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不是要在河西過年嗎?怎麽這麽快就迴來了?”


    烏三娘有些驚訝的看著眼前的趙亮。


    她可是知道趙亮去河西幹嘛去的。


    “因為啊,不需要在那兒呆了。我就迴來了。”


    趙亮抱起孩子撂高高,四五歲大的孩子正是喜歡瘋的時候,咯吱咯吱的笑聲不成斷絕。


    等瘋夠了一陣子後,趙亮又陪著孩子用飯,好不容易把孩子哄睡了,這才有空和烏三娘說話。


    烏三娘聽了趙亮河西一行的經過後,嘴角忍不住抽了抽。


    “我真是覺得你自己更應該混官場。要是十年前你就捐官入仕,現在怕也是滿朝皆知的能臣幹吏了。”


    “再能臣幹吏又如何?還不是磕頭的奴才。”


    趙亮才不想給人當奴才呢。


    當初在蘇和泰跟前伏低做小是一迴事兒,天天伏低做小,天天巴結著人好求升官,那就是另一迴事了。


    “你們在閩地台海活動的怎麽樣了?大員那裏找到人了嗎?”


    “天地會是已經有所接觸了,在閩地他們的形式並不太好,官府追查的甚近,其首領近來已經渡海去台了。至於林爽文、莊大田二人,也都初步有所接觸。但這兩人……”


    烏三娘是真不理解趙亮的指示。天地會還能明白,可為什麽那麽看重林爽文和莊大田呢?雙方間真的半點聯係也沒有啊。


    林、莊二人可都是大員的富戶,募眾墾田致富。在台中台南的漳州籍移民中甚有威望,這樣的人不可能拋家舍業的造反吧?


    “那你給我說說大員內裏的情況。”


    趙亮是知道林爽文、莊大田起義的,甚至一些細節都知道,但那些細節隻在於二人起事之後,而不在於他們起事之前。


    兩個身價頗厚的地主究竟為什麽舉義反清呢?真就因為天地會的洗腦嗎?


    這顯然不可能的。


    “大員的情況挺複雜的。整個社會都可以分做三類。”


    “第一等是士紳大戶。我認為他們是絕對支持滿清的。


    清廷在台的田稅定的並不高,又因為這些人來台的早,個個都占據了大片大片的土地。他們沒理由不支持滿清官府。”


    康熙雍正年間就不說了,隻說乾隆朝。


    從乾隆元年開始,大員丁糧著照內地分中減則,每丁征銀二錢,以舒民力,歲征銀三千七百六十餘兩。及十二年(1747年),乃議勻入田園征收,其番眾所耕田地,概免完賦,照舊就丁納糧。到了乾隆四十五年,通計全台墾熟田園凡有二萬八千一百餘甲,又近三千頃餘畝,穀種折地一千四百三十畝,年征粟十六萬五千六百餘石。


    其田一甲賦:上田二石七鬥四升、中田二石零八升、下田一石七鬥五升八合。這賦稅比之中原北地來說絕對是很高了,但在大員卻並不能算高。


    民不以為病,地力有餘,上者無憂不足、中者截長補短,猶可借漏卮以支應。


    加上那些地方豪強新墾之地隱匿、漏不升科,那都是人盡皆知的事情——他們開墾新田甚至不需要花費一分錢,隻需要從官府那裏拿到墾照,就能大肆的招攬移民前往既定區域開墾新田。


    新田期間每年收獲一九分成,移民可得絕大部分。


    但是在新田起科之後,也就是新田變熟田的時候,官府的田契隻會發給拿著墾照的大戶。


    而那些開墾土地的移民就瞬間變成了大戶手下的佃農了,租稅瞬間變重了許多。


    所以滿清的統治之下,那些士紳大戶們的小日子過得不要太舒服了。


    “大員距離閩粵很近,風俗受閩粵影響,早期時候主要流行的是永佃製。即佃戶由於參加過土地的開墾,因此就獲得了對於土地的永佃權,業主不得將土地再轉租他人。並且,佃戶在不欠業主租金的條件下,對於自己耕種的土地,享有繼承、轉讓、抵押和買賣的權利。且如果不願意繼續耕種了,也可以選擇退租。


    因為早年大員地廣人稀,土地肥沃,對於飽受山海交錯,人多地少的閩粵百姓來說,絕對是理想的去處。


    但現在大員生民已經有小百萬眾,便易開墾之地已經盡數被開墾了,然移民人數卻不斷増加,因為這些年閩粵人口大盛。所以新一代的移民就幾乎沒機會再獲得主地的永佃權了,隻能臨時租種土地或者受雇傭,再者就是進入到城鎮中,成為手工業者或是小商販。”


    “所以……”


    趙亮對大員的內情有了一個更全麵的認知,原來屁民也能分高下的啊。


    “所以享有永佃權的百姓是一類,最後隻能臨時租種土地或者受雇傭,再者是進入到城鎮中,淪為傭工或是小商販的人是另一類。”


    在這樣一個分層之下,林爽文和莊大田都是絕對的第一等人上人。烏三娘設身處地的想一想,自己要是有那麽好的條件,她肯定會老老實實的享自己的福,才不會提著腦袋去造反呢。


    “那可不一定。你不是說這倆人在漳州籍的移民中的威望很高麽?還經常接濟他人……”這樣的人天地會怎麽可能不接觸呢?


    “他們會加入嗎?”烏三娘依舊不能理解。


    “那咱們接著往下看不就是了。”


    趙亮的自信心讓烏三娘有些動搖,同時她也覺得自己更懵逼了,難道在兩年前這位大爺就想到這些了嗎?


    那時候的天地會也才往大員發展不久啊。


    “說說天地會。”


    “天地會雖然才進入大員不久,但據反饋說,他們的發展是十分順利的。”要不然天地會的首領也不會跑去大員。


    “那地方的遊民太多了。大批的移民跑了過來,卻沒有田產,沒有生計,長期處於顛沛流離的狀態中,被當地人稱為“羅漢腳”。”


    “這些人無宅無妻兒,不士不耕農,不工不買賣,票度摸竊,械鬥樹旗,靡所不為。單身遊食四方,隨處結黨;且衫褲不全,赤腳終生。”所以被叫做羅漢腳。


    “你也知道,這江湖人湊到一塊了,少不了就要歃血盟誓的,不說欺壓他人,僅僅是抱團取暖也必須如此。江湖義氣便是他們的行為準則,而天地會立會有名,江湖名頭響亮,重視兄弟義氣,就吸引了大量的遊民加入。發展是十分迅速!”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乾隆朝的造反日常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漢風雄烈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漢風雄烈並收藏乾隆朝的造反日常最新章節