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景桓在卑沙城打開殺戒的同時,李崇義和李繼軍各自率領的艦隊也在有序的展開進攻計劃,唐軍在高句麗的海盜計劃正在有序展開,在攻陷卑沙城的第一時間,李景桓親自寫了兩封軍情塘報呈送長安和洛陽。
與此同時,遠在洛陽宮的李承乾正在撓腦袋,也不知道皇帝是怎麽想的,竟然要把今年壽宴擺在洛陽,還要看一看花燈,特意將旨意傳給了在洛陽的李承乾,讓他辦的有聲有色一些。
皇帝的眼光奇高,他所說的有聲有色,必定是奢華無必的,所以李承乾不得不把今年的花燈節延後,總不能一年辦兩場吧,那得花多少錢啊!
洛陽宮,為了避免自己在主觀上因為省錢把差事辦的砸了,李承乾特意讓長孫嘉慶和劉樹義去操辦具體的事宜,他們都出身大族,又對禮儀方麵了解的透徹,由他們領銜,那是再好不過的了。
可讓他想不到的是,花費竟然如此的巨大,看著二人呈上來的本章,李承乾鼻子不是鼻子,臉不是臉的,這不是沒事找事嗎?咱那步大棋還沒下完了,這就開始鋪張浪費了,高興的太早了吧!
朝中的那些大臣都是幹嘛的,吃白飯嗎?天子鑾駕移步洛陽,一路上千乘萬騎,這得多大的浪費啊。既然什麽事都幹不了,那趁早都迴家抱孩子得了,占著茅坑不拉屎,擋著後人的路就不對了吧。
看到太子的臉色鐵青,和長孫嘉慶對視一眼後,劉樹義放下手中的茶盞,慢聲言道:“殿下,能給幾個月時間籌備就已經是浩蕩天恩了,貞觀六年,趙國公領了這差事僅僅給了一個月的時間,所以沒什麽可抱怨的。
這個預算已經是臣和嘉慶與大都督府眾官反複核算出來的最省錢的方案了。陛下在聖旨裏說的很明白,今年國事平穩,一定要普天同慶,所以多花一點也是應該的。”
“更何況,陛下自登基以來為大唐的江山社稷嘔心瀝血,從來都沒有過明旨大操大辦過,殿下身為人子為父皇多盡一份孝心是應該的。如此既能讓陛下知曉你的孝悌,更是能減輕洛陽府的壓力,不至於府庫空虛,民生怨恨。”
劉樹義話說的很明白,那就是由東宮出大頭,洛陽府承擔一小部分,皇帝不是輕易開口的人,這要是換做其他皇子來承辦,那他們就是砸鍋賣鐵也得把這個窟窿給堵住,那裏還會這麽愁眉苦臉呢。
劉樹義在東宮當值多年,他當然知道太子的脾氣,在國計民生、軍事用度,那從來都是一擲千金,毫不吝嗇。可在這些虛頭巴腦,吃穿用度上,卻是嚴苛的緊,能將用的,絕不還新的,這和其他的皇子、親王形成強烈的反差。
以中山王為例子,太子以年紀小、長的快為由拒絕了殿中省為他準備郡王服色,從實際效果來說確實如此,小孩子長的快,一天一個樣,而且也不用出席什麽重要場合,弄那麽多套郡王朝服有什麽用,還不如剩下錢來幹點別的。
但皇帝的壽宴卻是不同,這是國力、國威的象征,一旦舉行就是普天同慶的事,周圍各國使節都會接踵而來,所以越是盛大越好,花點錢就花點吧!
恩,心中歎了口氣,李承乾點了點,大唐以孝悌治天下,雖然李淵和皇帝做的不怎麽樣,都是嘴上說說玩花活兒,可到了他這輩人要是再不重視,那可就是讓天下人看宗室的笑話了。
其實李承乾不是不舍得在他和長孫身上花錢,從翠微宮到驪山行宮,大大小小那麽多宮殿都是由東宮獨家讚助的,那些錢不比這多多了。讓他覺得對於多餘是如此花費,大部分的東西都要便宜那些他國使團,連吃帶拿的跟特麽打土豪一樣,迴頭還落不下一點好。多餘,這不是有錢沒處花了嘛!
“這樣,東宮承擔此次壽宴總體費用的八成,洛陽大都督府承擔兩成,且洛陽範圍內不準為此征納錢糧,鑾駕沿途經過諸縣,免征一年賦稅,孤會親自草擬一道奏本連同這份籌措本一起呈上去。
嘉慶,大都督府方麵由你負責,不可平添百姓負擔。樹義,你即刻派人知曉鴻臚寺卿蕭銳,讓他在通知諸國時注意措辭,得讓他們知道我皇聖壽,他們該怎麽表示要拿捏好尺度,否則,這賞賜什麽的,可就不好說了。”
往年諸國來使,都拿著本國那些寒磣的特產前來朝拜,以求換取數倍的迴禮和通商等條件。是,表麵上看起來地萬國來朝了,可實際上就拿大唐當冤大頭。
你們小國寡民,貧窮落後跟大唐有什麽關係,憑什麽說兩句可憐的話,磕兩個不值錢頭,大唐就得幫助你們,這特麽不是道德綁架嗎?
今年皇帝既然把承辦的差事交給了自己,那就得按照他的規矩來辦,否則,老子一國送你們一袋山核桃,先迴去補補腦,再特麽來大唐說話。
待劉樹義、長孫嘉慶應諾後,李承乾繼續言道:“不是孤小氣,而是這些混蛋太不知趣,臉皮比長安的城牆都厚。對他們的政策在孤這,與那些來求官的人待遇一樣。
進東宮的門前,先考慮清楚能不能為大唐作點事,要是竟是為自己隻占便宜不吃虧,狗屁倒灶的破爛事,孤勸他們別來,來了也不能給他們辦。
“公平”這兩字是至關重要的,大唐不能無緣無故的付出,這些錢糧都是百姓們一滴汗摔八瓣換來了,孤不能崽賣爺田心不疼,委屈自己的子民來便宜那些白眼狼。”
李承乾雖然粗俗,處處透著利字,但不得不說這是愛惜百姓和民力的一種表現,不管是當官的還是百姓,誰聽了心裏準保都熱乎乎的,長孫嘉慶和劉樹義都為有這樣的主君感到高興。
如果一個君主,能放下那些所謂的麵子,一心一意為百姓辦事,那即使是中人之資也會成為一代明君。雖然李承乾眼下還不是皇帝,但他們這些東宮的臣子絲毫不懷疑他能順利登基這一點。與此同時,他們也相信大唐在經過這對勵精圖治父子手中之後,將成為華夏曆史上最強盛的國家。他們的父輩和他們也會因為追隨這樣的聖主,名垂千古,成為一帶名臣。.......
與此同時,遠在洛陽宮的李承乾正在撓腦袋,也不知道皇帝是怎麽想的,竟然要把今年壽宴擺在洛陽,還要看一看花燈,特意將旨意傳給了在洛陽的李承乾,讓他辦的有聲有色一些。
皇帝的眼光奇高,他所說的有聲有色,必定是奢華無必的,所以李承乾不得不把今年的花燈節延後,總不能一年辦兩場吧,那得花多少錢啊!
洛陽宮,為了避免自己在主觀上因為省錢把差事辦的砸了,李承乾特意讓長孫嘉慶和劉樹義去操辦具體的事宜,他們都出身大族,又對禮儀方麵了解的透徹,由他們領銜,那是再好不過的了。
可讓他想不到的是,花費竟然如此的巨大,看著二人呈上來的本章,李承乾鼻子不是鼻子,臉不是臉的,這不是沒事找事嗎?咱那步大棋還沒下完了,這就開始鋪張浪費了,高興的太早了吧!
朝中的那些大臣都是幹嘛的,吃白飯嗎?天子鑾駕移步洛陽,一路上千乘萬騎,這得多大的浪費啊。既然什麽事都幹不了,那趁早都迴家抱孩子得了,占著茅坑不拉屎,擋著後人的路就不對了吧。
看到太子的臉色鐵青,和長孫嘉慶對視一眼後,劉樹義放下手中的茶盞,慢聲言道:“殿下,能給幾個月時間籌備就已經是浩蕩天恩了,貞觀六年,趙國公領了這差事僅僅給了一個月的時間,所以沒什麽可抱怨的。
這個預算已經是臣和嘉慶與大都督府眾官反複核算出來的最省錢的方案了。陛下在聖旨裏說的很明白,今年國事平穩,一定要普天同慶,所以多花一點也是應該的。”
“更何況,陛下自登基以來為大唐的江山社稷嘔心瀝血,從來都沒有過明旨大操大辦過,殿下身為人子為父皇多盡一份孝心是應該的。如此既能讓陛下知曉你的孝悌,更是能減輕洛陽府的壓力,不至於府庫空虛,民生怨恨。”
劉樹義話說的很明白,那就是由東宮出大頭,洛陽府承擔一小部分,皇帝不是輕易開口的人,這要是換做其他皇子來承辦,那他們就是砸鍋賣鐵也得把這個窟窿給堵住,那裏還會這麽愁眉苦臉呢。
劉樹義在東宮當值多年,他當然知道太子的脾氣,在國計民生、軍事用度,那從來都是一擲千金,毫不吝嗇。可在這些虛頭巴腦,吃穿用度上,卻是嚴苛的緊,能將用的,絕不還新的,這和其他的皇子、親王形成強烈的反差。
以中山王為例子,太子以年紀小、長的快為由拒絕了殿中省為他準備郡王服色,從實際效果來說確實如此,小孩子長的快,一天一個樣,而且也不用出席什麽重要場合,弄那麽多套郡王朝服有什麽用,還不如剩下錢來幹點別的。
但皇帝的壽宴卻是不同,這是國力、國威的象征,一旦舉行就是普天同慶的事,周圍各國使節都會接踵而來,所以越是盛大越好,花點錢就花點吧!
恩,心中歎了口氣,李承乾點了點,大唐以孝悌治天下,雖然李淵和皇帝做的不怎麽樣,都是嘴上說說玩花活兒,可到了他這輩人要是再不重視,那可就是讓天下人看宗室的笑話了。
其實李承乾不是不舍得在他和長孫身上花錢,從翠微宮到驪山行宮,大大小小那麽多宮殿都是由東宮獨家讚助的,那些錢不比這多多了。讓他覺得對於多餘是如此花費,大部分的東西都要便宜那些他國使團,連吃帶拿的跟特麽打土豪一樣,迴頭還落不下一點好。多餘,這不是有錢沒處花了嘛!
“這樣,東宮承擔此次壽宴總體費用的八成,洛陽大都督府承擔兩成,且洛陽範圍內不準為此征納錢糧,鑾駕沿途經過諸縣,免征一年賦稅,孤會親自草擬一道奏本連同這份籌措本一起呈上去。
嘉慶,大都督府方麵由你負責,不可平添百姓負擔。樹義,你即刻派人知曉鴻臚寺卿蕭銳,讓他在通知諸國時注意措辭,得讓他們知道我皇聖壽,他們該怎麽表示要拿捏好尺度,否則,這賞賜什麽的,可就不好說了。”
往年諸國來使,都拿著本國那些寒磣的特產前來朝拜,以求換取數倍的迴禮和通商等條件。是,表麵上看起來地萬國來朝了,可實際上就拿大唐當冤大頭。
你們小國寡民,貧窮落後跟大唐有什麽關係,憑什麽說兩句可憐的話,磕兩個不值錢頭,大唐就得幫助你們,這特麽不是道德綁架嗎?
今年皇帝既然把承辦的差事交給了自己,那就得按照他的規矩來辦,否則,老子一國送你們一袋山核桃,先迴去補補腦,再特麽來大唐說話。
待劉樹義、長孫嘉慶應諾後,李承乾繼續言道:“不是孤小氣,而是這些混蛋太不知趣,臉皮比長安的城牆都厚。對他們的政策在孤這,與那些來求官的人待遇一樣。
進東宮的門前,先考慮清楚能不能為大唐作點事,要是竟是為自己隻占便宜不吃虧,狗屁倒灶的破爛事,孤勸他們別來,來了也不能給他們辦。
“公平”這兩字是至關重要的,大唐不能無緣無故的付出,這些錢糧都是百姓們一滴汗摔八瓣換來了,孤不能崽賣爺田心不疼,委屈自己的子民來便宜那些白眼狼。”
李承乾雖然粗俗,處處透著利字,但不得不說這是愛惜百姓和民力的一種表現,不管是當官的還是百姓,誰聽了心裏準保都熱乎乎的,長孫嘉慶和劉樹義都為有這樣的主君感到高興。
如果一個君主,能放下那些所謂的麵子,一心一意為百姓辦事,那即使是中人之資也會成為一代明君。雖然李承乾眼下還不是皇帝,但他們這些東宮的臣子絲毫不懷疑他能順利登基這一點。與此同時,他們也相信大唐在經過這對勵精圖治父子手中之後,將成為華夏曆史上最強盛的國家。他們的父輩和他們也會因為追隨這樣的聖主,名垂千古,成為一帶名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