蜀河口,鄖陽府與陝南的交界處。
一紅一綠兩支大軍正在對峙當中。
福康安在陝南先是集中了漢中鎮和陝安鎮兩路兵馬,然後川蜀方便的援軍趕到,讓清軍兵力迅速膨脹到了近兩萬人。
而對麵的趙軍則從最早時候的三兩千人,一路增長到現在的上萬人,並且由孟燦親自坐鎮。
沒辦法。鄖陽對於陝南地區總是要處於守勢的,因為進攻興安、漢中實在太不劃算了。
這些地方山勢崎嶇,運輸困難,清軍隻要節節設防抵抗,就能輕易的拖住趙軍。
趙亮有那個富裕兵力去搶鄂北它不香嗎?何苦在山溝溝裏跟清軍對峙對壘?
所以從大方針製定的那一刻起,這裏就是守禦態勢。
跟中原的大體布局一樣,西麵守,東邊攻。
豫南兵馬在奪取南陽後,最大的任務就是拿下襄陽,然後再談席卷鄂北。
所以孟燦把手下的主力通通交給了王經隆,因為隨著湖廣清軍越聚越多,王經隆那裏壓力是越來越大。
而鄖陽這裏的壓力卻相對較少。
陝南的兵馬要進攻鄖陽,也包括川蜀的清軍,其所能走的兩條路,一就是順著漢江往東來打,這是正路。
有漢江水道,運輸上好歹還能借助水利。
雖然漢江上遊地區的水情水況很是操蛋,完全不具備水深寬平這一內河航運安全的主要因素,航道複雜,灘多水淺暗礁險。
打漢中以下至鄖陽的漢江河道,兩山夾峙,水流湍急,河道基岩暴露,航道曲窄,險灘遍布。沿江自古流傳有“漢江水彎又彎,到處都是灘連灘。三百六十個有名灘,三百六十個無名灘”,“十裏漢江九裏灘,過灘如過關”等諺語。
灘多礁險流急給漢江上遊的航運造成了很大的障礙,但那又如何?
那麽艱險,一艘艘渡船不照樣淌出來了麽?
有漢江水道之利,沿著漢江推進可以節省下清軍太多太多的麻煩了。
然後就是走陸路。
越大巴山,過雞心嶺,再過了摩天嶺,那就能順著一條叫羊腸河的河道殺到竹山了。
但這條路隻要清軍的腦子還沒被水泡,他們就不可能真的走這條路。
摩天嶺那可是趙軍起事的根據地之一。
所以孟燦帶領主力在蜀河口與對麵清軍對峙,摩天嶺自然也有人把守。這兩個地方站住了,短時間裏清軍就別想打進鄖陽來。
而鄖陽不丟,那大量的棚戶流民便可以源源不斷的為趙軍供血。
“竹山拿下了?”
看著南麵送來的情報,孟燦有些吃驚。他還真沒想過穆哈喇就這麽被幹掉呢。等看完了信報,他不得不讚歎一聲長順的好運氣。
長順部被徹底收編了,隻是孟燦和王經隆都有些看他不順眼,一番商量後就把他塞來了竹山。
反正穆哈喇兩邊受敵,長順就是在黃茅關下吃了敗仗,也沒什麽大不了的。
卻是沒想到他的運氣那麽的好,正趕上了馬東亮。
這下子趙亮連提拔他的借口都可以省了。
“這也省了一後顧之憂。叫長順立刻整頓兵馬,有多餘的就全送去襄陽。”
孟燦並不覺得自己這邊有多麽吃緊,哪怕他手下上萬人,卻隻有兩千左右是火槍兵。
可誰叫他這裏有地理優勢呢!
對麵的清軍主將是關中提督哈當阿和川蜀提督成德,都是參加過大小金川之役的人,軍事經驗豐富,一眼就看出了對麵趙軍的盤算。
人家根本就沒打算擊敗他們,而隻是一心防守。
依靠著漢江河道的有利地形,隻要節節抵抗,就跟當年的大小金川土司那樣,清軍都不知道要非多大精力才能一關關拿下呢。
如果不是上頭有了嚴令,兩人更願意與對麵的趙軍保持著默契的靜坐戰。
反正隻要襄陽之戰清軍打贏了,鄖陽的漏洞自然就出現了。
到時候大軍順著漢江殺入鄖北,孟燦在蜀河口修的烏龜殼再厚實,也屁用沒有。
他們盡可以不戰而取。
雖然這麽一來他們也沒啥子功勞了。
但已經貴為提督的二人,短期裏似乎也不需要什麽功勞。
先把提督的位置坐穩了就比什麽都重要。
如果這個時候打了個敗仗,那才叫糟糕呢。
當然了,這也可能是兩位提督大人愛兵如子,不願意拿士兵的鮮血換自己的頂戴,所以才始終按兵不動的。
不管怎麽說吧。在福康安的軍令抵到前,他倆的作戰態度都是蠻消極的。
除了整日裏放炮猛轟對麵外,很少出兵攻殺的。
“清軍出營了?”
孟燦聞報後連忙出了軍帳,登上了一處高高的望樓上向西方眺望。
那清軍的確有出動!
他沒什麽不解,長順傳過來的軍情已經說明了,那興肇連穆哈喇那點殘兵敗將都沒有忘,豈會遺忘了蜀河口的這兩萬清軍?
不過對麵要怎麽進攻呢?
真要拿血肉之軀來跟槍子撞嗎?
“轟轟轟……”
見到大隊清軍出現在陣前,趙軍的火炮也開火了。
並不是隻有清軍有炮,它們之前不見動彈,那是因為沒那個必要。
炮彈落處,孟燦遠遠打望著,頓時就見陣前的人海中濺起陣陣騷亂,塵土混著血肉綻放,雖然波及的隻是很小一部分,可這混亂就如漣漪一樣迅速的蕩開。清軍隊列再沒有之前那般嚴整。
“弟兄們,大家夥一股作氣衝上去啊!咱們人多,賊軍人少,隻要衝上去賊軍槍炮就變成了燒火棍,咱們十個打一個,怎麽也能打垮了他們!”
為首的一名都司大聲的叫喊著。
財大氣粗的清軍一投入就是兩個營。
上千人馬雖然陣列不嚴整了,可軍兵一旦進攻,那陣列本就是要撒開的。
所以不嚴整也就不嚴整吧。
“殺啊……”
都司不願意光站著挨炮,把手中的腰刀一揮,率先帶頭衝了去。
當然沒有幾步遠他就已經被一波波清軍會超越過了。
當官的率軍衝鋒總是會半道上就腳軟,甚至半道都不半道。
轟鳴的炮聲繼續響亮,戰場上清軍的腳步更加迅速了。因為沒人想要隻挨打不還手。
清軍的火炮也在轟擊,可是麵對著炮位修築見識的趙軍炮壘,清軍的炮彈很難起到效用。
趙軍與大小金川之役裏的土司最大的不同就是,他們手中有著比清軍更犀利的槍炮。
一紅一綠兩支大軍正在對峙當中。
福康安在陝南先是集中了漢中鎮和陝安鎮兩路兵馬,然後川蜀方便的援軍趕到,讓清軍兵力迅速膨脹到了近兩萬人。
而對麵的趙軍則從最早時候的三兩千人,一路增長到現在的上萬人,並且由孟燦親自坐鎮。
沒辦法。鄖陽對於陝南地區總是要處於守勢的,因為進攻興安、漢中實在太不劃算了。
這些地方山勢崎嶇,運輸困難,清軍隻要節節設防抵抗,就能輕易的拖住趙軍。
趙亮有那個富裕兵力去搶鄂北它不香嗎?何苦在山溝溝裏跟清軍對峙對壘?
所以從大方針製定的那一刻起,這裏就是守禦態勢。
跟中原的大體布局一樣,西麵守,東邊攻。
豫南兵馬在奪取南陽後,最大的任務就是拿下襄陽,然後再談席卷鄂北。
所以孟燦把手下的主力通通交給了王經隆,因為隨著湖廣清軍越聚越多,王經隆那裏壓力是越來越大。
而鄖陽這裏的壓力卻相對較少。
陝南的兵馬要進攻鄖陽,也包括川蜀的清軍,其所能走的兩條路,一就是順著漢江往東來打,這是正路。
有漢江水道,運輸上好歹還能借助水利。
雖然漢江上遊地區的水情水況很是操蛋,完全不具備水深寬平這一內河航運安全的主要因素,航道複雜,灘多水淺暗礁險。
打漢中以下至鄖陽的漢江河道,兩山夾峙,水流湍急,河道基岩暴露,航道曲窄,險灘遍布。沿江自古流傳有“漢江水彎又彎,到處都是灘連灘。三百六十個有名灘,三百六十個無名灘”,“十裏漢江九裏灘,過灘如過關”等諺語。
灘多礁險流急給漢江上遊的航運造成了很大的障礙,但那又如何?
那麽艱險,一艘艘渡船不照樣淌出來了麽?
有漢江水道之利,沿著漢江推進可以節省下清軍太多太多的麻煩了。
然後就是走陸路。
越大巴山,過雞心嶺,再過了摩天嶺,那就能順著一條叫羊腸河的河道殺到竹山了。
但這條路隻要清軍的腦子還沒被水泡,他們就不可能真的走這條路。
摩天嶺那可是趙軍起事的根據地之一。
所以孟燦帶領主力在蜀河口與對麵清軍對峙,摩天嶺自然也有人把守。這兩個地方站住了,短時間裏清軍就別想打進鄖陽來。
而鄖陽不丟,那大量的棚戶流民便可以源源不斷的為趙軍供血。
“竹山拿下了?”
看著南麵送來的情報,孟燦有些吃驚。他還真沒想過穆哈喇就這麽被幹掉呢。等看完了信報,他不得不讚歎一聲長順的好運氣。
長順部被徹底收編了,隻是孟燦和王經隆都有些看他不順眼,一番商量後就把他塞來了竹山。
反正穆哈喇兩邊受敵,長順就是在黃茅關下吃了敗仗,也沒什麽大不了的。
卻是沒想到他的運氣那麽的好,正趕上了馬東亮。
這下子趙亮連提拔他的借口都可以省了。
“這也省了一後顧之憂。叫長順立刻整頓兵馬,有多餘的就全送去襄陽。”
孟燦並不覺得自己這邊有多麽吃緊,哪怕他手下上萬人,卻隻有兩千左右是火槍兵。
可誰叫他這裏有地理優勢呢!
對麵的清軍主將是關中提督哈當阿和川蜀提督成德,都是參加過大小金川之役的人,軍事經驗豐富,一眼就看出了對麵趙軍的盤算。
人家根本就沒打算擊敗他們,而隻是一心防守。
依靠著漢江河道的有利地形,隻要節節抵抗,就跟當年的大小金川土司那樣,清軍都不知道要非多大精力才能一關關拿下呢。
如果不是上頭有了嚴令,兩人更願意與對麵的趙軍保持著默契的靜坐戰。
反正隻要襄陽之戰清軍打贏了,鄖陽的漏洞自然就出現了。
到時候大軍順著漢江殺入鄖北,孟燦在蜀河口修的烏龜殼再厚實,也屁用沒有。
他們盡可以不戰而取。
雖然這麽一來他們也沒啥子功勞了。
但已經貴為提督的二人,短期裏似乎也不需要什麽功勞。
先把提督的位置坐穩了就比什麽都重要。
如果這個時候打了個敗仗,那才叫糟糕呢。
當然了,這也可能是兩位提督大人愛兵如子,不願意拿士兵的鮮血換自己的頂戴,所以才始終按兵不動的。
不管怎麽說吧。在福康安的軍令抵到前,他倆的作戰態度都是蠻消極的。
除了整日裏放炮猛轟對麵外,很少出兵攻殺的。
“清軍出營了?”
孟燦聞報後連忙出了軍帳,登上了一處高高的望樓上向西方眺望。
那清軍的確有出動!
他沒什麽不解,長順傳過來的軍情已經說明了,那興肇連穆哈喇那點殘兵敗將都沒有忘,豈會遺忘了蜀河口的這兩萬清軍?
不過對麵要怎麽進攻呢?
真要拿血肉之軀來跟槍子撞嗎?
“轟轟轟……”
見到大隊清軍出現在陣前,趙軍的火炮也開火了。
並不是隻有清軍有炮,它們之前不見動彈,那是因為沒那個必要。
炮彈落處,孟燦遠遠打望著,頓時就見陣前的人海中濺起陣陣騷亂,塵土混著血肉綻放,雖然波及的隻是很小一部分,可這混亂就如漣漪一樣迅速的蕩開。清軍隊列再沒有之前那般嚴整。
“弟兄們,大家夥一股作氣衝上去啊!咱們人多,賊軍人少,隻要衝上去賊軍槍炮就變成了燒火棍,咱們十個打一個,怎麽也能打垮了他們!”
為首的一名都司大聲的叫喊著。
財大氣粗的清軍一投入就是兩個營。
上千人馬雖然陣列不嚴整了,可軍兵一旦進攻,那陣列本就是要撒開的。
所以不嚴整也就不嚴整吧。
“殺啊……”
都司不願意光站著挨炮,把手中的腰刀一揮,率先帶頭衝了去。
當然沒有幾步遠他就已經被一波波清軍會超越過了。
當官的率軍衝鋒總是會半道上就腳軟,甚至半道都不半道。
轟鳴的炮聲繼續響亮,戰場上清軍的腳步更加迅速了。因為沒人想要隻挨打不還手。
清軍的火炮也在轟擊,可是麵對著炮位修築見識的趙軍炮壘,清軍的炮彈很難起到效用。
趙軍與大小金川之役裏的土司最大的不同就是,他們手中有著比清軍更犀利的槍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