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世民掃視了眾人一眼後,又說道“朝廷想辦法從各處節省一些錢糧,從南方設法購買一些糧草,這不又可以使五十萬人度過災荒嘛。”
聽到這裏房玄齡問了一嘴:“可是陛下,還剩四五十萬人呢,他們怎麽辦,他們的糧食從哪裏找補呢。”
“欽天監的李淳風和朕說過了,旱龍在關中肆虐不過百日,到了初伏就會下雨。”
房玄齡:“若果這樣的話,臣以為倒是可以把潼關堵一下試試。”
李世民點了點頭,迴身問一直都沒說話長孫無忌:“輔機,你一直沒吭聲,你說說朕這麽做難道不對嗎?”
長孫無忌:“陛下,災民逃荒的積習以久,從兩漢一直到前隋,都沒有真正的治的住。這個問題的根源究竟是在那呢?
就在於曆朝曆代的朝廷都沒有真正的幫助過災民度過災荒。讓這些百姓叫天不應,叫地不靈,隻能自討活路。可見災荒在他們的內心是多麽的可怕啊。”
“一但出現天災,他們則會爭先恐後,拋家舍業的亡命他鄉,所以這才僅僅兩個月時間關中就走了兩萬多人。
雖然這天災是百年的大害,但如果陛下的決策能夠得以實現,那對於大唐來說則是有百利而無一害的,能夠一掃幾百年的逃荒舊俗。
要是朝廷能夠繼續和去年一樣,帶領百姓度過難關,將來就是再發生什麽天災人禍,老百姓也不會怕了。
因為他們知道陛下不會拋棄他們,朝廷不會放棄他們。他們也就能安下心來抗災求生了。若是如此天下的百姓才能真正的安居樂業。我大唐江山萬年則可以萬年永固。”
長孫無忌象來是以機敏著稱,岑文本的小九九他多少能猜出來一些。
不能讓李承乾的風頭蓋過皇帝,必須鼓勵皇帝樹立抗災的信心。要不然不僅關中賑災是問題,那李承乾的儲位也不穩啊。
長孫無忌說完後,李世民興奮的拍了一下大腿。
那個皇帝不希望自己江山萬年呢,抗災是要花些錢財,可那能換迴千百顆人心啊,和這眼前的損失比起來又算的了什麽呢。
於是興奮道:“輔機說的好啊,以前朕打仗的時候靠的是一股不服輸的氣,如今麵對這樣的災禍也要靠這口氣。
從現在開始,關中抗旱之事就應該是朝廷的第一要務,所有的政策都必須要向這傾斜。
百官要上下同心,就像當年打敗王世充和竇建德一樣。朕還就不信了,打井幾口,修幾裏的溝渠能比消滅幾十萬敵人和攻下上百座城池還要難。”
李世民大手一揮眾人自然是無不遵從。散議後眾臣則是各守本職,積極的投入到各樣的賑災工作中去了。
含風殿外,“殿下,風不期,雨不至啊。”,杜如晦看了李承乾一眼說道。
李承乾笑了,剛才他也一句話沒說。不是杜如晦不想說,而是他要是進言的話,難免給人留下話柄,說他為了自己的兒子,而諂媚君主。
“杜相寬心,隻要一心為國,自然也就寵辱不驚了不是。”
李承乾等人走後,這含風殿內就隻剩下李世民和長孫無忌他們君臣二人。
“輔機,看來隻是在中央需用能吏,省借裁剪還是不夠。這些州縣的官員還真是不拿百姓生死當迴事。要不是科考還沒有開始,朝廷沒有那麽可用的人才,朕一定要嚴辦這些庸吏。”
皇帝這邊說著,長孫無忌在旁邊就給他倒了杯茶。
呈給皇帝後言道:“去年太子監國的時候,不少人彈劾他不守禮法,刑上大夫。可陛下你看看現在,這些州官縣吏不收拾他們行嗎。”
恩,李世民點點頭道:“承乾的做法雖然有些急躁,但對於這些浮於用事的州官縣吏也不實為可個好的辦法。那些人就象圈裏的羊,你不抽他們,就不知道往前走一步。”
長孫無忌:“陛下說的是,可這幾十萬人的口糧還是要想辦法的,臣知道陛下是為了穩定朝局才那樣說的。天意自古高難問,這天要旱到什麽時候誰也說不準啊。”
李世民:“是啊,這個朕也知道,不過眼下府庫空虛,這麽多的糧食的確是個問題。
承乾不是在渭南還有個糧倉嗎,一會問問他那還有多少。必須按住這股災荒,要不然北伐可就要遙遙無期了。”
李世民自己都沒有察覺到,在不知不覺中,李承乾現在已經成了他治國理政不可缺少的臂膀。
就在皇帝感慨的時候,長孫無忌不由的說了一句:“陛下,太子為了能多弄一點糧食給百姓果腹,去年可是被彈劾慘了。要是今年。”
長孫無忌還沒說完,李世民就打斷了他。
“於公太子是為國盡忠,於私他是為父盡孝。朕要是連這個道理都不懂那還當什麽皇帝。”
長孫無忌的話讓李世民想起了去年洛陽發生的事,李承乾或許沒有李泰和李恪那麽乖巧。但他那份赤子之心卻是他們兩個無論如何都比不了的。
就在剛才奏對的時候,岑文本總是有意無意否定李承乾的去年賑災的功績,長孫無忌不信皇帝聽不出來。
可就在李世民說道科舉的時候,他明白了,現在的那些州官縣吏和中央並省官吏之前的情況是一樣。
李世民也是投鼠忌器,要是現在就處置了他們,一下子空下這麽多職位勢必會讓地方行政混亂,再說有上那淘換這麽過可以勝任的人才呢。
“臣知道陛下的苦心,這和武德九年的時候,陛下要提拔太子的長史時的情況是一樣的。
不過請陛下放心,開科之後,朝廷一定可以從他們之中遴選出不少幹才。”
李世民長歎了一聲,說道:“希望如此吧,連年的戰亂,讓中原百姓生活困苦,連飯都吃不飽,那裏還有多餘錢財去讀書呢。
朕對這次的開科是寄予厚望的,希望那些因躲避戰亂的人才都能通過這次的科舉,走上各級官吏的位置,輔助朕治理好這個國家。”
聽到這裏房玄齡問了一嘴:“可是陛下,還剩四五十萬人呢,他們怎麽辦,他們的糧食從哪裏找補呢。”
“欽天監的李淳風和朕說過了,旱龍在關中肆虐不過百日,到了初伏就會下雨。”
房玄齡:“若果這樣的話,臣以為倒是可以把潼關堵一下試試。”
李世民點了點頭,迴身問一直都沒說話長孫無忌:“輔機,你一直沒吭聲,你說說朕這麽做難道不對嗎?”
長孫無忌:“陛下,災民逃荒的積習以久,從兩漢一直到前隋,都沒有真正的治的住。這個問題的根源究竟是在那呢?
就在於曆朝曆代的朝廷都沒有真正的幫助過災民度過災荒。讓這些百姓叫天不應,叫地不靈,隻能自討活路。可見災荒在他們的內心是多麽的可怕啊。”
“一但出現天災,他們則會爭先恐後,拋家舍業的亡命他鄉,所以這才僅僅兩個月時間關中就走了兩萬多人。
雖然這天災是百年的大害,但如果陛下的決策能夠得以實現,那對於大唐來說則是有百利而無一害的,能夠一掃幾百年的逃荒舊俗。
要是朝廷能夠繼續和去年一樣,帶領百姓度過難關,將來就是再發生什麽天災人禍,老百姓也不會怕了。
因為他們知道陛下不會拋棄他們,朝廷不會放棄他們。他們也就能安下心來抗災求生了。若是如此天下的百姓才能真正的安居樂業。我大唐江山萬年則可以萬年永固。”
長孫無忌象來是以機敏著稱,岑文本的小九九他多少能猜出來一些。
不能讓李承乾的風頭蓋過皇帝,必須鼓勵皇帝樹立抗災的信心。要不然不僅關中賑災是問題,那李承乾的儲位也不穩啊。
長孫無忌說完後,李世民興奮的拍了一下大腿。
那個皇帝不希望自己江山萬年呢,抗災是要花些錢財,可那能換迴千百顆人心啊,和這眼前的損失比起來又算的了什麽呢。
於是興奮道:“輔機說的好啊,以前朕打仗的時候靠的是一股不服輸的氣,如今麵對這樣的災禍也要靠這口氣。
從現在開始,關中抗旱之事就應該是朝廷的第一要務,所有的政策都必須要向這傾斜。
百官要上下同心,就像當年打敗王世充和竇建德一樣。朕還就不信了,打井幾口,修幾裏的溝渠能比消滅幾十萬敵人和攻下上百座城池還要難。”
李世民大手一揮眾人自然是無不遵從。散議後眾臣則是各守本職,積極的投入到各樣的賑災工作中去了。
含風殿外,“殿下,風不期,雨不至啊。”,杜如晦看了李承乾一眼說道。
李承乾笑了,剛才他也一句話沒說。不是杜如晦不想說,而是他要是進言的話,難免給人留下話柄,說他為了自己的兒子,而諂媚君主。
“杜相寬心,隻要一心為國,自然也就寵辱不驚了不是。”
李承乾等人走後,這含風殿內就隻剩下李世民和長孫無忌他們君臣二人。
“輔機,看來隻是在中央需用能吏,省借裁剪還是不夠。這些州縣的官員還真是不拿百姓生死當迴事。要不是科考還沒有開始,朝廷沒有那麽可用的人才,朕一定要嚴辦這些庸吏。”
皇帝這邊說著,長孫無忌在旁邊就給他倒了杯茶。
呈給皇帝後言道:“去年太子監國的時候,不少人彈劾他不守禮法,刑上大夫。可陛下你看看現在,這些州官縣吏不收拾他們行嗎。”
恩,李世民點點頭道:“承乾的做法雖然有些急躁,但對於這些浮於用事的州官縣吏也不實為可個好的辦法。那些人就象圈裏的羊,你不抽他們,就不知道往前走一步。”
長孫無忌:“陛下說的是,可這幾十萬人的口糧還是要想辦法的,臣知道陛下是為了穩定朝局才那樣說的。天意自古高難問,這天要旱到什麽時候誰也說不準啊。”
李世民:“是啊,這個朕也知道,不過眼下府庫空虛,這麽多的糧食的確是個問題。
承乾不是在渭南還有個糧倉嗎,一會問問他那還有多少。必須按住這股災荒,要不然北伐可就要遙遙無期了。”
李世民自己都沒有察覺到,在不知不覺中,李承乾現在已經成了他治國理政不可缺少的臂膀。
就在皇帝感慨的時候,長孫無忌不由的說了一句:“陛下,太子為了能多弄一點糧食給百姓果腹,去年可是被彈劾慘了。要是今年。”
長孫無忌還沒說完,李世民就打斷了他。
“於公太子是為國盡忠,於私他是為父盡孝。朕要是連這個道理都不懂那還當什麽皇帝。”
長孫無忌的話讓李世民想起了去年洛陽發生的事,李承乾或許沒有李泰和李恪那麽乖巧。但他那份赤子之心卻是他們兩個無論如何都比不了的。
就在剛才奏對的時候,岑文本總是有意無意否定李承乾的去年賑災的功績,長孫無忌不信皇帝聽不出來。
可就在李世民說道科舉的時候,他明白了,現在的那些州官縣吏和中央並省官吏之前的情況是一樣。
李世民也是投鼠忌器,要是現在就處置了他們,一下子空下這麽多職位勢必會讓地方行政混亂,再說有上那淘換這麽過可以勝任的人才呢。
“臣知道陛下的苦心,這和武德九年的時候,陛下要提拔太子的長史時的情況是一樣的。
不過請陛下放心,開科之後,朝廷一定可以從他們之中遴選出不少幹才。”
李世民長歎了一聲,說道:“希望如此吧,連年的戰亂,讓中原百姓生活困苦,連飯都吃不飽,那裏還有多餘錢財去讀書呢。
朕對這次的開科是寄予厚望的,希望那些因躲避戰亂的人才都能通過這次的科舉,走上各級官吏的位置,輔助朕治理好這個國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