏太玄飛仙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