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官從未有聞此事,都司何出此言?”


    秦鍾書臉色很難堪道。


    “本都司親耳所聞,還能有錯?”


    布彥泰雙目緊緊盯著錢鍾書不放,直把錢鍾書逼的不得不移開目光,氣勢也徹底落了下風。


    “怎麽?秦大人是以為本都司在弄虛作假,巧令罪名嗎?”


    “不敢。既然是都司親耳所聞,那必不會有假。”


    錢鍾書不得不退讓了,他不能把自己的前途搭進去不是。雖然他心中對布彥泰的做法很不齒。


    這天底下被老百姓痛罵的官兒多了去了。


    此前的齊魯巡撫國泰不就是一個麽?


    即便是他秦鍾書也多有挨罵過。


    但又有幾人對小民上綱上線的呢?


    要去較真的話,那與周厲王又有什麽區別了?防民之口甚於防川的道理都不懂嗎?


    但麵對布彥泰的強勢,他卻不得不退讓了。


    秦鍾書他膽怯了。


    布彥泰臉色立馬放緩:“秦大人愛民是無錯的,卻萬不能縱容之。既如此,我與你率兵丁衙役將那等刁民匪類一一抓捕,秦大人以為如何?”


    “一切就如都司所願。”秦鍾書能怎麽樣呢,他隻能如此迴答。


    心理麵對康橋年默默的說了一聲道歉。


    來汝州上任,他為本地的一把手,他縱然有收到煤鐵公司的孝敬,平心而論福長安的嘴臉太難堪了。


    但現在他也無可奈何啊,實在顧不得許多了,隻能明擇保身。


    要怪就怪趙家把自己搞的太肥太壯了。


    人怕出名豬怕壯,千古名言啊。


    康橋年等到消息的時候,大批的工人已經被關入了大牢中了。


    “秦大人?”


    他來求見秦鍾書,可秦鍾書根本一句話也沒給他說,隻是擺了擺手。


    “胳膊扭不過大腿的,豈不聞識時務者為俊傑?”


    秦鍾書的這句話那是說給趙亮聽得。


    康橋年迴到家中就一病不起了。


    而趙亮這個時候也才從外地迴到周家口,便是接到康橋年病重的消息他也顧不得了,因為龍路口傳來的消息更重。


    他姥爺的病弄假成真了,然後趙老爺子也跟著一病不起了。


    趙亮的汗立馬就流了下來。


    前世他爺爺活到七十八了身體還棒棒的呢,他姥爺倒是已經走了,但年齡可是八十六。


    現在的梁姥爺和趙老爺子才多大啊?


    別說七十八八十六了,那是連六十八七十六都沒有啊。


    因為古代成婚生育早,趙奶奶生趙爹的時候才十六七,趙爹有趙亮的時候也才十八,而趙奶奶跟老爺子是一般大,趙亮現在才三十歲,這老爺子今年才算六十五歲。梁姥爺年齡更大,也才剛剛過七十。


    趙家有最好的藥材,仁和堂的大夫也算是杏林名醫之流,可梁姥爺在見了趙亮一麵後還是很快就走了,接著就是趙老爺子。


    趙亮抓著老爺子的手就覺得自己的心像被刀割了一樣。


    兩個老人為什麽驟然而逝?


    一個最明顯不過的點就是他們沒活的欲望了。


    按照趙亮的計劃,很接著他們就要遠離陳州,經萬裏海路,前往南洋了。


    在兩個老人心中,他們這一去就再也迴不來老家了。


    既然如此,那還不如……


    哪怕不能埋進祖墳裏,至少也能死在老家不是?


    人是最怕胡思亂想的。


    這二老一開始隻是裝病,但是裝‘病’也是病,何況他們本身就有心病未除。


    在床上躺了一天又一天,整日裏胡思亂想,想到趙亮起事敗後的慘樣,想到趙梁兩家祖墳裏埋著的列祖列宗還要不得安寧,他們就自然而然的生出一種不孝的感覺。


    久而久之的,那就已經不是裝病而是真病了。


    並且這病一病就再也起不來了。


    二老的求生欲望很低,甚至都覺得自己的死還帶著一絲為子孫贖罪減罪的心態,那真是除非神仙下凡,凡人如何能救得活他們?


    趙亮痛哭失聲,他是真沒想到自己的那個決定會讓兩老先走一步。


    如果知道如此,他根本就會把事情瞞下去。


    等到起事起兵,等到木已成舟,二老自然就不用死了。


    “爹,我是真沒想到,我也是真有一定的把握的!”


    靈堂上已經沒有外人,隻剩下趙亮和趙爹兩個人。


    趙亮一拳打在地磚上,直接把磚頭都打裂了。


    “雖然不是十成把握,但六七成的把握也是有的,爺爺,還有姥爺,他們何苦如此?”


    “我要是真一點把握也沒有,我會打起兵造反的注意嗎?銀子它再珍貴,工廠工坊銀行它再是賺錢,那也比不得咱們的命貴啊。”


    “我沒那麽狂妄自大,也沒那麽不靠譜啊。”


    趙爹默不做聲,看著痛哭的兒子,眼中淚水默默的流下。


    對自己的孩子他還是相信的,這些話趙亮之前也說過的,可是兩個老爺子……,他們不信啊。大青果在他們心中的威嚴太重太不可動搖了。


    “事已至此,再多傷悲也是無用。你要是想叫你爺爺你姥爺在天瞑目,就把自己的大事做好,把大青果給掀了。那時候二老在天有靈也會倍感欣慰的。”


    等到龍路口這裏的一切全都料理妥當,趙亮這才有心來看汝州事宜。


    “這可真是一記神助攻啊。”


    他早就知道布彥泰去汝州不懷好意,也知道布彥泰到了汝州後先就對工廠工坊的工人來了一記狠手,現在那些被抓的人都已經被判了。


    雖然沒有被判斬首,但也有多人被判流放,更當廷打死過幾人,還站死了人。


    帶著沉重的枷鎖活活站(累)死,那也是一種刑罰。


    整個汝州上下都知道這一道道政令雖然是出自知府秦鍾書之手,但幕後真正拍板的人是汝州營的新任都司布彥泰。


    短短時間裏這布彥泰的名聲就在汝州爛了大街。


    受到強力打壓的工人們不僅沒有被嚇的噤若寒蟬,反而內中的憤慨咒罵聲更大。


    而且還有一個好處就是。


    布彥泰頒下了重賞,賞賜那些揭發工友的敗類,這種人趁早被剃除了,不然日後被招進趙家軍後也是一隱患。


    汝州的礦工廠工本來就因為近段時間的收入降低而不滿,被趙亮使人悄悄引導後,怨言四起,矛頭都對準了福長安,誰知道現在來了個布彥泰,又是這般的作為,真是火上澆油啊!


    “叫人出麵組織工友為死去的人喊冤,然後兌些銀子作為接濟,公司也要出麵送上撫恤,不僅是死去的人,還有那些被發配的和受傷的。然後通知布彥泰,叫他派人來攪局!”


    這樣一來工人們的怒火隻會更大。


    “還有,叫人給他透漏口風,說煤鐵公司有在私下裏製造鳥槍土槍,送往南洋,引導他把矛頭對準康家。”趙亮狠起來連老泰山都賣了。


    “然後讓他去找礦場的茬。那裏的人更多。”


    “礦場裏有一些是鄖陽來的流民棚戶,從中挑出幾個,在兵丁衙役找茬的時候來幾下狠的。”


    趙亮現在的狀態就是一個暗中搞事情的陰謀家。


    “但一定要把首尾收拾幹淨,務必不能跟咱們牽連上幹係。”


    “可以把矛頭指向皇漢,指向白蓮教,衝突中必有死傷,看準機會下手,要弄個死無對證。”


    皇漢是滿清的心腹大患,白蓮教也不是善茬,一旦棚戶流民跟皇漢和白蓮教有牽連了,那肯定會被布彥泰死追著不放的。


    “到時候咱們就可以放出一些謠言,什麽寧肯錯殺三千,不準放過一個之類的。叫那邊的人好好的編一編。”


    “然後京城裏的事兒也鬧開吧。”就是不知道乾隆知道‘活死人’的事兒後會怎麽發落人,但想要逼著他手下的活死人們死心塌地的為他效力,那就隻能如此。


    這一刻趙亮都覺得自己有點像宋江了。


    飛盧默默的點頭。


    把趙亮的這些話全都記在心中。


    ……


    蕭雲很晚了也沒有迴家。


    今天他跟他爹狠狠地吵了一架,因為他爹覺得這個時候是該跟趙家做一切割了。


    他們家這些年也賺了不少銀子,完全可以迴老家,安穩過日子麽。


    何必跟趙家攪合在一起?


    誰不知道現在的趙家是個什麽情況啊?


    他們被京城的大人物給盯上了,整個就是山雨欲來風滿樓。


    這個時候蕭家就該抽身退走才對。


    蕭娘子沒發一言,隻兩眼死死的瞅著自己雙手,蕭家裏也不需要她去發言,隻蕭雲就足夠他爹喝一壺的了。


    蕭雨在一旁也默默無言,隻盯著自己的腳尖看,仿佛地上有一朵花。


    偶爾抬頭瞄一眼自己母親,兩眼中全是無法用言語描述的複雜。


    蕭雲的反駁有禮有節,從頭到尾都抓住一個‘節義’,氣的他爹火冒三丈。


    而懟完了自己爹之後的蕭雲也非常憤怒,孤身一個人奔出家門。


    蕭家人也不記掛他。


    都是大孩子了,而且龍路口的治安是絕對有保障的。


    當天晚上蕭娘子躺在床上翻來覆去的誰不著,但卻不是因為自己丈夫的那些話。


    從蕭家的角度看,那些話明明是再正確不過的了,但蕭娘子聽了卻就全然無感,那是一個字都滲不透她心裏去。


    此時此刻躺在床上睡不著,那也是她在擔憂趙亮,而不是她一雙兒女的父親說的那些話。


    接連遭遇兩喪,是人都不會好的。


    而不遠處閨房中的蕭雨呢,也翻來覆去的睡不著。


    因為她一閉眼就會‘看’到船上的一幕。


    真是崩潰了!


    自己娘親竟然……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乾隆朝的造反日常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漢風雄烈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漢風雄烈並收藏乾隆朝的造反日常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