雖然不讚同皇帝作法,但魏征還是恭領著聖旨趕到崇仁坊的宋國府中,眼下的蕭府和以往的熱鬧景象形成了鮮明的對比。


    坐在院子中的頭發淩亂的蕭瑀正一口口的喝著悶酒,公卿風範蕩然無存。站在遠處的蕭夫人和襄城公主等人是進也不是,退也不是,站在原地顯得十分的為難。


    可當魏征帶著公差們走進院子的時候,院內諸人的心緊張的都提到嗓子眼了。尤其是蕭夫人看著魏征像鍋底一樣黑的臉時心裏更是打鼓,難道姑姑說的話也不管用了嗎?


    啪,蕭瑀摔碎了手裏的酒壺,指著迎麵而來的魏征等人大喊大叫著:“魏征,你又是來問口供的吧,老夫沒什麽好說的。如果你一定要給老夫定個什麽罪名的話,可以啊,把老夫弄到刑部過堂就行了。”


    “蕭時文,在本官這你那套倚老賣老沒用,你的那些門生為了脫罪都已經招了。你覺得要想定你的罪,本官還需要你的口供嗎?”


    魏征轉身拿過侍從捧著的聖旨:“詔曰:禦史大夫,金紫光祿大夫,宋國公蕭瑀,罔顧皇恩.......從即日起罷黜一應官爵,發歸本鄉,無旨不得迴京。”


    宣讀完聖旨後,魏征撇了一眼手拿著聖旨喪神失魄的蕭瑀:“你應該慶幸陛下寬宏,太子良善,要是依著本官像你佞臣必免不了到東市走一遭。”......


    三日之後,長安城外十裏,一個幾十人規模的車隊挺在路上,任誰也不想到如此寒顫的車隊竟然屬於大大頂頂的宋國公。


    “父親,不會有人來的,外麵風大,咱們還是上車吧。”,看著日漸憔悴的父親蕭銳這心裏有股說不出來的滋味。


    要知道父親這一生剛直不阿,從不曲意逢迎,即是像楊廣那樣的暴君也禮敬有加。可他錯就錯在選錯了學生,魏王李泰表麵上禮賢下士,可實際內心奸詐。


    就說這次的事吧,自己去求見了好幾次他都以偶感不是推脫,且平日裏往來於府的門生們也不見蹤影。


    可就在蕭瑀點頭要上車之際,遠處一隊驃騎驅馳而來,同時還伴隨著“宋公慢行”之語。待馬隊行近,定眼一看,原來為首的是將領竟然是獨孤謀和恆連。


    獨孤謀來蕭銳並不奇怪,可恆連來此所謂何事呢。


    “末將見過宋公。”


    “你們是來送老夫的?”


    看蕭瑀隨風而飄的銀發,獨孤謀不由的唏噓一下,誰能想到武德、貞觀兩朝的宰相如今竟然落魄到得這般光景。


    “家祖讓晚輩來送送公爺,......山高水長,一路保重。”


    “好,好,請將軍轉成姑母,蕭瑀在此謝過了。”,話畢就對獨孤謀拱了拱手以示謝意。他知道要是沒有這次要是沒有獨孤家從中斡旋,皇帝怕是不會輕易鬆口的。


    “末將奉太子殿下令諭前來相送,這裏有殿下手書一份,同時有兩件披風以供大人父子路上禦寒。另外殿下說,襄城公主母子今日就會接入東宮照應,蕭少卿可安心處理家務,不必著急。”


    聽到李承乾將公主母子接入東宮,蕭瑀的臉騰的一下就紅了起來,自己竟然都淪落到對手憐憫的程度了。


    哎,罷了,隨即也點了點,也對恆連拱了拱手:“請將軍轉告殿下,老夫謝過了。”......


    “父親,太子手書您不看看嗎?”,蕭銳指了指父親手裏的死死捏住的信劄問道,他是真的好奇這位太子究竟要和父親說什麽呢。


    疾風知勁草,板蕩識誠臣。


    勇夫安識義,智者必懷仁。


    這首詩是皇帝登基後為了表彰自己在危難之時的相助之恩,今天太子又將此詩抄贈送來,就是表明李唐皇室不會忘了他當年的功勞。


    “父親,父親,您這是?”,聽到兒子的唿喚,蕭瑀用袖子擦了擦眼淚就將手書交給他,隨後打開車窗眺望著遠處的長安城。


    哎,“父親,您這次真的錯了。您看看你輔佐魏王,再比較下太子,您這是何苦來哉呢?”


    反正蕭銳一直都是看不上李泰,覺得那個小胖子仗著自己是皇子,又有名師的調教,那鼻孔都朝天了。


    反觀李承乾,做事是不著邊際,有些時候難免讓士大夫所不容,可人家那胸襟可不是魏王那個小胖子能比的。


    就拿自己的老爹和魏征來說吧,從貞觀元年到現在幾乎每個月都要到皇帝參人家一本,這是要幹什麽啊。可迴過頭來,還不是人家在皇帝那替你們說話嗎?


    “罷了,這樣也好,老夫為國操勞了一生,現在以是花甲之年,還有什麽好說的呢。讀讀書,養養花打發餘生吧。”


    蕭瑀那還意思跟自己兒子說是他先算計李泰的啊,要怪就怪自己豬油蒙了心,想要扳倒房杜等人重新的站到仆射的位子上去。


    “太常寺是個閑職,但如今開來對於你來說卻是最合適不過了。今後在朝廷當差,你要多加小心,尤其是為父那些門生,今天他們落井下石,難免以後不拿你來做文章。”


    現在看來這世上如果有後悔藥的話,蕭瑀就算傾家蕩產也會去買上一副。他都教了些什麽學生啊,虧得自己還為了他們四處跑官。


    結果呢,別提尊師重道了,以一個個主動做了檢舉自己的功臣,自己真是瞎眼了。


    “父親放心,兒向來不喜與人爭利,和您的那些門生故吏平日裏也沒什麽來往。再說還有襄城在,您也知道太子對於他這個姐姐還是很看重。”


    這倒不是蕭銳在這胡扯,就從李承乾多次因襄城公主不和蕭瑀計較上來看,太子對於自己的姐妹還是很照顧的,年節送來的東西甚至超過皇帝的賞賜。


    看看同樣和太子作對的楊師道和楊恭仁就知道了,圈禁的圈禁,流放的流放,那個得到好了。


    那太子這次把襄城母子接進東宮的目的也就不言而喻了,之所以這麽做不僅是在警告蘭陵蕭氏,不要生出輕慢之心。


    更主要的是在警告那些朝中和蕭瑀有怨的官員,不管怎麽樣,襄城公主都是皇帝的長女,太子姐姐,她的身後站著整個李唐皇族。


    “恩,那就好,那就好。”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貞觀皇儲李承乾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陳叔摯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陳叔摯並收藏貞觀皇儲李承乾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