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家港熱鬧,龍路口就更熱鬧了。


    年節可是中國人最最重視的一個節日。


    從臘月初八就開始忙碌,然後一直到出了正月十五,這年味才算過去,淡去。


    這個期間,整個中國都是喜氣洋洋的。


    就算是工廠作坊裏的男工女工,也都連著改善生活。


    肥豬肥羊,雞鴨魚肉。


    年節期間,黑暗中隱藏著自己的‘皇漢’也好,幾個綹子也好,全都暫時歇息。


    炮竹響徹大街小巷,紅紅的炮紙在門前積累的厚厚一層,紅紅火火。


    過年是消費的日子,不管是眼下時代,還是後世年味越來越淡的21世紀,這都是一年中最花錢的時候。


    無數中國人拿著自己積攢了一年的錢款,在這些個日子裏化身為善財童子。最最窮的人也會想方設法的吃一頓餃子,給孩子婆娘扯上三尺紅布頭。


    所以龍路口的集市街麵最是熱鬧。


    從雞鴨魚肉到牛羊豬驢,從各色布匹絲綢到絹花頭釵首飾,甚至還有皮料,這龍路口是都賣的紅火。


    隻因為這裏的人有錢。


    十幾年時間下來,龍路口的百姓,有多少人進了趙家產業裏做事?


    哪怕沒啥能力也沒啥動力,一直都在基層混日子的渣渣,收入也是不菲的。


    年節時候買點魚肉,買點布匹頭花之類的,讓老婆孩子全都高興高興,很正常。


    每天來趙家登門拜訪的人就更是絡繹不絕,趙亮不在家,趙輝也不在家,就隻有趙老爺子和趙爹出麵應酬了。


    開始的時候還是竭盡全力的都見一見,但沒幾天倆人就受不了了,把趙二叔也拉了來。


    三人三個場合,卻也隻從來客中選出幾個人見上一見。其餘的都讓入院子裏,有專門的茶房花廳候著,大都家坐一坐,喝杯茶暖暖身子,人就可以走啦。


    這也算是進趙家坐一坐了是不?不算丟了麵子。


    趙家的這一招還是跟官場學的呢。


    事實上這過年對於趙亮一家子人來說,根本不是休息,而是比平日裏更忙更累的苦差。


    從趙家發跡之前就是如此了。現在就更是如此。


    既要給人送禮,還要自己收禮,人情往來不勝其煩的。


    今年年節事兒是虧得有招唿貫了這些的康莞在,她又把蕭娘子從柳氏那裏拉了來,要不然趙老爺子和趙爹趙二叔,在迎來送往之餘還要顧及這些事情,這年都能把他們過崩潰不可!


    已經閑了好幾年的趙奶奶和趙媽,還有趙二嬸,那根本就忙不上什麽忙。


    再趙奶奶的記憶裏,趙家給大趙莊鄉鄰族親們送的禮還是棉布大肉這些實在貨呢,現在大趙莊的人哪家還缺這些啊?


    趙家給他們送的東西從兩年前就開始改為水果罐頭、白糖、皮子了。


    這種經過高溫殺菌和密封的罐頭,以陶罐為主,裏頭黃桃桔橙、蘋果荔枝,草莓山楂,菠蘿芒果,香蕉梨子等等,是五花八門,無所不有。


    保質日期還有限,但依舊是絕對的搶手貨。


    趙家都沒有正兒八經的大批上市過,都是針對一些大客戶的贈禮。


    但這東西恰恰能戳中這個時代的g點。


    誰叫這年頭運輸有限,很多北方人一輩子都沒見過真正的荔枝。


    哪怕是京師的那些權貴們都這罐頭都是青睞有加。


    這兩年本來隻是一件搭配的罐頭,叫人嚐嚐新鮮的東西,在人情往來中的份量卻不斷在變重。


    反倒是一開始挺受歡迎的白糖和皮子沒啥大的動靜了。


    畢竟這些東西都不稀罕,趙家有,其他家也有不是?


    蕭娘子跟著康莞忙活了一個年節,自家的年都過的冷冷清清的,誰叫兒子不在家呢。


    卻也是真見識了趙家的人情網絡是多麽的巨大。


    心底裏不知道幾次哀歎,自己兒子就是不爭氣,這要是認認真真的讀書,將來走官場,那就憑趙家的關係網,就憑自己跟趙亮私下裏的首尾,蕭雲的前途遠大著呢。


    從京城的那些大人物,到地方上的督撫大員,還有道台知府等等,這一張巨大的人情網絡出現在蕭娘子眼前的時候,她都不敢相信這是趙家在短短十來年中就編織出來的。


    趙亮上輩子是蜘蛛精吧!


    卻不知道趙家的人情網絡之所以如此發達廣闊,那真是多托了匯通銀行的福了。


    現在之大青果,匯通銀行已經開始越過淮河長江一線,全麵向著江南湖廣推進了。


    這東西每到一地,那就等於讓趙家與當地官府建立起了可靠的人情關係,至少是可以讓趙家過年時候想著他們的人情關係。


    這對北方的官兒送罐頭,對南方的官兒送皮子,大家各取所需,各得其樂。


    那一個年節過去,趙家送出去的年禮,輕飄飄的算一算,市價上沒上二十萬兩蕭娘子是不知道,但肯定是遠超過十萬兩的。


    想想她都覺得這恐怖的慌。


    整個大青果有幾家人一年能賺個十萬兩銀子的啊?


    趙家光送個年禮都遠不止如此。


    這對她來說實在是一個太過巨大的衝擊了。


    而這個年節對於河西一些地方的百姓來說也是一個巨大的衝擊。


    隨著土豆紅薯玉米在他們這裏被推廣,百姓們發現自己手裏雖然依舊沒啥錢,但家家戶戶至少不缺吃的了。


    那紅薯吃多了會吐酸水,不假。但再吐酸水,那滋味也比餓肚子強啊。


    何況還有土豆玉米呢。


    幾樣雜糧摻和著吃用,不少人家在過年的時候都吃上了一頓白麵饅頭,這在河西可是大喜事。


    趙輝和陳桐兩個人在各自縣裏的聲望很順利的被刷到了頂峰。


    李侍堯也趁著機會在乾隆跟前刷了一迴存在感。


    就跟趙亮之前想的一樣,李侍堯對於趙輝和陳桐的舉措,並沒有選擇打壓,而是主動上書給乾隆,攔下了其中不少的功勞。


    現在靖遠、伏羌兩縣推廣紅薯土豆玉米,效果顯著,來年河西就可更大麵積的推廣了,這就都是他李侍堯的政績了。


    哪怕紅薯土豆玉米真正大行其道的時候他已經不在西北了,但功勞依舊在他。


    趙輝和陳桐卻沒有絲毫的大意,因為照趙亮的估計,那二度民亂很可能就在今年。


    他倆人年都沒過,就已經開始為此事做準備了。


    等到開春了,他們立刻就會宣布要搞水利建設。在不耽擱春耕的情況下,盡可能的收攏一批人握在手上,四海鏢局的人手也會到他們這兒做事,那民亂真要起來了,幫助二人保住縣城還是不成問題的。


    不過這些事不僅陳州府的趙家人、陳家人不知道,趙輝陳桐便是連身邊的人也都沒透半個字。


    政績他倆已經刷的很耀眼了,軍功並不是他們所必須的,隻要能稍微的沾染一二,等到三年大計的時候,他倆就是板上釘釘的‘卓異’。


    就跟福山的何誌輝那樣。


    這一任結束後必然是要升官的。


    福山被他搞得太好了。


    從民生經濟到勸學助學,何誌輝沒有落下一丁點的差錯。


    他升官那是無可爭議的。


    雖然明眼人都看出來了他背後另有一支大手在操縱著一切,可誰又能說什麽呢?


    你有本事自己也去拉資金搞民生經濟啊。


    那是普普通通就能搞起來的嗎?


    除了資本,那還有有眼光。


    所以整個趙家,從主幹到枝葉,真的是全都欣欣向榮。


    如果說與趙家有聯係的人裏頭,選出一個不高興的來,那就隻能是和珅了。


    乾隆的第六次南巡被蝴蝶了,和珅應該是能輕鬆不少的,但福康安卻給他找了個天大麻煩。


    臘月時候,福康安南下粵東,查辦曆任總督派令商總捐貼公費案。


    有人舉報李侍堯貪汙了,雖然是很多年前的事兒,但乾隆對粵東官場的腐敗也心中有b數的,就派福康安去查探。


    這是個非常簡單的案子,因為一些事兒,粵東這邊做的太肆無忌憚了。


    事情也很快就水落石出。


    李侍堯的確貪汙了,粵省自二十四年立總商以後,曆任督撫(打李侍堯開始)皆公然派令商人私捐公費,津貼價值,己屬有幹禁例。該督(還是從李侍堯開始)等又攘為己物進貢,並未奏明,以致積弊相沿,竟成派累,尤屬不成事體。今據該商等呈出貼補公費清單,曆任總督俱用銀自三萬餘兩至五六萬兩不等。而現任兩廣總督楊景素在任未及一年,竟倍用至六萬餘兩之多,其借端婪索,侵貪入己,更出情理之外。


    也就是說從李侍堯開始形成了這項弊政,之後的那麽多官兒就沒一個改正的,反而讓它成為了粵東的一個慣例了。


    所以幾任總督俱用私捐公費銀自三萬餘兩至五六萬兩不等。而現任兩廣總督楊景素在任未及一年,就已經用了六萬餘兩之多,太貪了。


    乾隆自然大怒,接下來楊景素是不是要掉腦袋,和珅根本不關心。因為這楊景素跟他並沒什麽深厚的聯係,讓和珅發愁的是,福康安又向他送來了一封書信,事情不是說公務的,而是在說趙亮趙廣明的。


    看著這封信和珅有些坐蠟了。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乾隆朝的造反日常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漢風雄烈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漢風雄烈並收藏乾隆朝的造反日常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