羅浮真人乃是天仙,最上層的仙人,出自三清嫡傳,再進一步就可得大羅稱號,戰力整個天下地上都是排得上號或者說凡是出山遊曆的天仙戰力絕對能進前幾名,弱點的觀主是不會允許出觀送人頭的,能送的都送到天界做神仙去了。


    因為修仙雖然講究清淨無為,但在這個修行者眾多的世界內前提是實力強了你才能清淨無為。


    雖然不喜戰鬥,但不代表自己不會。就算沒了先天靈寶也能錘死麵前的這個初到天魔境的血魔。


    煉魔七星劍發威,劍光如煌煌大日耀眼,使得整個洞天的亮度提升了數個檔次,閃瞎了對麵血魔雙眼神識。


    血魔自然知道自己不是對手,為了進入洞天不被發現,都是附在生靈上進來的,吸食的血液太少,實力還沒到達最頂峰,靈寶又隻拿了顆定風珠,為的就是被老道發現時不至於被一扇子扇死,製造逃命時間。至於肉身,又不是那群練武的,連至寶都扛得住,自己空手去打,不是要自己命嗎?


    就算有靈寶在手,自己也不是對手,這群老道看上去弱不禁風,垂垂老矣,好像一拳頭能打死好幾個。


    但實際上血魔太清楚了,每劫死在老道手中的頂級魔族絕對是最多的,一個個麵厚心黑嘴上喊著清淨無為,但實際上一遇到事情拔劍速度比誰都快,先下手意識那是相當強,對手往往走不了幾招就被斬了。


    老道也就算了,整個天地也就辣麽幾個。但那些徒子徒孫才是最麻煩的,遇到點不平事就喜歡拔劍,自己的魔子魔孫連求饒機會都沒有。還是和尚好,喜歡講道理,玩渡化。


    本來嘛,天生萬物自有其規律,自己那些魔子魔孫天性就是喜歡吃人,天底下人那麽多,吃幾個怎麽了,人不是照樣還吃動物嗎?管那麽多閑事做甚。


    見老道劍光將要逼近,血魔直接解體分化萬千四散而逃,廢話此時不跑,更待何時。


    至於定風珠,嗬嗬!


    雖然能定住天地間的所有神風,但作用也就這麽點了,同樣是先天靈寶,那也還有威力大小之分。


    羅浮真人見血魔解體,冷哼一聲,真是不知死活在自己麵前還敢解體,手中出現芭蕉扇,刷刷就是幾扇子,周圍十裏的山峰全都卷了起來,困住了四散而逃的血魔,然後天地突然一黑,一個兩儀火爐出現直接將山峰吞了進去。


    真人看著爐中的血魔,心中冷笑,這血魔估計也是才出幽冥不久,要是定風珠對芭蕉扇有用,那還會在那群人手裏,早就搶迴三清觀當裝飾了。


    先天芭蕉扇有五柄,大老爺的陰陽扇、南離的至陽火扇、自己的少陽地扇、太陰星君的太陰水扇、羅刹一族的少陰風扇,這定海珠也就對付羅刹族風扇有用,對付其他幾把試試,真以為扇子是扇風的就被克製。


    收起兩儀爐,真人想了一下還是決定請一位老友來助陣,幫忙煉化血魔,至於報酬,就定風珠了,反正不是自己的不心疼,隨手一甩,一柄飛劍劃破空間飛走。


    天象消失,眾弟子也安心下來了,至於師父輸了,那完全沒必要擔心。千年前天下五分之時,夏朝武聖全部戰死之後還能得到一份人皇龍氣,不就是南離真人一手扛離地焰光旗,一手持芭蕉扇同時對戰三位武聖,兩位文聖才搶走的,作為其師弟,敢外出開閣立府的天仙,沒點實力壓不住文武佛魔妖五路人馬怎麽能行。


    有這時間還不如靜下心來修煉,早日完成金丹九轉破丹成就地仙,得個萬載壽命,那時才是瀟灑之時,至於時間,三個徒弟都覺得快了。


    尤其是姬晨,先是得土元真解,凝聚先天大丹,後突破至金丹,得仙門大法將神兵破神金鞭化作本命靈寶,不過幾年就金丹七轉,天賦異稟習練得搬山移石之法,念動口訣可調動數十丈山峰對敵,隨便一揮金鞭即有千鈞之力,比之萬夫長也不弱多少,虧師父之前還說修仙不善戰鬥,實在太騙人了。而且到了地仙之後,壽命都趕得上武神了,當初自己竟然還猶豫,真是太傻了。


    連當初最抵抗修仙之人都敗下陣來,更別說其餘兩位了。


    嬴暮秋以金元真解入道,金丹五轉,加之自己的天賦異能,很輕鬆的將戰甲和銅劍煉化為本命之寶,禦使本命飛劍時更是達到了在兩裏之內取人項上頭顱。這雖然還比不大秦的弓弩之陣,但勝在靈活威力大,有此一劍萬軍辟易。防禦上戰甲更是頂級靈寶,曾經是武聖開疆辟土時所穿,就算是頂級神兵都無法破防,實力與到來之時可謂天差地別。


    至於夏清雅,因為修煉過金丹,所以改修火元真解後已經無法凝聚本命之寶,不過還是凝聚了三昧真火之法作為本命法術,加之控火之能,接近金丹八轉,已經能初步嚐試三昧真火,可瞬間燒幹一條小河,威力十分恐怖,配合頭上的朱雀玉簪內蘊含的一絲南明離火,實力可以與其餘兩人勉強打成平手,畢竟人家之前是武修,肉身強度放在那,遠程還好,近戰就嗬嗬了。


    再看張玄,此時還在田間地頭收穀子。


    沒辦法,十四年不收,洞天內靈氣又足,一般來說穀子兩三個月就熟透了,現在那麽多年不收,反而還越長越小,不過靈性卻上漲好大一節,都可以直接當作靈丹食用了。


    見靈穀沒收完,自己的儲物間都快填滿了,估計以後新進來的弟子夥食都夠了。不過這批靈穀張玄可不會給弟子吃,用來煉製靈酒孝敬師父和老祖它不香嗎?


    現在這批穀子在洞天內長了十四年,可以說是完全泡在靈氣裏長大的,先天無垢,加之還有未完全散開的五氣,經過靈植本身過濾,所結出的靈穀舉世難求,在其他洞天完全是不敢想象之事。


    曆時三個月張玄才將這批靈穀收割完,便將第一批收割的釀製成靈酒,換取大青牛的幫忙製作了許多酒壇和釀酒的器材。


    又趁時間在山上找到了十幾顆葫蘆,初步祭煉成能裝數十斤酒的法器。


    其實這樣做也是有私心的,葫蘆藤結出第八個葫蘆,自己的鐲子靈性還在裏麵,每次去澆水施肥時都有感應。


    而且張玄有預感,這顆葫蘆一定會成熟得比其他幾顆快,這就是機會,不管它是不是先天葫蘆,隻要裏麵的手鐲成形,如果是靈寶不虧,先天那自己就是賺了,說實話如果葫蘆也成了先天靈寶,還不一定敢用。


    匹夫無罪,懷璧其罪,外麵至少五位天仙級別戰力的人物盯著,自己一個剛修行的小萌新抱著先天葫蘆,那和鬧市上抱金磚的小孩有什麽區別。


    所以張玄打算借酒之名,煉製酒葫蘆帶在身上,還特意選擇了各種葫蘆,從小至三寸,大至三四尺,各種形狀都有,打算每天換一個帶著,到了葫蘆成熟之時快速摘下第八個,來個偷梁換柱,魚目混珠。


    為此,張玄還尋了一座山開辟出來專門種葫蘆,光憑借著幾個酒葫蘆不保險,萬一到時葫蘆不是預想中的模樣,那還有的換。


    畢竟雖然現在葫蘆架上的葫蘆都是中規中矩,但萬一之後變了怎麽辦,神話中的紅葫蘆、紫葫蘆、黃葫蘆,金葫蘆那麽多,有大如房屋,小如丹丸。葫蘆藤上好幾個葫蘆有點變化很正常。


    總之一切整理下來都是為了葫蘆,不然辛苦那麽多年到最後什麽也得不到那就太虧了,至少這次行動自己預感非常好。


    當然了這種行為肯定會引起有心人注視,比如真人就注視到了,不過在張玄一番狡辯之下,也就沒事了。


    而且真人也沒說什麽,反而更加確定了先天葫蘆這次一定成,因為這種事情他也經曆過,當年去丹房幫大老爺扇風之時拿著芭蕉扇扇火,迴去後就煉製了幾十把芭蕉扇仿品,估計現在丹房煽火的還是用他煉製的扇子。


    無法,先天靈寶的誘惑就是這麽強大,其上麵的先天道韻那是相當吸引人,心裏總會不由自主的仿製,到了什麽程度,為師侄煉製飛劍都是扇子形狀。


    所以對於張玄這種行為不怒反喜,覺得這個弟子真是福星,要知道這葫蘆按照師父的說法,已經十幾個劫沒長出來過了,這次都隻是試一試,沒想到還真成了。


    抱著這個想法,真人一高興,來到了葫蘆山,幫助張玄設置了一個聚靈法陣,讓滿山葫蘆長勢更好。又要了兩葫蘆酒去暢飲,喝過之後,發現這酒還行,關鍵是這酒中有六氣,除了服用能強健體魄,還能蘊養法寶,最重要的是可以用來為靈寶淬火,效果也不是一般的好。


    從那之後,張玄就把隨身帶的竹筒扔了,換成了一個三尺的大葫蘆,裏麵裝滿靈酒,蘊養三柄旗幟法器,要不是左手流珠要呆在手上,都有點想塞進葫蘆裏的衝動。


    效果也確實不錯,用了五年時間,三柄旗幟雖說還未成法寶,但也快了。


    這天剛澆灌完葫蘆,已經是第三十五年,借助雲旗,雷旗,水旗三旗很快施展完布雨之術,看葫蘆發生變化。


    果然如先前所料想的一樣,距離第八個葫蘆最近的那一顆葫蘆開始發生變化,由青白色成了火紅,樣子也大了不小,逐漸生出了兩圈紋路,邊上還有火紅之氣纏繞,散發紅色霞光,仿佛火燒雲,映紅了整個天邊。


    丹霞峰,兩個老者正在論道,邊上芭蕉扇與一塊古樸銅鏡也鬥一起,這時霞光映紅了天空,二人收起各自靈寶快速來到殿外。


    看著那漫天紅霞,白色道袍,眉毛約有二尺多長,身材壯碩的老道大笑到:“恭喜師弟,此次葫蘆有望啊。”


    “白眉師兄,同喜,等煉化了那血魔,定風珠不也算你的了。”


    白眉真人故作兇狀:“同喜什麽,還不是把麻煩事交給我了。”


    羅浮真人也是一臉傲嬌:“愛要不要,我就不信了,先天靈寶還有送不出去的道理。”說完轉身迴了大殿。


    白眉真人見此,忙追了進去。廢話,定風珠再怎麽說也是先天靈寶,自己用不上,給徒弟用不行嗎?實在不行,蟠桃宴時送給大天尊換兩個蟠桃吃不行嗎?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太玄飛仙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到道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到道並收藏太玄飛仙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