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校長是要改革的!

    要怎麽改呢?其實他心裏也沒有底,他隻需要向廣大的師生員工表一個態:我要改革!然後再請若幹的專家學者進行論證:改革阻力甚大,要成功至少需要十年。

    十年?十年後的學生不知道又是什麽樣子,不過唯一可以確定的就是,龍小風必然享受不了教育改革所帶來的成果的。

    以前他和很多學生一樣,想想,要怎麽改革呢?怎麽改呢?把混吃等死的假教師革了、把高考製度革了、把全無效用的課程革了……後來,隨著年齡的成長,隨著看問題的眼光越來越怪異,他發現,專家的教育,改過來改過去,都是在改學生,甚至要革掉學生的命!

    此後,他逢人便講:“教育改革,與我何關?”

    也是,操刀者並非廣大學子,怎麽切——不管切毒瘤也好,切蛋糕也好,都是別人的事。學生怎麽能左右這個事情。假如有一個幾千年才出一次的人物降生,把刀子奪來交給學生,那舊代的元老忠臣恐會嚇得入土埋沒,墓碑都來不及鑄造一個。

    但是,我們需得明白一點。中國的學生們絕不是文盲,中國的教師們絕不是白癡,中國的校長們絕不是蠢貨。既然憑這份承諾坐上頭把交椅,文校長怎麽說也要拿出實際行動以作為言行一致的粉飾。

    木喬中學改革了!

    為保證廣大師生員工的食品及人身安全,即日起,從早上7:30—晚上8:30,所有學生必須在學校夥食團就餐。節假日除外。

    木喬中學後勤處

    2006年9月x日

    這是很久以前寫在校門口小黑板上的布告,粉筆的蹤跡早已被吹噬掉,但終究成為一個擁有無比威信的文物,把古老的力量延續到今日,且越久遠越強大,“不準外出就餐”成為木喬中學所有學生的一個默認。

    這便是第一個“改革成果”。

    所以,龍小風說話也常出錯,他說他永遠不能嚐受到革新的果實。事實卻是,他嚐到了這革新的“甜頭”。

    午飯銅鈴一聲響,壯漢猛男堵城牆。可憐書生矮個頭,望眼欲穿淚斷腸。

    龍小風讀了幾本書,就大膽地模仿古時大家,也寫起詩詞。一直以來,中午食堂開飯之時,場麵可謂壯觀。有萬馬奔騰、驕兒弄潮之氣勢。論到這般搶飯的情景,不知情者還以為學生暴動,洗劫食堂,不僅要驚悚,還要懼怕一番。

    龍小風的遭遇就悲劇無比了。一米六二的個頭,弱小的身板還沒有50kg,他怎麽跟那些壯漢爭?甚至勇猛無比的女子也要攔住他的去路!受到這樣的壓製,就像古代那些不得誌的文人墨客一般,他便作了這樣一首詩歌,名為《哀奪食》。行文之意,略可大觀,沒有內涵。

    他時常想,要耍個小聰明,越過學校就餐的潛規則,到外麵的天地吃去。長期以來的“被壓製”,使他不能再等了,必須要立即想出法子來解決自己的溫飽問題。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洞窺季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郭小韜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郭小韜並收藏洞窺季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