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亮此次迴陳州最重要的作用就是安定人心,同時設立中央製度。
政事堂和樞密院。
一文一武,一政一軍。
讓這兩邊在某種程度上各自保持著一定的獨立性,這樣才方便趙亮獨攬大權。
等到日後時機成熟了,政事堂在某種程度上再壓過樞密院一點,那也是可以的。
而二者各飽含了那些機構,前者無外乎就是縣級各局的放大版,像民政部、國防部、宣傳部、教育部、公共安全部、司法部、財政部等等。
後者就有總後勤、總裝備、總參謀和總宣部。
最後的名稱雖然與某部位不同,但大體工作還是相同的。陳軍裏頭是沒有zengwei,但也有教導員、宣傳員、教員等,幹的活中很有相同之處的。
另外最高法院是獨立於二者之外的。
還有都察院,也是獨立於二者外的。
連同國家銀行、審計署、新聞出版總署、稅務總局等單位,也獨立於政事堂之外。
這麽多單位那真的是需要很多人填充的。
而且這麽多部局一旦設立也會給外界一個趙家的官兒老多的感覺。
但事實上滿清的官也真的不少。隻不過‘六部’的名頭太響亮了,叫老百姓下意識的比了比兩邊的數量,那就立刻生出一種趙家官多的錯覺了。
蔣希宗成為了政事堂的第一任總理大臣,他自己對此並不覺得意外,隻是想想很搞笑。
他一個大青果的忠臣怎麽就落到給反賊當宰相了呢?
而且不出意外的話,當初曾經刺殺他的那些人,使得他不得不退出官場的那些人,現在與他反倒成了同僚。
趙亮後宅裏多了一個叫烏三娘的人,這消息他是沒有聽錯的。
趙輝還繼續做著陳州市長,但同時還兼著民政部的差事。
這在‘大陳’朝堂上是很常見的一幕,因為不少官兒都找不到合適的人,那就隻能由現有的人來兼職了。
比如飛盧,他現在就被放到了國防部上,同時還監管著公共安全部。
隻有等豫南戰事結束後,從南陽抽出身來的彭功昌才能以‘民政部一把手’的身份來做蔣希宗的副手。
趙輝那時候才能輕鬆下來。
而豫南的事兒,趙亮會交給王經隆。
甭管這人的‘戰爭經驗’是不是已經落後於時代了,人家至少現在能擔得起大任。在漢江一線跟清軍打的有來有往,有聲有色。
人又不是純粹的莽夫,在沂蒙山中窩那三年,曆練極大,事後隱姓埋名數年,也沒有虛度光陰,而是始終都在加強著自己。
現在漢江的戰事,隻要他能撐得住,必名響一時,那把握起豫南來還會有問題嗎?
劉炫成了衛生部長,王貞儀的父親王錫堔做了政事堂辦公廳的主任,他實際上更願意去衛生部的,但劉炫才不願意讓他來呢。
趙二叔做了糧食總局的一把手。
那些被優化的良種很快就要播種了,等到明年,這肯定能成為祥瑞,成為天意在陳的佐證!
康橋年也當了全國商會秘書長。雖然‘大陳’這個國還很小。
前世趙亮看過一句話叫他記憶猶新,再差再亂的秩序也比無秩序強!
‘大陳’這個普天下人眼中的草台班子就是如此。
高層再怎麽欠缺,再如何身兼多職,隻要製度劃分明確了,那辦事效率就一下子提升了好多。
這點隻從宣傳事宜上就可看出一二。
之前趙家也很重視宣傳,這項任務被交給了樊琪和徐延輝去辦。因為郭子華是澳門來的,他顯然是不合適的。
樊琪可能從沒想過造反,但事到臨頭他也不得不硬著頭皮頂上了。
因為他的關係,樊執中都隻能站出來做起了教育部長。
但徐延輝可不怵他。
這倆人一直都在爭論不休,一個主張把宣傳重點放在滿漢之分,華夷之辨上,實實在在的利益當然能提,但不能當做重點來宣揚;另一個則認為實實在在的利益才更能打動人心。
趙亮倒是覺得樊琪的意見挺有道理的,實實在在的利益固然能打動人心,但把金錢說的太紅果果了也不好。
然徐延輝表麵上是認同了,實際著實的時候卻還是自己的那一套。
尤其在趙亮帶兵離開陳州之後。
宣傳方麵的兩個領事者的矛盾著實在一定程度上拉低了宣傳的效率。
現在樊琪被調去了新聞出版總署,宣傳部教給了徐延輝,為什麽如此,那當然是因為過去的時間裏已經檢驗出了誰的法子更加有效。
滿清入關已經一百五十年了,根基早已經穩固。天下億萬眾生早就遺忘了百五十年前的鮮血,而把腦袋後頭的金錢鼠尾視為人生不可或缺之至寶。
正值鼎盛的滿清也沒有如晚清那般被萬國來操,國人身心上還沒有遭受那沉重到極致的創傷,在這種情況下去提華夷之辨,哪裏能真正的掀動百姓們的心啊。
而且華夷之辨這東西真要有用處,蒙元和滿清又如何能入主天下呢?
當然你也不能說這東西就一點用也沒有。但想要發揮它的最大作用,那就必須在一個大大的前提之下。
比如說趙家已經占據上風,或者是抵擋住了清軍的反撲,站穩了腳跟!
這個時候這四個字才會發揮出最大的威力。
而現在說這個,真心不如講一講銀子來的效果巨大。
徐延輝坐上了宣傳部長後心情大好。
因為這不僅代表著他仕途上的勝利,更代表了他的意見得到了上頭的認可,這可就太棒了。
短短三天裏,徐延輝就對宣傳部門做出了改變。
比如說各地設立宣講員,在茶館酒樓放置報紙,組建文藝團體——這是趙亮曾經提點過的話,但進展不快,一大原因就是樊琪對這事兒的不認可。
這人是一個真讀書人,但思想上還是有限製的,對比對戲子。
徐延輝才不在乎呢。
這是趙亮給的主意,而且想想還很有道理,老百姓都喜歡看大戲麽,這是一個極好的宣傳手段,憑什麽要擱置?
就才幾天的時間裏,宣傳部就來了個大變樣。其效率的提升顯而易見!
而最高法院的出現對於司法審判方麵更是有極大的建設作用。
政事堂和樞密院。
一文一武,一政一軍。
讓這兩邊在某種程度上各自保持著一定的獨立性,這樣才方便趙亮獨攬大權。
等到日後時機成熟了,政事堂在某種程度上再壓過樞密院一點,那也是可以的。
而二者各飽含了那些機構,前者無外乎就是縣級各局的放大版,像民政部、國防部、宣傳部、教育部、公共安全部、司法部、財政部等等。
後者就有總後勤、總裝備、總參謀和總宣部。
最後的名稱雖然與某部位不同,但大體工作還是相同的。陳軍裏頭是沒有zengwei,但也有教導員、宣傳員、教員等,幹的活中很有相同之處的。
另外最高法院是獨立於二者之外的。
還有都察院,也是獨立於二者外的。
連同國家銀行、審計署、新聞出版總署、稅務總局等單位,也獨立於政事堂之外。
這麽多單位那真的是需要很多人填充的。
而且這麽多部局一旦設立也會給外界一個趙家的官兒老多的感覺。
但事實上滿清的官也真的不少。隻不過‘六部’的名頭太響亮了,叫老百姓下意識的比了比兩邊的數量,那就立刻生出一種趙家官多的錯覺了。
蔣希宗成為了政事堂的第一任總理大臣,他自己對此並不覺得意外,隻是想想很搞笑。
他一個大青果的忠臣怎麽就落到給反賊當宰相了呢?
而且不出意外的話,當初曾經刺殺他的那些人,使得他不得不退出官場的那些人,現在與他反倒成了同僚。
趙亮後宅裏多了一個叫烏三娘的人,這消息他是沒有聽錯的。
趙輝還繼續做著陳州市長,但同時還兼著民政部的差事。
這在‘大陳’朝堂上是很常見的一幕,因為不少官兒都找不到合適的人,那就隻能由現有的人來兼職了。
比如飛盧,他現在就被放到了國防部上,同時還監管著公共安全部。
隻有等豫南戰事結束後,從南陽抽出身來的彭功昌才能以‘民政部一把手’的身份來做蔣希宗的副手。
趙輝那時候才能輕鬆下來。
而豫南的事兒,趙亮會交給王經隆。
甭管這人的‘戰爭經驗’是不是已經落後於時代了,人家至少現在能擔得起大任。在漢江一線跟清軍打的有來有往,有聲有色。
人又不是純粹的莽夫,在沂蒙山中窩那三年,曆練極大,事後隱姓埋名數年,也沒有虛度光陰,而是始終都在加強著自己。
現在漢江的戰事,隻要他能撐得住,必名響一時,那把握起豫南來還會有問題嗎?
劉炫成了衛生部長,王貞儀的父親王錫堔做了政事堂辦公廳的主任,他實際上更願意去衛生部的,但劉炫才不願意讓他來呢。
趙二叔做了糧食總局的一把手。
那些被優化的良種很快就要播種了,等到明年,這肯定能成為祥瑞,成為天意在陳的佐證!
康橋年也當了全國商會秘書長。雖然‘大陳’這個國還很小。
前世趙亮看過一句話叫他記憶猶新,再差再亂的秩序也比無秩序強!
‘大陳’這個普天下人眼中的草台班子就是如此。
高層再怎麽欠缺,再如何身兼多職,隻要製度劃分明確了,那辦事效率就一下子提升了好多。
這點隻從宣傳事宜上就可看出一二。
之前趙家也很重視宣傳,這項任務被交給了樊琪和徐延輝去辦。因為郭子華是澳門來的,他顯然是不合適的。
樊琪可能從沒想過造反,但事到臨頭他也不得不硬著頭皮頂上了。
因為他的關係,樊執中都隻能站出來做起了教育部長。
但徐延輝可不怵他。
這倆人一直都在爭論不休,一個主張把宣傳重點放在滿漢之分,華夷之辨上,實實在在的利益當然能提,但不能當做重點來宣揚;另一個則認為實實在在的利益才更能打動人心。
趙亮倒是覺得樊琪的意見挺有道理的,實實在在的利益固然能打動人心,但把金錢說的太紅果果了也不好。
然徐延輝表麵上是認同了,實際著實的時候卻還是自己的那一套。
尤其在趙亮帶兵離開陳州之後。
宣傳方麵的兩個領事者的矛盾著實在一定程度上拉低了宣傳的效率。
現在樊琪被調去了新聞出版總署,宣傳部教給了徐延輝,為什麽如此,那當然是因為過去的時間裏已經檢驗出了誰的法子更加有效。
滿清入關已經一百五十年了,根基早已經穩固。天下億萬眾生早就遺忘了百五十年前的鮮血,而把腦袋後頭的金錢鼠尾視為人生不可或缺之至寶。
正值鼎盛的滿清也沒有如晚清那般被萬國來操,國人身心上還沒有遭受那沉重到極致的創傷,在這種情況下去提華夷之辨,哪裏能真正的掀動百姓們的心啊。
而且華夷之辨這東西真要有用處,蒙元和滿清又如何能入主天下呢?
當然你也不能說這東西就一點用也沒有。但想要發揮它的最大作用,那就必須在一個大大的前提之下。
比如說趙家已經占據上風,或者是抵擋住了清軍的反撲,站穩了腳跟!
這個時候這四個字才會發揮出最大的威力。
而現在說這個,真心不如講一講銀子來的效果巨大。
徐延輝坐上了宣傳部長後心情大好。
因為這不僅代表著他仕途上的勝利,更代表了他的意見得到了上頭的認可,這可就太棒了。
短短三天裏,徐延輝就對宣傳部門做出了改變。
比如說各地設立宣講員,在茶館酒樓放置報紙,組建文藝團體——這是趙亮曾經提點過的話,但進展不快,一大原因就是樊琪對這事兒的不認可。
這人是一個真讀書人,但思想上還是有限製的,對比對戲子。
徐延輝才不在乎呢。
這是趙亮給的主意,而且想想還很有道理,老百姓都喜歡看大戲麽,這是一個極好的宣傳手段,憑什麽要擱置?
就才幾天的時間裏,宣傳部就來了個大變樣。其效率的提升顯而易見!
而最高法院的出現對於司法審判方麵更是有極大的建設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