榮國地處嶺南道附近,地盤不大,人口約有數十萬。張玄換的這點糧食雖說不多,但也能救命。


    至於為何三年嶺州都不曾施放糧食給榮國,這就要涉及到大周製度,榮國雖然是大周的分封國,但國主好歹也是榮國侯,每年還是有俸祿,隸屬於王族。而嶺州之地條件不是特別好,王族都不願來此駐紮,此地最高等級的爵位就是照元伯。


    貴族和王族可是兩個概念,要是嶺州敢躍過天子直接發放糧食給榮國,那就是以下犯上的大罪,作為同樣以下犯上開朝的天子來說,無異是眼中釘肉中刺。


    其次榮國已經成侯國,不歸嶺州管轄,其內發生什麽事與自己無關。發放糧食,自己一大群修士官員都不夠吃,還施舍給別人,簡直是異想天開。


    所以三年來榮國都是一直自己扛。


    對此情況張玄也是有點了解,從千年來的文獻之中還是查得一點蛛絲馬跡。


    世間災難無非天災與人禍兩種,每次災難就算是一種考驗,挨得過,自然得大氣運,能更上一層樓,熬不過就此化作飛灰。


    最簡單的例子,天災洪水如果是前世自然不可掌控,但今生不是不可能。


    天界有掌管施雲布雨之神,每處地方下雨自有定數。一般情況來說皆是風調雨順,五穀豐登,百姓安居樂業。


    可事分兩麵,有好自然有壞,如果一處地方百年千年一直安居樂業,那所積攢的後果不敢想象,首先是生靈數量暴增,其後自然環境遭到破壞,最後天災自動降臨。


    這種災劫是天地所降號稱寂滅之劫,一般修行者是無法阻止的。故雷火瘟鬥四部會時不時的出手一次,以三五小劫化解大劫。當然了前提條件是此地生靈必須為善,不然救也白救。


    總體來說還是能持續發展下去。


    不過人禍就難說了,畢竟人禍也不在少數。利用天地無私的漏洞製造災禍,最後再平息,就得到了一筆數額不小的氣運。


    張玄此次去查看未必就沒有一探究竟的原因,天災還好,人禍的話就麻煩了。


    輕拍青鬃馬,開始加速起來,準備在入夜之前找間客棧投宿,此時已經距離嶺北城萬裏之遙,雖然自己不怕,但夜裏趕路終歸不好。


    來到道路旁的一間驛站,張玄打算歇息一晚,因為不在是嶺南道那種地界,物價相對便宜,隻花了三十文就住了下來,又花了五文草料錢,叫了二兩小酒、兩碟肉菜、三碟小菜和一籠米飯,花了四十文不到,共計不到八十文不到一錢銀子。再對比之前的那修行驛站,直接是翻了萬倍價格,絕對的暴利生意。


    搞得自己都想去開間驛站,賣靈草所得之錢已經快花完了,身上隻剩三十兩。本來還想著掙點金銀銅配合葫蘆中的三光煉製三把飛劍,現在看來還是有點困難。


    正喝酒吃肉之時,地麵開始輕微震動,張玄放出神念查看,原來是軍隊到了。約有數百人,後麵還用鐵鏈拖著一隻巨大妖獸。


    感受到震動,店內小二連忙叫上掌櫃,出門迎接,後廚掌櫃則是開始大展廚藝,陣陣香味飄散。


    這不用看張玄都知道是誰了,嶺州之內能做到如此的隻有傳說中的嶺山軍。


    這支軍隊從成立至今已經千年,所經曆大大小小的戰役數都數不清,殺的妖魔屍骨都堆積成山,曾斬首數位妖王,是嶺州百姓心中的保護神一樣的存在,深受百姓愛戴,連四五歲的孩子遊戲之時都常常扮作其樣子來斬妖除魔。


    不過在江湖人口中就不是那麽好了,一般稱唿這些人為鐵皮惡狗。原因無他,嶺山軍軍紀嚴明,對於這些擾亂民生的江湖勢力態度一直不好或者說是瞧不上。


    嶺州每年都有數十個江湖門派成立,但大多是靠巧取豪奪發家,幹的是欺騙百姓賣田賣地,最後讓人全家成為雜役的勾當;還有的則是以保護安全的名義征收份子錢。根本不把朝廷放在眼裏,要是幹點實事還好,但絕大多數門派都是賺了一筆有危險就跑。


    所以嶺山軍每年對於這種幫派都會清掃一次。


    時間一長,畢竟軍隊人數有限,不是每一次清掃都能那麽幹淨,還是有些漏網之魚。加上修行者大多壽命極長,故朋友極多,不管好壞一傳十,十傳百,配合嶺山軍所穿的鐵甲,惡狗名號自然就出現了。


    歇了一會,走進來四人,具穿著亮銀甲,見到店內有人用餐,隨便打了聲招唿找了個角落就坐了下來。


    不一會兒,一道道美食上場,引得邊上之人口水直流。畢竟那肉是妖獸肉,米是靈穀,酒是靈果酒,尋常人家根本吃不起,感覺聞一口都是極其幸運的事。


    對此張玄自己吃自己的,大家也是各幹各的,一直相安無事。


    吃完飯菜後,四位將軍付了銀錢,帶走大量美酒好菜,去到三裏外的剛紮好的營寨之中。


    深夜時分,一陣異動傳來,好似有什麽東西在鑿洞一樣,張玄睜開眼睛,手中霸下印散發玄光,神念感知之中。


    地下正有一隻妖獸襲來,目的應該就是驛站外的那隻妖獸,為保護自身安全,張玄亮出霸下印,顯出霸下虛影護體。


    探查軍營中的那隻妖獸,從頭到尾約有三丈,像豹子,全身幽藍帶有黑色紋路,嘴下有肉囊,嘴角兩根胡須甚長,被捆綁在身上繞了好幾圈,而且在其背上還伸出許多背棘骨刺,但大多被折斷了。


    而地下的那位,有厚土阻隔,隻知道是一隻妖獸,其他的還暫時勘測不到具體模樣,但出於人道主義,還是提醒打算一下,手中閃過玄色雷光劈出,因為隔著三裏之遠,隻點燃了一顆樹,不過也引得軍營群都戒備起來。


    還沒等眾人查清原因,地下突然竄出一條體型碩大的金鱗巨蟒,頭部伸出地麵,兩隻紅眼像是提了兩個紅燈籠,張開大嘴直接吐出烈焰毒霧。


    這毒霧可不一般,乃是大蛇數千年來早晚吞吐雲霞霧氣,吸食火煞之氣與山野瘴氣,配合毒液與妖力凝聚的一口本命火煞毒氣,堪得厲害無比。


    毒霧一出,在軍營瞬間彌漫開來,從外麵看上去好似起了大火,實際卻是劇毒之物匯聚與火焰沒半毛錢關係,腐蝕性相當強大,基本被毒霧沾染到很少有東西能完好,連壓製豹子妖獸的鐵鏈都開始被腐蝕。


    好在軍隊之中倶是武修,又有照元甲這種專克妖類的甲胄輔助,配合臉上麵甲隻要不是被毒霧當麵噴中就暫時無礙。不過毒霧彌漫開來,時間一長該糟還是得糟。


    隨著地麵震動,大蛇完整出現在現場,隻見這條大蛇渾身好似黃金鑄造,長約十一二丈,頭如甕缸大小,雙眼泛光,行走如飛,不一會兒與四位大將鬥在一處。


    金鐵碰撞之聲鐺鐺響起,大蛇好似騰龍,在地上飛舞騰躍。尤其是鱗甲防禦太強,四位將軍的大刀巨斧本體砍上去除了迸點火星無任何用處,更別說槍芒刀罡了。錘棍之將打在其上還能讓大蛇疼痛一下,但也就那樣,完全造不成實際傷害。


    反觀大蛇每次甩動身軀巨尾,砸到大將就將其砸出數十米,周圍樹木和巨石倶是化作碎片,像冰雹一樣四處飛落,好似在玩耍一樣。所幸軍隊駐紮之處離驛站足有三裏,配合漆黑深夜,傳來聲音甚小,故無人察覺。


    此時,原先被毒霧驅散的精銳組合在一起,氣息相連成了大陣,心口護心鏡發出道道光芒,幾百道匯聚在一起,配合軍魂鑄造在一起形成一道極強亮光,朝著大蛇照去。


    大蛇本就乃煞氣之妖,被這亮光一照,立即萎靡不少,行動也遲緩少許。四位大將交手下來深知大蛇已經接近大妖,自己等人不可力敵,趁機組成法陣,配合白光顯出一道人影。


    人影高約三丈有餘,手中持錘,雖和大蛇比起來不是特別大,但渾身甲胄,手中光錘頭就七尺大小,一錘砸在巨蛇尾部,那塊地方肉眼可見的凹陷下去一小點。本就被強光激怒的大蛇轉過頭來吐出一顆西瓜大小的火紅彈丸砸在人影身上,迸發血色毫光,一下將人影砸出數十丈。


    火紅彈丸砸完人影後朝著精銳繼續砸去,不過好歹是數百人組成的大陣,解下身上的鐵鏈迅速組成一張巨網包住了彈丸,接著便是漫天紅霧配合強光一照,彈丸立即停止動靜掉在地上。


    失去蛇珠,大蛇狂怒起來,前半身直立而起吐出百餘丈的烈焰毒霧向精銳奔去,自己也順著毒霧前去拾蛇珠。


    火柱襲來,精銳士卒根本抵擋不了這種傷害。張玄無法隻能上前幫忙,眼看那麽多人死在麵前,他還是做不到。而且嶺山軍雖然在修士口中印象極差,但遊曆數月,尋常人家卻是視之為神,比他們這些修士好得太多。


    霸下印發出玄光聚成霸下之影,抵擋住了火柱襲擊。


    之前被鐵鏈困住的妖獸此時也蘇醒了,還擺脫了身上鐵鏈,起身咆哮了一番。大蛇也撿到了蛇珠,跑到妖獸麵前匯合。


    張玄和邊上的人影對視一眼,各自開始發起進攻,人影挑了豹類妖獸,張玄則選了大蛇。


    與大蛇作戰,張玄收迴霸下印護體飛到天空,一十二顆流珠雷光閃爍發出雷霆劈妖,順便將其逼離其他人與豹妖的戰場。


    另一邊,解散大陣的士卒紛紛朝著獸欄而去,打算放出坐騎加成戰力。


    人影與豹類妖獸戰在一起,先前和大蛇對戰,受了不小的傷,實力有所降低。好在豹妖之前也受到一些傷害,雙方半斤對八兩。


    隨著馬蹄聲傳來,人影趁此一分為四,借著自身靈活與小巧,避開豹妖襲擊,落於龍須馬駒之上,拽下身上鐵鏈向豹妖鎖去。


    豹妖深知鎖鏈厲害,左右挪移躲閃。


    支支羽箭落下連綿不絕,豹妖體型大了點,哪怕再挪移也還是中了兩箭,恰好射在傷口處,腳步慢了下來,被鎖鏈鎖住。


    疼痛之下,背後脊骨發出亮光,口中噴吐幽藍色流光,所到之地倶化作冰屑,靈鐵鎖鏈都被流光直接斷作兩段。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太玄飛仙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到道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到道並收藏太玄飛仙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