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名府。


    隨著趙亮的王旗出現在大名府,整個北方的目標都投降了這裏。


    很明顯陳軍這次是劍指臨清了。


    這是清軍四路圍攻的第三路,也是滿清在華北最強的的一股軍事力量。


    如果明亮被擊敗,那滿清可以依靠的就隻有京師的那群八旗大爺了。


    後者又如何的能打仗呢?


    任何一個滿清高層都清楚八旗真的已經不能打了。


    別看京師八旗還有十幾萬人,但十幾萬烏合之眾真的拉開陣仗,那都肯定是打不過明亮現下手裏的隊伍的。


    所以明亮這一戰必須贏!


    他要是再次輸了,大清的根基就已經不是動搖了,而是徹底的被撼動!


    很快的,又有大批的滿蒙馬隊增援到臨清戰場。


    明亮手中的實力是不住的在膨脹。


    可對於戰局他卻更加的慎重了。


    館陶和聊城至今沒有清軍增援,隻有大批的馬隊沿著衛河兩岸奔馳著。


    隻是陳軍的物資運輸全都依賴衛河,清軍馬隊縱然都已經殺到了大名府境內,卻也望著衛河無可奈何。


    這也算是沿水路運輸的另一個好處吧。


    趙亮隻需要給後勤運輸船隊安排少量的護衛軍兵,那就能確保船隊的安全。


    而大名府內,一樣是集結了手中大部分機動兵力的趙亮,一直在默默的等待著。等待著最後的軍需抵到,他就會大軍集群殺到館陶。


    雖然有空間可以作弊。但在局勢並不緊張的情況下,他又何不去用空間作弊呢?照著常規去運轉運輸,這本身就是對後勤部門的鍛煉。


    畢竟趙家的攤子會越鋪越大,趙亮不可能方方麵麵的全都照顧得到,那時候他的空間bug給誰不給誰啊?


    還是常規運輸能力最重要!


    而到那時候明亮十有八九也會帶領大軍抵進館陶的。


    誰叫趙亮已經擺明了把衛河當做此次大軍進兵的後勤通道呢,館陶的重要性就一下子勝過了聊城十倍、百倍。


    陳革命二年,清乾隆五十一年,三月二十日。


    中原、齊魯、直隸數以百萬的目光聚集到了館陶這個普通的小縣城上。


    主戰場在衛河南岸,也就是館陶縣城所在的河南岸。


    因為清軍擺出了你想走河北岸誰便你去走,我就在河南岸這邊,你隻要敢越過館陶殺去臨清,我就敢從館陶南下殺奔大名。


    後者是此戰中陳軍囤積軍需物資的地方。


    當然不會一擊就破,但有館陶卡住衛河運輸,趙亮帶領著大部隊就是殺到了臨清又如何?


    想必那裏留守的清軍也不會跟趙亮硬拚的,人家隻需要向後退避,趙亮還能一直追下去?


    ——把自己的空間bug明明白白的亮給全天下人看,然後數萬大軍不帶軍需輜重的長驅直入?


    那肯定能打清軍一個措手不及,因為沒人會料到這世間能有空間bug的存在。


    還能趁機迷信宣傳一波,搞出一個真正的‘神聖’出來,大大的捧一把趙家。


    可從長遠角度看,這明顯不利於科學知識於中國的長遠發展的。何況趙亮也沒打算把自己有bug的一麵暴露給全天下人。


    一個‘祥瑞’就已經足夠了,何必去錦上添花,乃至去畫蛇添足呢?


    再說了,趙亮這次集中了手下大隊人馬,那本來就是要正麵的與清軍碰一碰的,避而不戰從來不是他的打算。


    故而數萬陳軍也是列陣於衛河的南岸,與清軍‘遙相唿應’。


    戰場上最先發言的永遠是火炮。


    兩軍炮戰開始。


    趙亮明顯的能夠看到清軍的火炮是分批的,這是接受了蘇北之戰的教訓嗎?


    不過這也沒什麽!


    這次大戰趙亮就沒想過依靠大炮去建功立業,因為他手中有著另一項新式武器。


    隻不過這種武器實在有些危險,精準度太差。


    可是這東西能夠對敵方的新兵和馬匹起到一定的恐嚇作用,或者是把‘新兵’兩個字換成軍紀一般的末流軍隊。


    所以趙亮義無返顧的那它拿出來用了。


    右翼的陳元祐看到中軍發出的軍令,狠狠地咽了一口吐沫,對身邊的副手說:“我親自帶領一團上前,你帶著後續部隊跟進。足以保持安全距離!”


    副手和其他諸將都狠狠地咽了一口吐沫,而另一邊的一團團長已經在呲牙咧嘴了。


    一切都隻是因為那玩意兒它太不靠譜了!


    不過從三個營擴充為四個營的一團是近衛第三師的拳頭部隊,這最‘艱難’的一仗,說什麽也要由一團來承擔。


    “咦?”


    直隸提督李國梁看著望遠鏡裏出現的陳軍部隊吃驚了。


    按照他們的匯總,這炮戰開始之後,陳軍最先出動的應該是散兵啊。怎麽這次一出手就是成建製的列兵線啊?


    而且看方向那穿插的目標似乎是己方的步軍與馬隊結合部位。


    這也太匪夷所思了。


    要不是親眼目睹,他根本不會相信戰場上會有人這樣出牌的。


    而統領騎兵隊伍的察哈爾都統烏爾圖納遜更是哈哈大笑,“趙逆昏了頭不成?”


    把這麽點步兵加在這邊的大隊步軍和大隊騎兵之間,前者就是渾身都是鐵,又能撚出幾根釘?


    就是明亮都覺得有些好笑。


    他可是把趙亮當成生平之最強大敵來認真對待的,怎麽趙亮的出招就這麽不成調呢?


    雖然因為角度的偏差,部署在中央的炮兵主力並不能對左翼(陳軍右清軍左)之敵造成多麽大的殺傷,但要對付這麽點敵兵,又哪裏需要什麽大炮啊。


    騎兵,大批的騎兵。


    哪怕滿清知道現在的滿蒙馬隊早就沒有了當年的威風,可是他們依舊堅信騎兵的強大無敵。


    這次戰場上的清軍馬隊,集中了關外的八旗精銳,集中了察哈爾的蒙古精銳,還集中了驍騎營裏的京旗精銳,數量多達一萬四五千騎啊!


    這麽一股強大的騎軍隻要看準了時機,絕對可以對陳軍造成致命的創傷。


    哪怕是大軍接戰失利,靠著右翼的館陶城池,靠著側翼的馬隊壓陣,陳軍還敢肆無忌憚的追殺不止嗎?


    所以明亮對這一戰很有信心。


    哪怕陳軍已經打響了名頭,他也把趙亮視為生平大敵,可他還是覺得這一戰自己的勝券極大。


    那最大的原因就建立在——自己即便敗了也不會大敗,更不會潰敗這一大前提之上的。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乾隆朝的造反日常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漢風雄烈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漢風雄烈並收藏乾隆朝的造反日常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