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達維亞這兩天的氣氛氣壓非常低沉。
明明天氣很好,晴日高照,但不管是位居高層的荷蘭人,還是當地的華人和土人,卻都感覺著有一股冷冽至極的寒流正在城市的上空徘徊。
當地的華人公館中,甲必丹蔡敦官正在‘吧吧’的抽著煙袋。
大廳內聚集了巴達維亞大多數有頭有臉的華人,他們有的是商人,有的是種植園主,有的還是傳統的中國人裝扮,有的則已經剪了頭發,穿起了荷蘭服飾,一副洋人做派。
他們身份各異,與城內荷蘭人的關係也親厚遠近不一。
但此時此刻他們卻全都一副愁眉不展的模樣。
因為蔡敦官剛剛得到了具體的消息——荷蘭人為什麽突然變得難受了?不是他們又要跟英國人開打了——兩天前的黃昏,兩艘模樣破破爛爛的荷蘭戰船駛入了巴達維亞港口,然後整個巴達維亞就都戒嚴了。
華人們一開始都以為是荷蘭人跟英國人重新打了起來,現在才知道,那打敗荷蘭人的人,不是英國人,而是跟他們一樣的中國人!
荷蘭人跟英國人停戰後,自覺的能騰出手來的他們立刻就對柔佛下手了。
一番拉攏打壓,天猛公阿都拉曼重新低頭,迴歸到了荷蘭人的懷抱,然後獅子洲上開墾事業搞得興旺紅火的趙家就被荷蘭人給盯上了。他們想要阿都拉曼驅除趙家人,以此作為跟趙家斬斷關係的‘投名狀’。
結果趙家人也不是好惹的。
對方似乎早有準備,大量的戰船逼近獅子洲,把荷蘭人堵了個正著。
一通大還戰,趙家人以多打掃,四艘荷蘭商船和一艘荷蘭小型戰船被俘獲擊沉,隻有一艘大艦和另一艘小艦僥幸逃脫。
荷蘭人吃了這麽大的虧,他們肯定不會善罷甘休的,隻看這兩日迴歸巴達維亞的船隻不停在增多,你就能知道他們打算幹什麽了。
可叫這些華人富豪們感到不舒坦的是,荷蘭人吃的虧,除了會在趙家人頭上找迴本來,更大可能還會向他們下刀子。
如果蔡敦官自始至終都被蒙在骨子裏,那才更可怕呢。
當年的紅溪慘案也才過去四十多年,在場的人,不少人都是經曆過那場噩夢的。現在迴憶起來都是一身冷汗。
幸好荷蘭人把消息告知了蔡敦官,這就意味著最壞的那種可能已經躲過去了。但他們這些人總歸是要被荷蘭人重重的砍上一刀的。
就跟滿清宰割鹽商、十三行一樣,一旦有了大事兒,就像乾隆皇帝七十大壽這種“普天同慶”的大喜事時,亦或是遭了大災,打了大仗,他們都是要捐錢捐物的。
巴達維亞的華人現在也是一樣。
這一點在場的所有人都心知肚明。
但叫他們惡心的是,他們現在根本不知道自己應該捐多少好了。
因為巴達維亞的華人中還有另一個小團體存在。
事實上巴達維亞的華人群體,始終是一分為二的。
一種是親荷蘭人,不止從衣冠打扮上,就是從文化傳統乃至名字上都學荷蘭。
就像林家。
林家就是林楚那狗東西的後人,當初紅溪慘案時候,林楚擔任‘雷珍蘭’一職,這是華人公館中的一個職務,本意是荷蘭語中的中尉的意思。林楚就是最早向荷蘭人告密的叛徒。他家夥現在好活的滋滋潤潤的呢。
而林家打林楚之後就迅速走上了發家之路。不僅也做了甲必丹,還擁有了莊園。
荷蘭人在東印度的經濟就是標準的莊園種植園經濟,本來巴達維亞城外的莊園種植園八成還多是屬於華人的。可一場紅溪慘案,整個巴達維亞華人被屠戮一空,大片的種植園被荷蘭人拿到了手中,林楚作為被荷蘭人確立的標杆人物,便也從中分了一杯羹。
與眼下公館裏那些歐洲裝扮的華人相比,以林家為代表的一小撮華人才是真正的另類,真正背棄祖宗的二鬼子。
而公館裏的這批人隻不過是為了更好的在荷蘭人手下討生活。
從廣義角度上說,在爪窪、蘇門答臘的華人,九成九的人都是為了生活為了生存,他們占據著數量上的絕對優勢。
包括此前說的另一個小群體,他們也是如此。
隻不過一人多就會變得千奇百怪了。
另外一個以陳沛生、陳墾使兄弟為首的小群體,在蔡敦官等人眼中可惡性一點也不弱於雷家、林家。
壓破同胞,吃人血饅頭,這種人他們是羞與為伍的。
西曆1756年開始,荷印總督雅各布·摩塞爾首度提議雇傭中國水手為公司服務。考慮到艦隊缺少歐洲水手,他建議在巴達維亞錨地就地雇傭由自己的船長領導的一幫中國人來為船隻服務。
這一計劃將減輕一些歐洲水手的工作量,或者說是更好的集中高素質的歐洲水手,用於往返於本土與東印度之間的海上遠洋貿易。
也就是從那一年開始,荷蘭東印度公司商船上出現了被雇傭的中國水手。
而時間來到了1781年,第四次英荷戰爭爆發,這導致公司船上的歐洲水手人員更加短缺。
尤其是曆經了一場被蹂躪摩擦的戰爭之後的現在,東印度公司就更加缺乏水手了。
事實上從去年英荷實際停戰之後,巴達維亞就發現船員供應問題已經成為了一個真正的危機。
他們發現整個荷印地區隻有不足500名歐洲水手,其中三分之一的人正在醫院就診而不能從事任何工作。
在過去的兩年還不到的時間中,公司至少損失了1200名海員。
荷蘭人就隻能大規模的招募中國水手了。
而且是每個月十塊銀元的高價,這個價格從明麵上說已經是兩倍於歐洲水手了。
但用屁股都能想到荷蘭人不會這麽好心的,從飲食到衣物,然後還有抵到歐洲後的額外費用,到了歐洲後中國水手就失業了,此後的幾個月裏他們必須自己養活自己,荷蘭人連住宿地都不會免費給他們提供。所以這就是一個左手倒右手的把戲,更別說這裏頭還有老板在剝削。
荷蘭人規定,一艘商船上隻多雇傭二十六名中國水手。所以後者是二十六人一夥兒,每一夥人中有一個頭,也就是老板。
老板上頭更有總理承包人的存在,陳沛生、陳墾使兄弟幹的就是這種買賣。
一開始荷蘭人本是打算讓蔡敦官的兒子去承包這項業務的,結果半道上殺出來個陳沛生。通過應承將中國水手每月的工資從10個銀元減少到9個而贏得為公司招募所有幫派的壟斷權。
此舉大大討好了荷蘭人,卻也惹來了蔡敦官為代表的一批人的不屑和鄙視。
這不僅涉及到了生意事,更因為陳沛生的手段,通過壓榨同胞而討好荷蘭人,這太叫人惡心。
現在的問題就在於,公館裏的這些人,他們不知道陳沛生他們會捐出多少啊。
如果陳沛生捐出一百塊,他們則隻捐了五十塊、七十塊,那可就不美了。
自始至終都沒有人想到趙家能頂的過這波高壓!
明明天氣很好,晴日高照,但不管是位居高層的荷蘭人,還是當地的華人和土人,卻都感覺著有一股冷冽至極的寒流正在城市的上空徘徊。
當地的華人公館中,甲必丹蔡敦官正在‘吧吧’的抽著煙袋。
大廳內聚集了巴達維亞大多數有頭有臉的華人,他們有的是商人,有的是種植園主,有的還是傳統的中國人裝扮,有的則已經剪了頭發,穿起了荷蘭服飾,一副洋人做派。
他們身份各異,與城內荷蘭人的關係也親厚遠近不一。
但此時此刻他們卻全都一副愁眉不展的模樣。
因為蔡敦官剛剛得到了具體的消息——荷蘭人為什麽突然變得難受了?不是他們又要跟英國人開打了——兩天前的黃昏,兩艘模樣破破爛爛的荷蘭戰船駛入了巴達維亞港口,然後整個巴達維亞就都戒嚴了。
華人們一開始都以為是荷蘭人跟英國人重新打了起來,現在才知道,那打敗荷蘭人的人,不是英國人,而是跟他們一樣的中國人!
荷蘭人跟英國人停戰後,自覺的能騰出手來的他們立刻就對柔佛下手了。
一番拉攏打壓,天猛公阿都拉曼重新低頭,迴歸到了荷蘭人的懷抱,然後獅子洲上開墾事業搞得興旺紅火的趙家就被荷蘭人給盯上了。他們想要阿都拉曼驅除趙家人,以此作為跟趙家斬斷關係的‘投名狀’。
結果趙家人也不是好惹的。
對方似乎早有準備,大量的戰船逼近獅子洲,把荷蘭人堵了個正著。
一通大還戰,趙家人以多打掃,四艘荷蘭商船和一艘荷蘭小型戰船被俘獲擊沉,隻有一艘大艦和另一艘小艦僥幸逃脫。
荷蘭人吃了這麽大的虧,他們肯定不會善罷甘休的,隻看這兩日迴歸巴達維亞的船隻不停在增多,你就能知道他們打算幹什麽了。
可叫這些華人富豪們感到不舒坦的是,荷蘭人吃的虧,除了會在趙家人頭上找迴本來,更大可能還會向他們下刀子。
如果蔡敦官自始至終都被蒙在骨子裏,那才更可怕呢。
當年的紅溪慘案也才過去四十多年,在場的人,不少人都是經曆過那場噩夢的。現在迴憶起來都是一身冷汗。
幸好荷蘭人把消息告知了蔡敦官,這就意味著最壞的那種可能已經躲過去了。但他們這些人總歸是要被荷蘭人重重的砍上一刀的。
就跟滿清宰割鹽商、十三行一樣,一旦有了大事兒,就像乾隆皇帝七十大壽這種“普天同慶”的大喜事時,亦或是遭了大災,打了大仗,他們都是要捐錢捐物的。
巴達維亞的華人現在也是一樣。
這一點在場的所有人都心知肚明。
但叫他們惡心的是,他們現在根本不知道自己應該捐多少好了。
因為巴達維亞的華人中還有另一個小團體存在。
事實上巴達維亞的華人群體,始終是一分為二的。
一種是親荷蘭人,不止從衣冠打扮上,就是從文化傳統乃至名字上都學荷蘭。
就像林家。
林家就是林楚那狗東西的後人,當初紅溪慘案時候,林楚擔任‘雷珍蘭’一職,這是華人公館中的一個職務,本意是荷蘭語中的中尉的意思。林楚就是最早向荷蘭人告密的叛徒。他家夥現在好活的滋滋潤潤的呢。
而林家打林楚之後就迅速走上了發家之路。不僅也做了甲必丹,還擁有了莊園。
荷蘭人在東印度的經濟就是標準的莊園種植園經濟,本來巴達維亞城外的莊園種植園八成還多是屬於華人的。可一場紅溪慘案,整個巴達維亞華人被屠戮一空,大片的種植園被荷蘭人拿到了手中,林楚作為被荷蘭人確立的標杆人物,便也從中分了一杯羹。
與眼下公館裏那些歐洲裝扮的華人相比,以林家為代表的一小撮華人才是真正的另類,真正背棄祖宗的二鬼子。
而公館裏的這批人隻不過是為了更好的在荷蘭人手下討生活。
從廣義角度上說,在爪窪、蘇門答臘的華人,九成九的人都是為了生活為了生存,他們占據著數量上的絕對優勢。
包括此前說的另一個小群體,他們也是如此。
隻不過一人多就會變得千奇百怪了。
另外一個以陳沛生、陳墾使兄弟為首的小群體,在蔡敦官等人眼中可惡性一點也不弱於雷家、林家。
壓破同胞,吃人血饅頭,這種人他們是羞與為伍的。
西曆1756年開始,荷印總督雅各布·摩塞爾首度提議雇傭中國水手為公司服務。考慮到艦隊缺少歐洲水手,他建議在巴達維亞錨地就地雇傭由自己的船長領導的一幫中國人來為船隻服務。
這一計劃將減輕一些歐洲水手的工作量,或者說是更好的集中高素質的歐洲水手,用於往返於本土與東印度之間的海上遠洋貿易。
也就是從那一年開始,荷蘭東印度公司商船上出現了被雇傭的中國水手。
而時間來到了1781年,第四次英荷戰爭爆發,這導致公司船上的歐洲水手人員更加短缺。
尤其是曆經了一場被蹂躪摩擦的戰爭之後的現在,東印度公司就更加缺乏水手了。
事實上從去年英荷實際停戰之後,巴達維亞就發現船員供應問題已經成為了一個真正的危機。
他們發現整個荷印地區隻有不足500名歐洲水手,其中三分之一的人正在醫院就診而不能從事任何工作。
在過去的兩年還不到的時間中,公司至少損失了1200名海員。
荷蘭人就隻能大規模的招募中國水手了。
而且是每個月十塊銀元的高價,這個價格從明麵上說已經是兩倍於歐洲水手了。
但用屁股都能想到荷蘭人不會這麽好心的,從飲食到衣物,然後還有抵到歐洲後的額外費用,到了歐洲後中國水手就失業了,此後的幾個月裏他們必須自己養活自己,荷蘭人連住宿地都不會免費給他們提供。所以這就是一個左手倒右手的把戲,更別說這裏頭還有老板在剝削。
荷蘭人規定,一艘商船上隻多雇傭二十六名中國水手。所以後者是二十六人一夥兒,每一夥人中有一個頭,也就是老板。
老板上頭更有總理承包人的存在,陳沛生、陳墾使兄弟幹的就是這種買賣。
一開始荷蘭人本是打算讓蔡敦官的兒子去承包這項業務的,結果半道上殺出來個陳沛生。通過應承將中國水手每月的工資從10個銀元減少到9個而贏得為公司招募所有幫派的壟斷權。
此舉大大討好了荷蘭人,卻也惹來了蔡敦官為代表的一批人的不屑和鄙視。
這不僅涉及到了生意事,更因為陳沛生的手段,通過壓榨同胞而討好荷蘭人,這太叫人惡心。
現在的問題就在於,公館裏的這些人,他們不知道陳沛生他們會捐出多少啊。
如果陳沛生捐出一百塊,他們則隻捐了五十塊、七十塊,那可就不美了。
自始至終都沒有人想到趙家能頂的過這波高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