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清寶應宮。
李太後在宮中清修的宮殿。
官家仁孝,雖說李太後不是官家生母,是官家的嫡母。
但官家對李太後的照顧,無微不至。
知道李太後篤信佛教,就在太後的寢宮後頭,又著人修了這麽一座上清寶應宮。
上清寶應宮的正殿,供奉著三尊佛像,分別是西天釋迦阿彌陀佛,還有普賢菩薩,文殊菩薩,側殿則是供奉著一尊千眼千手的觀世音的塑像。
李太後一身深藍色的素服,發上並無半點珠飾,麵上雖蒼老,但看起來一臉慈祥,手中握著一串一百零八字的金絲楠木佛珠,跪在佛前的蓮花蒲團上,虔誠著敬香禮佛。
福姑姑推開殿門,就走了進來。
“太後娘娘,方才苗娘子宮裏遣了宮人過來,和奴婢說了些事。”
福姑姑說著,行至李太後的身邊。
“說是盛貴妃有可能是假孕爭寵,要太後娘娘在暗裏協作,配合苗娘子和俞娘子二人去調查,就連皇後娘娘,也牽涉其中。”
“盛貴妃是假孕爭寵嗎?”
李太後仍舊緊閉雙眼,問了身旁伺候的福姑姑道。
福姑姑自己也拿不準主意,到底苗娘子說的,是否屬實?
“老奴不大清楚,不過太醫院裏,總還有太後娘娘安插進去伺候的人,要不奴婢去請了齊太醫過來問問。”
因著這些年盛貴妃得寵,寵冠六宮。
李太後有些不放心盛貴妃一家獨大,就在太醫院中,安插了自己的人進去。那人就是太醫院的院判齊太醫。
“不必了,不必為了這樣一件小事,就暴露了齊太醫的身份。盛貴妃如今榮寵正盛,咱們犯不著為了一句兩句不著邊際的話,就暴露了自己人。”
李太後說著,忽然睜開眼來,抬起頭瞧了一眼身旁端著茶盞的福姑姑。
福姑姑頓了頓,還是把自己所知道的,告知了眼前的李太後。
“太後娘娘,前些日子盛貴妃胎動不止,把整個太醫院的所有當值的太醫,都請了過去。在清寧殿裏待了半個多時辰,太醫們才出來,約摸是盛貴妃交代了那些個太醫什麽事。”
福姑姑不敢妄加揣測,但還是把自己所憂心的,告知了麵前的李太後。
“盛貴妃如今榮寵正盛,她背後的盛國公府,也依托著盛貴妃的榮寵,權勢如日中天。現如今隻怕還不是動盛貴妃和盛國公府的時候。”
李太後怕福姑姑聽信了旁人的話,有意提點福姑姑幾句。
“倒是皇後不爭氣了,明明誕育了兩個皇子,偏偏大皇子醉心武學,不喜讀書,咱們朝,曆來是最看重讀書人的,大皇子不喜讀書,官家自然也不喜他。”
“本以為大皇子不爭氣了,皇後還可以靠著二皇子,沒成想,老二也是個整日隻知道招貓逗狗,官家已經親自嗬斥過他了,可他還半點不思進取。”
李太後說著,由福姑姑親自攙著,從蓮花蒲團上頭站了起來。
“兩位皇子還年輕,老奴瞧著,俞娘子所出的三皇子,倒是很是爭氣,上書房的幾個大師傅,都親自提點過三皇子。”
福姑姑小心翼翼地說著,目光一直落到了李太後的麵上,細細打量著身旁的李太後。
“老三確實是個爭氣的,俞氏怎麽說,也是書香門第出來的姑娘,由她親自教養老三,我倒是十分滿意。可我瞧著,官家像是不怎麽喜歡老三一樣。”
李太後由福姑姑攙著進了內堂,福姑姑招手喚了伺候的宮人進來,上了剛沏好的茶水。
“官家喜不喜歡三皇子,不打緊,最要緊的是,太後娘娘您喜歡誰?這些日子我瞧著元王小世子進宮越發勤了,前些日子還去了城外的上清宮,看了住在裏頭的魏國大長公主。”
“大長公主身邊伺候的婆子,特意來和奴婢說的,說大長公主,很是中意元王小世子。”
魏國大長公主和李太後之間,多有來往。
福姑姑和魏國大長公主身邊伺候的婆子相熟,也屬正常。
福姑姑這麽說著,李太後麵上笑了笑。
“蒼兒的確是個不錯的孩子,我也喜歡他,隻是他畢竟隻是宗室子,如今宮中有三位皇子,盛貴妃如今又有孕在身,說不準官家會因為心疼盛貴妃,立了她的兒子做了皇嗣也不一定。”
李太後這樣憂心,也不是沒有原因的。
實在是那盛貴妃,太過受寵。
“盛貴妃再如何得寵,隻要別來招惹咱們福宣殿,她的榮寵,便還是在的。若是盛貴妃越過了規矩禮製,來招惹了咱們福宣殿,憑她什麽樣的榮寵,太後娘娘都能夠輕輕鬆鬆收拾了她。”
福姑姑笑著對李太後這麽說。
李太後卻不以為然,用手輕輕點了一下福姑姑的鼻尖,緊接著由福姑姑攙著,躺在一旁的羅漢榻上。
“我老了,又不是官家親生的母親,不過是官家的嫡母,官家能這樣待我,我已經心滿意足。至於官家自己的家事,官家心中,自有他自己的考量。盛貴妃之所以如此得寵,也不是全然沒有原因的。”
李太後說著,不知不覺,又暗暗歎了幾息。
“咱們兩朝的皇帝,都是癡心人。先帝在世的時候,先是盛寵林娘子,林娘子沒了,先帝又接了林娘子的親妹妹小林娘子入宮,小林娘子也得了官家的寵愛。小林娘子沒了之後,官家悲痛不已,緊接著就大行了。”
“如今咱們的這位官家,不也是一樣,從盛娘子入宮,到今日,已經足足七八個年頭了,官家也寵了盛娘子,這七八個年頭,連皇後和心禾丫頭,都越不過她半分。”
李太後口中的心禾丫頭,就是宮裏的苗娘子,苗賢妃。
李太後說著說著,又是一陣長籲短歎。
“隻是可憐心禾那丫頭了,放著好端端的郡主不做,偏偏要嫁與官家。嫁與官家到底有什麽好的?”
若是李太後能夠重新選擇一次。
她寧願自己不入宮。
不會愛上那個不應該愛的男人。
不應該在他死之前,答應他,要替他看好這大陳的江山。
她已經厭倦這宮中的生活了。
整日對著這四四方方的天空,整日對著這無窮無盡的算計鬥爭,就算是個好人待在這裏,也會被那些個算計陰謀給同化吧!
太後娘娘心中的苦,福姑姑也是知道的。
福姑姑是李太後入宮之前,從家中帶來的陪嫁。
太後娘娘已經入宮近四十年了,曆經了多少風風雨雨,陰謀算計,她也是清楚的。
先帝在世的時候,太後娘娘雖是中宮皇後,但得到的,也僅僅是先帝的尊重。
一個女人,僅僅隻得到丈夫的尊重,那是一件多麽可悲的事情。
先帝冷落太後娘娘,獨寵了那時的賢妃林娘子,林娘子以一曲月中舞,名動宮中,先帝親自誇了林娘子是月中仙子。
什麽月中仙子,分明是那林娘子,早就算計好的。
不過是想要以一曲月中舞,博得官家寵愛和憐惜罷了。
好在林娘子是個不長命的,盛寵幾年之後,一場大雨過後,林娘子受了驚嚇,近乎瘋癲,就這樣沒了。
林娘子沒了,官家悲痛欲絕,幾乎願意放棄江山,下去陪林娘子。
要不是太後娘娘在一旁勸著,說林娘子還有一孿生姐妹小林娘子,模樣和林娘子長得幾乎一樣,太後娘娘又把那小林娘子親自接入宮中,送到了官家宮裏。
官家的心情,才漸漸恢複。
明明太後娘娘是那麽得討厭那林娘子,卻偏偏要把那林娘子的孿生姐妹,小林娘子接入宮中,來使自己的丈夫,重新振作起來。
太後娘娘所做的,已經遠遠超出一個妻子的範圍了。
如今盛貴妃得寵,太後娘娘似是瞧見了昔年景象,又重新上演。
“太後娘娘要不提點提點皇後娘娘,如今皇後膝下育有兩子,盛貴妃膝下唯有一女,雖說大公主受官家愛重,但公主畢竟是女兒身,無論如何都是做不了儲君的。太後娘娘要不替皇後娘娘謀劃著。”
福姑姑見李太後陷入沉思之中,久久不能自拔,忙開口提醒道。
把陷入沉思之中的李太後的思緒,拉了迴來。
聽著福姑姑這麽說,李太後也在考慮。
皇後出身趙國公府。
昔年風光無限的趙國公府,現如今已經門前冷落了。
不過皇後到底是中宮,官家就算再如何寵那盛貴妃,也少不得對皇後,禮敬幾分。
“這些事情,待以後再慢慢考慮吧!你出去,去把蒼兒請進宮裏來,我想要見見蒼兒,聽聽他是什麽意思。”
李太後說著,朝著福姑姑揮了揮手,示意福姑姑出去。
福姑姑也是極有眼力見的,見太後娘娘朝著她招了招手,福姑姑也就勢退了下去。
……
坤寧殿裏。
趙皇後娘家的嫂嫂,現任的趙國公夫人,親自進宮來看了趙皇後。
“皇後娘娘,趙國公夫人入宮來給您請安了,如今人已經侯在了殿外。”
小寒輕聲喊醒了坐在軟榻上歇息的趙皇後,隨後把趙國公夫人入宮來看她的事,稟了上去。
“嫂嫂難得入宮一趟,去請她進來吧!”
趙皇後這些日子想著俞娘子和苗娘子口中所說的那些個計劃,頭疼不已。
小寒親自引著,帶了趙國公夫人,進了坤寧殿的內殿。
趙皇後躺在榻上,臉色有些蒼白,發上的釵環,統統都卸了下來。
“皇後娘娘,不過幾日不見,您怎麽就憔悴成如今這副模樣?可請了太醫過來瞧過了?”
趙國公夫人,坐在了趙皇後的床榻旁,言語溫和地關心著此刻正躺在軟榻上的趙皇後。
“我的身子不要緊,聽說你今日入宮來了,我就讓小寒去接了你進來。可是大兄的身體又不好了?還是父親母親的身子不好?”
趙皇後問了趙國公夫人幾句,就開始磕了起來。
“皇後娘娘無需擔心,夫君和公公婆婆的身子,都好,都沒有什麽大礙。公公得了消息,說皇後娘娘病了,親自吩咐了我,入宮來看看皇後娘娘的。”
趙國公夫人文氏,是趙皇後的哥嫂。
文氏出身書香世家文家,家中父親兄長,皆在禦史台任職,也算得上是大家出身的姑娘了。
李太後在宮中清修的宮殿。
官家仁孝,雖說李太後不是官家生母,是官家的嫡母。
但官家對李太後的照顧,無微不至。
知道李太後篤信佛教,就在太後的寢宮後頭,又著人修了這麽一座上清寶應宮。
上清寶應宮的正殿,供奉著三尊佛像,分別是西天釋迦阿彌陀佛,還有普賢菩薩,文殊菩薩,側殿則是供奉著一尊千眼千手的觀世音的塑像。
李太後一身深藍色的素服,發上並無半點珠飾,麵上雖蒼老,但看起來一臉慈祥,手中握著一串一百零八字的金絲楠木佛珠,跪在佛前的蓮花蒲團上,虔誠著敬香禮佛。
福姑姑推開殿門,就走了進來。
“太後娘娘,方才苗娘子宮裏遣了宮人過來,和奴婢說了些事。”
福姑姑說著,行至李太後的身邊。
“說是盛貴妃有可能是假孕爭寵,要太後娘娘在暗裏協作,配合苗娘子和俞娘子二人去調查,就連皇後娘娘,也牽涉其中。”
“盛貴妃是假孕爭寵嗎?”
李太後仍舊緊閉雙眼,問了身旁伺候的福姑姑道。
福姑姑自己也拿不準主意,到底苗娘子說的,是否屬實?
“老奴不大清楚,不過太醫院裏,總還有太後娘娘安插進去伺候的人,要不奴婢去請了齊太醫過來問問。”
因著這些年盛貴妃得寵,寵冠六宮。
李太後有些不放心盛貴妃一家獨大,就在太醫院中,安插了自己的人進去。那人就是太醫院的院判齊太醫。
“不必了,不必為了這樣一件小事,就暴露了齊太醫的身份。盛貴妃如今榮寵正盛,咱們犯不著為了一句兩句不著邊際的話,就暴露了自己人。”
李太後說著,忽然睜開眼來,抬起頭瞧了一眼身旁端著茶盞的福姑姑。
福姑姑頓了頓,還是把自己所知道的,告知了眼前的李太後。
“太後娘娘,前些日子盛貴妃胎動不止,把整個太醫院的所有當值的太醫,都請了過去。在清寧殿裏待了半個多時辰,太醫們才出來,約摸是盛貴妃交代了那些個太醫什麽事。”
福姑姑不敢妄加揣測,但還是把自己所憂心的,告知了麵前的李太後。
“盛貴妃如今榮寵正盛,她背後的盛國公府,也依托著盛貴妃的榮寵,權勢如日中天。現如今隻怕還不是動盛貴妃和盛國公府的時候。”
李太後怕福姑姑聽信了旁人的話,有意提點福姑姑幾句。
“倒是皇後不爭氣了,明明誕育了兩個皇子,偏偏大皇子醉心武學,不喜讀書,咱們朝,曆來是最看重讀書人的,大皇子不喜讀書,官家自然也不喜他。”
“本以為大皇子不爭氣了,皇後還可以靠著二皇子,沒成想,老二也是個整日隻知道招貓逗狗,官家已經親自嗬斥過他了,可他還半點不思進取。”
李太後說著,由福姑姑親自攙著,從蓮花蒲團上頭站了起來。
“兩位皇子還年輕,老奴瞧著,俞娘子所出的三皇子,倒是很是爭氣,上書房的幾個大師傅,都親自提點過三皇子。”
福姑姑小心翼翼地說著,目光一直落到了李太後的麵上,細細打量著身旁的李太後。
“老三確實是個爭氣的,俞氏怎麽說,也是書香門第出來的姑娘,由她親自教養老三,我倒是十分滿意。可我瞧著,官家像是不怎麽喜歡老三一樣。”
李太後由福姑姑攙著進了內堂,福姑姑招手喚了伺候的宮人進來,上了剛沏好的茶水。
“官家喜不喜歡三皇子,不打緊,最要緊的是,太後娘娘您喜歡誰?這些日子我瞧著元王小世子進宮越發勤了,前些日子還去了城外的上清宮,看了住在裏頭的魏國大長公主。”
“大長公主身邊伺候的婆子,特意來和奴婢說的,說大長公主,很是中意元王小世子。”
魏國大長公主和李太後之間,多有來往。
福姑姑和魏國大長公主身邊伺候的婆子相熟,也屬正常。
福姑姑這麽說著,李太後麵上笑了笑。
“蒼兒的確是個不錯的孩子,我也喜歡他,隻是他畢竟隻是宗室子,如今宮中有三位皇子,盛貴妃如今又有孕在身,說不準官家會因為心疼盛貴妃,立了她的兒子做了皇嗣也不一定。”
李太後這樣憂心,也不是沒有原因的。
實在是那盛貴妃,太過受寵。
“盛貴妃再如何得寵,隻要別來招惹咱們福宣殿,她的榮寵,便還是在的。若是盛貴妃越過了規矩禮製,來招惹了咱們福宣殿,憑她什麽樣的榮寵,太後娘娘都能夠輕輕鬆鬆收拾了她。”
福姑姑笑著對李太後這麽說。
李太後卻不以為然,用手輕輕點了一下福姑姑的鼻尖,緊接著由福姑姑攙著,躺在一旁的羅漢榻上。
“我老了,又不是官家親生的母親,不過是官家的嫡母,官家能這樣待我,我已經心滿意足。至於官家自己的家事,官家心中,自有他自己的考量。盛貴妃之所以如此得寵,也不是全然沒有原因的。”
李太後說著,不知不覺,又暗暗歎了幾息。
“咱們兩朝的皇帝,都是癡心人。先帝在世的時候,先是盛寵林娘子,林娘子沒了,先帝又接了林娘子的親妹妹小林娘子入宮,小林娘子也得了官家的寵愛。小林娘子沒了之後,官家悲痛不已,緊接著就大行了。”
“如今咱們的這位官家,不也是一樣,從盛娘子入宮,到今日,已經足足七八個年頭了,官家也寵了盛娘子,這七八個年頭,連皇後和心禾丫頭,都越不過她半分。”
李太後口中的心禾丫頭,就是宮裏的苗娘子,苗賢妃。
李太後說著說著,又是一陣長籲短歎。
“隻是可憐心禾那丫頭了,放著好端端的郡主不做,偏偏要嫁與官家。嫁與官家到底有什麽好的?”
若是李太後能夠重新選擇一次。
她寧願自己不入宮。
不會愛上那個不應該愛的男人。
不應該在他死之前,答應他,要替他看好這大陳的江山。
她已經厭倦這宮中的生活了。
整日對著這四四方方的天空,整日對著這無窮無盡的算計鬥爭,就算是個好人待在這裏,也會被那些個算計陰謀給同化吧!
太後娘娘心中的苦,福姑姑也是知道的。
福姑姑是李太後入宮之前,從家中帶來的陪嫁。
太後娘娘已經入宮近四十年了,曆經了多少風風雨雨,陰謀算計,她也是清楚的。
先帝在世的時候,太後娘娘雖是中宮皇後,但得到的,也僅僅是先帝的尊重。
一個女人,僅僅隻得到丈夫的尊重,那是一件多麽可悲的事情。
先帝冷落太後娘娘,獨寵了那時的賢妃林娘子,林娘子以一曲月中舞,名動宮中,先帝親自誇了林娘子是月中仙子。
什麽月中仙子,分明是那林娘子,早就算計好的。
不過是想要以一曲月中舞,博得官家寵愛和憐惜罷了。
好在林娘子是個不長命的,盛寵幾年之後,一場大雨過後,林娘子受了驚嚇,近乎瘋癲,就這樣沒了。
林娘子沒了,官家悲痛欲絕,幾乎願意放棄江山,下去陪林娘子。
要不是太後娘娘在一旁勸著,說林娘子還有一孿生姐妹小林娘子,模樣和林娘子長得幾乎一樣,太後娘娘又把那小林娘子親自接入宮中,送到了官家宮裏。
官家的心情,才漸漸恢複。
明明太後娘娘是那麽得討厭那林娘子,卻偏偏要把那林娘子的孿生姐妹,小林娘子接入宮中,來使自己的丈夫,重新振作起來。
太後娘娘所做的,已經遠遠超出一個妻子的範圍了。
如今盛貴妃得寵,太後娘娘似是瞧見了昔年景象,又重新上演。
“太後娘娘要不提點提點皇後娘娘,如今皇後膝下育有兩子,盛貴妃膝下唯有一女,雖說大公主受官家愛重,但公主畢竟是女兒身,無論如何都是做不了儲君的。太後娘娘要不替皇後娘娘謀劃著。”
福姑姑見李太後陷入沉思之中,久久不能自拔,忙開口提醒道。
把陷入沉思之中的李太後的思緒,拉了迴來。
聽著福姑姑這麽說,李太後也在考慮。
皇後出身趙國公府。
昔年風光無限的趙國公府,現如今已經門前冷落了。
不過皇後到底是中宮,官家就算再如何寵那盛貴妃,也少不得對皇後,禮敬幾分。
“這些事情,待以後再慢慢考慮吧!你出去,去把蒼兒請進宮裏來,我想要見見蒼兒,聽聽他是什麽意思。”
李太後說著,朝著福姑姑揮了揮手,示意福姑姑出去。
福姑姑也是極有眼力見的,見太後娘娘朝著她招了招手,福姑姑也就勢退了下去。
……
坤寧殿裏。
趙皇後娘家的嫂嫂,現任的趙國公夫人,親自進宮來看了趙皇後。
“皇後娘娘,趙國公夫人入宮來給您請安了,如今人已經侯在了殿外。”
小寒輕聲喊醒了坐在軟榻上歇息的趙皇後,隨後把趙國公夫人入宮來看她的事,稟了上去。
“嫂嫂難得入宮一趟,去請她進來吧!”
趙皇後這些日子想著俞娘子和苗娘子口中所說的那些個計劃,頭疼不已。
小寒親自引著,帶了趙國公夫人,進了坤寧殿的內殿。
趙皇後躺在榻上,臉色有些蒼白,發上的釵環,統統都卸了下來。
“皇後娘娘,不過幾日不見,您怎麽就憔悴成如今這副模樣?可請了太醫過來瞧過了?”
趙國公夫人,坐在了趙皇後的床榻旁,言語溫和地關心著此刻正躺在軟榻上的趙皇後。
“我的身子不要緊,聽說你今日入宮來了,我就讓小寒去接了你進來。可是大兄的身體又不好了?還是父親母親的身子不好?”
趙皇後問了趙國公夫人幾句,就開始磕了起來。
“皇後娘娘無需擔心,夫君和公公婆婆的身子,都好,都沒有什麽大礙。公公得了消息,說皇後娘娘病了,親自吩咐了我,入宮來看看皇後娘娘的。”
趙國公夫人文氏,是趙皇後的哥嫂。
文氏出身書香世家文家,家中父親兄長,皆在禦史台任職,也算得上是大家出身的姑娘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