乾隆五十年的七月份,大青果這座大舞台上的‘戲劇’不要進行的太熱鬧了。
中原槍聲未落,齊魯就已經炮聲連連,而緊接著東南沿海殺聲四起。
一時間都叫人覺得有種風雨飄搖之感。
但南陽府卻已經‘平靜’了下來。
王經隆所部已經席卷了整個豫西南,現在正忙著圍攻襄陽呢。
鄂北境內清軍兵力還是很雄厚的。
別看明麵上隻有兩鎮綠營,除了鄖陽鎮就是部守在三峽地區的宜昌鎮,但湖廣提督手下還直屬著提標五營,兼轄黃州、漢陽二協,及荊州城守營等。
兵力之雄厚更勝一鎮綠營。
而且除了綠營兵外,鄂北還有一支滿清的重要武裝,那就是荊州駐防八旗。
作為清廷轄製湖廣大地的重鎮,荊州駐防八旗可不是河洛潼關的駐防八旗能比擬的,在康熙平三藩設立荊州將軍一職之初,首批入駐的滿蒙漢八旗兵就有五千七百人左右。
百十年的繁衍生息,荊州駐防八旗兵力與日俱增,至今已經有不下七千人,連同家眷幾乎有小四萬之眾。
那如果把所有的餘丁也都武裝起來,足可以拉出上萬人馬。
當然了,八旗大爺們的小命是很珍貴的。自從滿清入關後,曆次大戰,不管是平三藩還是平準噶爾平海清蒙古平西域,真正出力賣命的都是綠營。
雖然每每駐京八旗都會抽調兵馬出擊,戰事打贏了後他們也會再耀武揚威的轉迴來,可那都是忽悠人玩的。
戰場上全是綠營去打頭陣,八旗大爺們在後頭放槍放炮,尤其是到了乾隆朝。
八旗和綠營兵的配置能一比五就已經是大爺們很賣力的情況了,大多數是一比十,乃至更低,戰場上純粹就是打醬油的。
拚命賣力的差事全是綠營兵的。
所以乾隆傳旨荊州,荊州駐防將軍興肇隻派了一千旗兵匯合湖廣提督俞金鏊,北上平叛。
王經隆剛拿下南陽就立馬出兵進去襄陽,但還是晚了一步。
俞金鏊走水路帶兵已經抵到了襄陽城了,強攻一遭未能得手,那就隻能隔著漢江與其對峙了。
在鄖陽戰場上還沒有徹底分出一個勝負的情況下——得到了乾隆禦旨的福康安已經動了起來,陝安鎮和漢中鎮兵馬正遠遠不斷的進入鄖陽,所以到現在孟燦也沒能徹底拿下穆哈喇。
隻王經隆手裏的兵力顯然不足強攻襄陽,隻能在樊城隔著漢江與清軍對壘。
當然清軍一時半會兒的也進不了漢江北。
這種情況下怎麽看都像是趙軍在經過了最早一段輕鬆的時期之後要迎來清軍的強烈反撲了。
反正豫南鄂北這一塊的局麵挺是這個模樣。
漢江以北,清軍援軍依舊源源不斷的趕到,鄖陽那裏,重重大山之中的崎嶇道路雖然不好走,可陝南的清軍也在不停的增援著穆哈喇。
很明顯的,趙軍起事之處的‘福利’已經逝去。
滿清在被猛打一個措手不及下終於迴過了神來。
故而南陽府城雖然依舊在趙軍的控製之下,但城內的一些豪門大戶卻全都大鬆了一口氣,因為他們已經看到了希望,預感著黎明將至。
甚至彼此之間都暗中進行著溝通和聯係。
城西一座占地不小的府邸裏。
“少爺,……”一眉清目秀的小廝小心帶謹慎的對劉煜說著。
福瑞彎著腰,他沒辦法不小心謹慎,自己伺候的這位主兒,身體打小就不好,為人本就陰沉,頗有點喜怒不定。身邊的小廝、丫鬟伺候的時候,誰個不要提著一顆心?
尤其是去歲入冬時候出的那場變故後,這位主兒的性情就更是陰晴不定了。
那心思兒,不說別人,連他們這些打小就侍奉的人都摸不準。
劉煜雙目定神的看著身前的鏡子,半身的大玻璃鏡,把他臉上的那道疤痕給照應的清晰無比。
邊上的下人都以為他是看著疤痕心煩氣惱,卻沒人知道劉煜實則在感歎這道傷疤的奇妙。
自己因為它丟了滿清一朝的前程,麵上有傷疤者,掏再多的錢可也進不了官場的,何況他還是個瘸子。但也因為它讓自己輕易地說服趙軍主事,讓他相信了自己的真心。
真的是一得一失,極其的玄妙。
甚至聯想到自己的身世,那也逃不脫老子的那句話——福兮,禍之所伏;禍兮,福之所倚。
不是這道傷疤和瘸腿毀了自己的前程,不是這道傷疤和瘸腿徹底打碎了那最後一份親情,自己還下不定那個決心呢。
“抬走!”
手都不用抬,話也不用說,劉煜眼皮子隻是一挑,福瑞便知意的叫人做事。
劉煜心裏又歎了口氣,背靠在椅子裏,有點艱難的動了動發木的腿。
這福瑞還是很好用的。
可惜了!
旁邊立刻有侍女跪下來輕輕的為劉煜敲腿。
作為南陽府第一流的高門大戶,劉家是絕對的官宦世家,從劉煜的曾祖那輩兒劉家開始發跡,然後是祖父跟他老子這一輩,代代都是官兒。
特別是他那祖父大人,二甲進士,庶吉士出身,沒能留館翰林院雖是一大憾事,然能進入到戶部,能一步步做到戶部十四司之一的郎中,然後外放為知府,接著爬上了道台、按察使,最後以從二品的直隸布政使致仕,劉煜他爺爺的做官水平絕跟做八股文一樣的高杆。
但可惜的是,四年前他爺爺就入土為安了。而這也是劉家命運的轉折點,為了給老頭子守孝,劉煜的父親和兩個叔叔,全麻溜的迴南陽家裏蹲了。
直到孝期過了,劉煜的兩個叔叔才起複重返官場,而劉煜的老子卻以侍奉老母為由,繼續蹲家裏不動了。
也是,他一個舉人入仕的人,哪怕比捐官要強,但實則也沒有太大的前途。若李衛那般好運又好命的人,可是百年難尋一個的。
劉霖混跡官場十年了,也隻是做的一七品知縣。
也就是之前有一個好老子在頭上頂著,哪怕老爺子退了,那也留了三分薄麵在。
現在他爹劉霖的頭上沒保護傘了,今後再混跡官場,也難有大的作為,還是趕緊迴老家來扒拉家底為上。
作為南陽府一等一的大戶,劉家的家底真的是很富裕很富裕,田地那是以萬畝做單位的,還有諸多店鋪、街麵,以及果園、林地、水塘等。數代人為官,更有一個坐上了布政使的爺爺在,哪怕割出一塊肉來做了劉氏一族的公田,劉家產業之眾,依舊可想而知。
但身為長子的劉霖對自己究竟能分得多少家產,心理麵卻半分也沒有譜。
因為對比他這個劉家長子,他老娘,劉家的老太君,更喜歡自己那考上了進士的二兒子。
一大原因是劉家的老三,一個隻比老二小了一個月的庶子,卻與比他大了三歲多的劉霖一同考中了舉人,稍後一年更金榜題名,一舉成為了劉家三兄弟裏第一個考中進士的人。
這叫如意了大半輩子的老太太如何忍得住這口氣?
也就是劉家老二也考中了進士,哪怕晚了幾年,但進士就是進士,叫老太太狠出一口氣。不然啊,還真難保不會有什麽殘酷的家庭倫理大戲上演。
生存在這樣一個複雜的‘家庭環境’之中,劉煜那老子自然要擔心自己到手的家產能有幾分了。
當然,這一切跟劉煜都沒啥大的關聯。因為他那老子的家當,十有八九是不屬於他的。
別看他是劉家的長子長孫,可事實上,他的生存環境比他老子在丁老太太麵前還要艱難的多了。
劉家的老太君,閨名丁姓。
因為劉煜他親娘死的早啊。
生劉煜的時候落下了病根,在床上躺了一年多,人到底還是去了。
一個沒了生母的奶娃娃在這高門大戶中豈能得好?何況劉煜的身子骨也一直不怎麽好,這是娘胎裏帶出的病根。
先天上就讓長輩人沒了期望。
這個時代的科舉,那可是很耗精力和體力的。就劉煜這身子骨,別說他讀書也就一般般,那就是真的有神才,也下不了場啊。腦門上打著‘沒前途’三個大字的他,就是再長子長孫,也頂多是叫長輩人憐憫,時間一久,就也沒有愛了。
且劉霖死了老婆後也不是不娶妻了,事實上他不止娶妻了,娶得繼室還是劉煜的親小姨,也就是劉煜老娘王氏的親妹妹。
這種勾當在現在並不罕見,這般的,一是叫兩家人不至於生分了;二是亦也保證了王家姑娘的骨血利益。
可是當劉煜他小姨也生下了兒子,而且身體健康,還聰明伶俐的時候,劉煜在家中的處境就真賊嘰霸尷尬。
就是在王氏孝期的那三年裏,經常對他這個外孫噓寒問暖的王家老太太,那心思兒也慢慢的變了。
沒辦法,這就是現實啊。
如今的劉家大宅裏,那是兩強爭霸。
作為大房和二房的開路先鋒,代表著大房利益的小王氏和代表著二房的祝氏,那是你爭我搶,“打”的不可開交。
扯後腿,下套子,挖坑掘井,什麽招都有。
至於三房,嗯,不是丁老太太的骨肉,在劉家內部是沒啥實際地位的。甭管劉煜那三叔本性如何,官做的高低,那就是一百個也入不了老太太的眼。
就像那紅樓裏賈敏的那幾個庶出姐姐,都是被一筆帶過。
所以二房的堂弟在親祖母那裏的地位雖然不如紅樓裏的大臉寶得寵,卻也不差即使,那是老太太絕對的心肝寶貝,可對劉煜卻跟對賈環一樣從來都是熟視無睹的,似乎這個孩子根本就不是她的孫子。
但劉煜畢竟是原配嫡出的。地位比紅樓裏的賈環賈琮可要強不少。
因為這是個禮法當道的世界不是?
不過劉煜的‘尊貴’更多是在‘表麵’上。那環老三與內有他親娘幫襯,餘外——在賈府內好歹也還有親戚唿應,先是趙姨娘的兄弟,他親舅舅趙國基伴隨前後,趙國基死後又是趙姨娘的內侄錢槐來跟著作小廝,鞍前馬後。而錢槐的父母則在賈家的庫上管賬。身份是低了些,但也肯定有用不是?
這上麵劉煜就差多了,他現在屁的幫襯都沒有。
他老娘昔年的陪嫁丫鬟仆人早就‘煙消雲散’了,他身邊就隻有倆小廝倆丫鬟,還有一個管事的姑姑。但就是這少少的五個人,他麽當中都有人叛變革命!
“福瑞啊,你說,這些年少爺我對比不好麽?”
明明是自己身邊最得力的人了,為什麽要背著自己朝小王氏獻上膝蓋呢?
劉煜真十分的不解。
他看著臉色有點生硬的福瑞,這小廝對劉煜太了解了,一聽這口氣就立馬感覺不對了。
“你跟我也該有十年了吧?”記憶裏,這個小廝是他開蒙之後就被調到身邊聽用的人,現在劉煜都十八了,都要成親了,至少也有十年時間了。
“小的服侍大爺已經要十一年了。大爺對小的好,小的一輩子也感激不盡。”福瑞雖然意識到不好,但還是跪的幹淨利索。
這家夥腦袋靈活,比另一個叫福壽的小廝更得劉煜親睞,那不是沒有道理的。
不過這也都是過去式。
“你是個聰明人,腦瓜子比福壽好用多了。怎麽就不明白衣不如新人不如故的道理?”劉煜伸手接過身邊張姑姑端上來的茶盞。“何況你連跟了十一年的主子都能賣的幹幹淨淨,你就覺得那邊那位當家主母,還真能信的過你?”
福瑞的臉色立刻僵住了,但事已至此,他又能如何?開弓沒有迴頭箭啊。
“大爺說這話就太傷小的心了。小的之所以稟告夫人,這完全是為了大爺您啊。您竟然要跟那群逆賊有牽染,這不是去尋死路嗎?小的苦勸大爺多次淨都無果,這才無奈的稟告了夫人。這都是為了大爺好啊,小人是一片真心啊。”
“說的比唱的都好聽,你可真長了一張巧嘴,但也別把我當傻子糊弄。之前你與我那好母親就沒有聯係嗎?去歲我這場大難是怎麽遭的?你以為我不知道嗎?”
“大爺實冤枉小的了,小的敢對天……”
“你那時候的確還是個好奴才,但你那個相好的呢?”
福瑞整個人都僵住了。
劉煜話都說到這個份兒上了,他還有什麽好狡辯的呢?
“我從來就沒想過跟老二爭什麽,可就這樣了她還不容我,她是我親姨媽啊。我還不能反擊了是不是?”
“老頭子也心中有數,甚至是老太太都明白著呢。大家一直揣著明白裝糊塗,他們可還有把我當兒子孫子看嗎?”
“既然這個家業他們都那麽重視,那我就全給他們毀了,這下子你說他們還會不會揣著明白裝糊塗了啊?”
劉煜臉色很平靜,但眼睛裏流露出的瘋狂叫福瑞趕到害怕。如果知道他伺候的這位爺怎麽有脾氣,他一百個也不敢背主啊。
“把他送去礦場吧,我不想再看到他。”
劉煜把身子靠進了椅子裏,兩眼閉上。
而隨著話音剛落,旁邊的廂房裏走出了兩個壯漢,一把將福瑞給拿住了。
後者震驚極了,“你們是誰,我怎麽從沒見過你們?”掙紮著就想大聲的嗷嗷,但嘴已經被堵起來了。
“大爺,現在咱們……?”張姑姑問道。
“那邊的事兒也該結束了,咱們去見老太太吧。”
中原槍聲未落,齊魯就已經炮聲連連,而緊接著東南沿海殺聲四起。
一時間都叫人覺得有種風雨飄搖之感。
但南陽府卻已經‘平靜’了下來。
王經隆所部已經席卷了整個豫西南,現在正忙著圍攻襄陽呢。
鄂北境內清軍兵力還是很雄厚的。
別看明麵上隻有兩鎮綠營,除了鄖陽鎮就是部守在三峽地區的宜昌鎮,但湖廣提督手下還直屬著提標五營,兼轄黃州、漢陽二協,及荊州城守營等。
兵力之雄厚更勝一鎮綠營。
而且除了綠營兵外,鄂北還有一支滿清的重要武裝,那就是荊州駐防八旗。
作為清廷轄製湖廣大地的重鎮,荊州駐防八旗可不是河洛潼關的駐防八旗能比擬的,在康熙平三藩設立荊州將軍一職之初,首批入駐的滿蒙漢八旗兵就有五千七百人左右。
百十年的繁衍生息,荊州駐防八旗兵力與日俱增,至今已經有不下七千人,連同家眷幾乎有小四萬之眾。
那如果把所有的餘丁也都武裝起來,足可以拉出上萬人馬。
當然了,八旗大爺們的小命是很珍貴的。自從滿清入關後,曆次大戰,不管是平三藩還是平準噶爾平海清蒙古平西域,真正出力賣命的都是綠營。
雖然每每駐京八旗都會抽調兵馬出擊,戰事打贏了後他們也會再耀武揚威的轉迴來,可那都是忽悠人玩的。
戰場上全是綠營去打頭陣,八旗大爺們在後頭放槍放炮,尤其是到了乾隆朝。
八旗和綠營兵的配置能一比五就已經是大爺們很賣力的情況了,大多數是一比十,乃至更低,戰場上純粹就是打醬油的。
拚命賣力的差事全是綠營兵的。
所以乾隆傳旨荊州,荊州駐防將軍興肇隻派了一千旗兵匯合湖廣提督俞金鏊,北上平叛。
王經隆剛拿下南陽就立馬出兵進去襄陽,但還是晚了一步。
俞金鏊走水路帶兵已經抵到了襄陽城了,強攻一遭未能得手,那就隻能隔著漢江與其對峙了。
在鄖陽戰場上還沒有徹底分出一個勝負的情況下——得到了乾隆禦旨的福康安已經動了起來,陝安鎮和漢中鎮兵馬正遠遠不斷的進入鄖陽,所以到現在孟燦也沒能徹底拿下穆哈喇。
隻王經隆手裏的兵力顯然不足強攻襄陽,隻能在樊城隔著漢江與清軍對壘。
當然清軍一時半會兒的也進不了漢江北。
這種情況下怎麽看都像是趙軍在經過了最早一段輕鬆的時期之後要迎來清軍的強烈反撲了。
反正豫南鄂北這一塊的局麵挺是這個模樣。
漢江以北,清軍援軍依舊源源不斷的趕到,鄖陽那裏,重重大山之中的崎嶇道路雖然不好走,可陝南的清軍也在不停的增援著穆哈喇。
很明顯的,趙軍起事之處的‘福利’已經逝去。
滿清在被猛打一個措手不及下終於迴過了神來。
故而南陽府城雖然依舊在趙軍的控製之下,但城內的一些豪門大戶卻全都大鬆了一口氣,因為他們已經看到了希望,預感著黎明將至。
甚至彼此之間都暗中進行著溝通和聯係。
城西一座占地不小的府邸裏。
“少爺,……”一眉清目秀的小廝小心帶謹慎的對劉煜說著。
福瑞彎著腰,他沒辦法不小心謹慎,自己伺候的這位主兒,身體打小就不好,為人本就陰沉,頗有點喜怒不定。身邊的小廝、丫鬟伺候的時候,誰個不要提著一顆心?
尤其是去歲入冬時候出的那場變故後,這位主兒的性情就更是陰晴不定了。
那心思兒,不說別人,連他們這些打小就侍奉的人都摸不準。
劉煜雙目定神的看著身前的鏡子,半身的大玻璃鏡,把他臉上的那道疤痕給照應的清晰無比。
邊上的下人都以為他是看著疤痕心煩氣惱,卻沒人知道劉煜實則在感歎這道傷疤的奇妙。
自己因為它丟了滿清一朝的前程,麵上有傷疤者,掏再多的錢可也進不了官場的,何況他還是個瘸子。但也因為它讓自己輕易地說服趙軍主事,讓他相信了自己的真心。
真的是一得一失,極其的玄妙。
甚至聯想到自己的身世,那也逃不脫老子的那句話——福兮,禍之所伏;禍兮,福之所倚。
不是這道傷疤和瘸腿毀了自己的前程,不是這道傷疤和瘸腿徹底打碎了那最後一份親情,自己還下不定那個決心呢。
“抬走!”
手都不用抬,話也不用說,劉煜眼皮子隻是一挑,福瑞便知意的叫人做事。
劉煜心裏又歎了口氣,背靠在椅子裏,有點艱難的動了動發木的腿。
這福瑞還是很好用的。
可惜了!
旁邊立刻有侍女跪下來輕輕的為劉煜敲腿。
作為南陽府第一流的高門大戶,劉家是絕對的官宦世家,從劉煜的曾祖那輩兒劉家開始發跡,然後是祖父跟他老子這一輩,代代都是官兒。
特別是他那祖父大人,二甲進士,庶吉士出身,沒能留館翰林院雖是一大憾事,然能進入到戶部,能一步步做到戶部十四司之一的郎中,然後外放為知府,接著爬上了道台、按察使,最後以從二品的直隸布政使致仕,劉煜他爺爺的做官水平絕跟做八股文一樣的高杆。
但可惜的是,四年前他爺爺就入土為安了。而這也是劉家命運的轉折點,為了給老頭子守孝,劉煜的父親和兩個叔叔,全麻溜的迴南陽家裏蹲了。
直到孝期過了,劉煜的兩個叔叔才起複重返官場,而劉煜的老子卻以侍奉老母為由,繼續蹲家裏不動了。
也是,他一個舉人入仕的人,哪怕比捐官要強,但實則也沒有太大的前途。若李衛那般好運又好命的人,可是百年難尋一個的。
劉霖混跡官場十年了,也隻是做的一七品知縣。
也就是之前有一個好老子在頭上頂著,哪怕老爺子退了,那也留了三分薄麵在。
現在他爹劉霖的頭上沒保護傘了,今後再混跡官場,也難有大的作為,還是趕緊迴老家來扒拉家底為上。
作為南陽府一等一的大戶,劉家的家底真的是很富裕很富裕,田地那是以萬畝做單位的,還有諸多店鋪、街麵,以及果園、林地、水塘等。數代人為官,更有一個坐上了布政使的爺爺在,哪怕割出一塊肉來做了劉氏一族的公田,劉家產業之眾,依舊可想而知。
但身為長子的劉霖對自己究竟能分得多少家產,心理麵卻半分也沒有譜。
因為對比他這個劉家長子,他老娘,劉家的老太君,更喜歡自己那考上了進士的二兒子。
一大原因是劉家的老三,一個隻比老二小了一個月的庶子,卻與比他大了三歲多的劉霖一同考中了舉人,稍後一年更金榜題名,一舉成為了劉家三兄弟裏第一個考中進士的人。
這叫如意了大半輩子的老太太如何忍得住這口氣?
也就是劉家老二也考中了進士,哪怕晚了幾年,但進士就是進士,叫老太太狠出一口氣。不然啊,還真難保不會有什麽殘酷的家庭倫理大戲上演。
生存在這樣一個複雜的‘家庭環境’之中,劉煜那老子自然要擔心自己到手的家產能有幾分了。
當然,這一切跟劉煜都沒啥大的關聯。因為他那老子的家當,十有八九是不屬於他的。
別看他是劉家的長子長孫,可事實上,他的生存環境比他老子在丁老太太麵前還要艱難的多了。
劉家的老太君,閨名丁姓。
因為劉煜他親娘死的早啊。
生劉煜的時候落下了病根,在床上躺了一年多,人到底還是去了。
一個沒了生母的奶娃娃在這高門大戶中豈能得好?何況劉煜的身子骨也一直不怎麽好,這是娘胎裏帶出的病根。
先天上就讓長輩人沒了期望。
這個時代的科舉,那可是很耗精力和體力的。就劉煜這身子骨,別說他讀書也就一般般,那就是真的有神才,也下不了場啊。腦門上打著‘沒前途’三個大字的他,就是再長子長孫,也頂多是叫長輩人憐憫,時間一久,就也沒有愛了。
且劉霖死了老婆後也不是不娶妻了,事實上他不止娶妻了,娶得繼室還是劉煜的親小姨,也就是劉煜老娘王氏的親妹妹。
這種勾當在現在並不罕見,這般的,一是叫兩家人不至於生分了;二是亦也保證了王家姑娘的骨血利益。
可是當劉煜他小姨也生下了兒子,而且身體健康,還聰明伶俐的時候,劉煜在家中的處境就真賊嘰霸尷尬。
就是在王氏孝期的那三年裏,經常對他這個外孫噓寒問暖的王家老太太,那心思兒也慢慢的變了。
沒辦法,這就是現實啊。
如今的劉家大宅裏,那是兩強爭霸。
作為大房和二房的開路先鋒,代表著大房利益的小王氏和代表著二房的祝氏,那是你爭我搶,“打”的不可開交。
扯後腿,下套子,挖坑掘井,什麽招都有。
至於三房,嗯,不是丁老太太的骨肉,在劉家內部是沒啥實際地位的。甭管劉煜那三叔本性如何,官做的高低,那就是一百個也入不了老太太的眼。
就像那紅樓裏賈敏的那幾個庶出姐姐,都是被一筆帶過。
所以二房的堂弟在親祖母那裏的地位雖然不如紅樓裏的大臉寶得寵,卻也不差即使,那是老太太絕對的心肝寶貝,可對劉煜卻跟對賈環一樣從來都是熟視無睹的,似乎這個孩子根本就不是她的孫子。
但劉煜畢竟是原配嫡出的。地位比紅樓裏的賈環賈琮可要強不少。
因為這是個禮法當道的世界不是?
不過劉煜的‘尊貴’更多是在‘表麵’上。那環老三與內有他親娘幫襯,餘外——在賈府內好歹也還有親戚唿應,先是趙姨娘的兄弟,他親舅舅趙國基伴隨前後,趙國基死後又是趙姨娘的內侄錢槐來跟著作小廝,鞍前馬後。而錢槐的父母則在賈家的庫上管賬。身份是低了些,但也肯定有用不是?
這上麵劉煜就差多了,他現在屁的幫襯都沒有。
他老娘昔年的陪嫁丫鬟仆人早就‘煙消雲散’了,他身邊就隻有倆小廝倆丫鬟,還有一個管事的姑姑。但就是這少少的五個人,他麽當中都有人叛變革命!
“福瑞啊,你說,這些年少爺我對比不好麽?”
明明是自己身邊最得力的人了,為什麽要背著自己朝小王氏獻上膝蓋呢?
劉煜真十分的不解。
他看著臉色有點生硬的福瑞,這小廝對劉煜太了解了,一聽這口氣就立馬感覺不對了。
“你跟我也該有十年了吧?”記憶裏,這個小廝是他開蒙之後就被調到身邊聽用的人,現在劉煜都十八了,都要成親了,至少也有十年時間了。
“小的服侍大爺已經要十一年了。大爺對小的好,小的一輩子也感激不盡。”福瑞雖然意識到不好,但還是跪的幹淨利索。
這家夥腦袋靈活,比另一個叫福壽的小廝更得劉煜親睞,那不是沒有道理的。
不過這也都是過去式。
“你是個聰明人,腦瓜子比福壽好用多了。怎麽就不明白衣不如新人不如故的道理?”劉煜伸手接過身邊張姑姑端上來的茶盞。“何況你連跟了十一年的主子都能賣的幹幹淨淨,你就覺得那邊那位當家主母,還真能信的過你?”
福瑞的臉色立刻僵住了,但事已至此,他又能如何?開弓沒有迴頭箭啊。
“大爺說這話就太傷小的心了。小的之所以稟告夫人,這完全是為了大爺您啊。您竟然要跟那群逆賊有牽染,這不是去尋死路嗎?小的苦勸大爺多次淨都無果,這才無奈的稟告了夫人。這都是為了大爺好啊,小人是一片真心啊。”
“說的比唱的都好聽,你可真長了一張巧嘴,但也別把我當傻子糊弄。之前你與我那好母親就沒有聯係嗎?去歲我這場大難是怎麽遭的?你以為我不知道嗎?”
“大爺實冤枉小的了,小的敢對天……”
“你那時候的確還是個好奴才,但你那個相好的呢?”
福瑞整個人都僵住了。
劉煜話都說到這個份兒上了,他還有什麽好狡辯的呢?
“我從來就沒想過跟老二爭什麽,可就這樣了她還不容我,她是我親姨媽啊。我還不能反擊了是不是?”
“老頭子也心中有數,甚至是老太太都明白著呢。大家一直揣著明白裝糊塗,他們可還有把我當兒子孫子看嗎?”
“既然這個家業他們都那麽重視,那我就全給他們毀了,這下子你說他們還會不會揣著明白裝糊塗了啊?”
劉煜臉色很平靜,但眼睛裏流露出的瘋狂叫福瑞趕到害怕。如果知道他伺候的這位爺怎麽有脾氣,他一百個也不敢背主啊。
“把他送去礦場吧,我不想再看到他。”
劉煜把身子靠進了椅子裏,兩眼閉上。
而隨著話音剛落,旁邊的廂房裏走出了兩個壯漢,一把將福瑞給拿住了。
後者震驚極了,“你們是誰,我怎麽從沒見過你們?”掙紮著就想大聲的嗷嗷,但嘴已經被堵起來了。
“大爺,現在咱們……?”張姑姑問道。
“那邊的事兒也該結束了,咱們去見老太太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