洛陽宮,因為今兒是皇帝壽宴,所以宮內所有人的臉上都洋溢著歡喜的笑容,每個人都似乎有使不完的力氣,鉚足了幹勁兒的操持著自己的差事。
當然,大夥高興並不全都是為了皇帝的壽宴慶典,而是早上一起來,太子妃就給全宮上下每人賞了一貫錢,好日子當然需要討個好彩頭了。
鄭仁泰今兒本來也挺高興的,可就因為齊王李佑這個混蛋,不僅敗了興致,更是讓顏麵盡失,這個混賬皇子,根本就沒把自己這個玄甲軍副帥,鄭妃之叔放在眼裏。牛什麽牛啊,不就是東宮的一條狗嘛,太子也沒你張狂吧,什麽東西!
就在鄭仁泰在腹謗的時候,李佑有說有笑的和翟長孫告別,還叫他一會進去多喝幾杯,別跟那傻子一樣,不通人情!聽到這話,鄭仁泰瞬間就怒了,剛想上前討個說法,翟長孫一步就擋在他前麵躬身迴道一定會去的,請齊王殿下走好。
對於翟長孫的識相,李佑很滿意的衝他伸了伸大拇指,可當他把頭扭向鄭仁泰的時候卻挑釁的向下豎了豎。
咬牙看著李佑的背影,鄭仁泰陰著臉說:“大將軍,我們玄甲軍直屬於陛下,沒必要聽他齊王的指示,末將想不明白大將軍為何這麽做!”
翟長孫當然知道他為什麽憤怒,鄭仁泰是玄武門九將之一,與自己同樣是皇帝的心腹,作為潛邸出身的“老將”,自然有屬於他的驕傲。而現在他的侄女鄭麗婉又是皇帝的寵妃,還生了一個皇子,所以他的身份自然水漲船高。
齊王又是個不受寵的皇子,如果不是受到太子的提攜,以他在皇帝那的混賬印象,今兒的下場和他那些叔伯兄弟沒什麽區別,那能像現在一樣手握兵權,在京城騎著高頭大馬抖威風,鄭仁泰的心裏大概是這麽想的。
“仁泰,你說沒錯,齊王即使是聖人的皇子,咱們玄甲軍甩不甩可以看心情。本帥在聖人身邊的時間要比你長,這個道理比你懂的要早。
很負責任的告訴你,如果剛才來的吳王和魏王,本帥鳥都不鳥他們,跟著他們屁股後麵的那些家夥算個屁,比得了天子衛率的領袖嗎?你真以為這是齊王的主意,不怕本帥給他扣個陰謀造反的帽子嗎?“
事情在表麵看齊王要今晚應天門的指揮權,可翟長孫明白是太子想要。本來這樣的要求即使是太子來要他也得婉言謝絕,畢竟這是關乎宮內兵權的問題,沒有皇帝的親筆手詔,就是打死他也不敢交出去啊。
可人家不換一兵一將,隻是要求把檢查諸國使團的任務交給衛尉卿就行了,這就讓事情的性致變了,完全變成了麵子問題。至於太子為什麽要這麽做,想為難那個使團,會不會引起外交上的事故,翟長孫一點興趣都沒有。
能穩穩當當的守好皇宮,又能賣太子太子一個人情,翟長孫絲毫不在意犧牲那些胡人們的利益,多一個,少一個無所謂了,省得浪費我們大唐的酒肉了,何樂而不為呢!
哼,冷哼一聲,鄭仁泰冷嘲熱諷的說:“算他有運道,被太子看重了,否則在市麵上碰到天子衛率的大將軍,還不得上趕著巴結,那裏能威風成這樣!”
鄭仁泰說的沒錯,說到底,皇帝身邊的親衛大將和內侍都是朝中最不能得罪的人之一,畢竟他們整天在皇帝身邊當差,要是什麽時候在天子麵前說了點不好的話,那這仕途可就完了。
這法子對尋常的勳貴朝臣還行,可對李佑沒用,這一點鄭仁泰很清楚,太子對這個庶出的兄弟太好了,連就藩的事都在皇帝那替他推了,想給他穿小鞋基本是不可能的。
“仁泰,同袍二十多年,為兄勸你不要和齊王作對,更要歸攏好自己的行徑,當皇親是好事,可得意且不可妄行。想想那些自武德年間到現在倒下來的皇親國戚吧,孫家、宇文家、張家、尹家,他們那個不是威風八麵,不可一世。可最後呢,要麽身死族滅,要麽貶為泯然眾人,所以當心點吧!”
翟長孫從武德九年開始在皇宮當差,一直以來都在皇宮中統領禁衛軍,對於皇族的秘事,他知道的遠比鄭仁泰多得多。鄭麗婉受寵的程度比得了當年的張妃、尹妃、孫婕妤嗎?別把帝王這方麵的寵幸看的太重,是,可以讓家族興旺幾十年,可要是真到了倒黴的時候,那絕對比誰都慘。
高平王、壽光縣主、太原王,那個不是李姓皇族,還不是死在他手中了。現在東宮如日中天,太子的威勢一日強過一日,等他登基了,能放過和他作對的人嗎?
鄭仁泰以前打仗的時候是個猛將,而且為人豪爽,他實在不希望這麽好的一名將軍犧牲在皇族內鬥中,這對於國家和軍隊來說都是一種無法彌補的損失,所以才有了今天這番警告的話。
好話不說二遍,這是他第一次說,也是最後一次說,人的命天注定,要是他非要往這方麵走,就是挑上八匹馬也拉不迴來,成與不成就看他自己的智慧了。
看著翟長孫的背影,再加上這麽一番話,鄭仁泰站在原地想了很久,他能從諸將中脫穎而出,被皇帝提拔到這個位置當然具有一定的政治智慧,所以翟長孫這麽一點,他立刻就知道是什麽意思了。
唉,自己還是草率了,為了應天門前一點麵子的事,何必呢這是?鄭仁泰當然知道就算把鄭妃及鄭家全部力量都拿出來,人家東宮也不在會,自己這是裝大了,搬起石頭砸自己的腳。鄭仁泰現在也後悔了,什麽皇親國戚,在別人那是金字招牌,可在太子那屁都不是。
自己真是搖身一變身價倍長後膨脹了,要不然怎麽能幹出這麽愚蠢的事了。現在連翟長孫都出言點自己了,那不說明連皇帝都覺得自己不好嗎?看來以後一定要低調一點,別特麽啥都沒撈著,跟那幾家一樣成龜孫了。想通了這樣一點後,鄭仁泰緊了緊披風一邊歎氣,一邊向宮內走去,而且步子異常沉重。.......
當然,大夥高興並不全都是為了皇帝的壽宴慶典,而是早上一起來,太子妃就給全宮上下每人賞了一貫錢,好日子當然需要討個好彩頭了。
鄭仁泰今兒本來也挺高興的,可就因為齊王李佑這個混蛋,不僅敗了興致,更是讓顏麵盡失,這個混賬皇子,根本就沒把自己這個玄甲軍副帥,鄭妃之叔放在眼裏。牛什麽牛啊,不就是東宮的一條狗嘛,太子也沒你張狂吧,什麽東西!
就在鄭仁泰在腹謗的時候,李佑有說有笑的和翟長孫告別,還叫他一會進去多喝幾杯,別跟那傻子一樣,不通人情!聽到這話,鄭仁泰瞬間就怒了,剛想上前討個說法,翟長孫一步就擋在他前麵躬身迴道一定會去的,請齊王殿下走好。
對於翟長孫的識相,李佑很滿意的衝他伸了伸大拇指,可當他把頭扭向鄭仁泰的時候卻挑釁的向下豎了豎。
咬牙看著李佑的背影,鄭仁泰陰著臉說:“大將軍,我們玄甲軍直屬於陛下,沒必要聽他齊王的指示,末將想不明白大將軍為何這麽做!”
翟長孫當然知道他為什麽憤怒,鄭仁泰是玄武門九將之一,與自己同樣是皇帝的心腹,作為潛邸出身的“老將”,自然有屬於他的驕傲。而現在他的侄女鄭麗婉又是皇帝的寵妃,還生了一個皇子,所以他的身份自然水漲船高。
齊王又是個不受寵的皇子,如果不是受到太子的提攜,以他在皇帝那的混賬印象,今兒的下場和他那些叔伯兄弟沒什麽區別,那能像現在一樣手握兵權,在京城騎著高頭大馬抖威風,鄭仁泰的心裏大概是這麽想的。
“仁泰,你說沒錯,齊王即使是聖人的皇子,咱們玄甲軍甩不甩可以看心情。本帥在聖人身邊的時間要比你長,這個道理比你懂的要早。
很負責任的告訴你,如果剛才來的吳王和魏王,本帥鳥都不鳥他們,跟著他們屁股後麵的那些家夥算個屁,比得了天子衛率的領袖嗎?你真以為這是齊王的主意,不怕本帥給他扣個陰謀造反的帽子嗎?“
事情在表麵看齊王要今晚應天門的指揮權,可翟長孫明白是太子想要。本來這樣的要求即使是太子來要他也得婉言謝絕,畢竟這是關乎宮內兵權的問題,沒有皇帝的親筆手詔,就是打死他也不敢交出去啊。
可人家不換一兵一將,隻是要求把檢查諸國使團的任務交給衛尉卿就行了,這就讓事情的性致變了,完全變成了麵子問題。至於太子為什麽要這麽做,想為難那個使團,會不會引起外交上的事故,翟長孫一點興趣都沒有。
能穩穩當當的守好皇宮,又能賣太子太子一個人情,翟長孫絲毫不在意犧牲那些胡人們的利益,多一個,少一個無所謂了,省得浪費我們大唐的酒肉了,何樂而不為呢!
哼,冷哼一聲,鄭仁泰冷嘲熱諷的說:“算他有運道,被太子看重了,否則在市麵上碰到天子衛率的大將軍,還不得上趕著巴結,那裏能威風成這樣!”
鄭仁泰說的沒錯,說到底,皇帝身邊的親衛大將和內侍都是朝中最不能得罪的人之一,畢竟他們整天在皇帝身邊當差,要是什麽時候在天子麵前說了點不好的話,那這仕途可就完了。
這法子對尋常的勳貴朝臣還行,可對李佑沒用,這一點鄭仁泰很清楚,太子對這個庶出的兄弟太好了,連就藩的事都在皇帝那替他推了,想給他穿小鞋基本是不可能的。
“仁泰,同袍二十多年,為兄勸你不要和齊王作對,更要歸攏好自己的行徑,當皇親是好事,可得意且不可妄行。想想那些自武德年間到現在倒下來的皇親國戚吧,孫家、宇文家、張家、尹家,他們那個不是威風八麵,不可一世。可最後呢,要麽身死族滅,要麽貶為泯然眾人,所以當心點吧!”
翟長孫從武德九年開始在皇宮當差,一直以來都在皇宮中統領禁衛軍,對於皇族的秘事,他知道的遠比鄭仁泰多得多。鄭麗婉受寵的程度比得了當年的張妃、尹妃、孫婕妤嗎?別把帝王這方麵的寵幸看的太重,是,可以讓家族興旺幾十年,可要是真到了倒黴的時候,那絕對比誰都慘。
高平王、壽光縣主、太原王,那個不是李姓皇族,還不是死在他手中了。現在東宮如日中天,太子的威勢一日強過一日,等他登基了,能放過和他作對的人嗎?
鄭仁泰以前打仗的時候是個猛將,而且為人豪爽,他實在不希望這麽好的一名將軍犧牲在皇族內鬥中,這對於國家和軍隊來說都是一種無法彌補的損失,所以才有了今天這番警告的話。
好話不說二遍,這是他第一次說,也是最後一次說,人的命天注定,要是他非要往這方麵走,就是挑上八匹馬也拉不迴來,成與不成就看他自己的智慧了。
看著翟長孫的背影,再加上這麽一番話,鄭仁泰站在原地想了很久,他能從諸將中脫穎而出,被皇帝提拔到這個位置當然具有一定的政治智慧,所以翟長孫這麽一點,他立刻就知道是什麽意思了。
唉,自己還是草率了,為了應天門前一點麵子的事,何必呢這是?鄭仁泰當然知道就算把鄭妃及鄭家全部力量都拿出來,人家東宮也不在會,自己這是裝大了,搬起石頭砸自己的腳。鄭仁泰現在也後悔了,什麽皇親國戚,在別人那是金字招牌,可在太子那屁都不是。
自己真是搖身一變身價倍長後膨脹了,要不然怎麽能幹出這麽愚蠢的事了。現在連翟長孫都出言點自己了,那不說明連皇帝都覺得自己不好嗎?看來以後一定要低調一點,別特麽啥都沒撈著,跟那幾家一樣成龜孫了。想通了這樣一點後,鄭仁泰緊了緊披風一邊歎氣,一邊向宮內走去,而且步子異常沉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